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商与挫折应对讲座.ppt
逆商与挫折应对,人生的逆境十有八九,挫折是人生的伴侣,学会如何面对逆境,远比懂得如何接受顺境重要得多。,八倍的辛劳造就国务卿,一 逆商AQ新概念,Adversity Quotient保罗史托兹(Paul G.Stoltz)1997逆境商数一个人面对困境的态度和超越困境的能力,构成逆境商数的因素:,C(Control)控制:我对挫折有多大控制力?Or(Origin)起因:挫折的起因是什么人或事?Ow(Ownership)责任:我对挫折应负多大责任?R(Reach)挫折对我的生活会有多大影响?E(Endurance)挫折会持续多久?,(一)逆商及其研究,无论是职业生涯还是个人生活,成功取决于逆境商数AQ。逆境商数分布状态曲线,低AQ0-59,中AQ95-134,高AQ166-200,7500名受访者的分数分布,把微笑写在脸上的总统,(二)人生与挫折,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二 挫折是怎么产生的?,巴尔扎克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叔本华说:“一个悲观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到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看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罗曼罗兰则说:“痛苦这把犁刀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了生命的新的水源。”,挫折产生的过程,其一:是需要和由此产生的动机;其二:是在动机驱使下有目的行为;其三:是使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或目标不能实现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的情境状态或情境条件,称为挫折情境,挫折情境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对想象中的;其四:是对挫折情境的知觉、可能出现的挫折情境的认知,认识和评价,称为挫折认知,挫折认知既可以是对实际遇到的挫折情境的认知,也可以是对想象中可能出现的挫折情境的认知;其五:是因受到挫折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称为挫折反应。,需要,动机,行为,实现目标,挫折情境,无法调整,挫折反应,无法克服,挫折认知,实现新目标,调整目标,克服障碍,挫折产生过程,(二)挫折原因分析,1、源自环境方面的原因2、源自个人方面的原因,1、源自环境方面的原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给人带来的限制和阻碍,使人的需要和目标不能满足和实现而产生挫折。(1)造成挫折的自然因素是指个人不能预料和控制的天灾人祸、时空限制、意外事件等,如地震、洪水、交通事故、疾病、死亡等。(2)构成挫折的社会因素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各种人为因素的限制与阻碍,包括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2、源自个人方面的原因,构成挫折的个人因素是指由于个人在生理、心理以及知识、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和阻碍,使人的需要和目标不能满足和实现而产生挫折。如身高、体形、容貌、知识结构、健康状况、表达能力、自我期望、经济条件等。,大学生的挫折很多都是来自个人自身因素自身条件和能力与自我期望之间的矛盾是造成挫折的重要因素。案例:不为生理原因所困扰贝多芬传 巴黎圣母院,动机冲突,多种需要产生多个动机,并指向多个目标。当这些并存的动机相互排斥,或者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全部实现而必须有所选择取舍时,就形成了动机冲突。动机冲突也是构成挫折的个人因素的一个方面。表现形式有四个:第一,双趋式冲突第二,双避式冲突第三,趋避式冲突第四,双重趋避式冲突,第一,双趋式冲突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有两个并存的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而这两个目标因条件所限又无法同时实现,从而产生难以取舍的冲突情境,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第二,双避式冲突指人们同时遇到两个具有相同威胁性的目标,两者都想躲避,但因条件所限而必须选择其一,从而产生左右为难的冲突情境,即前有悬崖后有追兵。,第三,趋避式冲突指人们在面对同一目标时产生的互相矛盾的心态,即这一目标既有吸引力,能够满足某些需要,同时又具有排斥力,构成某些威胁,即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要么利,要么害,火中取栗,患得患失,第四,双重趋避式冲突指人们同时遇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一个目标又同时存在趋避冲突。,三 挫折反应与防卫机制,(一)挫折反应(二)防卫机制及其作用(三)合理使用防卫机制,(一)挫折反应,1、挫折的生理反应最常见的挫折情绪反应有愤怒、焦虑、沮丧、失望、压抑、抑郁。2、挫折的情绪反应积极的行为反应消极的行为反应攻击行为直接攻击 转向攻击自己 第三者3、挫折的行为反应多拉德的挫折与攻击理论“攻击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二)防卫机制及其作用,挫折防卫机制是一种自发的心理调节技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起到使人适应挫折、减轻精神痛苦、促进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会使人逃避现实,降低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从而导致更大挫折,甚至产生心理疾病。挫折的防卫行为有多种:升华、补偿、认同、抵消、幽默、文饰、压抑、投射、反向、幻想、否定、退位、移位等。