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向石路)路线设计说明书.docx

    • 资源ID:6444393       资源大小:49.66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向石路)路线设计说明书.docx

    第一篇路线设计说明书1.3纵断面设计(1)设计原则一、路线平、纵面设计1.1技术标准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I-2014)、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及聿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渝交计2019121号)的要求,并充分根据项目招标文件,结合本项目特点及交通量分布状况,考虑区域路网的衔接、交通量、公路性质及远景规划,同时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的地形条件,对既有乡村道路进行改扩建,采用四级公路(H类)°1.2平面设计(1)设计原则1)路线布置主要根据既有乡村老路线形,综合权衡沿线地形、地质、拆迁数量、环境保护等因素,进行路线平、纵而布设。2)本路段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除了采用基本型,按直线一圆曲线一直线的顺序组合外,对于受地形和地质条件限制地段,为了尽量缩短困难地段长度和减少工程数量,达到有利于推进工程实施和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还因地制宜的采用了“S型”、“C型”等组合平曲线。3)结合农村公路的使用性质、交通特点及交通量分布状况,为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全线平曲线长度降低标准设计。4)局部困难段落难以满足技术标准要求的,为控制工程数量,减少占地,减小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局部按照降低技术指标进行设计,并加强该段安全设施设计。(2)技术指标向石路路线全长L586km:路线起点位于向阳坪,与既有水泥路平交,终点位于石坝上,与既有水泥路平交。平曲线最小半径10米,交点个数40个,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25.225个,平曲线占路线总长58.499%。1)纵断面设计应结合地形、地物(道路、输电线、房屋等)、水文、地质、涵洞、水位、土石方平衡、路基稳定等诸因素,合理选取坡率、坡长综合设计,力求指标均衡,凸凹曲线设置合理,视觉顺适。2)竖曲线半径的选用,以满足驾咬人员视觉要求和路容美观为宜,尽量选择满足视觉需要的值。当同向竖曲线间,特别是凹形竖曲线之间直线坡段不长,应合并成单曲线或复曲线。3)此次设计纵面随地形起伏而变,能达到与环境的有机协调,竖曲线半径尽可能采用视觉要求的竖曲线半径,并注重平纵组合。平、纵面技术指标运用情况见下表。4)考虑到尽量利用原有老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本次设计既有道路段基本以拟合原路坡度为主;新修道路段,根据设计规范结合地形地质情况,布设纵坡。5)线形组合设计应考虑平纵横三方面要总体协调:要避免在同一视觉路段上设置陡坡及曲线长度短、半径小的凹型竖曲线,纵坡反复凹凸、纵向排水泡泄不畅;凸形或凹形竖曲线顶、底部不应插入小半径平曲线。注意合成纵坡较大的路段,需加强安全设施设计工作,保证行车安全。6)当纵坡超过9%时,需将路面进行刻槽,并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加强安全设施的设计。7)因本项目位于生态红线缓冲区,局部困难段落难以满足技术标准要求的,为控制工程数量,减少占地,减小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困难路段降低设计指标进行设计,并加强安全设施设计。(2)技术指标向石路全长1.586公里,道路最大纵坡IL98烘1处,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为300米6处,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300米8处,竖曲线占路线总长40.535%,平均每公里纵坡变坡13.243次。根据沿线村舍、地形地物以及路线线形标准的特点,综合设置了交通标志、标线、护栏、广角镜等设施。3.2 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l-2014);(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二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22);(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三部分标线(GB5768.32009):(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17);(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6)波形梁钢护栏第1部分(GBT31439.1-2015)(7)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8)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22);(9)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21);(10)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18226-2015);(11)国家现行有关行业的其他技术规范、规程、标准;3.3 交通标志(1)基本规定交通标志的设置应综合考虑、布局合理,防止出现信息不足或过载的现象。