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理论部分.ppt
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述,1 国际贸易的概念和分类,All rights reserved,一、国际贸易的概念,(一)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oreign Trade)1.国际贸易内涵的扩大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是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基础。传统的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现在,国际贸易的内涵扩大了,除了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货物的交换以外,还包括了各国(地区)间的服务的交换活动。,2.地区?HK是我国的一部分,为什么我国与HK的贸易属于IT?独立关税区3.IT与FT的区别4.广义的IT(FT)、狭义的IT(FT),本课程分为理论政策和实务两部分。理论政策部分主要介绍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国际贸易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实务部分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为中心,介绍国际商品交换的操作过程及应遵循的国际惯例和法规,以及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原则和方法。,考试与成绩评定课堂参与 20作业 10期末考试 70总分 100分,(二)贸易值(额)与贸易量,贸易值(Trade Value):按现行价格计算的贸易金额。通常分为对外贸易值与国际贸易值两种。对外贸易值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出口贸易值和进口贸易值之和。,对外贸易值(美元)出口值(美元)进口值(美元)2009年 2.2073万亿(-13.9%)1.2017万亿(-16%)1.0056万亿 2008年 2.5616万亿(+17.8%)1.4285万亿 1.1331万亿 2007年 2.1738万亿(+23.5%)1.2180万亿 9558亿 2006年 1.7607万亿(+23.8%)9690.8亿 7916.1亿 2005年 1.4221万亿 7620亿 6601.2亿 2004年 1.1547万亿 5933.6亿 5613.8亿,国际贸易值(世界贸易值)是指世界各国出口贸易值的总和。2007年世界贸易额达到13.76万亿美元,名义增长率为15,连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年创历史新高。但是,扣除汇率变动及物价等因素,2007年世界贸易额实际增幅仅为5.6,相比06年的10.5大幅放缓。2008年全球出口总额为15.78万亿美元,名义增长了15%,实际增长4%。2009年世界贸易下滑12%,创1945年以来最大跌幅。,贸易量(Quantum of Trade):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当时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出。贸易量=(贸易值/价格指数)X100,假定1991年世界出口值为14000亿美元,2001年世界出口值为30 000亿美元,设1991年出口价格指数为l00,2001年为160。试分析1991年至2001年世界出口增长变化情况。30000/14000=2.14(倍)2001年出口贸易量:30000/160 x100=18750(亿美元)18750/14000=1.34(倍)按贸易额(值)计算,2001年世界出口额是1991年世界出口额的214倍,增加了114;剔除价格上涨的因素,按贸易量计算,2001年世界出口贸易量是1991年世界出口贸易量的134倍,仅增加了34。,(三)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值与进口值的差额。中国近五年 出口值(美元)进口值(美元)贸易顺差(美元)2009年 1.2017万亿 1.0056万亿 1960.7亿 2008年 1.4285万亿 1.1331万亿 2954.7亿 2007年 1.2180万亿 9558亿 2622亿 2006年 9690.8亿 7916.1亿 1774.7亿 2005年 7620亿 6601.2亿 1019亿 2004年 5933.6亿 5613.8亿 319.8亿 出超对经济发展有利而入超对经济发展不利吗?,(四)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Trade),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整个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在国际贸易中通常把进出口商品分为两类: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联合国秘书处起草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把商品分为10大类。,(0)食品及主要供使用的活动物;(1)饮料及烟类;(2)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原料;(4)动植物油及油脂;(5)末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6)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机械及运输设备;(8)杂项制品;(9)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商品列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商品列为制成品。,2.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外贸易中各种商品的组成情况。反映了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2008年我国的情况:出口以机电产品为主(57.6%)。进口以机电产品(68%)和原材料为主(32%)。,(五)贸易的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Trade),1.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即各洲、各国(地区)或各个国家集团的出口总额在国际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2008年进出口总额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34670亿美元、德国26710亿美元、中国25616亿美元、日本15440亿美元、法国13170亿美元。2008年全球出口总额为15.78万亿美元。,2008年世界贸易总额为15.7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德国以1.47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跃居首位,中国以1.43万亿美元列第二,美国以1.30万亿美元列第三。日本、荷兰、法国、意大利、比利时、俄罗斯和英国依次排名第4至10位。美国以2.17万亿美元进口总额继续占据首位,德国以1.21万亿美元列第二,中国以1.13万亿美元列第三。日本、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和韩国分列第4至10位。,2.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区结构)是指该国进出口贸易总值、出口值、进口值的国别和地区分布情况。08年,欧盟、美国、日本分别是我国的第一、第二、第三大贸易伙伴。如何看待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与分散?,(六)对外贸易依存度(Ratio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Trade),指一定时期内该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它反映了该国国民经济活动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中国08、06、05、04年的外贸依存度分别为:2561633700=76%、65.6%、62.5%、59.8%。出口依存度: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外贸依存度过高,国内经济发展易受国外经济影响或冲击,世界经济不景气对本国经济冲击较大;外贸依存度过低,就说明没有很好获取国际分工的好处。,影响一国外贸依存度的因素?