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ppt

    • 资源ID:6437329       资源大小:430K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ppt

    学校传染病防制,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清慧,目前学校常见传染病(一),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疹(Kopliks spots)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并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好发于冬春季节,其它季节也有散在发生。,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0-14日,接受过被动免疫的患儿,可延长至21-28日。前驱期(卡他期):指从发热到出疹,约2-4日。有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充血及嘶哑,结膜炎、充血、流泪、畏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体温于2-3日内升高,达40,症状也随之加重,重症在高热时偶见惊厥。此期后期在颊内粘膜上相当于第二磨牙的外侧,可见白色斑点直径为0.5-1mm,外周有红晕,为本病特征性标志柯氏斑(Koplik斑),此斑持续1-2日即消失。,临床表现,出疹期:发热第4-5日开始出现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很快波及面部、躯干,至第2-3日遍及四肢、手掌和足底,皮疹为玫瑰色丘疹,直径1-3mm,高出皮肤,压之退色;皮疹间可见到正常皮肤。出疹期体温再度升高可达40,症状加重,精神萎靡,肺部常闻及少量罗音,全身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轻度肿大。恢复期:出疹3-5日后,按出疹先后顺序消退,由红色逐渐转变为棕褐色,留有色素沉着,表皮有糠样脱屑。退疹时体温下降,症状减轻。整个病程约10-14日。,麻疹皮肤,麻疹的皮肤表面,预防控制措施,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作好疫情报告,麻疹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疹后10天。2.切断传播途径:在流行期间,通过宣传使小儿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广泛开展保健工作,患儿避免外出。保持公共场所空气流通。3.增强人群免疫力,保护易感儿,自动免疫被动免疫幼儿园发现麻疹后应暂时停止易感儿的入托。对接触易感儿可酌情进行自动或被动免疫接种。接种减毒活疫苗后产生抗体的时间较麻疹的潜伏期早,故在接触后2日内接种有预防效果(6天后无效)。,目前学校常见传染病(二),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流脑全年均有发病,但以2-4月多见,因冬春季节气候因素致人群密集及呼吸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本病。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以6个月2岁发病率最高,青壮年皆可发病 潜伏期一般2-3天,最长7天,临床表现(普通型),冬春季节,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骤起高热,头痛,颈项痛,呕吐,部分病人于第3-4日,出现口角周围疱疹,颈项强直、克氏及布氏等脑膜刺激征阳性。多数于起病数小时即见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瘀斑,或伴斑丘疹样皮疹,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多数压之不褪色。,临床表现(休克型),急起高热头痛,精神极度萎靡,意识障碍,惊厥。全身瘀点瘀斑迅速扩大,甚至皮下出血或坏死。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发凉,呼吸急促,脉搏细数,血压下降,脑膜刺激征缺如。,临床表现(脑膜脑炎型),急起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躁动不安,抽搐惊厥,迅速昏迷。心率,呼吸可缓慢,血压升高,瞳孔忽大忽小,边缘不整齐,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呼吸不规则(双吸气、抽泣样、叹息样、潮式呼吸等)。脑膜刺激征及锥体束征大都明显。,预防控制措施,搞好环境卫生,注意通风换气,勤晒衣被和儿童玩具。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增强体质。做好宣传,增强预防流脑的意识,使病人得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一旦发生流脑流行,应劝阻大型集会、串门访友,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若在学校发生暴发,可酌情停课,并对学生进行应急接种。,目前学校常见传染病(三),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以5-15岁患者多见。冬春季是腮腺炎的好发季节,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腮腺炎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都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14-21天。