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计量基础理论培训.ppt

    • 资源ID:6441644       资源大小:2.47MB        全文页数:19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计量基础理论培训.ppt

    计量基础理论培训,2010年7月7口,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1计量概述(一)1.1.1常用的计量名词术语依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教材第315页)应了解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量和测量二、测量标准三、测量仪器及特性四、测量结果及评价五、量值传递与溯源在以上五个方面中,与计量员实际工作相关最大的是第四个方面,将在1.3误差理论基础和1.4计量数据处理中重点介绍,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一)1.2.1法的基本概念(计量法属于其他法律),第一章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二)1.2.2计量法简介(一)1.2.2.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于1985年9月6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1985年9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公布,并于1986年7月1日实施。共分为六章35条。计量法的宗旨和目的是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 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三)1.2.2计量法简介(二)1.2.2.2为使计量法有效地贯彻执行,1987年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量局于1987年2月1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细则共分为十一章65条,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四)1.2.2计量法简介(三)1.2.2.3强检计量器具与非强检计量器具的划分(一)计量法第九条规定了强检和非强检计量器具的划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检测四个方面,并列入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除此以外的其他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则属非强检计量器具。,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五)1.2.2计量法简介(四)1.2.2.3强检计量器具与非强检计量器具的划分(二)区分强检还是非强检应按实际工作情况和使用状态结合条款来决定,如立、卧式罐已列入国家强检目录,但企业不用于贸易结算的立、卧式罐应划为非强检计量器具进行管理。在石油贸易交接计量中已列入强检目录的计量器具见教材第10页请判断:某单位用自备汽车油罐车进行油品周转,因汽车油罐车为强检目录中包含项目,所以该单位汽车油罐车必须报当地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并进行周期强检。,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六)1.2.2计量法简介(五)1.2.2.3强检计量器具与非强检计量器具的划分(三)举例说明:在石油贸易交接中,没有被列入强检目录的计量器具有()A、取样器 B、汽车罐车 C、密度计 D、温度计,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七)1.2.2计量法简介(六)1.2.2.4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的确定(详见教材11页),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七)1.2.2计量法简介(六)1.2.2.4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的确定(详见教材11页)量油尺:JJG4-1999规定:一般为半年,最长不得超过1年温度计:JJG130-2004规定:应根据使用情况来定,一般不超过1年密度计:JJG42-2001规定:为1年,但根据其使用及稳定性等情况可为2年立式油罐:JJG168-2005规定:首次检定一般不超过2年。后续检定一般不超过4年。若罐体严重变形、大修后或检定结果受到怀颖时,须按首次检定的要求进行检定加油机:JJG43-1998 规定:视加油机使用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半年。