国内市场的发展程度加工贸易的层次汇率,二、国际贸易的分类,(一)按货物流向,分为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进口贸易(Import Trade)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复出口(Re-export)与复进口(Re-import)净出口(Net Export)与净进口(Net Import),(二)按统计标准不同,可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总贸易(General Trade):划分进出口是以国境为标准。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划分进出口以关境为标准。,(三)按交易商品形态不同,可分为 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有形商品的进出口。国际贸易货物的分类,最权威的分类标准当属联合国制定的标准,即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以无形商品为交易对象的贸易活动。,无形贸易与服务贸易(Service Trade)是否相当?,传统上将服务贸易分为两大类,即要素服务与非要素服务。前者指国与国之间因提供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而发生的贸易,包括直接、间接投资收益,支付劳务报酬等等;后者指与要素提供无关的服务贸易,如咨询、旅游、运输等等。1994年签署的WTO之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则将服务贸易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1)过境交付(cross-border supply);(2)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3)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4)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personnel)。,(四)按贸易是否有第三者参加,可分为 直接贸易(Direct Trade)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五)按贸易清偿方式不同,可分为 现汇贸易(Cash Trade)易货贸易(Barter Trade),(六)按贸易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水平贸易和垂直贸易(七)按贸易的产业形态分,可分为: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2 国际贸易的发展与作用,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二、国际贸易的发展(一)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二)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三)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垄断时期,三、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一)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但不稳定,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国家,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发展方兴未艾。(四)世界贸易发展速度高于国内生产年均增长率,对外贸易依存度在不断提高。(五)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六)科学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加强。(七)多边贸易体制加强,贸易自由化成为贸易政策的主流。(八)世界市场竞争向综合化、集团化和有序化发展。(九)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依然存在,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四、国际贸易的作用,简单偶然、可有可无的货物交换?调剂余缺、互通有无?促进了各国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优化了资源配置,增加了竞争以及规模经济利益。促进了各国间的信息、技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加深了国家间的相互依存,为世界的持久和平以及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第二章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1 国际分工概述 一、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的含义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二、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三、国际分工的类型(一)按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的自然资源供应、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来分类 垂直型国际分工: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可分为: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间的垂直分工;相同产业内部因技术差距所引致的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可分为:产业内水平分工;产业间水平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把“垂直型”和“水平型”结合起来的国际分工方式。,(二)按分工是在产业之间或产业内部分为 1产业间国际分工2.产业内部国际分工 同类产品不同型号规格专业化分工 零部件专业化分工 工序方面的专业化分工 四、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五、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分工的扩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 国际分工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世界贸易依存度 国际分工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 国际分工理论,一、绝对成本理论(Absolute Cost Theory)(一)主要论点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 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所有参加交换的国家都可以从中获利。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二)举例说明(三)评价 1绝对成本理论的贡献指出了分工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阐明了国际贸易双方都能得到利益。2绝对成本理论的局限性只说明了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在生产上各具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使双方都能获得利益。,二、比较成本理论(Comparative Cost Theory),(一)主要论点 按“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劳动生产率不同的两个国家,通过对外贸易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二)举例说明,(三)评价1比较成本理论的理论贡献比绝对成本理论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了国际贸易的产生。进一步说明了对外贸易利益的来源。深刻地阐明了自由贸易的好处。2比较成本理论的局限性,三、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狭义的要素禀赋说是指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它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诸要素的丰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广义的要素禀赋说,除了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之外,还包括要素价格均等化说。