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河流、湖泊和地下水4章.ppt

    • 资源ID:6424705       资源大小:2.24MB        全文页数:13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流、湖泊和地下水4章.ppt

    第六节:河流,一、河流、水系和流域,(一)河流、水系和流域的概念:1、河流: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这就是河流。分为外流河和内陆河。2、水系: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这就是水系。3、流域:每一条河流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便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也就是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二)水系形式 水系形式是一定的岩层构造、沉积物性质和新构造应力场的反映。据此,水系形式通常分为树枝状、格状和长方形三类。水系形式也可按干支流相互配置的关系或它们构成的几何形态来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扇状水系;羽状水系;梳状水系;平行水系等。,(三)河流的纵横断面 河源与河口的高度差,即是河流的总落差;单位河长的落差,叫做河流的比降,通常以小数或千分数表示。河流纵断面能够反映河流比降的变化。以落差为纵轴,距河口的距离为横轴,据实测高度值定出各点的坐标,连接各点得到河流的纵断面图。,河流纵断面分为四种类型:全流域比降接近一致的,为直线形纵断面;河源比降大,而向下游递减的,为平滑下凹形纵断面;比降上游小而下游大的,为下落形纵断面;各段比降变化无规律的,可形成折线形纵断面。河槽中垂直于流向并以河床为下界、水面为上界的断面,是河流的横断面。,(四)河流的分段 一条河流常常可以根据其地理地质特征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河源指河流最初具有地表水流形态的地方,因此也是全流域海拔最高的地方,通常与山地冰川、高原湖泊、沼泽和泉相联系。上游指紧接河源、河谷窄、比降和流速大、水量小、侵蚀强烈、纵断面呈阶梯状并多急滩和瀑布的河段。,三江源保护区(黄河源头),黄河上游,黄河上游,中游水量逐渐增加,但比降已较和缓,流水下切力已开始减小,河床位置比较稳定,侵蚀和堆积作用大致保持均衡,纵断面往往成平滑下凹曲线。下游河谷宽广,河道弯曲,河水流速小而流量大,淤积作用显著,到处可见浅滩和沙洲。河口是河流入海、入湖或汇入更高级河流处,经常有泥沙堆积,有时分汊现象显著,在入海、湖处形成三角洲。,黄河中游,黄河壶口瀑布,黄河下游,黄河下游,黄河游览区,黄河河口,(五)流域特征对河流的影响 流域面积是流域的重要特征之一。河流水量的大小和流域面积大小有直接关系。除干燥区外,一般是流域面积愈大,河流水量也愈大。流域形状对河流水量变化也有明显的影响。圆形或卵形流域降水最容易向干流集中,从而形成巨大的洪峰;狭长形流域洪水宣泄比较均匀,因而洪峰不集中。流域的高度主要影响降水形式和流域内的气温,进而影响流域的水量变化。根据某一高度上的降雨、降雪量和融雪时间,可以估计河流的水情变化。,流域方向或干流方向对冰雪消融时间有一定的影响。如流域向南,降雪可能较快消融径流或渗入土壤;流域向北,则冬季降雪往往迟至次年春季才开始融化。流域中干支流总长度和流域面积之比,称为河网密度。河网密度是地表径流丰富与否的标志之一。流域气候、植被、地貌特征、岩石土壤的渗透性和抗蚀能力,是河网密度大小的决定性因素,二、水情要素,、水位: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叫做水位。水位高低是流量大小的主要标志。流域内的径流补给是影响流量、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但是,其他因素也可以影响水位变化。河流水位有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山区冰源河流甚至有日变化。通过分析水位过程线,可以研究河流的水源、汛期、河床冲淤情况和湖泊的调节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还必须知道水位变化的某些特征值,例如平均水位、平均高水位、平均低水位、中水位、常水位等等。