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焊接、切割安全用电.ppt

    • 资源ID:6426065       资源大小:1.21MB        全文页数:8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焊接、切割安全用电.ppt

    热烈欢迎各位同仁参加取证学习,1,2023/10/30,2,焊接与热切割作业,河北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系列教材,2023/10/30,第三章 焊接、切割安全用电,第一节 焊接、切割用电基本知识,3,2023/10/30,一、基本概念(一)电荷的电场 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带有电荷的物体称为带电体。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引进电场中的电荷将受到电场力的作用。,第一节 焊接、切割用电基本知识,电场强度和电位是表征静电场中各点性质的两个基本物理量。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即是单位正电荷在该点所受到的作用力。电场强度的单位是牛顿库伦(NC)。电场中某点的电位是指在电场中将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至电位参考点的电场力所作的功。电位的常用单位是伏特(V)或毫伏(mV),即1V1000mV。电场中某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之间的电压或电压降。电压的单位与电位的单位相同。,第一节 焊接、切割用电基本知识,(二)电流和电路 在电源的作用下,带电微粒会发生定向移动,正电荷向电源负极、负电荷向电源正极移动。带电微粒的定向移动就是电流,一般以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电,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称为交流电。,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电流强度简称为电流。电流的常用单位是安培(A)或毫安(mA),即1A1000mA。,第一节 焊接、切割用电基本知识,电流所流经的路径即电路。电路由电源、连接导线、开关电器、负载及其它辅助设备组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电源的功能是把非电能转换为电能,如电池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等。如电炉把电能转变为热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等。照明器具、家用电器、机床等是最常见的负载。开关电器是负载的控制设备,如刀开关、断路器、电磁开关、减压起动器等都属于开关电器。连接导线把电源、负载和其它设备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连接导线的作用是传输电能或传送电讯号。,第一节 焊接、切割用电基本知识,图31 简单电路1电源;2开关;3连接导线;4负载,图31(a)是最简单电路的实物接线图,图31(b)是与其相应的电路图。,第一节 焊接、切割用电基本知识,(四)电阻和电阻率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自由电子在运动中不断与导体内伪原子、分子发生碰撞,就会受到一定的阻力。导体对电流的这种阻力叫做电阻,用R表示。电阻的单位是欧姆(),大电阻常用千欧(k)或兆欧(M)做单位。,第一节 焊接、切割用电基本知识,导体存在电阻是一个客观现象,那么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实验证明,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导体载面积成反比,还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R导体电阻();L导体长度(m);S导体截面(m2);电阻率(m)。,第一节 焊接、切割用电基本知识,(五)导体与绝缘体 物体按其导电性能大致可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三类,各种材料的导电性能可以用电阻率或电导率表示。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即是电导率大,电阻率小的材料。导体材料的电阻率一般在10-810-6范围内,金属材料大部分为良导体,如银、铜和铝等。,通常将电阻率极大,导电能力非常差,电流几乎不能通过的物体称为绝缘体。绝缘体电阻率一般在1061016范围内,所以一般认为绝缘体是不能导电的。电工中常用的绝缘材料有橡胶、塑料、云母、陶瓷、油类、石棉及干燥的木材等。,表 31 几种常用电工材料的电阻率,由表31可见,银、铜、铝的电阻率较小,它们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由于银较贵重,不宜大量使用,因此应用较广泛的导电材料是铜和铝。如高压输电线大都采用钢芯铝绞线。,(八)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表示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这三个基本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定律指出,在一段电路中,流过电阻及的电流I与加在电阻上的电压U成正比,而与这段电路的电阻成反比。即:,式中 U电路上的电压,V;I流经电路的电流,A;R电路的电阻,。,从欧姆定律可知,在电路中如果电压保持不变,电阻越小则电流越大;而电阻越大则电流越小。当电阻趋近于零时,电流很大,这种电路状态称为短路;当电阻趋近于无穷大时,电流几乎为零,这种电路状态称为开路。,第一节 焊接、切割用电基本知识,二、交流电(一)正弦交流电 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交流电大部分都是正弦交流电。