该学说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反作用,说明国际贸易不仅使国际间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还会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均等化。,(一)生产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2各国商品国内价格或成本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3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4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5在国际分工中,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地使用本国稀缺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二)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思考:据报道,某国的资本所有者要求其政府通过进口配额限制贸易。你从中可推断该国的相对要素丰缺状况如何?为什么?,四、里昂惕夫之谜与国际贸易新理论,(一)劳动效率论首先由里昂惕夫提出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对其加以发展 按劳动的复杂程度,将美国企业职工分为8个等级两大类: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发达国家在生产含有较多熟练劳动的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含有较少熟练劳动的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不同国家,熟练劳动拥有程度不同,这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二)人力资本说国际贸易商品生产所需要的资本应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一国在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投资。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可以提高其素质,从而影响一国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美国出口部门的人力资本比世界其他地区要多,如果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相加,则美国出口的仍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符合HO模型。,(三)技术差距说,技术差距说为赫俄的要素禀赋说补充了技术这一生产要素。技术是过去对研究与发展进行投资的结果,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各国对技术的投资和技术创新的进展不一致,因而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技术资源相对丰富或者在技术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往往享有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优势。新技术会随着专利权转让、技术合作、对外投资、国际贸易等途径流传至国外。当一国创新的技术被外国模仿时,外国会自行生产并减少相关产品的进口,创新国逐渐失去其出口市场,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将逐渐缩小。科技发达的国家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实现出口的发展。,(四)规模报酬递增说,贸易并不必然是技术或要素禀赋国际差异的结果。当两个垄断竞争的经济被允许贸易时,即使他们有着相同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递增的报酬也会产生贸易并从贸易中得益。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尤其是在大工业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却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规模报酬递增为国际贸易直接提供了基础。,(五)产品生命周期说,从技术进步角度来讨论国际贸易。由于技术创新和扩散,制成品的生命周期要先后经历创新时期、成长与成熟时期、标准化时期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生产要素比例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从而使比较利益从一类国家转向另一类国家,因此产品就会在不同国家生产,从而导致贸易的发生。因此,制成品的生产和贸易表现为周期性的运动。,(六)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一、理论核心 需求偏好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动因。二、主要观点 国内需求是产品出口的基础。收入水平越相近,则需求偏好越相似,两国贸易量越大。,(七)产业内贸易理论,1、产业内贸易的界定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它是指在具有完全不同类型的生产要素禀赋的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又称双向贸易(Two-WayTrade),它是指具有相同或相似生产要素禀赋的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互相交换,或者是产业内中间产品的交换。2、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需求偏好相似是产业内贸易的保证;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五、国家竞争优势论,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概述较为全面和综合地阐述了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强调了创新是取得和保持竞争力的源泉。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是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来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根源于企业由于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的因素分析 1主要因素(1)生产要素状况:基本要素和高等要素(2)需求状况(3)相关与辅助行业(4)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状况 2辅助因素(1)政府行为(2)机遇(偶然事件),(二)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 国家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的发展分为以下4个阶段:1要素驱动阶段 基本要素上的优势是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具有优势的是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2投资驱动阶段: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本要素。具有优势的是资本密集型产业。3创新驱动阶段 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产业中整个价值链的创新。具有优势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4财富驱动阶段 产业竞争依赖于已获得的财富,企业创新、竞争意识明显下降,企业开始失去国际竞争优势。三、意义与局限性 超越了传统理论对国家优势地位形成的片面认识,对于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国际贸易新格局、新现象具有很大说服力,对于一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但该理论过于强调企业和市场的作用,而低估了政府的作用。