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学概论》大规模集成电路基础.ppt
第三章 大规模集成电路基础,3.1半导体集成电路概述,集成电路(Intergrated Circuit,IC)将电路中的有源元件、无源元件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联引线等一起制作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一块独立的不可分的整体电路,芯片(Chip,Die)没有封装的单个集成电路硅片(Wafer)包含成千上百个芯片的大圆硅片,集成电路的成品率:,成品率的检测,决定工艺的稳定性,成品率对集成电路厂家很重要,集成电路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提高的性能/价格比,集成电路发展的特点:性能提高、价格降低,集成度 功耗延迟积:延迟时间与功耗相乘 特征尺寸:集成电路中半导体器件的最小尺度 成品率:受制作工艺、电路设计、芯片面积、硅片材料、指标等要求影响。,主要途径:缩小器件的特征尺寸 增大硅片面积,集成电路的性能指标:,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设计 工艺加工 测试 封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趋势:独立的设计公司(Design House)独立的制造厂家(标准的Foundary),集成电路类型: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基本单元:开关管、反相器、组合逻辑门模拟集成电路基本单元:放大器、电流源、电流镜、转换器等,以场效应管为主要元件构成的集成电路称为MOS集成电路。MOS集成电路又分为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由于MOS集成电路尤其是CMOS集成电路具有功耗低、速度快、噪声容限大、可适应较宽的环境温度和电源电压、易集成、可按比例缩小等一系列优点,MOS集成电路发展极为迅速,CMOS集成电路更成为整个半导体集成电路的主流技术。目前CMOS技术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5%,而且据预测微电子技术发展到21世纪前半叶,主流技术仍将为CMOS技术。,3.2 MOS集成电路基础,双极型 晶体管,内容回顾-2.3,构成集成电路的基本元素,n,p,n,B端,E端,C端,E,C,B,单极型 晶体管(MOSFET),内容回顾-2.4,构成集成电路的基本元素,n+,n+,P型硅基板,栅极(金属),绝缘层(SiO2),半导体基板,漏极,源极,MOS晶体管的动作,MOS晶体管实质上是一种使电流时而流过,时而切断的开关,n+,n+,P型硅基板,栅极(金属),绝缘层(SiO2),半导体基板,漏极,源极,MOS晶体管的基本结构,MOSFET的工作原理,漏极,源极,VG=0VS=0VD=0,栅极电压为零时,存储在源漏极中的电子互相隔离,VG=3.3VVS=0VD=0,栅极电压为3.3V时,表面的电位下降,形成了连接源漏的通路。,3.3V,MOSFET的工作原理 2,VG=3.3VVS=0VD=3.3V,更进一步,在漏极加上3.3V的电压,漏极的电位下降,从源极有电子流向漏极,形成电流。(电流是由漏极流向源极),MOSFET的工作原理 3,VG=0VVS=0VVD=3.3V,漏极保持3.3V的电压,而将栅极电压恢复到0V,这时表面的电位提高,源漏间的通路被切断。,MOSFET的工作原理 4,CMOS开关,W,3.2.1 MOS数字集成电路,CMOS反相器,与非门:Y=A1A2,3.3 影响集成电路性能的因素和发展趋势,有源器件无源器件隔离区互连线钝化保护层寄生效应:电容、有源器件、电阻、电感,3.4 影响集成电路性能的因素和发展趋势,器件的门延迟:迁移率 沟道长度,电路的互连延迟:线电阻(线尺寸、电阻率)线电容(介电常数、面积),途径:提高迁移率,如GeSi材料减小沟道长度,互连的类别:芯片内互连、芯片间互连 长线互连(Global)中等线互连 短线互连(Local),减小互连的途径:增加互连层数 增大互连线截面 Cu互连、Low K介质 多芯片模块(MCM)系统芯片(System on a chip),减小特征尺寸、提高集成度、Cu互连、系统优化设计、S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