信息应连续,重要的信息宜重更显示。交通标志一般情况下应设置在道路行进方向右侧或车行道上方: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在左侧,或左右两侧同时设置。为保证视认性,同一地点需要设置两个以上标志时,可安装在一个支撑结构(支撑)上,但最多不应超过四个:分开设置的标志,应先满足禁令、指示和警告标志的设置空间。原则上要避免不同种类的标志并设。解除限制速度标志、解除禁止超车标志、路口优先通行标志、会车先行标志、会车让行标志、停车让行标志、减速让行标志应单独设置:如条件1.2设计依据(1)我单位与建设方签定的设计合同(2)我单位实测的1:500地形图:(3)相关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2.6施工注意事项(D本项目坐标采用2000坐标系,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系,施工中应注意各标段桩号之间的关系以及换算。(2)提供的导线点和水准点是施工测量的唯一基准,为防止导线点和水准点的移位或破坏,施工中应经过复测校核后方可使用,开工前应认真研读路线平面图、直曲表、导线点成果表以及水准点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将现场施工作业可能破坏的导线点、水准点等迁移至安全可靠位置作永久保护,其测量精度应满足有关规定要求,为确保桥梁等构造的放样准确性,最好始终采用同一对控制点进行施工测量。(3)路线平曲线必须顺道,适时复核纵坡及设计高程,避免累积误差过大;特别是注意起终点的高程顺接。(4)注意施工区的安全监测,施工基础开挖、边坡开挖段落等均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等安全设施,严格尊重沿线的风俗人情,避免民族纠纷。(5)施工中任何对平纵面设计的修改,均应征得业主和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进行修改。(6)未尽事宜,请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施工。3沿线设施3.1设计内容足、不当或过载的现象。应根据公路功能、交通流向和沿线城镇分布等情况,依距离、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优先选取交通需求较大的信息指示。旅游区标志设置时应根据旅游景区的级别、路网情况等合理确定指引范国。当旅游区标志与其他交通标志冲突时,其他交通标志具有优先设置权限。在不引起信息超载的前提下,可将旅游景区名称信息合并到指路标志版面中。告示标志的设置,不得影响警告、禁令、指示、指路标志的设置和视认。公路平面交叉处的交通标志应在综合考虑平面交叉的交通管理方式、物理形式、相交公路技术等级、交通流向等因素的基础上,遵循“路权清晰、渠画合理、导向明确、安全有序”的原则,合理确定不同交通标志综合设置方案,井与交通标线相互配合,引导车辆有序通过。交通标志设置位置应符合现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的规定,并满足下列要求:I .不得影响公路视距和妨碍交通安全。II .交通标志不得过近、相互遮挡,否则应采取互不遮挡的支撑结构。III .不得被上跨道路结构、照明设施、监控设施、绿化设施等其他设施遮挡。于连续下坡路段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连续下坡提醒标志,坡顶设置连续下坡预告标志,坡中路段设置长陡坡余长标志。(3)版面设计指路标志版面应简洁、清晰地反映路线名称、地点、方向和距离等内容,信息布局应满足下列规定:I、地点距离标志中,地点应放在最左侧,地名由近而远、从上到下排列。Ik同一方向表示2个目的地信息时,宜在一行或两行内按由近及远顺序,由左至右或由上至下排列。指路标志中的指示箭头应以一定角度反映车辆的正确行驶方向,并符合下列规定:I.门架式标志或跨线桥上附着式标志的箭头,用来指示车行道的用途或行驶口的地时,受限制无法单独设置时,一个支撑结构(支撑)上最多不应超过两种标志。标志板在个支撑结构(支撑)上并设时,应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地排列。警告标志不宜多设。同一地点需要设置两个以上警告标志时,原则上只设置其中最需要的一个。(2)设置原则公路交通标志应以不熟悉周围路网体系但对出行路线有所规划的公路使用者为设计对象,为其提供清晰、明确、简洁的信息。交通标志应针对具体路段情况,在交通安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布局和综合设置,与路段的实际交通运行状况相匹配。对潜在的交通安全隐患路段应加强主动引导和警告提示;对多车道路段公路,应兼顾不同车道公路使用者对交通标志的视认效果:对气象不良路段,应加强解态标志与可变信息标志的协调设置。