,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八)1.2.3法定计量单位(一)1.计量单位:用以定量表示同种量量值而约定采用的特定量,它具有名称、定义和符号,其数值为1。2.法定计量单位:国家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3.法定计量单位的特点:结构简单、科学性强、使用方便、易于推广。4.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由国际单位制单位、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组合形式的单位三部分组成。希望大家注意一下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P203(并注意应废除的计量单位)P19,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九)1.2.3法定计量单位(二)在给定量制中基本量的测量单位称为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长度 米 m 质量 千克(公斤)kg 时间 秒 s 电流 安(安培)A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K 物质的量 摩(尔)mol 发光强度 坎(德拉)cd注意单位符号的大小写(并注意应废除的计量单位),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十)1.2.3法定计量单位(三),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十一)1.2.3法定计量单位(四)成品油计量工作中的常用计量单位重量:吨(t),千克(kg)体积:立方米(m3),升(l、L、dm3)温度:摄氏度()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克每立方厘米(g/cm3)油高、水高: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十二)1.2.3法定计量单位(五)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教材16至22页介绍了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内容较多,要求注意教材中例题。06年比武题库中出现如下例题:102、T纠正下列说法或写法的错误:(1)压力为5公斤()(2)存油量300立方()(3)油高八米四二()(4)水高十三公分()(5)50kgs()(6)加油40公升()T/D 压力为0.5兆帕 存油量300立方米 油高八点四二米 水高十三厘米 50kg 加油40升 D/,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十三)1.2.3法定计量单位(六)06年比武题库中出现如下例题:101、T用中文写出下列量的读法:(1)15.6()(2)500m()(3)776.2kg/m()(4)20kg()T/D 十五点六摄氏度 五百立方米 七百七十六点二千克每立方米 二十千克D/请思考:T纠正下列说法或写法的错误:(1)摄氏20(2)1m84,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3误差的基础理论(一)1.3.1相关术语及定义(一)1.误差为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 误差测量值真值2.误差公理: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自始至终存在于一切科学试验的过程中。3.误差表示方法绝对误差测量结果真值相对误差(绝对误差/被测量真值)100%引用误差(测量仪器的绝对误差/特定值)100%偏差实际值标称值,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3误差的基础理论(二)1.3.1相关术语及定义(二)根据误差的定义,这个误差指的是绝对误差,根据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当有必要与相对误差相区别时,定义的误差也可称为测量的绝对误差与绝对误差相比,相对误差能更好地描述测量的准确程度。例如:用量油尺测量液位的高度是1m的油高,测得值为1.001m,则误差为0.001m;用同一把尺测量液位高度是10m的油高,得10.001m,则误差亦为0.001m(不考虑尺本身的误差)从两个测量结果看,他们的绝对误差是相同的,但相对误差不同。前者为 0.001/1100%=0.1%后者为 0.001/10 100%=0.01%与绝对误差比,相对误差能更好地描述测量的准确度。显然,后者的准确度高。,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3误差的基础理论(三)1.3.2误差产生的原因:装置 环境 方法 人员1.3.3误差的消除方法:a.系统误差的消除加修正值b.随机误差的消除尽量多测几次,取平均值c.