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XX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docx

    • 资源ID:6429585       资源大小:26.8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docx

    XX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质量,加快建设新时代“五美”乡村,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提升“扫一遍”行动,利用五年时间,对全县XX个行政村25户以上自然村,以建设美丽宜居型、改善提升型、基本保障型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到2025年底,实现村庄环境显著改善,村容村貌提档升级;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稳定在99.6%以上,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村庄规划编制实现应编尽编,乡村建筑风貌得到有效管控,全面规范农村建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和模式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收运处置,有序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以上,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建立并完善我县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健全村庄环境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文明村规民约全面形成,清洁卫生和健康文明意识明显增强,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基本补齐,农民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二、重点任务(一)提档升级村容村貌整体水平1.全面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在常态化全域开展“六清二改一管护”(清垃圾、清塘沟、清废弃物、清乱堆乱放、清乱搭乱建、清残垣断壁、改美庭院、改好习惯,管护村庄环境)为重点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基础上,全县自然村庄按照美丽宜居型、改善提升型、基本保障型等不同类型,科学制定整治提升标准,其中,基本保障型自然村以干净整洁为标准、改善提升型自然村以生态宜居标准、美丽宜居型自然村以精品示范标准开展整治,力争到2025年所有自然村庄人居环境实现品质提升。(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工信局、自然资源局)2 .高质量推进村庄整治建设。结合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每年选择一批村庄开展整治建设,以“七整一管护”(村内道路、村内供水、户用厕所、公共照明、排水沟渠、村内河塘、搭靠“三房”等整治建设,村庄环境日常管护)为重点内容,重点打造600个左右省级村点和自建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类施策,因地制宜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完善村庄长效管护机制,切实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推进农村公共照明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全县路灯安装建设3290盏的目标任务,到2023年,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25户以上的自然村路灯全覆盖。实施自然村村内主干道改建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力争到2025年基本实现村组全覆盖、城乡共享优质供水服务。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现农村供电可靠率达99.92%、电压合格率达99.85%以上。(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供电公司)3 .高标准创建美丽宜居示范。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突出农村特色,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的原则。按照“连点成线、拓线扩面、突出特色、整体推进”的思路,聚焦“八带头”重点工作,全面落实“四精”理念,巩固提升美丽宜居试点县创建成果,力争每年建设全域美丽乡(镇)2个以上、美丽村庄20个左右、美丽庭院5000个左右和2条以上美丽宜居示范带。到2025年,全域美丽乡(镇)、美丽村庄分别达全县总数的80%左右,美丽庭院达全县总数的30%左右。新建或提升美丽宜居示范带10条以上。推动形成新农村建设“点上精美、线上出彩、面上宜居”新发展格局。争取早日步入美丽宜居示范县行列。每个乡(镇)选择2个基础条件较好的村组,开展庭院经济试点建设,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充分利用庭院内边外角地、空闲地,按照“宜种则种”的原则,以家庭为主要经营主体,种植洛神花、绿植、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提升农民经济收入,将自家庭院的“方寸地”建成稳定“增收园”,实现良好的庭院经济效益和庭院生态效益。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4 .积极探索美丽乡村新型业态。按照“围绕产业发展建好美丽乡村、建好美丽乡村促进产业发展”思路,聚焦XX旅游景区、XX露营基地、XX围旅游区、XX湖旅游区等景区景点,XX等红色旅游资源,无为塔、永镇桥、越国世家等古色资源,深入挖掘我县独特的红色、绿色、古色文化,进一步创新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联动配套村庄基础设施,发展集休闲民宿、农事体验、亲子研学、特色餐饮、电商物流、旅居康养等新业态,推动产村融合,努力打造以休闲民宿为核心的产业综合体和民宿集群村。以省级“美丽宜居与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示范县为目标,到2025年,发展休闲乡村民宿50家,创评星级休闲乡村民宿10家。(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工信局、自然资源)(二)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1.全面普及农村卫生厕所。严格执行新国家标准规范,有序推进问题户厕整改,持续加大改厕资金奖补力度,建立改厕工作台账,扫除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盲区。按需推进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做到科学选址、合理布局,方便群众、易于管护。坚持建管并重,落实公共厕所管护主体责任,强化日常卫生保洁,逐步改造清除农村传统公共旱厕。(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卫健委)2切实提高农村改厕质量。