,临床表现,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之后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同时肿大。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逐渐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预防控制措施,传染源管理:早期发现患者,早隔离,隔离期一般认为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左右。被患者污染的饮、食具需煮沸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合理使用口罩。保护易感人群:麻风腮三联疫苗。,目前学校常见传染病(四),猩红热是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呼吸道飞沫,偶尔可通过带菌的用具传播。发病以2-10岁多见。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12天,一般2-5天。,临床表现,突然畏寒、发热38-40,头痛、恶心、呕吐、咽痛、扁桃体红肿,局部有灰白色点片状渗出物,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大多发病12-36h内出现皮疹:1、分布与特征。先见于颈部,后蔓延至躯干及四肢,在皮肤充血的基础上,均匀分布针尖大小之红疹,有的呈鸡皮样突起,有的疹间尚可见到正常皮肤。压之褪色,皮肤呈苍白压痕,数秒后恢复原状贫血性皮肤划痕。,临床表现,2、颜面特征。面部仅发红,但无点状疹,口周不红也无疹,显得苍白,故称“口周苍白圈”,98%有此体征。3、皱折处特征。肘窝、腋窝、腘窝、腹股沟等处,因皮肤受压引起暗红色条状形出血疹“帕氏征”。4、口腔。咽部极度充血,皮疹出现后3-4天,舌苔脱落,露出生牛肉样舌面和红肿的舌刺,像成熟的草莓杨梅舌,一般7天左右消退。,临床表现,发病的第一周末开始出现皮肤脱屑。脱屑是猩红热的特征性症状之一。大约经2-4周脱完,无色素沉着。如能早期正确治疗,出疹轻,可无明显脱屑。,预防控制措施,发现病人早期隔离。隔离到咽部炎症消退为止,一般7-10天。学校要对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加强宣传教育,流行期间尽量不到公共场所,注意个人防护。,目前学校常见传染病(五),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潜伏期:7-17天。前驱期:起病急,儿童出疹为第一症状,成人多在出疹前1-2天发热。发热可达39-40,常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可见前驱疹如猩红热或麻疹样皮疹,24小时消失。,发疹期:在起病当日或第2日出现,初起为红色斑丘疹,数小时后很快变为水疱疹,直径0.3-0.8mm水滴状小水疱,其周围有红晕。24小时内水疱液体变混浊,易于破损,疱疹持续3-4日而后结痂。皮疹有瘙痒感。皮疹主要见于躯干与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呈向心性分布,为水痘发疹的特征之一。皮疹数量不一,多为数十个至数百个。粘膜水痘疹可发生于口腔、眼结合膜、外阴部等,破溃后可成浅溃疡,迅速愈合。若疱疹发生在角膜,则对视力有潜在危险。,少数呈重型,见于体质虚弱幼小婴儿,免疫缺陷患儿,或正在进行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儿(如风湿热或肾病患儿)患水痘时常可加重病情,偶可致命。临床表现疱疹数量多,密布全身,往往融合形成大疱型疱疹,或出血性皮疹,或伴有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少数患儿发生恶性紫癜,多发生在起病7日左右,紫癜可伴有坏死性病变。,水痘可引致口腔黏膜發炎,水痘的皮肤表面,预防控制措施,隔离患儿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14日尽量避免易感儿接触水痘患者,可在接触后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接触水痘后3日内接种仍然有效;尽早肌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2-5ml,可降低发病率与减轻病情。,目前学校常见传染病(六),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夏秋季比较常见,主要发生在1-5岁儿童,可散发,亦可引起局部流行。潜伏期一般为3-6天。该病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口腔炎(口腔黏膜上出现红色溃疡性疱疹),同时手部、足部、皮肤出现斑、丘疹,很快转为疱疹。患者多有低热,病程7天左右。急性期患者传染性最强,病毒在粪便中浓度很高。大概有三分之一的病例具有呼吸道症状,且可从患者口咽分泌物中分离到病毒,由于患者的皮肤疱疹液中也含有大量病毒,与患者直接接触会被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者,是行之有效的控制本病继发感染的有力措施。患者用过的食具、衣物也应进行煮沸消毒;玩具、书籍等可通过日光照射消毒;患者排泄物必要时可用过锰酸钾和漂白粉进行消毒。,目前学校常见传染病(七),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的特点为:突然暴发,迅速蔓延,波及面广,具有一定季节性,北方一般发生在冬季,南方多在夏季和冬季。感染率最高的为青少年。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1-3天,起病快而突然。,临床表现,畏寒,少有寒战;发烧,体温迅速升至38-40头痛,全身无力;眼球外肌疼痛、腰背和四肢酸痛;厌食,恶心;打喷嚏、鼻塞和流鼻涕等。