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货币均衡.ppt
第九章 货币供给,第一节货币供给的口径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与影响因素第三节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第一节货币供给的口径,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或机制。货币供给量:一国经济中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二、货币供给的口径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 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1与M2之差是准货币。,三、近年我国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长情况,国家外汇储备,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2002-2011年间,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了八倍,主要原因是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央行不得不大量发行货币以对冲流入的美元。渣打报告: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十年翻八倍,美国近50年货币供给量,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与影响因素,一、传统体制下的控制机制中央核定货币发行量最高限额信贷支大于收即为发行计划。报中财委,再报中央主席及总理批准后执行实行综合信贷计划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分口管理制度央行的直接调控。实行现金收支计划制度规定收入及支出项目,强调计划管理,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调控机制,公开市场业务:通过买卖政府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影响基础货币供应。(机动)买是增加货币供应,卖是减少货币供给再贴现政策:贴现率提高,贷款规模下降;反之上升。(温和)法定准备金:提高比率则信用收缩。(威慑)“传统的三大法宝”,三、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一)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二)企业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三)居民个人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四)商业银行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五)财政收支活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二)企业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1、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会扩大货币需求与供给。2、生产规模不变时,经营效益好的企业,资金周转快,会减少对货币供应的压力。3、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能促进货币供给的合理增长。,(三)居民个人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1、货币供给量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成正比 货币供给量增多,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多 货币供给量减少,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2、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使用行为,会导致货币供给的结构发生变化。消费倾向提高,会增加现金货币供应 储蓄倾向提高,会减少现金货币供应,(四)商业银行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调节超额准备金的比率调节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规模,(五)财政收支活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财政收支过程都要通过中央银行的账户进行。财政收入:货币由商业银行转入中央银行,减少基础货币财政支出:货币由中央银行转入商业银行,增加基础货币1、财政收支平衡,对货币供给不发生影响。2、财政收大于支,有结余,货币供给量会减少。3、财政收不抵支,出现赤字 关键在弥补方式。,四、乘数公式的再说明两个层次的信用货币的创造,中央银行 创造 基础货币,负债,资产,流通中的通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贴现和放款,外汇和黄金储备,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基础货币,两个层次的信用货币的创造,商业银行 创造 存款货币,货币供给量的基本公式,基本公式:Ms=Bm货币乘数: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第三节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一、内生变量、外生变量的涵义 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又叫非政策性变量。它是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不为政策所左右。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 又称为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由非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它是能够由政策决策人控制,并用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二、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 三、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分析 四、货币供给量 融内生性和外生性于一体的复合变量。1、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外生变量。2、货币供给还是带有内生变量性质。,五、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演变,(一)凯恩斯及凯恩斯学派的货币供给分析:1、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外生变量。2、新剑桥学派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供应,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是有限度的。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的能力大于减少货币供应的能力。,(二)新古典综合派对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提出“内生货币供应论”,认为:货币供应量主要由银行和企业的行为所决定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又取决于经济体系中的许多变量中央银行不可能支配企业和银行的行为因此,货币供应量是内生的。,(三)货币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主义的外生变量论及反对意见1、弗里德曼认为中央银行能够直接决定H,而H对于D/R和D/C有决定性影响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2、反对的观点:货币供给与H,与D/C,与D/R之间的关系不应简单视之。特别是D/C和D/R,常常随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动,不应当成货币供给方程中的固定参数。特别是在经济波动时期,D/R同H之间往往具有反向变动关系。,主要是对通货膨胀的分析和政策主张方面实行“单一规则”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四)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提出两条货币供应的原则:货币供应要与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保持商品追逐货币的局面“区间论”,即把货币供应增长率从一个具体数值变为一个特定范围。,政策意义,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 没有可控性 货币政策可能无效。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 具有可控性 货币政策是有效的。