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预算的编制与管理.ppt
国家预算管理,第六章 复式预算的编制与管理,本章内容第一节 我国复式预算的构架第二节 公共预算的管理第三节 国有资本预算的管理,第一节 我国复式预算的构架,一、复式预算的理论基础起 点:国家经济职能的实现方式现实条件: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双重关系客观需要:国有资产属性的差异,第一节 我国复式预算的构架,二、我国“双轨”复式预算模式1、政府预算技术组织结构体系,双轨式复式预算: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1)经常预算 经常预算用于反映政府一般行政上的经常性收支项目。收方以各项税收为主,支方为各种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以及政府行政经费支出。(2)资本预算 资本预算用于反映政府的资本投资。收入反映政府投资及财产出售收益、经常预算结余收入以及收不抵支时的借债收入;支出包括为取得新生产的资产而发生的支出,复式预算的特点一是以推动发展和增长为目标二是按资金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三、我国的复式预算模式(一)复式预算改革初期:双轨式预算的试行 1、基本框架: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 2、存在的问题,(二)我国复式预算的目标模式:多轨式预算 逐步建立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债务预算和其他预算等功能互补的多轨式预算。改革的目标模式(1995年)2009年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10年新增编制政府性基金预算,增加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第二节 公共预算的管理,一、公共预算体系公共预算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取得的收入,用于维持政府活动、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发展公益性事业等保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和社会公共、公益事业不断发展的收支预算。,(一)公共预算的特点1公共预算的活动具有非营利性2公共预算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主要功能3公共预算坚持平衡原则,(二)公共预算的内容1经常性公共预算 2建设性公共预算,二、经常性公共预算管理(一)行政经费的管理 行政经费是政府行政机关和类似行政机关的单位为社会提供一般公共服务所需要的经费。对行政经费支出采取“保证供给、厉行节约”的原则。(二)事业经费的管理1教科文卫体广事业费的管理(1)科技经费的管理(2)教育经费的管理2农林水气支出的管理,(三)国家安全经费的管理1国内公共秩序和安全支出2国防和外交支出(1)国防支出(2)外交支出,三、建设性公共预算的管理(一)建设性公共预算的项目管理机制,(二)代建制:改进建设实施方式(三)建设性公共预算的管理环节1公共基建项目的立项采取计划管理2财政投资资金的供应实行拨贷并存方式3项目建设进程中强化建设单位财务管理4建立“三算”审查制度,实行财政全程监管机制5项目完工环节健全效益分析报告制,国有资本预算是由国有资本管理机构汇编的、反映预算期内同级政府经营性国有资本收支、运营过程、结果、效率、现金流转和资本投入产出状况、投资规划与资金安排以及国有企业经营者在任期内制订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净资产利润率等预期指标的年度计划。,第三节 国有资本预算的管理,一、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与预算管理(一)国有资本实行“两级三层”管理模式两级:中央与地方政府(下设国资委)三层: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授权经营公司及企业(二)国有资本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角色;目标是追求资本回报(三)行政事业资产的管理体制“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特点经营性;公共性;宏观性,二、我国现行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的编制内容(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原则(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行按项目的编制方法(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汇编程序(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报表体系,三、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设想1、扩大国有资本收支预算的编制内容2、拓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范围3、增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报表类型四、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配套措施1、加强国有资产评估、明晰产权,完善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制度2、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3、健全管理和监督机制4、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划转社会保障体系的通道,政府预算组织形式分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我国复式预算改革的目标模式是:逐步建立公共预算、国有资本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债务预算四个收支对应、各自平衡的预算,本章小结,1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的区别?2分析复式预算形成的理论基础。3我国早期的“双轨式”复式预算存在哪些弊端?4我国复式预算目标模式的设计。5 我国公共预算的含义、内容和基本功能。6试述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架。8我国社会保障预算应该涵盖哪些内容?9社会保障预算与复式预算中的其他预算之间的关系。10我国国有资本预算应该涵盖的范围、内容。11我国国有资本预算的编制方法。12试述我国复式预算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思考与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