,思考题,1试述绝对成本理论和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含义。它们对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的解释有何不同?2.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成本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上有何异同?3.试述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4.在当今世界市场,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更加密切,可用哪些理论解释这一现象?,第三章 对外贸易政策和理论,1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一、含义和目的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是一国总的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是为该国经济基础和对外政策服务的。对外贸易政策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对外贸易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和对外贸易国别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1)保护本国市场(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4)获取良好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一)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和减少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取消和减少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二)保护贸易政策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和补贴。,三、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重商主义的强制性的贸易保护政策(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三)二战前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超保护贸易政策(1)它不是防御性地保护国内幼稚工业,以增强其自由竞争能力,而是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以巩固国内外市场的垄断;(2)保护的对象不是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而是垄断资产阶级;(3)保护的手法也趋于多样化,不仅仅是高关税和贸易条约,还有其他各种奖出限入的措施。,(四)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贸易自由化表现:大幅度削减关税、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是一种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化(五)20世纪70年代中以后:新贸易保护主义 1贸易保护措施由过去以关税壁垒和直接贸易限制为主逐渐被间接的贸易限制所取代。2贸易政策措施朝制度化、系统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3其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双边和多边谈判与协调成为扩展贸易的重要手段。4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性贸易壁垒。,(六)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管理贸易日益成为贸易政策的主导内容。2对外贸易政策与对外关系相结合的趋势加强。3“公平贸易”、“互惠主义”将代替发达国家的“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4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5.政府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和鼓励出口,成为推动外贸活动的主导措施 6建立经济一体化,实行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四、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方式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国家广泛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和管理进口。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经济贸易等国际机构与组织,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协调工作。,2 重商主义的观点和政策,一、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建立起来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重商主义的基本主张:货币是财富的惟一表现形式,一国应该从对外贸易顺差中获取货币财富。二、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 国家采取行政手段,禁止金银输出,在对外贸易上遵循多卖少买甚至不买的原则。三、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 国家应该允许货币输出国外,以便从国外获取大量货币,但仍然坚持少买多卖的原则。,3 古典学派的观点和政策,4 保护幼稚工业的政策和理论,一、保护幼稚工业的政策二、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一)主要内容1生产力理论古典学派所论证的自由贸易理论,只有利于英国而不利于工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财富本身固然重要,但发展生产力更为重要。一国选择什么样的对外贸易政策,首先必须考虑的,是国内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从交换中增加了多少财富存量。工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应通过保护本国工业,以获得财富的生产力。,2经济发展阶段论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没有考虑到各个国家的性质以及他们各自的特有利益和情况,因而是错误的。一国的经济发展都必须经过5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3贸易保护的具体政策主张 保护对象的选择;保护的时间;保护的手段。,(二)评价实质上是主张以保护为过渡,以自由竞争为最后目的。为其他落后国家实施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5 超保护贸易政策和理论,一、超保护贸易政策(1)它不是防御性地保护国内幼稚工业,以增强其自由竞争能力,而是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以巩固国内外市场的垄断;(2)保护的对象不是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而是垄断资产阶级;(3)保护的手法也趋于多样化,不仅仅是高关税和贸易条约,还有其他各种奖出限入的措施。,二、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 凯恩斯提出投资乘数理论。凯恩斯的追随者们引申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当进口商品和劳务时,会减少国民收入。为了提高国家的就业水平,必须采取奖出限入的对外贸易政策来保证国际收支顺差。,6 二战后贸易政策的变化和有关理论,一、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贸易自由化表现:大幅度削减关税、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是一种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化 二、20世纪70年代中以后:新贸易保护主义 1贸易保护措施由过去以关税壁垒和直接贸易限制为主逐渐被间接的贸易限制所取代。