其特点是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方向随时间接正弦函数的规律变化。以电压为例,图32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可以表示为:uUmsin(2ft+)Umsin(t+),式中 u时刻t的电压瞬时值,V;Um电压的最大值,V;f频率,Hz;t时间,S;初相位,rad;角频率,2f,rads。,图32 正弦交流电,第一节 焊接、切割用电基本知识,(二)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现象就是电产生磁、磁产生电的现象。电磁感应技术在变压器、电动机、电度表、无线电设备等电气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电流的磁场 磁场是一种看不见的、没有不可进入性的空间。磁场的表现之一是引进场域内的磁针发生偏转和取向。表现之二是引进场域内的电流受到力的作用。,第一节 焊接、切割用电基本知识,磁场的强弱是用引进场域内的电流(运动电荷)所受到作用力的大小来衡量的,这一物理量叫做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用召表示,其单位是特斯拉(T)或韦伯米2(Wbm2)。磁场是有方向的场,因为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前进方向上某一面积的乘积叫做磁通,所以,磁感应强度也叫做磁通密度。即,式中,磁通,Wb;S 面积,m2。,磁场可由永久磁铁产生,可由电流产生,也可由变化的电场产生。在电气设备中,最常见到的是由电流产生的磁场。,第一节 焊接、切割用电基本知识,2电磁感应 导线切割磁场时,导线中将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eBlv,式中 e感应电动势,V;B磁感应强度,T;l导线长度,m;v垂直磁场的切割速度,ms。,如有闭合回路,导线或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将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其周围磁场变化的,这一规律叫做楞次定律。,3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到的电磁力 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将受到的磁场力的作用。力的大小与磁感应强度、流经导体的电流、导体的长度成正比。即 FBIl,式中 F导体受到的作用力,N;B磁感应强度,T;I流经导体的电流,A;l导体长度;m。,第一节 焊接、切割用电基本知识,第二节 焊接与切割设备的安全用电要求,(一)安全电压 从保护人身安全的意义来说,可以称人体持续接触而不会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为安全电压。但电气安全技术所规范的安全电压是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这一定义的内涵有三:一是采用安全电压可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二是安全电压必须由特定的电源供电;三是安全电压有一系列的数值,各适用于一定的用电环境。根据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对于那些人们需要经常接触和操作的移动式或携带式用电器具(如行灯、手电钻等)来说,是一项防止触电伤亡事故的重要技术措施。,第二节 焊接与切割设备的安全用电要求,1、安全电压值 安全电压值的规定是以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安全电流)与人体电阻的乘积为依据的,即;UsIsR,式中 Us安全电压(V);Is安全电流(A);R人体电阻(n)。,由于安全电流与通电持续时间有很大的关系,且因人而异,而人体电阻又是非线性电阻,其阻值随施于人体的电压而明显下降,而且还与皮肤干湿状况、工作场所的环境条件(干湿、脏洁情况)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在理论上安全电压不是个确定数值。,第二节 焊接与切割设备的安全用电要求,但是,我们仍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安全电压值做出一般性的标准规定。例如日本电气协会技术调查委员会、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标准以及我国颁布的低压电路接地保护导则都对安全电压系列的上项值作出同样的规定:即人体在状态正常、手脚皮肤干燥的情况下,在接触电压后有较大危险性的场所,可取安全电流Is=30mA,人体电阻Rb1700,相应的工频安全电压上限值UsIsRb003170050V。该导则还给出了人体浸于水中和显著淋湿状态下的安全电压分别为25V和25V(见表32)。,2023/10/30,21,表32 不同接触状态下的安全电压值,2023/10/30,22,各国对安全电压的规定不尽相同,安全电压等级及选用举例如表33所示。表中所列安全电压空载上限值是考虑到负荷变小或空载时安全变压器的电压将升高,若变压器空载电压超过所规定的上限值,即使其额定电压符合规定,仍不能认为符合上述国家标准。,表33 安全电压等级及选用举例,第二节 焊接与切割设备的安全用电要求,2、安全电压的选用 安全电压等级的选用必须考虑用电场所和用电器具对安全的影响。由于目前现场极少使用42V和6V这两个电压等级,所以,现场选用安全电压的依据是:凡高度不足25m的照明装置、机床局部照明灯具、移动行灯、手持电动工具(如手电钻)以及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其安全电压可采用36V。凡工作地点狭窄、工作人员活动困难、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或金属结构(如在金属容器内),因而存在高度触电危险的环境以及特别潮湿的场所,则应采用12V为安全电压。