,第十章 货币均衡,第一节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一、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1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由失衡回复到均衡的不断运动的过程。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2货币失衡是同货币均衡相对应的概念,又称货币供求的非均衡,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从而使二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二货币失衡的类型:,其基本存在条件可以表示为:MdMs。大致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二是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三是货币供求的结构性失衡,即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总量上大体保持均衡状态,却由于货币的供给结构同与之相对应的货币需求结构不相适应,造成货币市场上货币短缺与局部货币供给过剩并存,商品市场上部分商品和生产要素供过于求,另一部分商品和生产要素则求过于供。,三、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给,货币需求量取决于流通中商品和劳务对货币的需要量,这是货币需求由社会总供给决定的理论出发点。货币同时又是社会总需求实现的手段和载体,因而货币供给是形成社会总需求的根源。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四、货币均衡需要具备的条件。,(一)健全的利率机制 货币均衡最主要的实现机制是利率机制。(二)发达的金融市场(三)其他条件 1、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2、国家财政收支状况;3、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4、国际收支是否基本平衡,第二节 通货膨胀及其治理,一、通货膨胀(inflation)的含义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的实质是币值下跌,外在表现为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中的货币贬值是与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相联.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Consume Price 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即我们吃的、喝的、用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价格参考指标。,截至2012年02月CPI走势,截至2012年12月CPI走势,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WPI)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标。它是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在内的全部商品批发价格,但劳务价格不包括在内。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是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它等于以当年价格(现价)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和以基期不变价格(基期价)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公式: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报告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 基期价格指数计算的当前国民生产总值100%,二、分类(一)按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划分为:,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是指由于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社会总供给而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是指由于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上涨。根据成本提高的原因不同又可以分为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和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3、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是指由于国民经济部门结构或比例结构失调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组成部分发生结构性变化,需求增加的部门或地区的物价和工资上涨,需求减少的部门和地区的工资和物价由于刚性而没有相应下跌,从而造成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而形成的通货膨胀。,(二)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划分为:,1、公开型通货膨胀(open inflation)指完全通过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形式反映出来的通货膨胀。在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过程中,物价总水平明显地、直接地上涨,通货膨胀率就等于物价上涨率。2、隐蔽型通货膨胀(hidden inflation)物价水平的上涨并没有完全通过公开的物价指数上涨表现出来。由于价格被政府管制而不能或不能完全、充分地上涨,在现行价格水平及相应的购买力条件下,就会出现商品普遍短缺、有价无货、凭票证供应、黑市猖獗等现象。,(三)按表现程度分,爬行式通货膨胀 creeping inflation 温和式通货膨胀 moderate inflation 恶性通货膨胀 rampant inflation,runaway inflation,galloping inflation,hyperinflation,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率高达231000000%,男子抱着现金出门购物,100美元可以兑换多少津巴布韦货币,这是4月4日拍摄的几张1000万津元的纸币。,津巴布韦发行世界上面额最大钞票面值2.5亿2008.5,津巴布韦千亿元的钞票,津巴布韦货币改革 从巨额钞票上删除十个零,从8月1日起,津巴布韦将把钞票上的数字删除十个零,把一百亿津币钞票变成原来的一元津币。津巴布韦央行稍早发行的大面额钞票,流行到年底就停止使用。,朝鲜2009年币制改革,三、成因:,(一)直接原因。即货币供应过多。(二)深层原因。1、需求拉上。2、成本推动。3、结构失调。4、供给不足。5、预期不当。6、体制因素。,四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一)生产方面的影响 破坏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使生产性投资减少;技术创新停滞;不利于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二)流通领域的影响 打破原有的平衡,使正常的流通受阻;流通性投资增加,制造或加剧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三)分配方面 主要的影响是改变了原有收入和财富占有的比例,固定收入人群是最大受害者。(四)消费方面 直接减少了消费者的购买力。,五、治理对策,治理通货膨胀应从总供给与总需求等多方面综合施治。(1)控制货币供应量(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4)医治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 限价、减税、指数化等其他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第三节 通货紧缩及其治理,一、通货紧缩:deflation 是通货膨胀的对应称呼,描述的也是与通货膨胀完全相反的货币经济现象。它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通货紧缩的本质特征看,直接原因是货币供给不足,深层原因1、有效需求不足2、供给能力相对过剩3、结构问题4、金融体系效率低下,二、通货紧缩的危害及治理:,(一)危害: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增加;破坏信用关系;影响社会消费和投资;加重银行不良资产。,(二)治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扩大有效需求;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调整宏观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