2贸易政策措施朝制度化、系统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3其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双边和多边谈判与协调成为扩展贸易的重要手段。4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性贸易壁垒。,三、关于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凭借出口补贴、关税等措施,对本国战略性部门或产业进行扶持,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福利。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一)利润转移理论以补贴促进出口以关税转移利润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二)外部经济理论技术、知识密集程度高的产业具有积极的外部经济效应。政府对具有显著外部经济效应的高科技产业应给予适当的保护和扶持。,四、贸易自由化的深化,思考题,1简述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交替演变的过程。2试述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学说的主要观点。3.试述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4.试述关于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6.试述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主要内容。7一些家电产品,我国以前是大量进口,现在转为渐渐扩大出口,请用国际贸易原理加以解释。8按照H-O原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相对差异更大,因此国际分工应以这两类国家之间的分工为主,但战后居于主导地位的却是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分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第四章 关税措施,1 关税概述一、关税的含义 关税(Customs Duties,Tariff)关境(Customs Frontier)海关(Customs House)二、关税的特征关税是一种间接税关税的税收主体是进出口商,客体是进出口货物 关税具有调节贸易和保护新兴产业的职能 关税是对外经贸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 关税的种类,一、按照征税商品的流向划分进口税(Import Duties)出口税(Export Duties)过境税(Transit Duties)二、按照征税目的划分财政关税(Revenue Tariff)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三、按照征收关税的依据划分(一)正税(二)附加税1、反倾销税(Anti-Dumping Duty)反倾销税是指对实行倾销的进口商品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倾销是指一国商品以低于正常价格在其他国家销售的行为。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议对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基本要件、反倾销措施、征收反倾销税、价格承诺及反倾销调查等作了明确规定。,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件是:倾销、损害、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1)倾销的确定 确定正常价格依次使用的3种方法(2)损害的确定 进口方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进口方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损害的威胁进口方建立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性的阻碍(3)倾销与损害因果关系的认定,三种正常价格的确定方法仅适用于来自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对于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西方国家选用替代国价格,即以一个属于市场经济的第三国所生产的相似产品的成本或出售的价格作为基础,来确定其正常价格。(4)反倾销措施包括临时性反倾销措施和最终反倾销措施以及价格承诺。,2.反补贴税(Anti-Subsidy duty)又称抵消税或补偿税,是对在生产、加工及运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出口国政府、同业工会或垄断组织所发给的任何补贴或津贴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征收反补贴税要以对进口国国内某项工业造成重大损害或产生重大威胁作为条件。不得因抵消倾销或出口补贴,同时对同一产品既征收反倾销税又征收反补贴税。,3.紧急关税(Emergency Tariff)是为消除外国商品在短期内大量进口对国内同类商品生产造成重大损害或产生重大威胁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4.报复关税(Retaliatory Tariff)是一国为报复对本国实施歧视性待遇或违反贸易法规或拒绝接受世界贸易组织的裁决的国家,对从该国进口的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5.差价税(Variable Levy)又称差额税,是指当某种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同类进口商品的价格时,为了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力,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四)按照征税的优惠程度划分1.正常进口税最惠国税普通税2.特惠税(Preferential Duties)一国或地区对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或部分商品所给予的一种特别优惠的关税。,3.普遍优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GSP)是发达国家对原产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产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普遍给予优惠关税待遇的一种制度。普惠制的三项主要原则: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普惠制的目标:扩大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外汇收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给惠国的普惠制方案对受惠国家或地区、受惠产品范围、受惠商品减税幅度、给惠国保护措施、原产地规则等内容作了明确规定。,3 关税的征收方法与依据,一、关税的征收方法(一)从量税(Specific Duties)手续简便,计算简单。税负不合理;物价上涨时,保护作用削弱。(二)从价税(Ad Valorem Duties)税负公平合理;税负明确,便于各国在关税水平、关税保护程度上进行衡量、比较与谈判。进口商品完税价格的确定比较复杂。(三)混合税(Mixed Duties)(四)选择税(Alternative Duties),二、关税的征收依据海关税则(一)海关税则的含义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和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海关税则由海关征税的规章条例说明和关税税率表两部分组成。(二)海关税则的货物分类的国际协调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目录(Customs Cooperation Council Nomenclature,CCCN)国际贸易货物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Harmonized Commodity and Coding System,HS),(三)海关税则的分类1.单式税则和复式税则2.自主税则和协定税则三、通关手续 申报、查验、征税和放行,一般都表现为:资本品税率较低,消费品税率较高;生活必需品税率较低,奢侈品税率较高;本国不能生产的商品税率较低,本国能够生产的税率较高。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关税税率随产品加工程度的逐渐深化而不断提高。