,第二节 焊接与切割设备的安全用电要求,三、安全电流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强烈,对人体的伤害就越大。按照人体对电流的生理反应强弱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可将电流大致分为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和致命电流三级。,1、感知电流是指能引起人体感觉但无危害生理反应的最小电流值;2、摆脱电流是指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而无病理性危害的最大电流;3、致命电流是指能引起心室颤动而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上述这几种电流的数值与触电对象的性别、年龄以及触电时间等因素有关。实验表明,当工频电流通过人体时,成年男性的平均感知电流为1mA,摆脱电流为10mA,致命电流为50mA(通电时间在1s以上时)。在一般情况下,可取30mA为安全电流,即以30mA为人体所能忍受而无致命危险的最大电流。但在有高度触电危险的场所,应取10mA为安全电流;而在空中或水面触电时,考虑到人受电击后有可能会因痉挛而摔死或淹死,则应取5mA作为安全电流。,第二节 焊接与切割设备的安全用电要求,四、弧焊电源的保护接零与接地装置 无论是焊条电弧焊、氩弧焊还是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所有各种电焊工艺的交流弧焊机电源,都必须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装置。在电网为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弧焊电源必须装设保护接零装置,在三相三线制对地绝缘的供电系统中,弧焊电源必须装设保护接地装置。,第二节 焊接与切割设备的安全用电要求,第二节 焊接与切割设备的安全用电要求,(一)弧焊电源保护性接零装置 1.弧焊电源保护接零的必要性首先让我们来分析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供电系统上的电焊设备,不采取保护接零措施的危险性。,一般生产车间使用的380V低压电网路为三相四线制,零线接地,若设备不接零线,当一相碰壳后又和人体接触时通过人体的漏电电流Ir就会超过安全电流,但该电流又不足以切断焊机的熔断器,第二节 焊接与切割设备的安全用电要求,图35 弧焊电源不接零危险性示意图,2.弧焊电源保护接零原理,第二节 焊接与切割设备的安全用电要求,长时间存在触电将会造成死亡。焊机采用保护性接零后可避免人体触电,保护性接零的原理如图36所示。用导线的一端接到零线上,一旦焊机因绝缘损坏导电体接触到外壳时,绝缘损坏的一相就与零线短路,产生强大的短路电流,使该相保险丝熔断,外壳带电现象立刻终止,起到了保护作用。,第二节 焊接与切割设备的安全用电要求,图36 焊机保护性接零原理图,第二节 焊接与切割设备的安全用电要求,(二)对焊接切割设备的保护接地 在不接地的低压系统中,当一相碰壳时,人体接触带电设备有电流Ib经过人体、电网对地绝缘电阻RT、漏电电阻形成回路,如图37所示。若电网对地绝缘很好的话,电阻RT非常大,漏电流很小,危险性不大,但是当电网绝缘性能下降时,对地电压可能上升到危险程度。为了确保安全,采取接地措施,如图38所示。,第二节 焊接与切割设备的安全用电要求,图37 焊机不接地危险示意图,第二节 焊接与切割设备的安全用电要求,图38 焊机的保护性接地示意图,第二节 焊接与切割设备的安全用电要求,(三)焊接切割设备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的安全要求(1)在低压系统中,焊机的接地电阻R,不得大于4。(2)焊机的接地电阻可用打入地里深度不小于1m、电阻不大于4的铜棒或铜管做接地板。(3)焊接变压器的二次线圈与焊件相连的一端必须接零(或接地)。注意:与焊钳相连的一端不能接零(或接地),如图310、图311所示。,第二节 焊接与切割设备的安全用电要求,图310 焊机的正确接地和错误接地,第二节 焊接与切割设备的安全用电要求,图311 焊机和焊件正确和错误的接零,第二节 焊接与切割设备的安全用电要求,(4)用于接地和接零的导线,必须满足容量的要求,中间不得有接头,不得装设熔断器,连接时必须牢固。(5)几台设备的接零线(或接地线),不得串联接入零干线或接地体,应采用并联方法接零线(或接地体)。(6)接线时,先接零干线或接地体,后接设备外壳,拆除时相反。,第三节 焊接与切割操作中常见的触电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的三种形式(一)电流对人体危害 1电击 电击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内而造成的内部器官在生理上的反应和病变。如刺痛、灼热感、痉挛、麻痹、昏迷、心室颤动或停跳、呼吸困难或停止等现象。电流对人体造成死亡绝大部分是电击所致,2电伤 电伤是电流对人体造成的外伤,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第三节 焊接与切割操作中常见的触电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1)电灼伤 电灼伤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两种。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事故时,在电流通过人体皮肤的进出口处造成的灼伤,一般进口处比出口处灼伤严重。接触灼伤面积虽较小,但深度可达三度。灼伤处皮肤呈黄褐色,可波及皮下组织、肌肉、神经和血管,甚至使骨骼炭化。由于伤及人体组织深层,伤口难以愈合,有的甚至需要几年才能结痂。电弧灼伤发生在误操作或人体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而产生电弧放电时,这时高温电弧将如同火焰一样把皮肤烧伤,被烧伤的皮肤将发红、起泡、烧焦、坏死。电弧还会使眼睛受到严重损害。,(2)电烙印 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的接触的情况下,在皮肤表面将留下和被接触带电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有时在触电后并不立即出现,而是相隔一段时I可后才出现。