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能量计算.ppt

    • 资源ID:6459809       资源大小:1.45MB        全文页数:8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能量计算.ppt

    今朝鼓干劲六月荷香飘,08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八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黄佩藩,07考纲要求5化学反应与能量(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7)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一、焓变 反应热,二、热化学方程式,三、燃烧热与中和热,四、盖斯定律,五、反应热的计算,六、能源概述,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2、符号:,H,3、单位:,kJ/mol,4、规定:,(1)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即 放热反应),则H为“”;,(2)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即 吸热反应),则H为“”;,即:,当H为“”(H0)时,为放热反应,当H为“”(H0)时,为吸热反应,通过此图大家还能发现这反应热H有什么规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其实,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E(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注意问题:P146 常见的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反应条件与能量变化,例 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kJ/mol。,例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131.5,-92KJ/mol,-30.6KJ/mol,练习,二、热化学方程式,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请看以下两个例子,再思考!,问题:,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过以上两个例子,说明一下热化学方程式与一般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什么不同?,(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为什么?)而常温、常压可以不注明,即不注明则是常温、常压。,(2)标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固体一s,液体一l,气体一g;(为什么要标出?),(3)写出了反应热,还注明了“”,“”,(4)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问题:,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H的值与计量数什么有关系?,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H(kJ/mol)它表示每摩尔反应所放出的热量。H它的值与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有关,即对于相同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化学计量数加倍时,其H也加倍。,例 题,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H=-184.6KJ/mol,而这些书写也是对的,对,错,错,错,错,练习,已知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kJ热量,下列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SO2+O2=2SO3 H=-196.6kJ/molB、H2(g)+O2(g)=H2O(l)H=-241.8kJ/molC、H2(g)+O2(g)=H2O(l)H=+285.8kJ/mol D、2H2(g)+O2(g)=2H2O(l)H=-571.6kJ/molE、C(s)+O2(g)=CO2(g)H=393.5kJ/mol,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课堂练习,1、1molN2(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NO(g),需吸收68kJ的热量;2、2mol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出314kJ热量;,N2(g)+O2(g)2NO(g)H=+68kJ/mol,2Cu(s)+O2(g)2CuO(s)H=-314kJ/mol,3、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 9.36kJ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4、4g 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放出 9.6kJ热量,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H=-299.52kJ/mol,CO(g)+1/2O2(g)CO2(g)H=-67.2kJ/mol,5、已知(1)H2(g)1/2O2(g)H2O(g)H1=a kJ/mol(2)2H2(g)O2(g)2H2O(g)H2=b kJ/mol(3)H2(g)1/2O2(g)H2O(l)H3=c kJ/mol(4)2H2(g)O2(g)2H2O(l)H4=d kJ/mol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A、ad0 C、2a=b0,C,6、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572 kJ/mol CH4(g)+2O2(g)=CO2(g)+2H2O(l)H=890 kJ/mol 由1mol 氢气和2mol甲烷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多少。,2066kJ,7.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571.6 kJ/molC3H8(g)+5O2(g)=3CO2(g)+4H2O(l)H=-2220 kJ/mol 5mol 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氢气和甲烷的体积比为(A)1:3(B)3:1(C)1:4(D)1:1,解:设H2、C3H8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答: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为 3:1 估算法、十字交叉法,x+y=5,(571.6/2)(x)+2220y=3847,V(H2):V(C3H8)=n(H2):n(C3H8)=3.75:1.25=3:1,x=3.75 mol,y=1.25 mol,1、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不同的物质因组成不同、结构不同,所包含的化学能也不同。2.化学反应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4.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也可以转化为电能、光能、声能等。*,小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化学键的关系,【思考】1molS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与在纯氧气中完全燃烧,哪种情况下放热更多?为什么?