粗大误差的消除剔除粗大误差,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3误差的基础理论(四)1.3.4修正值是指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的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系统误差的值 修正值真值未修正测量结果真值未修正测量结果修正值未修正测量结果误差修正值与(绝对)误差数值相等,符号相反请判断:量油尺的修正值与其相对误差数值相等,符号相反。1.3.5量油尺修正值的使用方法:按就近原则 温度计、密度计修正值的使用方法:线性插值法,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3误差的基础理论(五)1.3.6偏差:偏差的定义为一个值减去其参考值。参考值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标标称值,偏差描述了标称值偏离(约定)真值的程度,即:偏差=实际值-标称值注意:实际值是(约定)真值,标称值为测量值。所以偏差应等同于修正值如上一级检定标称为100L的标准器的结果为100.004L,则偏差为4mL,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一)1.4.1几个定义:a.测量准确度: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注:(1)不要用术语“精密度”代替“准确度”。(2)准确度是一个定性概念.b、测量结果重复性: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二)注:1、在此条件称为重复性条件。2、重复性条件包括:相同的测量程序;相同的观测者;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相同地点;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3、重复性可以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4、重复性用在重复性条件下,重复观测结果的实验标准差(称为重复性标准差)Sr定量地给出。5、重复观测中的变动性,是由于所有影响结果的影响量不能完全保持恒定而应起的。,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三)c、测量结果的复现性: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注:1、在给出复现性时,应有效地说明改变条件的详细情况。2、可改变条件包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观测者;测量仪器;参考测量标准;测量地点;使用条件;时间。3、复现性可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4、测量结果在这里通常理解为已修正结果。,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四)d、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注:1、此参数可以是诸如标准偏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2、测量不确定度由多个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用测量列结果的统计分布估算,并用实验标准偏差表征。另一些分量则可用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的假定概率分布估算,也可用标准偏差表征。3、测量结果应理解为被测量之值的最佳估计,而所有的不确定度分量均贡献给了分散性,包括那些由系统应引起的(如,与修正值和参考测量标准有关的)分量。,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五)测量不确定度是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应注明:是A类评定、是B类评定、是合成不确定度、还是扩展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应要注明包含因子的值,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六)1.4.2确定测量结果的方法A、适用于等精度测量的方法:(1)算术平均值与最小乘二原理;(2)标准误差B、适用于不等精度测量的方法:加权平均值C、其它方法:中位值,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七)1.4.3、有效数字的概念 在计量过程中,对测量结果的数字进行处理时,应该确定用几位数字来表示测量和计算的结果。在数字处理时,会碰到两种不同名称的数值,即近似值和有效数字。(1)近似值 如2、1/2、0.8532等数字是正确的,因其不附有近似性或不确定性;而、e虽然是正确数,但他们不能用有限位数字准确表示出来,一般只能用几位有限数来表示,即:3.14159 e 2.1783,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八)表示的数值只能与真值接近或近似,称为近似值。