电烙印一般不发炎或化脓,但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去知觉。(3)皮肤金属化 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中心温度可达600010000),可使其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到皮肤表层而使皮肤金属化。金属化后的皮肤表面变得粗糙坚硬,肤色与金属种类有关,或灰黄(铅),或绿(紫铜),或兰绿(黄铜)。金属化后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会自行脱落,一般不会留下不良后果。,3电磁场生理伤害 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器官组织及其功能将受到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如头晕、头痛、失眠、健忘、多汗、心悸、厌食等症状,有些人还会有脱发、颤抖、弱视、性功能减退、月经失调等异常症状。其次是出现较明显的心血管症状,如心律紊乱、血压变化、心区疼痛等。如果伤害严重,还可能在短时间内失去知觉。,电磁场对人体的伤害作用是功能性的,并具有滞后性特点。即伤害是逐渐积累的,脱离接触后症状会逐渐消失。但在高强度电磁场作用下长期工作,一些症状可能持续成痼疾,甚至遗传给后代。,第三节 焊接与切割操作中常见的触电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二、触电形式 人体触电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两种主要触电方式。此外,还有高压电场、高频电磁场、静电感应、雷击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一)直接接触触电 人体直接触及或过分靠近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带电导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为直接接触触电。单相触电、两相触电、电弧伤害都属于直接接触触电。,1单相触电 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或线路的一相导体时,电流通过人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之为单相触电。这种触电事故的规律及后果与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有关。,(1)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发生单相触电的情况如图312所示。设人体与大地接触良好,土壤电阻忽略不计,由于人体电阻比中性点工作接地电阻大得多,加于人体的电压几乎等于电网相电压,这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为,式中,电网相电压(V);Ro 电网中性点工作接地电阻();Rb 人体电阻();Ib 流过人体的电流(A)。,图312 单相触电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220V,Ro=4,若取人体电阻Rb=1700,则由上式可算出流过人体的电流Ib=129mA,远大于安全电流30mA,足以危及触电者的生命。,第三节 焊接与切割操作中常见的触电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对于380220V三相四线制电网,,显然,单相触电的后果与人体和大地间的接触状况有关。如果人体站在干燥的绝缘地板上,由于人体与大地间有很大的绝缘电阻,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小,则就不会有触电危险,但如地板潮湿,那就有触电危险。,(2)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发生单相触电的情况如图313所示。这时电流将从电源火线经人体、其他两相的对地阻抗(由线路的绝缘电阻和对地电容构成)回到电源的中性点形成回路。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与线路的绝缘电阻和对地电容的数值有关。在低压电网中,对地电容C很小,通过人体的电流主要取决于线路绝缘电阻R。正常情况下,设备的绝缘电阻相当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一般不致造成对人体的伤害。,但当线路绝缘下降时,单相触电对人体的危害仍然存在。而在高压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特别在对地电容较大的电缆线路上)线路对地电容较大,通过人体的电容电流,将危及触电者的安全。,图312 单相触电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2两相触电 人体同时触及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而发生的触电方式称为两相触电,如图314所示。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电流将从一相导体经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以380220V三相四线制为例,这时加于人体的电压为380V,若人体电阻按1700考虑,则流过人体内部的电流将达224mA,足以致人死亡。因此,两相触电要比单相触电严重得多。,图314 两相触电,3电弧伤害 电弧是气体间隙被强电场击穿时电流通过气体的一种现象。之所以将电弧伤害视为直接接触触电,是因为弧隙是被游离的带电气态导体,被电弧“烧”着的人,将同时遭受电击和电伤。在引发电弧的种种情形中,人体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所引起的电弧放电以及带负荷拉、合闸刀造成的弧光短路,对人体的危害往往是致命的。