是不是违背能量守恒定律?,5、大多数分解反应 Ba(OH)28H2ONH4Cl CO2C 2CO 高温 C+H2O CO+H2 大多数化合反应 放热反应 燃烧 中和反应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高温,6、能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吸热反应,化学反应,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能够由一种形式转变成另外一种形式,或者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上,但是在这个转变或者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反应过程中总能量变化,反应物总能量,断键吸收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成键放出能量,反应物总键能,反应过程中总能量变化,生成物总键能,反应吸热反应放热,物质稳定性与反应能量变化关系:,反应物,生成物,吸收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小(稳定),生成物总能量大(不稳定),吸热反应,三 燃烧热与中和热,前面我们学习了反应热,反应热可分为许多种,本节课我们重点对燃烧热和能源进行初步的研究。,一、燃烧热,1、定义:在25OC、101kPa时,l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思考】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烧热有什么不同?,答: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多少有关,燃烧的物质越多,放出的热量就越多,而燃烧热规定是1 mol的可燃物;研究燃烧放出的热量并未限定燃烧产物的形态,而研究燃烧热必须是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以,不同量的同一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能不同,但燃烧热相等。,2、注意:研究条件:25,101 kPa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H0,单位kJ/mol)在未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界压强一般指25,101 kPa.所谓完全燃烧也是完全氧化,它是指物质中的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稳定物 如:CCO2(g)、H H2O(l)、S SO2(g)、H2 S SO2(g),4、有关燃烧热的计算,例1:10g硫磺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SO2,放出的热量能使500gH2O温度由18升至62.4,则硫磺的燃烧热为,热化学方程式为。(已知每克水温度每升高1 所需热量为4.18J),297 kJmol-1,S(s)O2(g)SO2(g)H297kJmol-1,3、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例2: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B2O3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H2O(l)=H2O(g)H=44kJ/mol,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热量是 kJ。,B2H6(g)3O2(g)B2O3(s)H2O(l)H2165 kJmol-1,1016.5,练习:下列式子能表示相应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A、CH4(g)+2O2(g)=CO2(g)+2H2O(g)H=-890.31kJ/molB、2C(s)+O2(g)=2CO(g)H=-224.0kJ/molC、C(s)+O2(g)=CO2(g)H=-395.0kJ/molD、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8kJ/mol,CD,二、中和热,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强酸和强碱反应,实质都是H+OH-=H2O,中和热都为 57.3kJ/mol 的热量(中学阶段我们只讨论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2、注意:条件稀溶液(一般是指浓度均 1mol/L)若是浓溶液,则在中和时还要考虑溶液的稀释,此时除发生中和反应外,稀释过程也要放出热量,影响中和热的数值。,57.3kJ/mol 是指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中和热。,思考:若是强酸跟弱碱或弱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中和热也是57.3kJ/mol吗?为什么?,答:若是强酸跟弱碱或弱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中和热将小于57.3kJ/mol。因为:弱电解质反应时会不断电离,电离时要吸热;生成的盐会水解,水解也要吸热。,限定的量是指生成1mol水,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其它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表达中和热时的H均为负值。如:NaOH(aq)+1/2 H2SO4(aq)=1/2 Na2SO4(aq)+H2O(l)H=57.3kJ/mol,【例】,【例】: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l)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 A:H1 H2 H3 B:H1 H3 H2 C:H3 H2 H1 D:H1 H3 H2,D,例: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求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的热量。(1)用20gNaOH配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 放出 kJ的热量。(2)用28gKOH配稀溶液跟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 kJ的热量。,3、有关中和热的计算,28.65,28.65,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用品仪器: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50ml、2只)、环形玻璃搅拌棒、硬纸板或泡沫塑料板(有2孔)、泡沫塑料或碎纸条 盐酸(0.50mol/L)氢氧化钠溶液(0.55mol/L)实验步骤:具体见 P155计算公式:,中和热的准确值是57.3kJ/mol,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1.塑料泡沫隔热效果差2.混合后搅拌不充分3.混合后过早读数4.混合时溶液外溅,问题讨论1.NaOH溶液为什么要过量?2.若将HCl改用CH3COOH测得结果将。为什么?3.若将HCl改用H2SO4,将NaOH改用Ba(OH)2,结果又如何?,小结: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1mol反应物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同反应物,燃烧热不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强酸与强碱的中和热都约为57.3kJ/mol。,放热反应,H0;单位:kJ/mol,1mol可燃物,生成1mol水,四、盖斯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时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反应热只与物质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所谓物质的状态包括温度、物质的量以及聚集状态。,例如,由反应物A转变为生成物B可以有两条途径:1、由A直接生成B,反应热为Q12、由A生成X,反应热为Q2;再由X生成B,反应热为Q3则:Q1=Q2+Q3,练习:已知: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的化学方程式,P4(s、白磷)=4P(s、红磷)H29.2kJ/mol,已知下列的热化学方程式:C(s)+O2(g)=CO2(g)H=-393.5kJ/mol,2CO(g)+O2(g)=2CO2(g)H=-566.0kJ/mol,试计算1mol固态炭粉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的热量,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C(s)+1/2O2(g)=CO(g)H=-110.5kJ/mol或:2C(s)+O2(g)=2CO(g)H=-221kJ/mol,已知:C(s)+O2(g)=CO2(g)H=393.5 kJ/mol 2CO(g)+O2(g)=2CO2(g)H=566 kJ/mol TiO2(s)+2Cl2(g)=TiCl4(s)+O2(g)H=+141 kJ/mol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H=_。