全面完成户厕摸排问题整改。在全县范围内以村为单位,对所有农村户厕进行逐户逐厕摸排,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分类推进问题户厕整改,加强改厕全过程质量管控,确保改一个成一个。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典型示范创建,建成市级“改厕样板村庄”1个以上,县级“改厕样板村庄”18个以上。强化改厕产品质量市场监管,加大抽查力度,及时曝光和处理低劣产品及生产厂家。强化农村厕所革命技术支撑服务,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名技术人员和1支管护队伍,每个行政村有1名改厕“明白人”。(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卫健委、市监局、城管局)3.积极探索粪污处理新模式。加快XX县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构建“政府投资建设+第三方专业服务公司运维+乡(镇)监管+一体化设施处理+还田利用”的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利用体系,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做法,积极推行符合我县实际的农村厕所粪污处理模式。对城镇周边村庄,鼓励将粪污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处理;对已建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将周边厕所粪污做到应纳尽纳;对计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推广“三定四改”模式,建设前要做到“三定”(制定建设规划、确定技术模式、选定运营模式),建设中要实行改水、改厕、改管网、改污水处理终端“四改”同步;对其他村庄,主要采取单户或联户的粪污分散处理方式,鼓励农户自行清掏,还田利用,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大三格式化粪池、人工湿地等处理模式,解决粪污处理问题。(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卫健委、生态环境局、水利局)(三)强化村庄规划和农房建设管理1.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充分运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经验,依据现有村庄调查与分类成果和村庄规划评估成果,结合我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稳步有序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合理安排年度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统筹安排我县乡村地区各类资源,强化规划对乡村各项建设的约束、指导作用,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到2025年底,基本实现应编尽编,实现村庄规划实施效果明显。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2 .强化乡村风貌管控。按照“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全域提升”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示范乡(镇)、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试点示范村、文化旅游类项目、公共设施类项目、国省道沿线、城区出入口沿线、景区出入口沿线“一镇两村两类三线”的农房建筑风貌管控,开展农村建房问题摸排整改工作,全面整治危旧空心房、“赤膊房”、超高超大建房、乱占耕地建房及一户多宅等现象,强化推进举措,提升农村建房风貌管控。加强建筑风貌管控引导,提升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着力打造具有XX特色的乡村建筑风貌,逐步实现“生态优美、功能完善、风貌彰显、品质精美、乡愁浓郁、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文广新旅局、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3 .开展农村宅基地规范化管理和改革提升行动。在有偿退出、有偿使用、规范审批、高效执法、闲置利用、发展集体经济等方面探索有实效性的举措,形成工作机制体制。依法规范审批管理,探索建立“一门式”对外受理、多部门内部联动运行的农村宅基地审批联审联办机制,公布办理流程和要件,明确有关部门管理职责和办理期限。(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4 .加强农房建设管理。加大农村建房管控力度,妥善消化存量,结合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区分非住宅类和住宅类房屋等不同情形,采取针对性整治措施。严格控制增量,落实“一户一宅”政策,控制农村建房用地增量。引导农民按照经济适用原则和实际需求理性建房。建立农村超高超大建房常态化整治机制,以乡(镇)为主体,通过全面规范农村建房审批以及建立健全综合执法队伍、建立日常巡查台账等方式,坚决遏制新增农村超高超大建房。建立健全违法用地和建设查处机制,推动乡(镇)完善审批、监管、执法机构,村组设置巡查员,落实工作责任到人,加强对违建治理的监督问责。根据XX市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完善农村建房有偿使用和退出、闲置农房利用等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农房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精准管理。(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四)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1.坚持城乡一体化治理。按照城乡融合、全域一体治理生活垃圾的思路,优化收运处置设施布局,统筹县、乡、村三级设施服务,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继续落实好机构设置全覆盖、保洁队伍全覆盖、环卫设施全覆盖。加强保洁员管理制度建设,严格落实环卫保洁员“一车、一铲、一钳、一帚”,按标准配置保洁服。科学添置环卫设施设备,推进环卫设施更新换代,采取密闭式车辆运输,满足垃圾“日产日清”工作需求,实现村庄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城管局)2完善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金,把环卫作业中经营性服务项目推向市场,全面提升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在XX镇等北片X个乡(镇)垃圾压缩转运第三方治理的基础上,持续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PPP等方式,完善剩余乡(镇)垃圾清运模式,实现全县自然村全部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第三方治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促进供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环卫清运网络有效对接。