电弧不仅使人受电击,而且由于弧焰温度极高(中心温度高达600010000),将对人体造成严重烧伤,烧伤部位多见于手部、胳膊、脸部及眼睛。电弧辐射对眼睛的刺伤,后果更为严重。此外,被电弧熔化了的金属颗粒侵蚀皮肤还会使皮肤组织金属化,这种伤疤往往经久不愈。,(二)间接接触触电 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其金属外壳或结构是不带电的。当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发生接地短路故障(俗称“碰壳”或“漏电”)时,其金属外壳便带有电压,人体触及意外带电体便会发生触电,此谓间接接触触电。通常所称的接触电压触电即是间接接触触电。,第三节 焊接与切割操作中常见的触电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第三节 焊接与切割操作中常见的触电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2接触电压触电 当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发生接地故障时,如人体的两个部分(通常是手和脚)同时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和地面,人体该两部分便处于不同的地电位,其间的电位差即称为接触电压。在电气安全技术中是以站立在离漏电设备水平方向08m的人,手触及漏电设备外壳距地面18m处时,其手与脚两点间的电位差为接触电压计算值。由于受接触电压作用而导致的触电现象称为接触电压触电。,第三节 焊接与切割操作中常见的触电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接触电压的大小,随人体站立点的位置而异。人体距离接地极越远,受到的接触电压越高,如图315所示。当2#电动机碰壳时,离接地极(电流入地点)远的3#电动机的接触电压比离接地极近的1“电动机的接触电压高,这是因为三台电动机的外壳都等于接地极电位之故。,3-15 接触电压分布及人体触电示意图,3跨步电压及跨步电压触电 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接地电流入地点周围电位分布区(以电流入地点为圆心,半径为20m的范围内)行走的人,其两脚将处于不同的电位,两脚之间(一般人的跨步约为08m)的电位差称之为跨步电压。设前脚的电位为U1,后脚的电位为U2,则跨步电压Ustep=U1U2,显然人体距电流入地点越近,其所承受的跨步电压越高,见图316所示。,3-16 跨步电压触电示意图,人体受到跨步电压作用时,电流将从一只脚经胯部到另一只脚与大地形成回路。触电者的症象是脚发麻、抽盘、跌倒在地。跌倒后,电流可能改变路径(如从头到脚或手)而流经人体重要器官,使人致命。必须指出,跨步电压触电还可发生在其他一些场合,如架空导线接地故障点附近或导线断落点附近、防雷接地装置附近地面等。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大小与接地电流的大小、土壤电阻率、设备接地电阻及人体位置等因素有关。当人穿有靴鞋时,由于地板和靴鞋的绝缘电阻上有电压降,人体受到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将明显降低,因此,严禁裸臂赤脚去操作电气设备。,三、焊接切割操作中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焊接切割用电的特点是电压较高,超过了安全电压,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才能保证安全。国产焊机空载电压一般在5090V左右,等离子切割电源的电压为300450V,氢原子焊电压为300V,电子束焊机电压高达80150kV,国产电机的输入电压为220380v。频率为50Hz的工频交流电,这些都大大超过安全电压。焊接时的触电事故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电击,即接触电焊设备正常运行的带电体或靠近高压电网和电气设备所发生的触电事故;二是间接电击,即触及意外带电体所发生的电击。意外带电体是指正常不带电而由于绝缘损坏或电器设备发生故障而带电的导体。,(一)焊接时发生直接电击事故的原因(1)手或身体的某部位接触到电焊条或焊钳的带电部分,而脚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对地面又无绝缘,特别是在金属容器内、阴雨潮湿的地方或身上大量出汗时,容易发生这种电击事故。(2)在接线或调节电焊设备时,手或身体某部位碰到接线柱、极板等带电体而触电。(3)在登高焊接时,触及或靠近高压电网路引起的触电事故。,(二)焊接时发生间接触电事故的原因(1)电焊设备漏电,人体触及带电的壳体而触电。造成电焊机漏电的常见原因是由于潮湿而使绝缘损坏、长期超负荷运行或短路发热使绝缘损坏,电焊机安装的地点和方法不符合安全要求。(2)电焊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之间绝缘损坏,错接变压器接线,将第二次绕组接到电网上去,或将采用220V的变压器接到380V电源上,手或身体某一部分触及二次回路或裸导体。,(3)触及绝缘损坏的电缆、胶木闸合、破损的开关等。(4)由于利用厂房的金属结构、管道、轨道、天车吊钩或其它金属物搭接作为焊接回路而发生触电。,防范措施(1)做好焊接切割作业人员的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人员进行焊接切割作业。(2)焊接切割设备要有良好的隔离防护装置。伸出箱体外的接线端应用防护罩盖好;有插销孔接头的设备,插销孔的导体应隐蔽在绝缘板平面内。(3)焊接切割设备应设有独立的电器控制箱,箱内应装有熔断器、过载保护开关、漏电保护装置和空载自动断电装置。(4)焊接切割设备外壳、电器控制箱外壳等应设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装置。,第三节 焊接与切割操作中常见的触电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5)改变焊接切割设备接头、更换焊件需改变接二次回路时、转移工作地点、更换保险丝以及焊接切割设备发生故障需检修时,必须在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推拉闸刀开关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同时头部需偏斜。