,-80kJ/mol,五、反应热的计算,练习:1、在一定条件下,CO和 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由1molCO和3mol CH4组成的混合气在上述条件下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A2912kJ B2953kJ C3236kJ D3867kJ,B,H=566kJ/mol,H=890kJ/mol,CH4(g)+2O2(g)=CO2(g)+2H2O(l),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现有80t纯炭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 3/4体积,与80t纯炭完全燃烧相比较,此反应损失了多少热量?,567.6,3、发射卫星用肼 N2H4为燃料和NO2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N2 和 H2O(g)。已知:+2H2O(g)那么发射卫星时,燃烧1mol肼放出的热量是 kJ。,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 H2的是()。(A)2H2(g)+O2(g)2H2O(g)H1 2H2(g)+O2(g)2H2O(l)H2(B)S(g)+O2(g)SO2(g)H1 S(s)+O2(g)SO2(g)H2(C)C(s)+1/2O2(g)CO(g)H1 C(s)+O2(g)CO2(g)H2(D)H2(g)+Cl2(g)2HCl(g)H1 1/2H2(g)+1/2Cl2(g)HCl(g)H2,AC,我国研制的长征捆绑式火箭在第一、二级发动机中用“偏二甲(基)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液体燃料。(1)已知偏二甲(基)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其中含碳40%,含氢13.33%,其余为氮;又知其分子中有一个氮原子不与氢原子相连。通过计算写出偏二甲肼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简式:_;(2)在发动机中偏二甲(基)肼在四氧化二氮中充分燃烧,写出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中所有的氮元素均转化为N2)。_,CH3 CH3NNH2,C2H8N2+2N2O4=2CO2+4H2O+3N2,(07年广东)14将V1mL1.0mol/L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B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 能转化为热能C NaOH溶液的浓度约 为1.0mol/LD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 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07年广东)16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Sn(s、白)2HCl(aq)SnCl2(aq)H2(g)H1Sn(s、灰)2HCl(aq)SnCl2(aq)H2(g)H2Sn(s、灰)Sn(s、白)H32.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1H2B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 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D,练:应用纳米技术制各的纳米金属燃料已应用到社会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一些原子序数较小的金属、非金属和常用燃料的单位质量燃烧热的比较如下图所示肼(N2H4)和硼烷(B5H9)为传统火箭燃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在单位质量燃烧热大于汽油和氢单质的物质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两种新型燃料可以是(填写元素符号)。这些物质作为燃料使用,除具有高燃烧热值外,还具有的优点是(填一项)。,Al、Si,原料充足、可再生,燃烧产物几乎无污染。,(2)使金属在较低温度下燃烧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将其制成纳米、微米级的颗粒。如此,不仅降低了金属燃料的燃点,也使得燃烧更为容易和充分,其原因是。(3)Be粉和MnO2粉末在高温下可以反应(类似铝热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图示推测可能的原因是。,(2)块状金属制成纳米、微米级的颗粒,便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大了反应速率。,六、能源概述,思考下列问题:1、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有哪些?有何优点?2、广义讲,哪些物质可称为燃料?3、从资源蕴藏、开采、运输、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煤作燃料的利弊。4、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如何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方向?5、新能源的特点?哪些是认为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我们经常听到能源这个名词,容易望文生义,认为指的就是能量的来源。其实,这种理解并不确切。确切地说,能源是能为人类提供热、光、动力等有用能量的物质或物质运动的统称,包括矿物燃料、阳光、流水、波浪、薪柴等。解放后,我国大力开展能源建设,不仅在水力、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研究开发各种新能源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石油产量从解放前的零发展成为世界第四;1994年,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正式开工,2003年实现发电;21世纪初,我国建成的核电站将达到十余座;太阳能、潮汐能、海浪能等其他新能源也正在积极开发和利用之中。,能源的划分有多种方法。来自自然界、没有经过任何加工或转换的能源叫做一次能源;从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化而来的能源叫做二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力、太阳能等是一次能源,煤气、液化气、汽油、煤油、酒精等是二次能源。一次能源又可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两大类。煤、石油是古代动植物经长期地质运动作用形成的,开采一点就少一点,这是不可再生能源;像太阳能、风力、地热或从绿色植物中制取的酒精等,它们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可再生能源。另外能源也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技术上比较成熟、使用较普遍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如煤炭、石油等);近几十年才开始利用或正在研究开发的能源叫做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地热能等)。此外,能源还可分为燃料能源和非燃料能源等。,1、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煤(主要成分C)、石油(主要为烃的混合物,其中重要产物汽油的主要成分为辛烷C8H18)、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优点:燃烧热都很高。2、广义讲,能够发生燃烧,反应放出热量的物质都可称为燃料。3、煤作燃料的利弊 从化学的角度,煤的燃烧热虽高,但燃烧反应速率慢,热量利用率低;且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作燃料烧掉不仅会产生SO2等有害气体和烟尘,而且浪费资源。,从资源、环境的角度,煤是我国储量最多的能源资源,应充分利用。