计量结果所得的算术平均值等,都属于这样的数值。对没有小数位且以若干个零结尾的数值,从非零数字最左一位向右数得到的位数减去无效零(即仅为定位用的零)的个数;对其它十进位数,从非零数字最左一位向右数得到的位数,就是有效位数。,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九)1.4.4数字修约规则:五下舍去五上入,单进双弃系整五注意事项 在数据修约时,只能一次修约,不能逐次修约。例如:314.6274865保留至小数点三位应为314.627 若逐次修约314.6274865-314.627486-314.62749-314.6275-314.628 这种修约是错误的。,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十)例:35000如有两个无效零,则为三位有效数字,应写为:350102;如有三个无效零,则为两位有效数字,应写为:35103。32、3.2、0.32、0.032、0.0032有效数字均为两位。12.490为5位有效数字,10.00为四位有效数字。右数得到的位数,就是有效位数。,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十一)1.4.5 对测量数据的表达,要求其最小位应与所保留的位数相对齐并截断。必须注意,不能简单认为取位数越多越精确。有效数字(包括0数字)的保留位数,应与误差相适应。,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十二)如:成品油计量中散装成品油重量计算时的数据处理,一般规定:(1)质量单位为吨(t)时,有效数应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质量单位为千克(kg)时,则有效数为整数;(2)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时,有效数应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体积单位为升(L)时,则有效数为整数;但燃油加油机计量体积单位为升时,数字应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二位。,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十三)(3)油温为摄氏度()时,则有效数字应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即精确到0.1。(4)密度单位为kg/m3时,则有效数字应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为g/cm3时,则有效数字应保留至小数点后四位。(5)体积修正系数VCF有效数字应保留至小数点后五位,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十四)1.4.6计算题数据处理规定:(2006年比武规定)1.计算最终结果按散装成品油重量计算数据处理规定执行;2.计算中间步骤结果应比最终结果多保留一位;列综合算式计算时中间结果可不进行数据修约;例:油品体积单位为m3时,计算最终结果时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计算中间步骤结果时应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四位。3.计算过程中VCF值应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五位;4.计算过程中=3.14159。,第二章 油品基础知识,2.1 石油的组成及物化特性2.1.1石油的元素组成石油主要由碳(C)和氢(H)元素组成(96%-99.5%),还有少量的硫(S)、氧(O)、氮(N)元素。此外还有各种微量的金属元素,这些微量的元素往往会增加加工中的困难。,第二章 油品基础知识,2.1 石油的组成及物化特性2.1.2石油的烃类组成(1)烷烃(2)环烷烃(3)芳香烃(4)不饱和烃,第二章 油品基础知识,2.1 石油的组成及物化特性2.1.3石油产品的常用理化指标2.1.3.1 密度(标准密度、视密度、相对密度)2.1.3.2 API度2.1.3.3 粘度(划分润滑油和燃料油牌号的依据一般为粘度),第二章 油品基础知识,2.1 石油的组成及物化特性2.1.3.4 馏程(1)初馏点和干点(2)10%、50%、90%馏出温度(3)残留量(体积百分数)(4)损失量(体积量)从车用汽油的馏程可乍出它在使用时启动、加速和燃烧的性能溶剂油的牌号是以溶剂油的干点或98%馏出温度作为其牌号的,第二章 油品基础知识,2.1 石油的组成及物化特性2.1.3.5 浊点2.1.3.6 倾点2.1.3.7凝固点(划分柴油牌号的依据)2.1.3.8闪点(划分油品危险等级的依据)2.1.3.9饱和蒸气压2.1.3.10水分(油品中的含水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第二章 油品基础知识,2.1 石油的组成及物化特性2.1.3.11实际胶质2.1.3.12辛烷值 它是表示汽油抗爆性的项目,也是划分汽油牌号的依据。