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实践问题探索wzh.ppt
初中化学教学实践问题探索,王祖浩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初高中化学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主编,把握化学启蒙的教学规律,化学启蒙阶段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先前经验和问题萌芽激发学生探究物质变化的兴趣符号学习循序渐进以减少分化依据直观手段建立抽象的概念创设动手动脑的“做中学”情景设计恰当的活动训练过程技能,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蜡烛的燃烧走进花园闻到花香不同物质的分散溶解铁钉的锈蚀熟石灰的墙面逐渐变硬.,生动直观的物质变化现象,图片,概念: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探究物质的变化,玻璃和有机玻璃的性能不同?面粉、砂糖燃烧得到黑色物质?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镁带点燃后放出耀眼的光?生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的热?铁粉在空气中点燃剧烈燃烧?.,科学学习的思维转型-符号表征,代表特定的物质描述物质的化学变化推理与定量计算的依据,符号学习规律,宏观微观,符号,案例:符号学习,元素概念抽象,学生理解有困难。教材在定义元素之前,从第1章起即开始介绍有关元素的符号,为后续第3章认识元素提供基础。,P15:木柴、石蜡和面粉等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终于发现世间万物仅仅由100多种元素组成。有些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 P23: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方便研究和描述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科学家使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元素和物质。用于表示元素的符号称为元素符号如水可以用H2O表示P24:观察与思考:指出组成表1-5中各物质的元素P25:拓展视野:化学变化的表示P32、P36、P43:碳+氧气 二氧化碳 C O2 CO2P74:你已经知道什么?例举元素的性质及作用P74:构成物质微粒的分子、原子、离子中所含的某种原子是相同的,即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如P75: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案例:“元素、元素符号”内容编排,P75:表3-4,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P76:拓展视野:元素周期表P76: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P77:氧化物P77: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P78:元素与人体的健康P79:活动与探究:食品、药品等主要含有哪些元素P8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P85: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P100: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案例:“元素、元素符号”内容编排,模仿学习,案例:模仿学习,基于概念阐述特征的差异设计教学,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石蜡受热熔化,从固态变成液态,冷却又凝结成固态,像这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水中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溶解度。像石蕊这样的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概念呈现符合学生认知特征,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氢气。氧气能帮助燃烧,氢气能燃烧,水能灭火。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性质。它们是三种不同的分子构成的物质。,案例:化合价概念的处理一种元素的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合价的概念形成记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主要化合价,引入:化学式是国际通用的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符号。它源于一个基本的事实: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因此,化学式反映了物质的组成情况。(H2O、Fe、CuO组成图示)(例举化合物中所含的原子或离子的个数比)结论:化学家在研究大量的化合物中不同元素原子数目比值关系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体现这种关系的数值元素的化合价。,发挥实验的探究教学功能,化学实验的教学价值 验证知识 培养技能 激发兴趣 启迪思维 养成态度,化学实验的特点及作用,强化观察现象纯化观察现象证实现象真伪揭示新的规律,怎样有效地学习实验技能-“铜绿”实验,认识“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科学探究”教学优化,关键步骤:问题假设实验分析结论方案设计变量、关系证据采集:观察或测量学生基于证据的推理揭示现象的原因(形成知识),提出探究的问题,科学探究往往从提出问题开始,问题与你的经历、观察、学习和推理有关。1 与水比较,盐水为什么难以结冰?2 为什么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3 为什么在南方夏季农村的小仓库中,密封存放的碳酸氢铵化肥量少了?4 为什么切咸菜的刀放置一天后,即出现锈迹?,假设指向探究的目标,假设是对观察结果可能性的一种解释或某个问题的可能答案。假设是可以检验的,通过收集证据来支持或否定假设。,假设指向探究的目标,关于“干冰”和二氧化碳的认识假设1“干冰”是干的冰,慢慢融化成为水假设2“干冰”不是水,而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假设3“干冰”无需加热,能直接升华假设4:二氧化碳密度大假设5:二氧化碳能灭火,假设指向探究的目标,关于“面粉爆炸”的认识假设1 面粉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爆炸 假设2 面粉加热生成黑色的碳粉假设3 干的面粉在扬起时遇火星才能爆炸,设计和记录实验现象,干冰 面粉爆炸,实验的对象实验的条件重现实验现象核对和记录,实验证据,明确实验对象记录实验现象(文字、录象)测量实验数据(速率、质量等)说明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利用证据思考和推理,“干冰”不是干的冰二氧化碳密度大、不支持燃烧,所以能灭火。面粉能与氧气反应,表面积愈大,反应愈激烈。,实验探究,探究案例,NaOH溶液,CuSO4溶液,2NaOH+CuSO4 Na2SO4+Cu(OH)2实验证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引用史料,分析探究,科学定律的学习,P6、P9、P15:兴趣、体验P20、P22、P28:初步了解、学会P31、P35、P43:实验操作原理P32、P36、P42、P43、P48、P57、P116:物质性质的探究P9、P36、P49、P102、P127:概念、原理、应用、方法的探究,案例:有计划的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水平不同,认识研究物质常用的化学方法,实验观察的方法(CO2性质)定量研究的方法(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对比研究的方法(铁丝在空气、氧气中燃烧)条件控制的方法(催化剂)微观研究的方法(物质的溶解过程),滴有紫色石蕊的水,物质检验的“间接”方法,变不可见为可见,CO2,探索化学教学设计与评价,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美 R.布里思罗),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学什么样的化学?怎样学习化学?,化学课程学习的价值,已有知识经验(前概念)思维加工质量(速度、准确性)学科能力(内容特质)学习兴趣元认知(在线、离线),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化学教材内容的“深度解析”,知识的来龙去脉单元的学习价值教材的逻辑结构知识的能力要素学科思想和观念,提炼化学思想观念,氧气的制取化合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自然界中的水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溶解性,化学教材内容的“深度解析”,单元内容的边界“异常知识”解析实验设计及改造例题习题适切性,为学生发展提供合理“支架”探索教学方式“组合”的依据合理运用“讲授法”与“自学法”用好“时空条件”和教学资源,化学课堂教学优化:一般策略,教学优化:具体的方式和策略,突破固有模式进行特质分析针对难点设计“先行组织者”基于探究活动启迪科学思维教学情景与核心内容“贯通”依据学生认知选用技术手段,“科学探究”教学优化,关键步骤:问题假设实验分析结论方案设计变量、关系证据采集:观察或测量学生基于证据的推理揭示现象的原因(形成知识),教学的关键技术诊断与评价,先前概念利用与转化分化现象的深层分析基于诊断的复习教学课堂例题的科学使用,教学的关键技术诊断与评价,作业批改的效能分析选题与讲评范式优化自主学习能力及评价复习教学策略研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