制成品的关税税率高于中间产品的关税税率,中间产品的关税税率高于初级产品的关税税率。这种关税结构现象称为关税升级或阶梯式关税结构。,思考题:1.关税有哪些主要种类?2.征收反倾销税的依据是什么?3.普遍优惠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征收关税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5.什么是海关税则?它有哪些类型?,第五章 非关税措施,1 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NTBs)概述 指除关税措施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非关税壁垒的特点: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更具有效性更具隐蔽性更具歧视性,1 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种类,一、直接限制商品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一)进口配额制(Import Quotas System)1.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s)全球配额(Global Quotas)国别配额(Country Quotas)可以分为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2.关税配额(Tariff Quotas),(二)“自动”出口配额制(“Voluntary”Export Quotas)非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 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三)进口许可证制(Import Licence System)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与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公开一般许可证与特种进口许可证,二、间接限制商品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一)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政府通过确定官方汇率、集中外汇收入、控制外汇供应量和成本等办法来控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品种和进口国别。外汇管制的方式可分为如下几种:1数量性外汇管制 2成本性外汇管制 3混合性外汇管制,(二)进出口的国家垄断(State Monopoly)(三)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Discriminatory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olicy)(四)国内税(Internal Taxes)(五)最低限价(Minimum Price)和禁止进口(Prohibitive Import),(六)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产品质量等为理由,所采取的与其他国家不一致的一些技术性措施,如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以及标签、标志制度等。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产品检验检疫制度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七)环境贸易壁垒(Environmental Trade Barriers)又称绿色壁垒,是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理由,要求进口商品不但要符合质量标准,而且从设计、制造、包装到消费均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SA8000:全球第一个社会责任认证标准。关注企业内部劳工的权利,规定企业必须承担对劳工的社会责任,包括不得雇佣童工、不可强制劳动、杜绝惩戒措施等。,思考题:1.什么是非关税壁垒?它为什么会演变成推行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手段?2.非关税壁垒有哪些特点?3.什么是进口配额制?它有哪些种类?4.外汇管制有哪些类型?如何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5.技术性贸易壁垒如何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第六章 出口管理,1 鼓励出口措施一、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是一个国家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商品的出口,加强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由官方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外国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比商业利率低的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和吸引国外进口商购买其产品的一种融资手段。卖方信贷(Suppliers Credit)买方信贷(Buyers Credit)买方信贷在国际贸易中较为流行,大大超过卖方信贷。,二、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Export Credit Guarantee System)指出口国为了扩大出口,由国家设立专门机构,对于本国出口商或商业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进行担保。这项措施是国家替代本国出口商或商业银行承担风险,有利于银行扩大出口信贷业务,促进商品输出。对出口厂商的担保 对银行的直接担保,三、出口信用保险(Export Credit Insurance)是一国政府以国家财政为后盾,为企业在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等经济活动中提供收汇安全保障的一项特殊的政策性支持措施。在出口贸易中,出口商需面临各种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这些会使出口商不能出口或货物发运后收不回货款。四、出口补贴(Export Subsidies)直接补贴(Direct Subsidies)间接补贴(Indirect Subsidies),出口信用保险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应用的成因:首先,为企业收集了解境外合作公司的背景资料,从而为企业开拓新市场、新客户提供决策依据;其次,可以使交易双方的结算方式更为灵活,为企业提供放账保障,增强企业的接单能力,从而让企业做成原先不敢做的业务;第三,可以通过赔款权益转让向银行申请办理应收账款融资,缓解出口企业普遍面临的资金困难;第四,通过为企业提供风险控制方面的顾问式服务,可以提升企业经营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经营者的决策风险,把企业经营者从进(盲目放账)退(过度谨慎)两难中解放出来。,五、商品倾销偶然性倾销(Sporadic Dumping)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Intermittent or Predatory Dumping)持续性倾销(Persistent Dumping)持续性倾销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存在和维持,一般来说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出口商品生产企业在本国市场上有一定的垄断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价格的形成。(2)本国与外国的市场隔离,不存在倒买倒卖的可能性。(3)两国对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存在差异。,六、外汇倾销(Exchange Dumping)指一国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价,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以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实行外汇倾销会同时起到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