测定辛烷值的方法有两种研究法和马达法。目前我国车用汽油已全部采用研究法辛烷值来确定产品牌号2.1.3.13十六烷值(表示柴油燃烧性能的项目)2.1.3.14诱导期(它是评价汽油长期储存中氧化及生胶趋向的一个项目),第二章 油品基础知识,2.1 石油的组成及物化特性2.1.4石油及成品油和特性(1)易燃(2)易爆(3)易蒸发(4)易产生静电(5)具有一定的毒性,第二章 油品基础知识,2.2 石油产品分类、质量要求及管理2.2.1石油产品的分类,第二章 油品基础知识,2.2 石油产品分类、质量要求及管理2.2.2几种常用石油产品的质量要求及管理2.2.2.1质量要求2.2.2.1.1汽油(1)良好的蒸发性(2)足够的抗爆性(3)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4)有较好的抗腐蚀性,第二章 油品基础知识,2.2 石油产品分类、质量要求及管理2.2.2.1.2煤油(1)燃烧性良好(2)吸油性良好(3)含硫量少(4)闪点不低于40,第二章 油品基础知识,2.2 石油产品分类、质量要求及管理2.2.2.1.3柴油(1)燃烧性好(2)蒸发性好(3)有合适的粘度(4)含硫量小(5)稳定性好,第二章 油品基础知识,2.2 石油产品分类、质量要求及管理2.2.2.1.4溶剂油2.2.2.1.5润滑油(1)适宜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性能(2)良好的抗氧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3)适宜的闪点和凝固点(4)较好的防锈和防腐性,第二章 油品基础知识,2.2 石油产品分类、质量要求及管理2.2.2.2质量管理石油产品在储运和保管过程中,经常发生质量的变化。因此,在保管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延缓其变化速度,以确保出库商品质量合格。具体措施如下:(1)减少轻组分蒸发和延缓氧化变质(2)防止混入水和杂质造成油品变质(3)防止混油和容器污染变质,第二章 油品基础知识,2.3 安全防护2.3.1认真贯彻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16字)2.3.2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四全原则)2.3.3计量员应具备的安全防护基本知识(P48)2.3.3.1自身安全防护2.3.3.2设备安全防护2.3.3.3操作时的安全防护,第三章 容器的分类及结构,3.1 油罐3.2铁路罐车3.3汽车罐车3.4油轮油驳,第三章 容器的分类及结构,3.1油罐3.1.1油罐的分类按金属罐的几何形状分立式圆柱形罐卧式圆柱形罐球形罐,第三章 容器的分类及结构,3.1油罐3.1.2油罐的结构3.1.2.1立式油罐的结构基础底板罐壁罐顶分为拱顶和浮顶(浮顶罐的浮顶或浮盘除了能起到一般固定顶油罐罐顶的遮蔽风雨、密封油罐、隔绝空气的作用之外,由于浮顶紧贴液面随液面升降而浮动,浮顶与液面之间基本上不存在气体空间,因而基本消除了大小呼吸损耗,同时也减少了大气污染和发生火灾的危险性),第三章 容器的分类及结构,3.1油罐3.1.2油罐的结构3.1.2.2卧式圆柱形金属油罐的结构卧式圆柱形金属油罐能承受较高的正压和负压,有利于减少油品蒸发损耗卧式圆柱形金属由筒身、端板、加强环组成,第三章 容器的分类及结构,3.1油罐3.1.2油罐的结构3.1.2.球形罐的结构油罐本体支承构件其他附近及设施,第三章 容器的分类及结构,3.1油罐3.1.3油罐及附属设施的使用要求油罐完好,有有效的检定证书附件齐全卧式油罐采用弹簧式呼吸阀球罐的检查,第三章 容器的分类及结构,3.1油罐3.1.4立式油罐检定JJG168-2005规定:首次检定一般不超过2年。后续检定一般不超过4年。若罐体严重变形、大修后或检定结果受到怀疑时,须按首次检定的要求进行检定,第三章 容器的分类及结构,3.3油船3.3.1油船可分为油轮和油驳 3.3.2油轮上主要有输油管系、清舱管系、蒸气加热管系、通气管系统、洒水系统、消防及惰性气体管系、等管路系统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对于等于或大于3000t的油船可延长到6年,第三章 容器的分类及结构,3.4汽车油罐车JJG133-2005规定:检定周期为初检为1年,后续检定为2年,第四章 容器计量中的计量器具,4.1量油尺4.1.1结构由尺砣、尺架、尺带、挂钩、摇柄、手柄等部件组成,第四章 容器计量中的计量器具,4.1量油尺4.1.2技术要求:,尺带必须是低碳(含碳量低于0.8%)具有一定弹性的钢制尺带;尺带必须洁净,不得有斑点、锈迹、扭折等缺陷,边缘应平滑,不得有锋口和倒刺;尺带蚀刻数字清晰、均匀、垂直钢带边缘;表示分米、米刻线横贯尺的表面、厘米和毫米刻线为尺带宽的2/3和1/2;厘米、分米、米的分度必须标有数字;量油尺全长和最大允许误差符合规定,第四章 容器计量中的计量器具,4.1量油尺4.1.3.量油尺的使用规定:在使用量油尺前,应检查量油尺是否合格,使用中的量油尺必须符合以下规定:尺带不许扭折、弯曲及连接不良;刻度线、数字应清晰;尺砣尖部无损坏;有检定周期内的修正值表;使用量油尺前应校对量油尺零位,并检查量油尺与挂钩是否连接牢固。4.1.4检定周期:JJG4-1999规定:使用中钢卷尺的检定周期,一般为半年,最长不超过1年。