但煤的形成需经数亿年的时间,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大量开采虽成本较低,但存在造成地面塌陷及瓦斯爆炸等隐患。煤的直接燃烧是一种低效的利用,且对环境会造成污染。从综合经济效益角度,通过清洁煤技术,如煤的液化和气化,及实行烟气净化脱硫等,减少燃烧煤的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4.我国是少数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且煤燃烧的热利用率较低,我国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方向:一方面,要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另一方面,降低煤在能源结构中的比率,节约油气资源,加快开发水电、核电和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是相对于传统的能源来说的,根据联合国1981年内罗毕会议精神,新能源可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在新能源的开发中,重点在于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氢能和生物质能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可以说是远有前景、近有实效的能源。5、新能源的特点:资源丰富,可再生,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最有希望的新能源:太阳能、(氢氧)燃料电池、风能和氢能等。,我国化石燃料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对比。,能源的分类,一次能源:指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 如 化石、太阳能、风能等,又名一级能源。二次能源:指人类不能直接获得的能源。如:焦炭、蒸汽、液化气等,常规能源 新能源,形成条件,利用情况,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加热的反应在常温下就一定能进行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 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的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进行,C、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能是二级能源B、水力是二级能源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D、太阳能是二级能源,A、C,1.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属于 吸热反应的是。煅烧石灰石 木炭燃烧 炸药爆炸 酸碱中和 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食物因氧化而腐败,本单元跟踪训练,2.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的 是()A.C+CO2 2CO B.C+O2CO2 C.C+H2O CO+H2 D.C+CuOCO2+Cu,AC,3.“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可能是()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生石灰 D.蔗糖,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必须看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A B C D,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若反应X+Y M是放热反应,该反应一 定不用加热。B.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 是吸热反应。D.1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酸强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 放出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电能的 变化,如干电池等等D生物体内主要体现物质变化,如新陈代谢,而很 少有能量变化,A,7.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气,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Q1,生成气体水放出热量为Q2,则Q1和Q2的关系是()A.相等 B.大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B,8.在H2燃烧的反应中,破坏mol H2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mol O2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Q1Q2QBQ1Q24Q CQ1Q2Q D.Q1Q24Q,D,9.(05江苏)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H取“+”表示反应为吸热反应,H取“-”表示反应为放热反应),工业上用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4(g)2H2(g)Si(s)4HCl(g),该反应的反应热H_kJ/mol,该反应为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43602436(21764431)236,236,吸热,10把煤作为燃料可以通过下列两条途径来实现:途径I:途径II:先制水煤气:再燃烧水煤气:假设两种途径所使用的煤质量相同,试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两条途径放出的热量的多少:途径I放出的 热量_(填“大于”、“等于”、“小于”)途径II 放出的热量。,等于,10把煤作为燃料可以通过下列两条途径来实现:途径I:途径II:先制水煤气:再燃烧水煤气:假设两种途径所使用的煤质量相同,试回答下列问题:,(2)的数学关系式是 _,10把煤作为燃料可以通过下列两条途径来实现:途径I:途径II:先制水煤气:再燃烧水煤气:假设两种途径所使用的煤质量相同,试回答下列问题:,(3)由于制取水煤气的反应里,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_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因此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需要_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低于,吸收,10把煤作为燃料可以通过下列两条途径来实现:途径I:途径II:先制水煤气:再燃烧水煤气:假设两种途径所使用的煤质量相同,试回答下列问题:,(4)简述煤通过途径II作为燃料的意义。_ _ _,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不仅在燃烧时可以 大大减少和烟尘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而且燃烧效率 高,也便于输送。,再 见,2、注意:燃烧的条件是在101kPa;可燃物以1mol作为标准,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其它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物质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所以表达物质燃烧时的H均为负值;燃烧要完全,如H2S的燃烧热是指生成SO2,而不是生成S的不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C的燃烧热是指生成CO2,而不是CO;H2的燃烧热是指生成H2O(l),而不是H2O(g)。如:H2(g)+1/2 O2(g)=H2O(l);H=285.8 kJ/mol,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

    注意事项

    本文(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能量计算.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