,(6)更换焊条或焊丝时,焊工必须使用焊工手套,要求焊工手套应保持干燥、绝缘可靠。对于空载电压和焊接电压较高的焊接操作和在潮湿环境操作时,焊工应使用绝缘橡胶衬垫确保焊工与焊件绝缘。特别是在夏天炎热天气由于身体出汗后衣服潮湿,不得靠在焊件、工作台上。,(7)在金属容器内或狭小工作场地焊接金属结构时,必须采用专门防护,如采用绝缘橡胶衬垫、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以保障焊工身体与带电体绝缘。(8)在光线不足的较暗环境工作,必须使用手提工作行灯,一般环境,使用的照明灯电压不超过36V。在潮湿、金属容器等危险环境,照明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V。(9)焊工在操作时不应穿有铁钉的鞋或布鞋。绝缘手套不得短于300mm,制作材料应为柔软的皮革或帆布。焊条电弧焊工作服为帆布工作服,氩弧焊工作服为毛料或皮工作服。(10)焊接切割设备的安装、检查和修理必须由持证电工来完成,焊工不得自行检查和修理焊接切割设备。,第四节 触电急救方法,人触电以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困难、血压升高、昏迷、痉挛,直至呼吸中断、心脏停跳等险象,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如果未见明显的致命外伤,就不能轻率地认定触电者已经死亡,而应该看作是“假死”,施行急救。有效的急救在于快而得法。即用最快的速度,施以正确的方法进行现场救护,多数触电者是可以复活的。触电急救的第一步是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第二步是现场救护,现分述如下:,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时间愈长,对生命的威胁愈大。所以,触电急救的关键是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述几种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一)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 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可用“拉”、“切”、“挑”、“拽”和“垫”五字来概括:“拉”。指就近拉开电源开关、拔出插销或瓷插保险。此时应注意拉线开关和板把开关是单极的,只能断开一根导线,有时由于安装不符合规程要求,把开关安装在零线上。这时虽然断开了开关,人身触及的导线可能仍然带电,这就不能认为已切断电源。,“切”。指用带有绝缘柄的利器切断电源线。当电源开关、插座或瓷插保险距离触电现场较远时,可用带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铁锨等利器将电源线切断。切断时应防止带电导线断落触及周围的人体。多芯绞合线应分相切断,以防短路伤人。“挑”。如果导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这时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挑开导线或用干燥的绝缘绳套拉导线或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拽”。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的衣裤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救护人可直接用一只手抓住触电者不贴身的衣裤,将触电者拉脱电源。但要注意拖拽时切勿触及触电者的体肤。救护人亦可站在干燥的木板、木桌椅或橡胶垫等绝缘物品上,用一只手把触电者拉脱电源。,“垫”。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或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电源,然后再采取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二)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 由于装置的电压等级高,一般绝缘物品不能保证救护人的安全,而且高压电源开关距离现场较远,不便拉闸。因此,使触电者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与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有所不同,通常的做法是:(1)立即电话通知有关供电部门拉闸停电。(2)如电源开关离触电现场不甚远,则可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拉开高压断路器,或用绝缘棒拉开高压跌落保险以切断电源。,(3)往架空线路抛挂裸金属软导线,人为造成线路短路,迫使继电保护装置动作,从而使电源开关跳闸。抛挂前,将短路线的一端先固定在铁塔或接地引线上,另一端系重物。抛掷短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员安全,也要防止重物砸伤人。(4)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m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m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三)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1)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和其他潮湿的物品作为救护工具。