,2、流速:指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决定于纵比降方向上水体重力的分力与河岸和可底对水流的摩擦力之比。河道中的流速分布:由于河床的地势倾斜和粗糙程度,以及断面水力条件的不同,天然河道中的流速分布复杂。一般河流纵断面流速分布为上游河段流速最大,中游河段流速小,下游河段流速最小。河流过水断面的流速从水面向河底递减,从两岸向最大水深方向增大。,在天然河道中平均流速的计算:可以运用等流速公式,即薛齐公式计算流水某一时段的平均流速 V=C(RI)1/2次方。式中,R为水力半径,为过水断面面积与水浸部分弧长之比;I为河流纵比降;c为待定系数。可用两种方法确定系数(1)满宁公式:C=1/NR1/6 其中,N为河槽粗糙系数,R为水力半径。()巴甫诺夫斯基公式:1/NRX 其中,R具有可变指数当X等于1/6时,与满宁公式相同。,3、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量,叫流量。用Q 表示,单位立方米/秒。4、水温与冰情:(1)河流的补给特征是影响河水温度状况的主要因素。(2)河水温度也随时间变化表现为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3)河水温度还随流程远近而发生变化。(4)冰情的变化。,三、河川径流,(一)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径流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可以划分为几个特征阶段。1停蓄阶段:降水落到流域内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另一部分被土壤吸收,然后经过下渗,进入土壤和岩石孔隙中,形成地下水。所以降水初期不能立即产生径流。降水量超过上述消耗而有余时,便在一些分散洼地停蓄起来。这种现象称为填洼。对于径流形成而言,停蓄阶段是一个耗损过程;但从增加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和减少水土流失来说,这个阶段具有重要意义。,2漫流阶段:植物截留和填洼都已达到饱和,降水量超过下渗量时,地表便开始出现沿天然坡向流动的细小水流,即坡面漫流。坡面漫流逐渐扩大范围,并分别流向不同的河槽里,叫漫流阶段。这个阶段只有下渗起着削减径流形成的作用。而土壤、岩石的下渗强度,从开始下渗即逐步减小,一定时间后常成为稳定值,这个稳定值称为稳渗率。所以漫流阶段的产流强度,决定于降水强度和土壤稳渗率之差。各种土壤的下渗强度不同,故产流情况也不一样。在同样降水强度下,砂质土地区产流强度较小,而壤土地区产流强度较大。,坡面漫流是地表径流向河槽汇集的中间环节,分为片流、沟流和壤中流三种形式,其中,沟流是主要形式。水在地表纹沟中流动,流速一般不超过12ms,但流速和流量都从坡顶向坡底增加,冲刷力也相应地向坡底增强。片流并不多见。壤中流是指水在地表下数厘米的土壤中流动,其速度不大,开始时间也比较晚,但降水停止后仍可持续一段时间。地表土壤物质往往由这种坡面漫流带入河槽。,3河槽集流阶段:坡面漫流的水进入河道中,沿河网向下游流动,使河流流量增加,叫做河槽集流。河槽集流阶段,大部分河水流出河口,小部分渗入河谷补给地下水。待洪水消退后,地下水又反过来补给河流。河槽集流过程在降水停止后还将继续很长时间。这个阶段包括雨水由坡面进入河网,最后流出出口断面的整个过程,是径流形成的最终环节。上述三个阶段是指长时间连续降水下发生的典型模式。实际上由于每次降水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各流域自然条件也不一样,无论是不同流域,或是同一流域在不同降水过程中的径流形成,都可能有差别。,河川径流形成过程,(二)径流计量单位,在研究某时段内河流水量变化和比较各河流的径流量时,都必须采用适当的量值来计算。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流量Q: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过水断面的水量。公式Q=AV。其中:A为过水断面面积;V为水流的平均速度。2、径流总量W:在特定时段内流过河流断面的总水量,称为流量。单位立方厘米。公式:W=QT。其中,Q为平均流量,T为时间。3、径流模数M: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产生的水量。公式:M=Q/F,Q为流量,F为流域面积。它可用来比较不同流域的单位面积产水量。,4、径流深度Y:流域面积除该流域一年的径流总量。公式;Y=W/F。5、径流变率(模比系数K):任何时段的径流值M1、Q1、Y1等,与同时段多年平均值M0、Q0或Y0之比。