,当人们感觉自己的名誉、尊严、面子、地位等受到损失时常常会采用防卫行为,以减少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最常见的有合理化、退行、固执和冷漠。,合理化文饰,是指当人们的行为未达到目标或不符合社会规范时,为了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和痛苦,寻找种种理由或值得原谅的借口替自己辩护。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挫折防卫机制,通常的表现方式是“找借口”、“酸葡萄心理”和“舔柠檬心理”。,退行,是指人受挫后,其行为表现有时会显得十分幼稚,与自己的年龄和身份不相称。这种受挫后倒退的行为模式称为退行,苦恼、歇斯底里等均是受挫后退行的表现。,冷漠,是指人在受挫后表现出对挫折情境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的态度。冷漠通常在人长期遭受挫折而无法对引起挫折的对象进行攻击,又找不到适当的“替罪羊”来发泄,而且看不到改变处境的希望时发生。这种冷漠反应只是暂时的、表面的,当情境改变时,会发生转化。在冷漠反应期,人心理上仍存在攻击与压抑之间的冲突。,固执,是指人在受挫后,以不变应万变,采取刻板的方式盲目重复某种行为,这种现象称为固执。固执反应通常是由于挫折降低了人们的判断和学习新问题的能力所致。,积极的行为反应有:适当妥协、幽默、升华、寻求支持。,妥协,是指在挫折面前选择接受的状态。退一步海阔天空在某种程度上缓解由挫折造成的紧张,避免引起心理平衡的紊乱,减轻由紧张造成的有害身心健康的应激状态。,升华,是指一个人在受到挫折后,将自己不为社会所认同的动机或欲望转变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动机或欲望,或将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使低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上升为高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从而将不良情绪和不为社会所允许的动机导向比较崇高的方面,以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平衡。升华不仅可以使原来的动机冲突和受挫后的不良情绪得到化解和宣泄,而且能够促使人获得成功。,寻求支持,指在挫折的打击下,有些人往往感到自己是势单力薄、力量有限,因而将注意力转向寻求他人和社会的支持,或找亲朋好友倾诉衷肠,或向组织、团体寻求关心和帮助,以此减轻挫折感和烦恼程度。,补偿原先的预期目标受挫,可以改行别的途径达到目标,或者改换新的目标,获得新的胜利,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抵 消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如强迫症病人固定的仪式动作常是用来抵消无意识中乱伦感情和其他痛苦体验。认同(自居)个体的潜意识,有意识的向别人模仿的过程。自居作用或认同作用,是指个体在受挫时,效仿他人经验和行为,或把别人具有的优点加在自己身上,以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自信心,从而减轻内心的挫折感。,幽 默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在人类的幽默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的,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三)合理使用防卫机制,合理使用挫折防卫机制可以有效地缓解情绪上的痛苦,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为人们最终战胜挫折提供条件。积极的挫折防卫机制的运用,还可以促使人们面对现实,积极进取,战胜挫折,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升华是最具有积极性和建设性的挫折防卫机制补偿、认同、抵消、幽默等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积极意义。,文饰、反向等具有掩饰性压抑、幻想、否定、退化等具有逃避性,移位投射等具有攻击性,在某种程度上都不利于提高人们对挫折的适应能力。案例:两种选择,两个结果,普金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升华自己的挫折,四 提高挫折承受力,(一)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二)订立恰当的个人目标(三)培养积极思维(四)积极投身实践磨练自己和积累经验(五)建立支持系统与掌握调试方法(六)主动寻求专业的帮助,(一)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挫折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从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中,发现有127人在生活中遭遇过重大的挫折。正是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二)订立恰当的个人目标,目标恰当,方向准确、持之以恒,产生挫折感的机会就少,即使遇到挫折也能积极应对。案例:人生没有放弃努力的借口,(三)培养积极思维,挫折能增长人的才智挫折能激发人的进取精神挫折能磨砺人意志成功者拥有正向思维导向成功的思维模式失败者拥有负向思维消极的、封闭的、破坏性的、导向失败的思维模式案例:快乐的城堡,莎尔玛:快乐的城堡,(四)积极投身实践磨练自己和积累经验,挫折具有两面性,既有给人打击,使人痛苦的消极的一面,也有使人奋进、成熟,从中得到锻炼的积极的一面。,萧伯纳学演讲不怕出丑,五)建立支持系统与掌握调试方法,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自我暗示法、放松调节法、想象脱敏法、想象调节法、呼吸调节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自己的情感社会支持系统。,(六)主动寻求专业的帮助,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认识它、对待它。乔丹:撞到南墙也别回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