(2)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3)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4)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二、现场救护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就地进行抢救。“立即”之意就是争分夺秒,不可贻误。“就地”之意就是不能消极地等待医生的到来,而应在现场施行正确的救护的同时,派人通知医务人员到现场并做好将触电者送往医院的准备工作。根据触电者受伤害的轻重程度,现场救护有以下几种抢救措施:(一)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 如果触电者所受的伤害不太严重,神志尚清醒,只是心悸、头晕、出冷汗、恶心、呕吐、四肢发麻、全身乏力,甚至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则应让触电者在通风暖和的处所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二)触电者已失去知觉(心肺正常)的抢救措施 如果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呼吸和心跳尚正常,则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察。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三)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 如果触电者呈现“假死”,(即所谓电休克)现象,则可能有三种临床症状:一是心跳停止,但尚能呼吸;二是呼吸停止,但心跳尚存(脉搏很弱);三是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假死”症状的判定方法是“看”、“听”、“试”。“看”是观察触电者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是用耳贴近触电者的口鼻处,听他有无呼气声音;“试”是用手或小纸条试测口鼻有无呼吸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压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感觉。如“看”、“听”、“试”的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则可判定触电者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或呼吸心跳均停止。“看”、“听”、“试”的操作方法见图317所示。,图317 判定“假死”的看、听、试,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所谓心肺复苏法就是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即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1通畅气道 若触电者呼吸停止,要紧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其操作要领是:(1)清除口中异物 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如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块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两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处。,(2)采用仰头抬颌法(见图318)通畅气道 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颏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气道是否畅通见图319所示。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因为头部抬高前倾会阻塞气道,还会使施行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量减小,甚至完全消失。,图318 仰头抬颌法,图319 气道状况(a)气道畅通(b)气道阻塞,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救护人在完成气道通畅的操作后,应立即对触电者施行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用于触电者嘴巴紧闭的情况。人工呼吸的操作要领如下:(见图320),图320 口对口人工呼吸,(1)先大口吹气刺激起搏救护人蹲跪在触电者的左侧或右侧;用放在触电者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其鼻翼,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托住其下巴;救护人深吸气后,与触电者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然后用手指试测触电者颈动脉是否有搏动,如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确已停止,在施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应进行胸外按压。,(2)正常口对口人工呼吸 大口吹气两次试测颈动脉搏动后,立即转入正常的口对口人工呼吸阶段。正常的吹气频率是每分钟约12次。正常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姿势如上述。但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如触电者是儿童,吹气量宜小些,以免肺泡破裂。救护人换气时,应将触电者的鼻或口放松,让他借自己胸部的弹性自动吐气。