公式:K=M1/M0=Q1/Q0=Y1/Y06、径流系数A:一定时期的径流深度Y与同期降水量X之比。公式:A=Y/X 径流系数常用百分数表示。降水量大部分形成径流则A值大,降水量大部分消耗于蒸发和下渗,则A值小。,(三)径流的变化,1年内变化:随着气候的周期性变化,一年中河流补给状况、水位、流量等也相应发生变化。根据一年内河流水情的变化,可以分为若干个水情特征时期,如汛期、平水期、枯水期或冰冻期。河流处于高水位的时期称为汛期。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高水位是夏季集中降水造成的,又叫夏汛。枯水期是河流处于低水位的时期。河水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流量和水位变化很小;如果此时河流封冻,又称冰冻期。平水期是河流处于中常水位的时期。洪水过后,退水较缓慢,所以从汛期到枯水期之间有一段过渡时期,水位处于中常状况。,2、年际变化:由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引起。通常以径流的离差系数来表示年径流的变化程度。我国中等河流的离差系数,长江以南一般在030以下,长江下游、黄河中游各河流和东北山区河流为040,淮河为060,海河为070。这种大致从南向北增长的趋势,与我国降水量变率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四)特征径流,1洪水 河流水位达到某一高度,致使沿岸城市、村庄、建筑物、农田受到威胁时,称为洪水位。连续的强烈降水是造成洪水的主要原因,积雪融化也可以造成洪水。流域内的降水分布、强度、降水中心移动路线,以及支流排列方式,对洪水性质有直接影响。洪水按来源可分为上游演进洪水和当地洪水两类。上游径流量显著增加,洪水自上而下沿河推进,就形成上游演进洪水。当地洪水则是由所处河段的地面径流直接形成的。实际观测发现,同一河流的上游洪峰比较尖锐,变幅大,而下游则渐趋平缓,变幅也逐渐减小。洪水传播速度与河道形状有关,河道整齐的传播快,不规则的传播慢。若河流流经湖泊或泛出河道,则洪水传播速度更慢。2、枯水:一年内没有洪水时期的径流,称为枯水径流。枯水期径流呈递减现象,久旱之后,可能出现年内最小流量。枯水径流主要来源于流域的地下水补给。,四、河流的补给,(一)河流补给的形式 降水、冰川积雪融水、地下水、湖泊和沼泽,都可以构成河流的水源。不同地区的河流从各种水源中得到的水量不同;即使同一条河流,不同季节的补给形式也不一样。这种差别主要是由流域的气候条件决定的,同时也与下垫面性质和结构有关。(二)各种补给的特点1降水补给 雨水是全球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来源。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降水量及其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融水补给 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这类河流在春季气温回升时,常因积雪融化而形成春汛。春季气温和太阳辐射不像降水量变化那样大,所以春汛出现的时间较为稳定,变化也较有规律。,3地下水补给 河流从地下所获得的水量补给,称地下水补给。地下水是河流较经常的水源,一般约占河流径流总量的1530。地下水补给具有稳定和均匀两大特点。深层地下水因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小,其补给通常没有季节变化,浅层地下水补给状况则视地下水与河流之间有无水力联系而定。4湖泊与沼泽水补给:湖泊、沼泽水补给量的大小和变化,取决于湖泊和沼泽对水量的调节作用。湖泊面积愈大,水量愈多,调节作用就愈显著。一般说来,湖泊沼泽补给的河流,水量变化缓慢而且稳定。5人工补给:从水量多的河流、湖泊中调到水量少的河流,向河流中排泄废水等都属于人工补给范围。,五、流域的水量平衡:六、河流的分类:七、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第七节 湖泊与沼泽,一、湖泊,(一)湖泊的成因和类型 地面洼地积水形成较为宽广的水域称为湖泊。湖盆是形成湖泊的必要地貌条件,水则是形成湖泊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湖泊分类多种多样,常见的有:1)按照湖水来源,把湖泊分为海迹湖和陆面湖两大类。海迹湖过去曾经是海洋后才与之分离,陆面湖则包括陆地表面的绝大部分湖泊。2)依据湖水与径流的关系,把湖泊分为内陆湖和外流湖。