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ppt
城市规划原理,主讲:尹艳琼,第十二章 城市设计,第一节 城市设计的含义与作用第二节 城市设计的内容及类型第三节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第四节 城市公共空间,第十三章 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及国际宪章、中国的历史保护制度与法规建设。理解和掌握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意义、城市遗产保护规划的基本方法。,第十三章 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第一节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意义第二节 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及国际宪章第三节 中国的历史保护制度与法规建设第四节 城市遗产保护规划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意义,一、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保护二、文化遗产分类的国际标准三、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四、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一、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保护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存下来的遗物、遗迹。与文物相比,文化遗产的概念与范畴有很大的拓展。文化遗产不仅包含人类历史上遗留的物质遗存,还包含一切与人类发展过程相关的知识、技术、习俗等无形文化资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文化遗产分类的国际标准 197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五届大会上通过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章程第三条中,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别作出了如下定义:“古迹/纪念物”“建筑群”“遗址/场所”上述“纪念物”、“遗址/场所”及“建筑群”等词汇不应包括:存放:在古迹内的博物馆藏品;博物馆保存的,或考古、历史遗址博物馆展出的考古藏品;露天博物馆。,二、文化遗产分类的国际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国际机构对物质形态相关主要文化遗产类型的定义:(1)建筑遗产(2)乡土建筑遗产(3)产业遗产(4)文化景观(5)文化线路(6)20世纪遗产,三、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一)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二)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性原则(三)文化遗产保护的永续性原则,四、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一)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的见证与记忆(二)文化遗产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资源(三)文化遗产保护是塑造城市特色的基础(四)文化遗产保护是城市永续发展的需要,第二节 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及国际宪章,一、国外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况二、国际遗产保运动的兴起三、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国际宪章,第三节 中国的历史保护制度与法规建设,一、中国古迹的滥觞二、文物保护制度的创立三、文物保护制度的完善四、历史文化名城制度的建设,第四节 城市遗产保护规划的基本方法,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三、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四、从城市更新走向城市复兴,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一)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二)历史名城的保护内容与规划重点(三)城市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四)历史城区的建筑高度控制,(一)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在具体审定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中要掌握以下几点原则:第一,不但要看城市的历史,还要着重看当前是否保存有较为丰富、完好的文物古迹和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第二,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单位是有区别的。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格局和风貌应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第三,文物古迹主要分布在城市市区或郊区,保护和合理使用这些文化遗产对该城市的性质、布局、建设方针有重要影响。,(一)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 名城保护条例第七条明确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条件,具体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二)历史名城的保护内容与规划重点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有两个方面:(1)物质性要素方面(2)非物质性要素方面,(二)历史名城的保护内容与规划重点 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制订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重点;合理确定历史城区的保护范围,制订保持、延续古城格局和传统风貌的总体策略与保护措施;合理划定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制订相应的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确认需要保护的传统民居、近现代建筑等历史建筑;制订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确定对影响名城历史风貌实施整治的重点地段,包括需要整治、改造的建筑、街巷和地区等。,(三)城市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 城市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侧重于历史性景观的保护,它包含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保护、城市布局的适度调整和历史城区周边环境的控制等内容。1、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保护 2、城市布局的适度调整 3、历史城区周边环境的控制,(四)历史城区的建筑高度控制 历史城区建筑高度控制的确定,主要依据如下:第一,根据保护规划总体要求及名城现状的具体情况及大范围内名城的空间轮廓的要求,提出几个空间层次的高度控制。第二,通过视线分析,满足各个保护对象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使景区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一)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特征(二)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划定(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内容(四)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工程,(一)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特征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一)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特征 一般情况下,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保留有一定比例的真实历史遗存物,携带着真实的历史信息。(2)具有较完整的历史风貌,能反映某历史时期某一民族及某个地方的鲜明特色,在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3)历史文化街区应在城镇生活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生生不息的、具有活力的生活社区,这就决定了历史文化街区不但记载了过去城市的大量文化信息,而且还不断并继续记载着当今城市发展的新信息。,(二)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划定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划定应遵守以下原则:一是保护历史的真实性 二是维护风貌的完整性 三是保持生活的延续性,(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内容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内容,一般可归纳为建筑保护、街巷格局、空间肌理及景观界面保持等三方面的内容。1、历史建筑 2、街巷格局 3、空间肌理及景观界面,(四)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工程 历史文化街区整治规划一般包括:1、景观环境的整合 2、基础设施的改造 3、居住环境的改善 4、土地使用的调整 5、地段交通的组织,三、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一)历史建筑保护的法定要求(二)历史建筑的利用原则(三)历史建筑的利用方式(四)其他需要保护的建筑,(一)历史建筑保护的法定要求(二)历史建筑的利用原则 1、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2、应尽可能保持原有功能 3、应与恢复周边地段的活力相结合 4、应合理利用文物建筑,(三)历史建筑的利用方式 1、保持原有的用途 2、改变原有的用途(1)作为博物馆使用(2)作为学校、图书馆或其他各种文化、行政机构的办公用地。(3)作为旅游设施使用 3、留作城市的空间标志(四)其他需要保护的建筑,四、从城市更新走向城市复兴(一)城市更新产生的背景(二)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式 1、再开发 2、整治改善 3、保护(三)城市更新的问题反思(四)城市复兴规划的未来,本章小结,第一节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意义第二节 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及国际宪章第三节 中国的历史保护制度与法规建设第四节 城市遗产保护规划的基本方法,本章思考题,1、文化遗产包括 和。2、简述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及意义。3、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内容,一般可归纳为、的保持三方面的内容。4、历史建筑的利用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5、城市更新的方式可分为:、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