公路本身及沿线环境存在影响行车安全且不易被发现的危险低点时,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设置警告标志。警告标志不得过量使用。禁令标志应设置在需要明确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路段起点附近醒目的位置。其中限制交通标志应综合考虑公路功能、技术等级、路侧开发程度、路线几何特征、运行速度、交通运行、交通事故和环境等因素,在交通安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是否设置以及限速值和限速标志的形式,经主管部门认可后实施设置,并满足下列要求:I .宜实施分路段限速,路段限速值不宜频繁变化。II .限速值可不同于设计速度值。III .可根据不同车型运行特点和安全管理需求,采取分车型限速的方式。IV .限速标志应与其他交通安全设施配合使用。指示标志应根据交通流组织和交通管理的需要,在驾驶人、行人容易产生迷惑处或必须遵守行驶规定处设置。指路标志应根据路网一体化的原则进行整体布局,做到信息关联有序,不得出现信息不根据本次设计道路的技术等级指标以及设计速度,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2022)中规定,对设计版面进行如下约定:版面上字符:标志版面上的字符信息采用中文方式,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2022)并结合公路实际情况及需要进行设计。根据设计行车速度确定板面尺寸,警告标志采用边长70Cm的板面;禁令、指示标志采用外径60Cm的板面;指路标志字体汉字高度为25cm,字宽与字高相等,字体采用交通工程标准字体。指路标志颜色为蓝底、白字、白图案;警告标志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禁令标志颜色白底、红圈、黑图案。高速公路编号用绿字,国道编号用红字。标志反光材料,考虑其反光性能、老化性能、耐用年限及造价几项指标,结合本工程特点,警告禁令标志采用II类反光膜,指路地名标志采用II类反光膜。(5)结构设计及施工要求支撑形式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22)规定,按重庆市50年一遇风速计算,交通标志结构设计以26.7ms风速作为设计风速。交通标志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识认性好的柱式支撑形式,如果有需要也可以采用多柱式结构的创新标志型式。a.本工程标志设置采用了单柱式及单悬臂式支撑方式。b.标志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施工应控制好混凝上标号及钢筋保护层厚度。材料I.标志立柱和横梁:采用般常用热轧无缝钢管并符合GB/T8167-2008的规定,其余钢构件除设计图中特殊说明外均采用0235钢,且应符合GB/T700-2006的要求,详细尺寸见设计图纸。11标志立柱柱帽和横梁帽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板。III.交通标志的标志板采用3003铝,滑动槽铝采用2024铝(或其他符合GB5768.2-2022箭头应向下,并指向该车行道的中心线。IL指示车辆前进方向而非专指某一行车道时,箭头应向上。III .用来指示出口方向时,箭头应倾斜向上,倾斜角度应能反映出口行车道的线形。IV .平面交叉口指引标志表示直行方向的箭头应指向上方,表示转向方向的筋头应与转向车行道的线形保持一致、上下排列向上、向左、向右的3个方向指示时,应从上至下按向上、向左、向右的顺序排列,并且指向上、左的箭头应放在左侧,指向右的箭头应放在右侧;左右排列向上、向左、向右的3个方向指示时,应从左至右按向左、向上、向右的顺序排列。V .指示互通立体交叉和多路平面交叉形式的标志,可采用与互通式立体交叉和平面交叉形式实际形式一致的曲线箭头,箭头图形应清晰易辨,不存歧义,避免过于豆杂的图形。VI .指路标志中,当的头与地名信息、编号信息出现在同版面内,上下排列时,方向箭头应设置在地名信息、编号信息的下方:左右排列时,向左、直行箭头应设置在左侧,向右箭头应设置在右侧0VII.交通标志的尺寸和文字高度应符合现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2022)的规定,除特殊规定外,根据设计速度确定;当路段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之差大于20kmh时,宜按运行速度对版面规格和视认性加以检查。(4)技术要求木路段标志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指示标志等,在标志的布设上重点考虑:及时地给司机提供准确的信息:有效结合路面标线、其他公路设施及路况布置:全线各种类型标志统布局,形成整体系统;综合考虑路网中道路的分级与功能,对道路信息进行分级,对交叉口设置指路标志;针对“单个急弯”、“连续急弯路段”、“陡坡路段”、“连续下坡路段”、“急弯陡坡路段”、“视距不良路段”、“路侧险要路段”、“平交路口”、其他(如穿越学校、集镇、村庄,路基宽度变化,事故多发路段等)等设置必要的警告、禁令和指示标志。3.4交通标线(1) 一般规定交通标线是由施划或安装于道路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图案及立面标记、实体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所构成的交通设施,它的作用是向道路使用者传递有关道路交通的规则、警告、指引等信息,可以与标志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各等级公路应按本部分规定设置反光交通标线。