3)根据湖水的矿化程度,把湖泊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其中咸水湖又可根据水中溶解盐类的主要成分,进一步分为碳酸盐湖、硫酸盐湖、氯化物盐湖等。排水湖为淡水湖,非排水湖多为咸水湖。4)按湖水温度状况,把湖泊分为热带湖、温带湖和极地湖等。5)以湖水存在的时间久暂,湖泊可分为间歇湖、常年湖。,浙江千岛湖,按湖盆的成因分类,构造湖:由于地壳的构造运动而沿断裂(断裂、断层、地堑等)产生一些凹陷形成湖盆。其特点是:湖岸平直、狭长、陡峻、深度大。例如,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滇池、洱海。还有一些是由于构造运动引起区域地壳下沉而形成湖盆,如维多利亚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贝加尔湖,云南滇池,火口湖:火山喷发停止后,火山口成为积水的湖盆。其特点是外形近圆形或马蹄形,深度较大。如白头山上的天池、雷州半岛的湖光湖。,长白山上的天池,堰塞湖:有熔岩堰塞湖与山崩堰塞湖之分。熔岩堰塞湖为火山爆发熔岩流阻塞河道形成,如镜泊湖、五大连池等;山崩堰塞湖为地巴山崩引起河道阻塞所致,这种湖泊往往维持时间不长,又被冲而恢复原河道。例如岷江上的大小海子(1932年地震山崩形成的)。此外,水库是一种人工堰塞湖,它由人工在河道上建坝蓄水而成。,黑龙江五大连池,河成湖:由于河流改道、截弯取直、淤积等,使原河道变成了湖盆。其外形特点多是弯月形或牛轭形,故又称牛轭湖,水深一般较浅。例如,我国江汉平原上的一些湖泊。,宁夏黄河牛轭湖,湖北秭归县沙镇溪千将坪特大滑坡全貌,风成湖:由于风蚀洼地积水而成,多分布在干旱或半旱地区。湖水较浅,面积大小、形状不一,矿化度较高。例如,我国内蒙古的湖泊、甘肃敦煌的月牙湖。,月牙湖,宁夏风成湖,冰成湖:由古代冰川或现代冰川的刨蚀或堆积作用形成的湖泊,即冰蚀湖与冰债湖。其特点是大小、形状不一,常密集成群分布。例如芬兰、瑞典、北美洲及我国西藏的湖泊。,北美洲五大湖,海成湖:在浅海、海湾及河口三角洲地区,由于沿岸流的沉积,使沙嘴、沙洲不断发展延伸,最后封闭海湾部分地区形成湖泊,又称为泻湖。,拦湾坝(万宁市),拦湾坝,溶蚀湖: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溶蚀了可溶性岩层所致。形状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水深较浅。例如,贵州的草海。,草海,吞吐湖(泄水湖)和闭口湖(不泄水湖)。前者既有河水注入,又能流出,例如,洞庭湖、鄱阳湖等;后者只有入湖河流,没有出湖水流,例如,青海湖、里海等。有时有河水注入,又能流出,有时只有入湖河流,没有出湖水流,他们呈间隙发生,称间隙湖。,新疆哈纳斯湖,世界上最大的湖里海,(二)湖水的性质,1颜色和透明度:湖水一般呈浅蓝、青蓝、黄绿或黄褐色。湖水颜色以含沙量多少、泥沙颗粒大小、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多少为转移。一般说,含沙量小,泥沙颗粒小、浮游生物少,则湖水呈浅蓝或青蓝色;反之则呈黄绿或黄褐色。湖水透明度与太阳光线,湖水含沙量、温度及浮游生物都有关系。确定湖水透明度的方法与海水相同。2温度 太阳辐射热是湖水的主要热量来源。水汽凝结潜热、有机物分解产生的热和地表传导热,也是热量收入的组成部分。而湖水向外辐射和蒸发,则是热量损耗的主要方式。湖水的温度分布有三种形式(1)是逆列状态(2)等温状态;(3)正列状态。,3湖水的化学成分大致相同,但化学元素含量及其变化,却可以因时因地而有较大差异。作为补给来源的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含有许多溶解气体和盐类。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带入湖泊的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有差别。降水量和蒸发量的不同,使湖水盐分增加或减少的量不同。湖水排泄状况良好与否,使盐分积累过程发生迥然不同的区别。湖岸岩石性质,水生物繁殖状况等,都影响湖水的化学成分。盐湖是化学成分非常特殊的一类湖泊,盐湖是封闭地形和干燥气候共同作用的产物。封闭地形阻碍由盆地周边山地携带到湖泊中的各种化学元素向盆地外迁移,干旱气候则导致湖水大量蒸发,促使盐分在地表聚集。一些盐湖湖水成分以氯化物为主,食盐含量最大,钾、镁、锂含量也较高,另一些盐湖含芒硝和硼。,盐湖水干后成了盐矿,盐湖,盐度最大的湖死海,死海的水含盐量很高,一般为250,每公升湖水含盐227275克,在110米深处,可达到327克。因此,死海成了一个“大盐库”,所蕴藏的盐量足够全世界40亿人食用2000年。