少数病人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相关定义,1、流感样病例: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缺乏其他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2、流感样病例暴发: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3、暴发疫情预警指标: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学校职责与分工,学校和托幼机构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专(兼)职人员一旦发现符合前述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时,应主动向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学校向当地乡镇卫生院防保组)进行报告,并每日报告新增病例情况;建立健全学校缺课/缺勤的监测、报告与管理制度;加强与卫生部门的信息沟通,主动配合卫生部门的调查和各项措施的落实;积极开展校园内的爱国卫生运动,清楚卫生垃圾和死角;做好单位配套设施(如洗手设备等)的装备。,疫情控制,1、隔离病人(1)对发热(体温38),或37.5伴畏寒、咳嗽头痛、肌肉酸痛者,应劝说其及时离校就医并回家休息或安排在单独宿舍区居住,休息期间不参加集体活动,不进入公共场所。疫情发生单位指派人员配合当地卫生部门追踪记录转归情况。(2)热退2天后或根据医生建议,患者可恢复正常上课或上班。,疫情控制,2、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持个人卫生(1)注意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每天通风不少于2小时。学生上课时,宿舍要开窗通风;课间和课后教室通风。并注意将窗户全部打开,形成对流。(2)自然通风不良的,机械加强通风。如确要使用的中央空调和分体空调,先请专业消毒公司清洗消毒空气滤网,管道再使用,并保证足够的新风量。,疫情控制,(3)使用分体式空调的场所上一节课后或一节活动后开启门窗,启动换气风扇换气,换气完毕再继续使用,换气时间按风扇流量、室内空间大小,保证室内空气交换1次以上。(4)勤晾晒被褥、勤洗手、勤换衣、不合用手帕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捂住嘴巴,使用一次性纸巾擦鼻涕),发病后或接触病人时要配戴好口罩等。,疫情控制,3、疫情监测分析发生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学校及托幼机构应强化每日晨检制度,发现流感样病人应劝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做好晨检详细记录,追踪学生缺课原因。测量体温时要注意安全。一般情况下,不提倡全员测量体温。,疫情控制,4、在流感样病例暴发期间,高危险人群要减少避免集体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建议暂停或禁止学校等单位在疫情期间进行集体活动,尽可能减少与发病班级学生的接触,避免全校或较多人员集会。提倡学生多进行户外活动,但应减少剧烈运动。,疫情控制,5、在疫情发生期间,相关单位要采取日常消毒和终末消毒相结合的措施。6、加强健康教育,在疫情发生单位可采用张贴宣传画、板报等形式,宣传卫生防病知识。,疫情控制,7、预防服药明确疫情性质为流感暴发后,必要时,可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在疫情发生单位开展预防性服药。药物可选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有条件的还可选用达菲用法参考WHO推荐量。也可选中药(方剂或合剂)进行预防。服药前要告知药物疗效、副作用等。预防性服药采取自愿原则8、应急接种为控制流感疫情的进一步蔓延,保护易感人群,必要时,可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对疫情发生单位中的易感人群开展流感疫苗应急接种。,学校传染病预防,总的说来:1、疫情报告,病儿隔离 目的是及时掌握发病情况,使患病儿童及早得到治疗,及早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疾病传播。2、家长和老师应做好儿童晨检 3、保持空气流通,教室每天要开窗通风,4、做好消毒工作 对被污染的用具进行消毒。目的是杀灭病毒,阻断病毒的感染环节,防止疾病传播5、做好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 注意个人卫生,督促小朋友经常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要规范洗手,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玩具不要相互交换。6、注意饮食卫生7、加强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饮食饮水卫生,学校要建立完善的防范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预防饮食饮水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各学校要认真做好学校食堂卫生自查或学生盒饭索证工作,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做好中、小学,特别是幼儿园的教室、活动室的通风换气,加强对小学生、幼儿的晨检,必要时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学校要按照有关要求,加强自我检查,落实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消除有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的各种隐患。,各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的培训,加强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