加快市场化运作由乡(镇)村庄各自实施向县域城乡一体转变,实现服务标准统治理效果稳定。健全监督考核机制,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城管局、供销社)3.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分类做法。分类分批推进镇、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采取农户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保洁员过程分拣、中转二次分类相结合的操作方式,基本实现垃圾“零填埋”,可回收物利用或出售、有机垃圾堆肥减量、有毒有害垃圾规范处置、其他垃圾进入收运处置体系。(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城管局)(五)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分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以保护河湖水质,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为重点,根据村庄实际和群众期盼,制定差别化治理目标和成效要求,优先治理环境敏感和人口集中的村庄,鼓励其他有条件的村庄开展污水治理。树立一批典型,总结推广经验,以点带面提升农村污水治理水平。(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城管局)2 .全面治理农村黑臭水体。学习借鉴典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全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和整治,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科学实施截污控源、生态修复、清淤疏浚和水系连通等工程,基本消除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3 .建立健全设施建设运维体系。根据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度、污水产生量,因地制宜确定农村污水治理技术和治理模式,确保处理方式简便、适用、有效。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积极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引进专业机构,实行绩效管理,确保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行。持续开展现有污水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排查整治,到2025年,基本完成现有设施改造提升,设施正常运行率稳步提高。(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六)健全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1.拓展深化村庄清洁行动内容。深化拓展以“六清二改一管护”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打好春夏秋冬季节战役。突出清理死角盲区,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从实际出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家禽圈养、庭院整治、组织队伍建设、污水处理、杆线整治、空心房拆除空地整治等重点、难点问题,探索创新整治方式方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深化群众参与度,建立健全“门前三包”制度,落实村民环境卫生责任;完善村规民约XX庄环境长效管护有关内容;明确时间节点,结合风俗习惯、重要节假日等持续开展集中清理整治月行动,通过结合“X南新妇女”“小手拉大手”、清洁家庭和美丽宜居庭院评比等活动,组织村民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洁、大整治,设立村庄清洁日、清洁指挥长等,推动突击整治向常态化开展转变,避免垃圾反弹,巩固提升村容村貌实现由“短期清脏”向“长期清洁”转变。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卫健委、妇联、团县委)2.全面落实“五定包干”管护机制。严格落实好“定管护范围、定管护标准、定管护责任、定管护经费、定考核奖惩”的“五定”要求。进一步完善“省部署、市实施、县负总责、乡村落实、农户门前三包”的分级包干机制,根据我县实际,因地因村制宜,将我县村庄分三类科学确定村庄环境管护范围、管护标准、管护责任、管护经费和考核奖惩,紧压实管护责任。进一步健全符合农村实际、农民广泛支持、规范有效运行的村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可采用长效管护第三方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试点一批,推动“五定包干”长效管护机制落细落实。(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3.大力推广运用“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宣传好运用好省市长效管护平台,加快推进我县5G+长效管护平台建设,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在全县开展先行试点建设的基础上,分步扩大“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监管范围,实现全县152个行政村、1462个自然村分一类、二类、三类村庄全部列入监管范围。推行平台全过程闭环式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平台宣传推广、投诉激励、问题整改、队伍建设、常态运维、监督考核等制度。逐步实现平台“投诉、整改、反馈、监督、便捷”五大功能,积极为长效管护常态化提供信息支撑。积极探索平台管理、运行机制和运维模式,构建科学、高效、安全的平台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平台推广应用,引导更多农民群众深度参与长效管护的投诉与监督,提升长效管护工作整体效能。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三、推进步骤(一)稳步启动阶段(2021年):在广泛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各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4月上旬,完成征求意见,正式印发,并报市新农办备案。同时,全县上下要做好层层宣传发动,进行全面动员部署,迅速掀起全民关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群众自觉行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村庄环境整治热潮。