此外,湖水里还有几十亿吨的钾盐、硫酸镁、溴、碘和其它许多有用的化学元素。死海湖水的盐类含量高,比重也大,一般为1.1721.227,比人体比重(1.0211.097)大,因此,人在水面上躺着也不会下沉。,青海湖,青海湖,盐度最大的湖死海,(三)湖泊水文特征,1湖水的运动(1)定振波:全部湖水围绕着某一个或几个重心而摆动的现象,称为定振波。大小湖泊都可以形成定振波。大气压力发生急剧变化、暴雨、山地下沉气流冲击湖面等使湖面大部分水的平衡遭到破坏,都可以发生定振波。但是,定振波和暴风雨的关系最为密切。定振波不只是水面,而是整个水体的水分子都在运动。水体一侧上升,另一侧下降。作用力消失后,摆动仍可延续一些时间。影响定振波波幅大小、周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湖盆形态、面积和湖水深度。面积小、深度大的湖泊,定振波摆动快、周期短、水位变幅也大;反之则周期长、变幅小。单定振波和双定振波两种。,(2)湖流:导致湖水流动的原因很多。有河流注入的湖,河流人口处的水面比外泄处略高于是湖水就发生单向缓慢流动。风的作用可使湖水随湖面风向运动,如果风向稳定,水量将集中于向风岸,并在那里下沉,背风岸则发生水的上升运动,湖水形成闭合垂直环流。定振波造成水面倾斜,湖水在重力作用下也可发生湖流。水温变化造成湖水的垂直循环,也产生湖流。温带湖因水温正列、逆列和等温状态周期性的更替,每年可发生两次对流,称为双对流。热带、极地或高山湖水温成正列或逆列状态,每年只发生一次对流,分别称为热单对流和冷单对流。,2、水位变化与水量平衡 湖水的水位变化与水量平衡紧密联系的。当湖水收入超过支出,水量成正平衡,水位上升。当湖水支出超过收入,水量成负平衡,水位就下降。湖水收支季节差异,使湖水水位发生相应的季节升降。融雪补给湖春季出现高水位;冰川补给湖夏季出现最高水位;雨水补给湖雨季出现最高水位。另外,多年气候变化、湖盆淤塞和湖岸升降都可以反映在湖的水位变化。,二、沼泽(marsh或swamp),(一)沼泽的成因 通常把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称为沼泽。沼泽形成过程基本上有两种情况,即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1水体沼泽化 沿湖岸水生植物或漂浮植物向湖中央生长,使全湖布满植物,大量有机物质堆积于湖底,形成泥炭,湖渐变浅,最后形成沼泽。低洼平原的河流沿岸沼泽化过程与此相似。当河水不深、流速也不大时,水生植物从岸边生长,造成泥炭堆积,最终导致河流沿岸沼泽化。这些都属于水体沼泽化。,2陆地沼泽化:陆地沼泽化表现为多种形式,但基本形式是森林沼泽化和草甸沼泽化两种。(1)在过湿区域的森林砍伐迹地或火烧迹地上,草本植物大量繁殖,一方面阻碍木本植物生长,另方面又成为苔藓植物的温床,最后形成苔藓沼泽,这是森林沼泽化。(2)地表长期处于过湿状态,特别是河水泛滥及邻近水体沼泽化的影响,使潜水位升高或地下水出露造成草甸的过度湿润,以致低洼处水分积聚,土壤中形成嫌气环境,死亡有机质在嫌气细菌作用下,缓慢分解而形成泥炭层,这是草甸沼泽化。(3)此外,海滨高低潮位间反复被海水淹没的平坦海岸带,也可形成沼泽;高山或高原多年冻土区的古夷平面、宽广河流阶地、甚至平坦分水岭上,冻土层阻碍地表水下渗,即使降水量并不丰富,地表仍能处于过湿状态,形成沼泽。,(二)沼泽水文特征,沼泽一般排水不畅,加以植物丛生,故沼泽水的运动十分缓慢。沼泽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降水、融雪水和地下水。蒸发是沼泽水的主要损耗方式。沼泽中的泥炭层毛管发育良好,可使数米深的地下水上升至地表,而泥炭层吸热能力强,有利于蒸发的进行,所以沼泽的蒸发比较强烈,蒸发量大于自由水面。泥炭中的水流动很缓慢。23米/日.径流极小,对河流的补给作用很小。,(三)沼泽的类型,1、低位沼泽 也称富营养型沼泽,它是沼泽发育的初级阶段。主要特征是;沼泽表面呈浅碟形;泥炭层不太厚;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丰富,水文状况尚未发生显著变化;沼泽植物以嗜养分植物为主(如莎草、芦苇等)。2、中位沼泽 也叫过渡型沼泽或中营养型沼泽。它是沼泽发育的过渡阶段。主要特征是:由于泥炭层的日益增厚,沼泽表层变得平坦;水分运动状况发生了改变;沼泽植物以中养分植物为主。,3、高位沼泽 也称贫营养型沼泽,它是沼泽发育的高级阶段。特点是:由于泥炭的不断累积,泥炭层较厚;沼泽表面中部凸起;沼泽中水文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沼泽植物以需养分少的为主(如水藓、羊胡子草等)。