道路交通标线按功能可分为以下三类:I .指示标线:指示车行道、行车方向、路面边缘、人行道、停车位、停靠站及减速丘等的标线:II .禁止标线:告示道路交通的遵行、禁止、限制等特殊规定的标线;III .警告标线:促使道路使用者了解道路上的特殊情况,提高警觉准备应变防范措施的标线。道路交通标线按设置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类:IV 纵向标线:沿道路行车方向设置的标线:V I.横向标线:与道路行车方向交叉设置的标线:VI I.其他标线:字符标记或其他形式标线。道路交通标线按形态可分为以下四类:I .线条:施划于路面、缘石或立面上的实线或虚线;II .字符:施划于路面上的文字、数字及各种图形、符号;III .突起路标:安装于路面上用于标示车道分界、边缘、分合流、弯道、危险路段、路宽变化、路面障碍位置等的反光体或不反光体:IV .轮廓标:安装于道路两侧,用以指示道路边界轮廓、道路的前进方向的反光柱(或反光片)。道路交通标线的颜色为白色、黄色、蓝色或橙色,路面图形标记中可出现红色或黑色的标准)铝合金板材,并符合GB/T3880.3-2006“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规定。V V.高强螺栓高强连接螺栓,应采用40B或45号钢,并符合GB1231-2006的规定。VI 基础混凝土强度应不小于30Mpa,并符合JTGD62-201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反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VII 反光标识警告禁令标志采用I类反光膜,指路地名标志采用II类反光膜,反光膜颜色的角点坐标和标识色泽耐用期应满足GB/T18833-2012公路交通标志防光膜的要求。制作I .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颜色应严格按照GB5768.2-202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标准或设计图的规定执行。为了确保指路标志的视认性,指路标志汉字、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也应符合GB5768.2-2022的规定。II .交通标志的边框外缘应有衬底色。衬底色规定为:警告标志黄色,禁令标志白色。III .标志板与滑动槽钢、卷边加固件连接,在保证连接强度和标志板面平整,不影响贴反光膜的前提下,可采用钟接或点焊。IV .考虑到大型指路标志在制造、运输、安装过程中的困难,厂家在制造过程中,根据标志版面设计的具体情况允许采取适当分割的办法来制造,可以分别贴反光膜,分开运输,在安装时再进行拼接。V .标志底板采用2024型铝合金板制作,铝合金板材的抗拉强度应不小于289.3Mpa,屈服点不小于241.2Mpa,延伸率不小于4%10%oVI .警告标志的铝合金板应采用卷边方式进行加固,其他矩形标志板周边采用焊接铝合金角钢的方式进行加固。VII .大型标志的板面结构,宜采用挤压成型的铝合金板拼接而成。VliL标志安装角度应符合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2022)的有关规定。标志板安装时,应将矩形标志板的顶边(底边)调成水平。标志板应保持平整,不应产生变形。对于因制作、运输、安装等因素造成的标志板面扭曲、变形的,应进行调整或更换。公路中心线:公路中心线用于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当两个方向超车视距均能满足,可跨越对向车行道时,采用单黄虚线(46线),当两个方向超车视距均不能满足或在陡坡、急弯、连续下坡路段,禁止跨越对向车行道时,采用单黄实线,单黄虚实战线宽15厘米。车行道边缘线:设置在公路两侧紧靠行车道的硬路肩内,不得侵入车行道内。车行道边缘线为白色线,用来指示机动车道的边缘,或用来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分界,除在机动车需要跨越边缘线的地方(例如平交道口处)的车行道边缘线采用虚线外,其他均为实线,线宽15厘米。表1.4导向箭头的尺寸及设置次数设计速度(km/h)6040、30、20导向徜头长度(m)63重曳设置次数322振荡标线:设置于连续急转弯、下坡路段、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门口,用于提示驾驶员按车道行驶和必须减速行驶,避免驾驶员疲劳驾驶。振荡标线为50X32X6mm凸块及间隔相当于图形面积两倍的白色标线。<4)技术要求I .标线采用热熔型涂料,涂料中含18%25%的玻璃珠,普通标线玻璃珠的掺量不小于O.35Kgm2,振荡标线玻璃珠的掺量不小于O.50Kgm2II .标线的厚度应根据其种类、使用位置和施工工艺从下表中选取。表1.5标线的厚度(mm)序号标线种类标线厚度备注1热熔型普通型、反光型4.0干膜突起型6.0干膜。若有基线,基线厚度为12III .为保证夜间视读性,施工时需撒布玻璃珠于热熔涂料上,撒布时要严格控制时间和用量,撒布要均匀、全面。IV .设置于路面的道路交通标线应使用抗滑材料,标线表面的抗滑性能一般不应低于所在图案或文字。具体交通标线的形式、颜色及含义详见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3-2009)中规定。