,第四章 容器计量中的计量器具,4.2量水尺 4.2.1技术要求;量水尺应采用与金属摩擦不产生火花的金属材料制成;量水尺表面光洁、刻线清晰、可以垂直立在平面上;量水尺的长度为300mm,分度值为1mm,第四章 容器计量中的计量器具,4.3温度计4.3.1温度及温度计的基础知识4.3.1.1温度: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量称为温度。衡量温度的标尺叫“温标”。4.3.1.2摄氏温标是把标准大气压下的冰融点定为0,水沸点定为100,两点之间等分为100格,每一格称1。4.3.1.3玻璃液体温度计介绍 玻璃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感温液体在透明玻璃感温泡和毛细管内的热膨胀作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4.3温度计4.3.1温度及温度计的基础知识4.3.1.4按温度计的结构,分为内标式和外标式两种;按浸没深度,分为全浸和局浸两种。4.3.2温度计的技术要求:全浸式温度计读数时要求温度计示值以下部分应全部浸在测温介质内;玻璃温度计应光洁透明;不得有裂痕和影响强度的缺陷;刻线应清晰;数字清楚;毛细管内的液柱不得中断。,第四章 容器计量中的计量器具,第四章 容器计量中的计量器具,4.3温度计4.3.3温度计的种类,4.3温度计4.3.4温度计的选择 油品交接计量应选择最小分度值不0.2的玻璃棒式全浸式水银温度计。请选择:油品交接计量应选择最小分度值为(A B)的玻璃棒全浸水银温度计。A、0.1 B、0.2 C、0.5 D、1.04.3.5使用中的温度计应符合以下规定:玻璃棒式温度计内毛细管水银柱不许断裂;感温泡无断裂;温度计的刻线和数据应该清晰;有检定周期内的修正值表。4.3.6检定周期:JJG130-2004规定:温度计的检定周期应根据使用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1年,第四章 容器计量中的计量器具,第四章 容器计量中的计量器具,4.4密度计4.4.1密度计相关基础知识密度计由躯体、干管、压载室三部分构成原理阿基米德定律种类sy-02、sy-05、sy-10三种型号。计量贸易交接使用SY02或SY05型 的石油密度计。,4.4密度计 4.4.2密度计使用规定 密度计的玻璃应光洁、透明、无裂痕和其他影响读数的缺陷;密度计的分度标尺刻线和数字清晰,标尺尺条应牢固的帖于干管内壁,并应有判断标尺是否发生移动的标记;密度计的金属弹丸不得有明显的移动;应有检定周期内的修正值表。4.4.2检定周期JJG42-2001规定:工作浮计检定周期为1年,但根据其使用及稳定性等情况可为2年。,第四章 容器计量中的计量器具,4.4.3石油密度计结构:,0.7200,0.7300,0.7400,1%,0.05%,0.10%,示值,0.10%,0.01%,0.004,0.005,干管,躯体,压载室,4.4.4石油密度计技术要求,第二节 容器中的液位测量,相关术语油高测量容器内底水的测量,一、相关术语,石油静态计量:石油在容器中处于静态状态下的计量。检尺口(又称计量口):容器顶部的一个口,用于人工测量液位、液温和采样的地方。参照点:在检尺口上的一个固定的点或标记,即从该点起进行计量。检尺点(基准点):在容器底部量油尺测量液位时,量油尺尺砣接触的点叫检尺点。,油高:从油品的液面到检尺点的距离。水高:从油、水界面到检尺点的距离。空距:从参照点到容器内液面的距离。参照高度:从参照点到基准点的距离。检实尺:用量油尺直接测量容器内液面至检尺点的距离的过程。检空尺:测量参照点至罐内液高(空距)的过程。,检尺点,参照点,计量口,油高,水高,D,C,B,A,E,H1,H,L,L1,二、油高测量,操作前的准备:,A:首先检查计量器具及试剂是否合格和齐全;B:了解被测量储罐及连接管线的储油情况及稳定时间;C:油品交接计量前,应先排放罐底游离水。,操作方法和要求(1)实高测量方法:(适用于轻油)a.站在上风头 b.尺砣不要摆动,接近油面时要缓慢下尺,避免破坏油面的平稳 c.下尺深度接近参照高度时,用摇柄卡住尺带,手腕缓缓下移,手感尺砣触底后核对下尺深度(应等于参照高度),以确认尺砣触底。d.对于轻油可立即提尺读数,对于粘油应停留数秒后提尺。e.连续测量2次,读数误差不大于1mm,取第一次读数值。,(2)空高测量方法:(适用于原油、重质燃料油、重质润滑油)a.站在上风头 b.尺砣不要摆动,接近油面时要缓慢下尺,避免破坏油面的平稳 c.尺砣和部分尺带进入油层后,用摇柄卡住尺带,用另一手指压住尺带,对准计量口的参照点停留1分钟后,读取与参照点相重合的尺带刻线示值,提尺后读取尺带浸油深度,二者之差即为空高。d.连续测量2次,读数误差不大于2mm,取平均值。,检尺部位,液面稳定时间,三、底水测量,檫净量水尺,停留530秒,垂直停留罐底部,规范下尺,涂上试水膏,提尺读数,三、底水测量,测量罐内水高时,如果水高不超过300mm时应使用检水尺,超过300mm时应使用测深量油尺。,第三节 容器内油品温度的测量,测温停留时间,注意事项:油温测量至少距容器壁300mm;对加热的油罐车,应使油品完全成液体后,切断蒸汽2小时后测量油温;油船油驳的温度测量,2个舱以内逐舱测量;3个以上相同品种的油,至少测量半数以上的油舱温度。若各舱油温与实际测量舱数的平均温度相差1以上,应对每个舱作温度测量;杯盒温度计的提拉绳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成;采用其它数字温度计测量油温时该温度计应符合安全要求,停留时间按温度计的要求执行,该温度计要与玻璃水银温度计同等的准确度。