必须注意的是:这里的低位沼泽、中位沼泽、高位沼泽,不是以其所处地形高低命名,而是以其外部形态等特征命名的。,第八节:地下水GROUND WATER,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1、温度:2、颜色:3、透明度:4、比重:5、导电性:6、放射形:7、嗅感和味感:,(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1、气体:2、PH值:3、离子成分和胶体物质:构成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成分的元素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氮化物、铁离子、硅离子等。,(三)地下水的总矿化度和硬度,1、总矿化度:水的总矿化度是指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通常是以水烘干后所得残渣来确定。单位是g/L。2、硬度:总硬度:水中钙、镁离子的总含量,称为水的总硬度。暂时硬度:当水煮沸时,一部分钙镁离子的重碳酸盐因失去二氧化碳而成为碳酸盐沉淀,沉淀部分叫暂时硬度。永久性硬度:总硬度减去暂时硬度。,二、岩石的水理性质,松散的岩石有孔隙,坚硬的岩石中有裂隙,易溶岩石有孔洞。水就会以不同形式存在于这些空隙中。使岩石与水作用时,表现出不同的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等,构成了岩石的水理性质。,1、容水性:是岩石容纳水量的性能,用容水度表示。容水度:岩石中所容纳的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称为岩石的容水度。它取决于岩石空隙的多少和连通度。2、持水性:在岩石引力超过重力作用下,岩石依靠分子力和毛管力在其空隙中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质。用持水度表示。持水度:岩石在重力水排出后,岩石空隙保持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它与岩石颗粒的大小成反比。,粒径与持水度的关系,松散沉积物的给水度,3、给水性: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石流出一 定水量的性能。给水度:流出的水的体积与储水岩石体积之比。它与岩石颗粒大小成正比。,4、透水性: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岩土本身能使水透过的性能。它主要取决与空隙的大小和连通性,其次是空隙的多少。粘土孔隙度有时虽然可达50以上,但透水性很差,砂的孔隙度一般只有30,但孔隙大,故透水性良好。同一岩石在不同方向上的透水性能也不一样。根据透水性可以把岩石分为三类:1.透水岩石:包括砾石、砂、裂隙和岩溶发育的岩石。2.半透水岩石:包括粘土质砂、黄土、泥炭,各种疏松砂岩等。3.不透水岩石:包括块状结晶岩、粘土和裂隙很不发育的沉积岩。,三、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一)地下水的动态 地下水流量、水位、温度和化学成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发生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称地下水的动态。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地壳运动、河湖水位的变化、植物蒸腾作用、人工抽取和储水等。,(二)地下水的运动,地下水的运动形式分为两种:一是层流运动:水在岩石空隙中流动时,水质点有秩序地、互不混杂地流动。二是紊流运动:水在岩石空隙中流动时,水质点无秩序地、互相混杂地流动。渗透:有叫渗流,是重力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地下水的运动遵循两个定律:1、线性渗透定律(达西定律):通过实验发现,单位时间内通过岩石的水量与岩石的渗透系数、水头降低高度和岩石断面积成反比,与渗透距离成正比。从而建立达西公式:Q=KAh/l,其中Q 为透水量,K为渗透系数,A为岩石断面面积,h为水头降低值,l为渗透距离。,通过简化可得到:V=Q/A=KI。其中I=h/l,即:透水速度与水头梯度(水力坡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这就是线性渗透定律或达西定律。2、非线性渗透定律:主要说明紊流运动的基本规律。也符合薛齐公式或者表现为:渗透量或渗透流速与水头梯度的二分之一成正比。