道路交通标线颜色的色度性能应符合GB/T16311的规定。设置于路面的道路交通标线应使用抗滑材料,标线表面的抗滑性能般应不低于所在路段路面的抗滑性能。连续设置的实线类标线,应每隔15米左右设置排水缝,其他标线有可能阻水时,应沿排水方向设置排水缝,排水缝宽度一般为3cm5cm.(2)设置原则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一般路段应设置车行道边缘线、同向车行道分界线:二级及以下的双车道公路,除单车道外,应设置对向车行道分界线:二级及以下公路的下列路段应设置车行道边缘线:I .公路的窄桥及其上下游路段;II .采用最低公路设计指标的曲线段及其上下游路段:III .交通流发生合流或分流的路段;IV .路面宽度发生变化的路段:V .路侧障碍物距车行道较近的路段;VI .经常出现大雾等影响安全行车天气的路段;VII .非机动车或行人较多的机非混行路段。车行道边缘线应设置于公路两侧紧靠车行道的硬路肩内,未设置硬路肩的公路车行道边缘线应设置于公路两侧紧靠车行道的外边缘线。同向车行道分界线应设置于同向行驶的车行道分界处。交通标线宽度为15CnU急弯、陡坡等对抗滑要求较高的路段应设置减速标线,保证车辆行车安全性。(3)设计内容公路改建完成后,重新刻画路面标线。玻璃珠粒径S/um玻璃珠质量百分比/%150<S300550SW1500-5(5)施工要求I .在路面标线施工之前,要求路面干燥、清洁,除净泥砂、灰尘和其他杂物。II .施工时,气温不得低于UTC,如路面温度过低,应采取路面预热措施。III .严格按设计施工,车行道边缘线不应侵占行车道宽度。对于平交道口等特殊位置,应根据道路实际情况现场布置标线位置。IV .在路面标线施工之前,要根据道路平曲线要素实地放线,以保证标线位置准确、线形顺畅。V .标线应具有良好的视认性,颜色均匀、边缘整齐、线型规则、线条流畅;标线涂层厚度应均匀(0.7-2.5n1n),无明显起泡、皱纹、斑点、开裂、发粘、脱落和泛花等缺陷:面撒玻璃珠应均匀。VI .正常使用期间,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应满足夜间视认要求,一般情况下,白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80mcd.m-2.Ix-L黄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50mcd.-2.Ix-l:新划标线的初逆反射亮度系数应符合GB/T21383-2008的规定,白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150mcd.ni-2.lx-l,黄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100mcd.m-2,lx-1;雨夜标线应具备湿态下的逆反射性能,在雨夜具有良好的视认效果。VII .路面应清洁干燥,不得存在松散颗粒、灰尘、沥青渣、油污或其它有害材料:应根据公路横断面的具体尺寸和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标线位置和标线宽度、长度,在路面上划出标线位置;正式施划前应进行试划,以检验划线车的行驶速度、线宽、标线厚度等,调试合格后才能开始正式施工: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留出排水孔(间隔15m左右);对施工中存在的缺陷,应及时修整。VIII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管理,维护标线涂料的正常养护周期,养护期间应阻止车辆及行人在作业区内通行,防止将涂料带出或形成车撤,直至标线充分干燥为止。路段路面的抗滑性能或45BPN。V.热熔反光型涂料的性能应符合下表规定。表1.6热熔反光型涂料的性能指标表项目反光型突起型密度,gcmx1.82.3软化点,tC90725100涂膜外观卜燥后,应无皱蚊、斑点、起泡、脱落、粘胎现象,涂膜的颜色和外观应与标准板差别不大不粘胎干爆时间,min3色度性能(45/0)白色涂料的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应符合JT/T280-2004中表6和图1规定的范围黄色抗压强度,MPa21223iC±ie时,212501±2©时,2耐磨性,mg(200转/10OOg后减重)80(JM-100橡胶砂轮)耐水性在水中浸24h应无异常现软耐碱性在氢氧化的饱和溶液浸24h无异常现象玻璃珠含量,与1825流动度,S35±10一涂层低温抗裂性Toc保持4h,宽温放置4h为一个循环,连续做三个循环后应无裂蚊加热稳定性2001220C在搅拌状态下保持4h,应无明显泛黄、焦化、结块等现敛人工加速耐候性经人工加速耐候性试验后,试板涂层不产生龟裂、剥落:允许轻微粉化和变色,但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应符合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表6和图1规定的范围,亮度因数变化范围不应大于原样板亮度因数的20%。VL在路面标线涂料划线以前,均匀混入玻璃珠。玻璃珠应为无色松散球状,清洁无明显杂物,显微镜或投影仪下,玻璃珠应为无色透明的球体,光洁圆整,玻璃珠内无明显气泡或杂质,玻璃珠粒径分布应符合下表中的相关规定:有缺陷的玻璃珠,如椭圆形珠、不圆的颗粒、失透的、熔融粘连的、有气泡的玻璃珠和杂质等质量应小于玻璃珠总质量的20%,即玻璃珠成圆率不小于80%;玻璃珠的密度应在2.44.3gcm'的范围内;玻璃珠的折射率为1.7WRIV1.9;在沸腾的水浴中加热后,玻璃珠表面不应呈现发霉现象,中和所用0.0EolL盐酸应在Ioml以下:玻璃珠中磁性颗粒的含量不得大于0.1%:所有玻璃珠应通过漏斗而无停滞现象。