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课程答疑.ppt
幼儿心理学 课程答疑,一、关注度较高的几个问题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一、关注度较高的几个问题(一)把握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防止“小学化”倾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要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坚决防止“小学化”、“成人化”倾向。,幼儿的心理特点:1.注意的特点: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初步发展;注意的稳定性和转移能力较弱。,2.幼儿思维的特点幼儿初期:直觉行动思维幼儿期:以具体行动思维为主,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萌芽不适合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3.幼儿学习的方式和特点方式观察模仿学习操作探究学习语言交往学习游戏学习,特点主动性差无意性以兴趣为主直观形象性,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集体上课是主要的学习形式,(二)关于孩子“说谎”1.无意“说谎”幼儿期儿童,尤其是3-4岁孩子一般为此类说谎原因:认知水平较低(不能很好掌握和运用时间概念;记忆不精确;想象与现实混淆)对策:提高认知水平,分清想象与现实,2.有意说谎儿童为了逃避责任或惩罚而说谎原因:害怕训斥、打骂;是父母的教育不当对策:父母良好的示范;审慎对待孩子的第一次;良好的教育策略,(三)关于孩子的入园适应问题 是分离焦虑的表现,与孩子的依恋、适应能力差和家庭教育不当有密切关系 表现:哭泣 行为习惯不好(尿床、如厕、午睡、吃饭、坐姿等)孤独少语 等等,对策:1.入园前家访了解孩子的个性,缩短与孩子的距离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园前的准备(行为和心理准备)对家长提出配合幼儿园教育的要求,2.入园后教育爱:家、妈妈活动:有趣、游戏玩具:适宜、丰富、可操作鼓励:同伴交往、进步,(四)关于幼儿的行为问题 1.“多动症”好动与“多动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好动 好动与幼儿好奇、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不强有关。,因好奇而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自制力不强与孩子大脑发育水平和神经系统特点有关,如兴奋大于抑制。注意力易分散与无关刺激、活动组织、疲劳、兴趣等相关,(2)“多动症”多动症是儿童注意力缺乏、活动过多、冲动性强和延迟满足困难等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的总称,它是儿童期最常见、最复杂的心理与行为障碍之一,又命名为“轻微脑功能失调”(简称MBD)或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多动症的表现新生儿期:易兴奋、惊醒、惊跳、夜哭、要成人抱着睡或嗜睡;婴儿期:不安宁、好哭、容易激怒、好发脾气,母亲常常抱怨孩子难带;幼儿期:乱奔乱跑、易摔跤,注意障碍开始变得明显,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不安、喂食困难,在幼儿园不遵守规则,不能静坐。活动过度;注意力集中困难;情绪不稳定,任性冲动;学习困难。,多动症儿童的检测(引自克里克山克,2003)经常动来动去很难保持坐姿容易心烦意乱很难做到排队等候经常未加思索就脱口而出很难做到按照指导逐步完成任务很难集中注意经常一项活动未完成就将注意力转向另一项活动很难安静地玩耍喜欢插嘴或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多动症儿童的治疗行为治疗:感统训练药物治疗:利他林 教育:鼓励探索、目标明确、释放精力、反复纠正、及时表扬、耐心引导。,2.自闭症孤僻和自闭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孤僻行为表现:不爱说话,不爱活动;喜欢一个人独处;不愿意和老师、同伴交往.,原因和对策:孩子独居,家长不善交际;家长好的示范,主动邀请同伴家中活跃,集体中不声不响;发现长处,及时鼓励,树立信心其它原因(个人卫生、受挫);注意个人卫生,选择好的伙伴,(2)自闭症社会交流障碍 语言交流障碍 重复刻板行为 智力异常 70%左右的智力落后 不过也有10%智力超常 20%智力正常 感觉异常 其他: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1、人际交往自闭。例如:目光无法对视、态度冷漠、不喜欢被拥抱、与其他儿童相处有困难等等。2、语言自闭。比如自闭症儿童用手指而不是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意愿;拒绝正常的反应形式,以动作表达需求;极端地好动与过度的安静等等。3、行为自闭。如他们会经常莫名其妙的笑;不怕危险,对疼痛的感觉不敏感;对讲话听而不闻,但会对微弱的声音比较敏感等等。,四维综合疗法中西医结合。以科学检测为基础,通过脑电检测直观测评儿童行为意识受损区与致病原理,采用符合国际规定的儿童健康治疗必须遵循的“非侵害性”诊疗方案生物治疗结合中医绿色治疗,针对性、准确性用药。心理疏导。由专业儿童心理医师进行针对性疏导,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感知训练。是应用专门针对自闭症而开发出的一系列训练方案,由专业医师指导患儿进行感知识别方面的训练,以达到行为改善的目的。家庭辅导。对孩子家庭营养膳食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用药提示、感知训练方法的提示、观察行为变化的提示等。,3.攻击性行为表现:打人、推人、咬人、骂人、抢东西等 男孩多于女孩对策:家长良好的榜样 游戏动画片的选择 多种方法结合:移情体验、小法庭、情境讨 论、肯定鼓励。社会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渗透亲社会行为 的培养,(五)关于如何做观察记录 1.文字描述要求:(1)语言简洁,速记,或记录时使用电报式语言。“晨雨,张华玩粘土,很好,身体弄脏。完成三只小狗,漆褐、白色。”“晨雨和张华在一起玩粘土,晨雨做得很好,把身体弄脏了。他做了三只小狗,漆上褐色和白色。”(2)语言客观“冬冬看见金鱼缸里的金鱼死了,很难过”“冬冬往金鱼缸里一看,金鱼死了,他眼圈一红,大声哭了起来”,(3)语言准确“平均30分钟”“很长时间”“很多小朋友在拍皮球”(4)语言明白易懂“小朋友骑着一匹马,跑来跑去。”“小朋友腿下夹着一根棍子,跑来跑去。”注明“我想他可能是把他当成一匹马了。”,按照事件顺序记录根据行为层次进行描述第一层次:描述事件的主要动作或活动“晟晟和小强一起在玩拼图。”第二层次:大的动作中指出小的动作“小强玩了三次医院拼图,而晟晟拼完了一幅,又换别的拼图。”第三层次:描述如何进行主要拼图“小强一边很仔细地拼图,一边嘴里唱着这块放在这儿,这块放在这儿”,2.观察记录和分析格式背景条件:幼儿的年龄、性别、观察日期、具体观察时间和地点及与幼儿有关的周围环境情况。观察目的:指通过本次观察,希望能解决的某方面问题。实地笔记:观察者如实记录现场看到的和听到的事实性内容。,个人感受和思考:观察者本人对观察到的内容的推断和尽可能的客观的解释;对具体的观察方法的正确程度的反思;对由此所涉及的教师的教育幼儿的学包括其主动性、积极性及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状况的理论分析。教育措施:教师运用观察结果拟改善教育现状的做法。,二、学习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一)问题1.对幼儿心理的关注度不高2.对相关的概念不理解3.理论联系实际不够(二)对策1.概念的理解是基础2.特点的掌握是重点3.知识的运用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