,第四节 油品密度的测定,容器内的油品取样油品密度的测定,一、容器内的油品取样,取样前的准备,选择清洁干燥、不渗漏、耐腐蚀、并有足够强度、容量适合的取样器;选择封闭良好的收集器(即广口瓶)。,取样部位,取样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取样时,先用待取样的油品冲洗采样器一次,按规定取样;广口瓶应有足够的容量,取样结束至少留有10的空间;试样应装两瓶供分析和仲裁使用,并贴好、填全标签内容;按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执行操作。,取样容器数,二、油品密度的测定,术语,密度: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质量,用t表示。试验温度:在读取密度计读数时的液体试样温度,用t表示。视密度:在试验温度下玻璃密度计在液体试样中的读数,用t表示。标准密度:我国规定在20下的密度为标准密度,用20表示。常用单位为kg/m3、g/cm3。,密度测定法视密度读数要求:A:在油品计量测定密度时,试验温度应 与容器实际温度相差不得超过3;B:按规范读取密度计数值,应估读 至 0.0001g/cm3;C:测量完视密度后立即测量试验温度;D:视密度测定要测定两次,两次的温度 值不得相差0.5,视密度值不得相 差 0.0005g/cm3;,油品密度测定法,0.7200,0.7300,0.7400,弯月面上缘读数,液体的水平面,弯月面,第五节 油量计算基础知识,术语扣除空气浮力的方法,一、相关术语,标准温度:确定某些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时 选定的一个参照温度。我国规定 20为标准温度。计量温度(t):储油容器或管线内的油品在 计量时的温度,用t表示,单位。标准体积(V20):在标准温度下的体积,用V20表示,单位m3。,体积修正系数(VCF):石油在标准温度下的体积与其在非标准温度下的体积之比,用VCF表示。石油在空气中的质量(空气中的重量、商业质量):表示石油数量的实用单位,等于油品在空气中称重时与之平衡的砝码的质量,为了准确计算油品质量,常常采用空气浮力修正值或换算系数,对石油在空气中的质量进行修正。,二、油量计算扣除空气浮力的方法,1.空气中的质量和空气浮力在油量计算中的影响2.石油真空中质量换算到空气中重量换算系数F m=V20 20 F3.空气浮力修正值 1.1kg/m3 0.0011g/cm3 m=V20(20 1.1),第六节 容积表,立罐容积表浮顶罐容积表卧罐容积表铁路罐车容积表油船舱容积表汽车油罐车容积表,一、立式金属罐容积表,立式金属罐容积表介绍:,立式油罐容积表,主表,静压力修正表,附表,立式金属油罐容积表的使用:容积=分米容积厘米容积毫米容积(静压容积标准密度),二、浮顶罐容积表,浮顶罐容积表与立式金属罐相同非计量区间:只是在容积表检定证书上注明浮顶重量()、浮顶最低液面起浮高度(mm)和非计量区间。计算方法同立式油罐,只是在计算结果重量(m)上减去浮盘重量。,三、卧式罐容积表,卧式油罐容积表的使用:,使用线性插值法计算,铁路罐车分类,铁路罐车分类,粘油罐车,酸碱罐车,液化气罐车,粉装货物罐车,轻油罐车,四、铁路罐车,铁路罐车容积表,总容积 VZ,有效容积 VX,空容积 VK,全容积 VQ,检定容积 Vj,铁路罐车的罐体容积,几种容积关系:VQVZVXVK V Z=VX+VK VK=(45)%VX 或(23)%VX Vj=(10.4)%VZ,检定周期:5年,铁路罐车容积表,铁路罐车容积表的结构:高度 容积 系数 铁路罐车容积表的使用方法:a.根据容积表号查找正确的容积表 b.容积=查表高度容积系数表号后两位,五、汽车罐车容积表,汽车罐车容积表的使用方法:,使用线性插值法计算,第七节 油量计算,标准密度换算方法标准体积换算方法油重的计算方法,一、标准密度的换算,视密度,试验温度,查59B表,标准密度,二、标准体积的换算,体积系数,查60B表,计量温度,标准密度,三、计算方法简介,m=V20(20 1.1)=Vt VCF(20 1.1),立式金属油罐交接油量计算步骤,m=V20(20 1.1kg/m3),重量,标准体积,标准密度,空气浮力,视密度,标准体积,试验温度,计量体积,计量温度,体积系数表,标准密度,体积系数,标准密度表,净油体积计算,容积表(总、水),相乘,第四章 油品损耗,第一节 损耗的原因、类型及处理 损耗: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的总称。前者是由于石油产品表面汽化而造成数量减少的现象;后者指在保管、运输、销售中,由于车、船的容器内壁的粘附,容器内少量余油不能卸净难以避免的洒滴,微量渗漏造成数量的损失的现象。,损耗量:由于损耗而减少的数量。蒸发损耗:是由于石油产品表面汽化 而造成 数量减少的现象.残漏损耗:指在保管、运输、销售中,由于 车、船的容器内壁的粘附,容器内少量余油不能卸净,难以 避免的洒滴,微量渗漏造成数 量的损失的现象。,损耗分类,按发生原因分类 1.蒸发损耗 2.残漏损耗按作业环节分类 1.保管损耗 2.运输损耗 3.零售损耗,蒸发性强是成品油的主要特性之一。蒸发数量的大小与成品油密度、蒸发面积、液面压力、大气温度和油品温度等因素有直接关系。蒸发可以引起油品数量减少、油品质量下降、污染环境、形成火灾危险。,蒸发损耗,残漏损耗,油品在储运操作过程中(如:装卸车船、灌捅、倒捅等),由于不可避免的粘附、滴洒以及容器底部余油未能卸净造成的油品损失。