各乡(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抓紧修订或编制本乡(镇)农村人居环境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目标任务和相关责任人,扎实开展整治提升行动前期准备,并迅速召开乡村两级干部会议,组织宣传队进村入户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二)集中整治阶段(2022-2024年):依据总体目标任务,围绕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农村厕所革命、农房建设管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庄长效管护机制健全等各项重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逐步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结合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分区域分年度安排整治任务,2022年,重点对41个行政村,2023年对39个行政村,2024年对36个行政村,按照美丽宜居型、改善提升型、基本保障型标准,集中力量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深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三)总结完善阶段(2025年):完善剩余36个行政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的基础上,对全县“十四五”时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各乡(镇)逐村逐组深入开展自查,做好查缺补漏工作,同时,利用好村民小组会、村民代表会等,倾听群众声音,尊重民意,不断优化完善整治方法,建立符合本地特色,可操作性强、实用性高的工作方式,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效。推动全县所有村庄从基础整治向品质提升迈进,高质量通过省、市检查验收。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内容,实施“县级主抓、乡(镇)主体、部门指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部门协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县政府分管同志牵头组织,每月主持召开一次部门联席会议,部署重点工作、重要事项,协调解决工作难题,形成高质、高效的攻坚合力。县新农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做好上下衔接、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各成员单位根据自身职责,落实责任分工,统一工作步调。各乡(镇)要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并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引领其他村组干部、公职人员亲属及公益性岗位人员率先整治,带动普通农户开展。健全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带领农民群众推进移风易俗、改进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二)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统筹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整合各种资源,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严格落实村庄整治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省级村点按照每个村点30万元标准,其中省级15万元、市级6万元、县级9万元;县级自建点按照每个村点不低于20万元的标准。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工作,按照省市县乡1:1:2:1的比例,严格落实152个行政村每村不少于五万元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资金。县级将每年安排6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奖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好的乡(镇)。同时,积极探索拓宽筹资渠道,积极筹集社会资金,采取“集体经济出一点、能人志士捐一点、村民自己筹一点”的方式筹集管护资金。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多元投入模式。充分发挥“一约两会”(村规民约、新农村建设促进会、村民理事会)作用,引导发动乡贤个人捐赠、企业出资出力,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反馈家乡建设,鼓励农民投资投劳。(三)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坚持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推动下,积极发挥村民理事会和新农村建设促进会作用,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到村庄环境整治中。加强媒体联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快手、网络新媒体等宣传媒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的先进做法、典型事迹和优秀人物,充分发挥新乡贤作用,引导村集体、农村致富带头人、民营企业、社会团体、农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普通农民群众等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逐步培养村民主体意思,提高农民群众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上下齐心,共同勾勒出美丽新农村图景,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新格局。(四)严格督导考核。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和评优评先等考核体系。按照“一抓到底、构建常态”的要求,严格实行“每月一督查、每季一暗访”工作机制,采取定期不定期,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长效管护监督考核,将考核结果进行排名通报,并作为差异化拨付补助资金的一项重要依据,推动村庄环境从“一时美”变成“持久美”。(五)强化宣传引导。发挥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宣传推动作用,广泛宣传推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的典型经验、优秀做法,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同时,拍摄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的反面教材,采取正向激励与反向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引导农户自觉爱护自家环境卫生,树立文明卫生意识,主动投身于庭院整治中。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防止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现象。

    注意事项

    本文(XX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