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触电者胸部有无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的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使气道保持畅通。,(3)触电者如牙关紧闭,可改行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触电者嘴唇紧闭,防止漏气。,3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是借助人力使触电者恢复心脏跳动的急救方法。其有效性在于选择正确的按压位置和采取正确的按压姿势。(1)确定正确的按压位置的步骤: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者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右手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掌根处即为正确按压位置,见图321。,图321 正确的按压位置,(2)正确的按压姿势 使触电者仰面躺在乎硬的地方并解开其衣服,仰卧姿势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相同。救护人立或跪在触电者一侧肩旁,两肩位于触电者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触电者胸壁。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救护人的掌根不得离开触电者的胸壁。,接压姿势与用力方法见图322。按压有效的标志是在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到颈动脉搏动。,图322 按压姿势与用力方法,(3)恰当的按压频率 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操作频率以每分钟80次为宜,每次包括按压和放松一个循环,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当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操作的节奏为:单人救护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救护时,每按压1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15:1),反复进行。,(四)现场救护中的注意事项 1抢救过程中应适时对触电者进行再判定(1)按压吹气1分钟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循环),应采用“看、听、试”方法在57s钟内完成对触电者是否恢复自然呼吸和心跳的再判断。(2)若判定触电者已有颈动脉搏动,但仍无呼吸,则可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隔5s钟吹气一次(相当于每分钟12次)。如果脉搏和呼吸仍未能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用“看、听、试”方法再判定一次触电者的呼吸和脉搏情况,每次判定时间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前来接替抢救前,现场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2抢救过程中移送触电伤员时的注意事项(1)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图方便而随意移动触电伤员,如确有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s。(2)移动触电者或将其送往医院,应使用担架并在其背部垫以木板,不可让触电者身体蜷曲着进行搬运。移送途中应继续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可中断抢救。(3)应创造条件,用装有冰屑的塑料袋作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触电者心、肺、脑能得以复苏。,3触电者好转后的处理 如触电者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仍有可能再次骤停,救护人应严密监护,不可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触电者恢复之初,往往神志不清、精神恍惚或情绪躁动、不安,应设法使他安静下来。,4慎用药物 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是对触电“假死”者的主要急救措施,任何药物都不可替代。无论是兴奋呼吸中枢的可拉明、洛贝林等药物,或者是有使心脏复跳的肾上腺素等强心针剂,都不能代替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这两种急救办法。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对触电者用药或注射针剂,应由有经验的医生诊断确定,慎重使用。例如肾上腺素有使心脏恢复跳动的作用,但也可使心脏由跳动微弱转为心室颤动,从而导致触电者心跳停止而死亡,这方面的教训是不少的。,因此,现场触电抢救中,对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应持慎重态度。如没有必要的诊断设备条件和足够的把握,不得乱用。而在医院内抢救触电者时,则由医务人员据医疗仪器设备诊断的结果决定是否采用这类药物救治。此外,禁止采取冷水浇淋、猛烈摇晃、大声呼唤或架着触电者跑步等“土”办法刺激触电者的举措,因为人体触电后,心脏会发生颤动,脉搏微弱,血流混乱,如果在这种险象下用上述办法强烈刺激心脏,会使触电者因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5触电者死亡的认定 对

    注意事项

    本文(焊接、切割安全用电.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