,按作业环节进行分类,损耗,保管损耗,运输损耗,零售损耗,保管损耗,保管损耗分为:(1)、储存损耗;(2)、输转损耗;(3)、灌捅损耗;(4)、装卸车(船)损耗;(5)、清罐损耗,保管损耗:石油成品油从验收入库起,到出库点 交货时止,整个保管过程中所发生的 损耗为保管损耗。储存损耗:单个油罐在不进行收发油作业时,因 油 罐小呼吸而发生的油品损失为储存 损耗。储存损耗按月计算。储存损耗量前次油罐计量数本次油罐计量数;储存损耗率月累计储存损耗量/月平均储存油品量100%月累计储存损耗量为:该月内日储存损耗量的代数和;月平均储存油品量为:该月内日储存量的累计数除以该月的实际储存天数。,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标准 储存损耗率%(按月计算),卧式罐的储存损耗率可以忽略不计,输转损耗:油品从某一个油罐输送到另一 个油罐时,因油罐的大 呼吸而 产生的损耗。计算:输转损耗量付油罐付出量收油罐收入量 输转损耗率输转损耗量/付油罐付出量 100,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标准 输转损耗率%,注:本表中的罐为输入罐的罐型。,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标准 灌桶损耗率%,灌桶损耗:灌桶过程中由于油品蒸发造 成的损耗。灌桶损耗量油罐付出量油桶装入量;灌桶损耗率灌捅损耗量/油罐付出量 100%。,装、卸车(船)损耗:将油品从油罐装入铁路罐车、油船(驳)、汽车罐车等运输容器内或将油品从运输容器内卸入油罐时,因油罐的大呼吸及运输容器内油品的挥发和黏附而产生的油品损失。装、卸车(船)损耗,实际包括装车(船)损耗和卸车(船)损耗,计算方法相同。装、卸车(船)损耗量付油容器付出量 收油容器收入量;装、卸车(船)损耗率装卸车船损耗量/付 油容器付出量100%,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标准 装车(船)损耗率%,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标准 卸车(船)损耗率%,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标准 清罐损耗率%,清罐损耗为:定期清理油罐或因业务需要 必须清理油罐时,发生的油品损失。清罐损耗量清罐前计量数清出油品数量,分为:(1)水路运输(2)铁路、公路运输运输损耗发货量收货量,运输损耗,运输损耗:从发货地装入车、船起至车、船到达收货方的接卸场地、码头止,整个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损耗为运输损耗。铁路运输损耗量发货方启运前计量数收货方 接卸前计量数损耗率损耗量/发货方启运前计量数100%水运运输损耗量 发货量(油罐实收量罐收卸 船定额损耗量),水运损耗率(发货量收货量)发货量100%。注:油船(驳)运输,损耗计算的发货量发油罐发出量定额装船损耗量;油船(驳)运输,损耗计算的收货量收油罐 发出量定额卸船损耗量。公路运输损耗量发货方启运前计量数收货方 接卸前计量数损耗率损耗量/发货方启运前计量数100%,运输方式,运输 里程,油品,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标准 散装运输损耗率%(铁路),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标准 散装运输损耗率%(水路),运输方式,运输 里程,油品,注:水运在途9天以上,自超过之日起,按同类油品立式金属油罐的保管损耗率折算,运输方式,运输 里程,油品,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标准 散装运输损耗率%(公路),零售损耗,石油成品油零售单位、如:加油站、石油商店、零售门市部等,自批发单位购进油品入库后,在经营活动中的搬运、装卸、倒装、储存保管和销售等环节所发生的一切损耗,统称零售损耗。,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标准 零售损耗率%,零售损耗量起初库存量本期进货量本期 销售量期末库存量;零售损耗率本期零售损耗量/本期销售(零售)量100%,铁路罐车容积表,总容积 VZ,有效容积 VX,空容积 VK,全容积 VQ,检定容积 Vj,铁路罐车的罐体容积,几种容积关系:VQVZVXVK V Z=VX+VK VK=(45)%VX 或(23)%VX Vj=(10.4)%VZ,检定周期:5年,铁路罐车容积表,铁路罐车容积表的结构:高度 容积 系数 铁路罐车容积表的使用方法:a.根据容积表号查找正确的容积表 b.容积=查表高度容积系数表号后两位,五、汽车罐车容积表,汽车罐车容积表的使用方法:,使用线性插值法计算,第七节 油量计算,标准密度换算方法标准体积换算方法油重的计算方法,一、标准密度的换算,视密度,试验温度,查59B表,标准密度,二、标准体积的换算,体积系数,查60B表,计量温度,标准密度,三、计算方法简介,m=V20(20 1.1)=Vt VCF(20 1.1),立式金属油罐交接油量计算步骤,m=V20(20 1.1kg/m3),重量,标准体

    注意事项

    本文(计量基础理论培训.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