表1.7玻璃珠的粒径分布表玻璃珠粒径sm玻璃珠质量百分比/%S>6000300<S60050-90制构件类型平均倍悴层附着量gm,平均镀管层厚度m浸盥涂层最小厚度m钢管、钢板、钢带27539250紧固件、连接件12017250钢丝直径mm1.8f<2.075H1502.0<4,090131504.0><5.012017ISO3.5.3技术及施工要求1)护栏应按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17)的要求进行施工。于一般路段,立柱采用打入式:针对挡墙路段,立柱采用埋入式。护栏段路肩填土应该在立柱打入前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规定95%的压实度要求,以确保路侧护栏的抵抗能力:2)所有钢构件均要进行防腐处理,满足现行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18226-2015)的规定。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和连接件在防腐处理后,必须清理螺纹或进行离心分离处理。3)波形梁、立柱、端头、支承架及连接螺栓等所用钢材为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其技术要求要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的有关规定。4)波形梁护栏的拼接螺栓采用优质碳素钢,即45号钢或20MnTiB钢,并符合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36322008)的规定,螺母采用45#钢,并要符合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2015)的有关规定。5)波形梁护栏的加工制作,必须按照国家标准波形梁钢护栏(GB/T31439-2015)中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3.6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应对所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逐一进行检查和核对,在确保桩点无破坏和松动、数据无误的条件下,方可用于路线平纵面放样和控制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导线点和水准点的保护,使各分项工程和各不同部位的施工始终引用同导线点和水准点,避免发生误差和差错。当导线点、水准点因破坏、松动或因施工需要,需另行增设时,必须经过严格平差,达3.5波形护栏3.5.1设置原则护栏设置的目的是阻止车辆越出路外,使得车辆回复到行驶方向,对乘员的损伤最小,能诱导驾驶员的视线。护栏布设遵照以下原则:1)根据边坡坡率的不同,路基挖方段及填土高度小于4m(边坡坡率为1:1.5)且路侧安全净区内无任何障碍物的路段不设置护栏;2)普通路基段路侧有悬崖、深谷以及深沟路段设置GLB-2E波形梁护栏,在小半径处设置GLBTE加强型波形梁护栏。3)填方路段的设置了挡土墙的路段设置Gr-B-2C波形梁护栏,挡墙处在小半径处设置Gr-B-IC加强型波形梁护栏。4)波形梁路侧护栏断开处护栏端头,端头采用圆形端头2.5.2护栏材料1)波形梁板、端头、连接件、立柱均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其技术条件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2006)的规定。2)拼接波形梁的螺栓采用防盗螺栓和防盗压紧螺母,其技术条件应符合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3632-2008)的规定。3)护栏:护栏:立柱、波板、螺栓、螺母、型圈、型片等附件应采用热浸镀锌进行金属表面处理,热浸镀锌应为锌锭(CB/T”0-2015)中规定的Zn99.995号或Zn99.99号锌,镀锌量、镀锌层厚度、浸塑豆合涂层厚度应按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18226一2015)执行,应符合以下规定。到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2本项目如采用分段分合同组织施工,应对相邻两合同单元交界部位的路线线位和高程应进行交叉搭接放样,相互核对,以避免在连接部位的平面错位和纵面错台,此种现象在以往施工中时有发生,处理也较困难,应特别引起重视。3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沿线需耍横穿木路的新建项目的管理和控制,绝不允许在无任何依据的情况下,不通过与建设单位协调,随意埋设或架设各种管线横穿或横跨本路,造成道路通行净空受到限制。4视距包络曲线内影响视线的障碍物应予以清除,但稀疏的成行林、单棵树及低矮的灌木对视线妨碍不大,则可以保府:视距切除平台可采取种草和种植低矮滩木进行绿化美化,严禁种植较高的植物影响视线。

    注意事项

    本文(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向石路)路线设计说明书.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