公式:V=KI1/2,四、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分类,分为三种: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1、上层滞水: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特点:一般分布范围不广,补给区与分布区基本上一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主要耗损形式是蒸发和渗透。上层滞水接近地表,受气候、水文影响较大,故水量不大而季节变化强烈,具有季节性和不稳定性,容易受污染。,2、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这个自由表面就是潜水面。从地表到潜水面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潜水面到下伏隔水层之间的岩层称为含水层,而隔水层就是含水层的底板。潜水面以上通常没有隔水层,大气降水、凝结水或地表水可以通过包气带补给潜水。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潜水补给区和分布区是一致的。潜水面的位置随补给来源变化而发生季节性升降。潜水面的形状可以是倾斜的、水平的或低凹的曲面。当大面积不透水底板向下凹陷,而潜水面坡度平缓,潜水几乎静止不动时,就形成潜水湖;当不透水底板倾斜或起伏不平时,潜水面有一定坡度,潜水处于流动状态,此时就形成潜水流。其补给源是降水和地下水。,3、承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称承压水。承压水水头高于隔水顶板,在地形条件适宜时,其天然露头或经人工凿井喷出地表称自流水。隔水顶板妨碍含水层直接从地表得到补给,故自流水的补给区和分布区常不一致。在适当地质构造条件下,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都可以形成自流水。在盆地、洼地或向斜中,出露于地表的含水层,海拔较高部分成为地下水的补给区,海拔较低部分成为排泄区。在补给区和排泄区之间的承压区打井或钻孔,穿过隔水顶板之后,水就涌到井中。单斜构造也可以构成自流含水层。,第九节:冰川,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是在短期内形成或消亡。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冰雪气候的产物。,一、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一)成冰作用 成冰作用: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成冰作用分为两个过程:1、由雪转变为雪粒。粒雪化过程可以分为冷形和暖形两类。前者没有融化和再冻结现象,过程缓慢,雪粒直径通常不足1毫米;暖型粒雪化过程进行得较快,雪粒直径比较大。2、由粒雪转化为冰川冰。分为冷型和暖型两类。,在冷型变质过程中,粒雪只能依靠其巨大厚度造成的压力加密而形成重结晶冰。这种冰密度小,气泡多且气泡内的压力大。冷型成冰过程历时很长,在南极中央,成冰时间往往超过1000年,而成冰的深度至少需要200m。暖型成冰作用有融水参与,并因融水数量不同而分别形成渗浸重结晶冰、渗浸冰和渗浸冻结冰。当粒雪很薄而夏季气温较高时,粒雪可以完全融化,而后在冰川冷贮作用下,在冰川表面重新冻结成冰。重结晶、渗浸和冻结成冰,是成冰作用的三个基本类型;渗浸重结晶及渗浸冻结作用则是两个过渡类型。,(二)冰川类型:冰川个体规模相差很大,形态各具特征,生成时代前后不同性质和地质地貌作用等也都不一致。因此,可根据不同标志划分冰川类型。通常按照冰川形态,规模及所处地形把冰川分为山岳冰川(包括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和山麓冰川。,1.山岳冰川: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山区,由于雪线较高,积累区不大,因而冰川形态受地形的严格限制。山岳冰川按形态又可以分为:(1)悬冰川:这是山岳冰川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冰川。悬冰川依附在山坡上,面积通常小于1平方公里,对气候变化的反映十分灵敏。(2)冰斗冰川:发育在冰斗中的冰川,面积大的可达10平方公里以上,小的不足1平方公里。冰斗冰川都有一个陡峭的后壁,那里经常发生雪崩或冰崩。谷地源头的冰斗规模一般比较大,周围还可以有第二级冰斗,这种冰川叫围谷冰川。(3)山谷冰川:在有利的气候条件下,雪线下降,补给增加,冰斗冰川溢出冰斗进入山谷形成山谷冰川。低于雪线流入山谷的冰流,叫做冰舌。它和两侧谷坡的界限很分明,而雪线以上的粒雪盆与周围山坡的粒雪原常常连成一片。,2.大陆冰川:大陆冰川曾经占据很广阔的面积,但目前只发育在两极地区。由于面积和厚度都很大,冰流不受下伏地形影响,自中央向四周流动。冰流之下常掩埋巨大的山脉和洼地。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冰川就是大陆冰川。3.高原冰川:高原冰川也叫冰帽,是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的过渡类型。冰川覆盖在起伏和缓的高地上,向周围伸出许多冰舌。冰岛的伐特纳冰帽面积达到8410平方公里。4.山麓冰川:数条山谷冰川在山麓扩展汇合成为广阔的冰原,叫做山麓冰川。它是山岳冰川向大陆冰川转化的中间环节。阿拉斯加的马拉斯平冰川就是由12条山谷冰川组成,其山麓部分面积达2682平方公里。,悬 冰 川,悬 冰 川,云南永宁的冰斗 冰川,冰斗冰川,庐山大月山冰斗冰川,山 谷 冰 川,天山1号冰川,南 极 大陆 冰 川,大陆 冰 川,高原冰川,二、冰川的分布,目前全球冰川面积约为1550104km2,占陆地总面积的10以上。冰川总体积(24002700)104km3。如果这些冰全部融化,将使世界洋面上升66m。冰川主要受三个影响因素:1、冰川分布的高度受雪线高度的严格制约。2、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3、和雪线高度相一致,地球上冰川分布高度也表现出明显的自低纬向两极降低的趋势。,世界冰川区,著名的大冰川,西 藏 雪 线,雪 线,雪 线,、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在极地和中低纬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川景观。规模较小的冰川只对附近地区的气候发生影响,巨大的冰川如南极和格陵兰冰盖,则对广大地区甚至全球气候发生影响。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冰盖的扩展将大大增强地球的反射率,从而促使地球进一步变冷,并影响气团性质和环流特征。在地球水圈的水分循环中,冰川也有重要的作用。据计算,目前全球冰川的平均年消融量约3000km3。这一数字近乎全世界河流水量的三倍。冰盖消融量的增减,将直接影响海平面的升降。,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由于蒸发、蒸腾和渗透等原因,只有一部分转变为地表径流。冰川表面不存在蒸腾,蒸发量及渗透量都非常小。所以,到达冰川表面的降水几乎可以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冰川不仅是河流的补给来源,还是其调节者。冰川冰从积累区向消融区运动的结果,使长期处于固态的水转化为液态。但是,低温而湿润的年份,冰川消融将受到抑制;高温干旱年份,消融则将加强。这样,冰川就对径流起到了调节作用。,冰川推进时,将毁灭它所覆盖的地区的植被,动物被迫迁移,土壤发育过程亦将中断。自然地带将相应向低纬和低海拔地区移动。冰川退缩时,植被、土壤将逐渐重新发育,自然地带相应向高纬和高海拔地区移动。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显著改变地表形态,形成特殊的冰川地貌。在古冰盖掩覆过的地区,如欧洲和北美,这种冰川地貌可以占据成千上万平方公里的广大范围。,冰川地貌,第四章作业,一、名词解释潮汐、潮流、波浪、洋流、径流模数、径流深度、定振波、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二、简答题1、波浪由深水区进入海岸带的变化过程?2、径流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可以划分为那几个阶段?3、沼泽形成的过程基本有两种情况,简述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的形成过程?4、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那三类?三、画图于论述题1、画图并论述在北纬30度附近洋流形成模式?2、画图并论述在北纬60度附近洋流形成模式?,

    注意事项

    本文(河流、湖泊和地下水4章.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