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固相反应和反应器分析.ppt
第4章 气固相反应和反应器分析,从本章开始将用四章的篇幅讨论工业上最重要的几类非均相反应过程和反应器。非均相反应包括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气固相非催化反应过程、气液相反应过程、液液相反应过程、固固相反应过程和气液固三相反应过程等。与均相反应过程相比,非均相反应过程的特征是在反应器内任取一尺度远小于反应器但仍含有大量分子的微元体,例如催化剂颗粒、气泡、液滴、液膜、固体反应物颗粒等,微元体内的组成和温度通常是不均匀的。因此,在非均相反应器中,除反应物料宏观运动引起的传质和传热外,还存在微元尺度的传质和传热。非均相反应体系中虽然存在多个相,但反应通常在一相中进行。例如,气固相催化反应中,反应在固体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上进行,气液相反应中,反应在液相中进行。发生反应的相称为反应相,以区别于非反应相。为使反应得以进行,非反应相中的反应物必须先传递到反应相的外表面(外部传质),然后再由反应相外表面向反应相内部传递(内部传质)。外部传质和内部传质的一个重要差别是前者为单纯的传质过程,后者则为传质和反应同时进行的过程。由于化学反应均伴有一定的热效应,因此在质量传递的同时,在反应相内部和外部还存在相应的热量传递。对于放热反应,热量由反应相向非反应相传递;对于吸热反应,传热方向相反。当化学反应较之传质过程十分缓慢,反应自身成为非均相反应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时,反应相内外传质的影响可忽略,反应相内反应物浓度和反应相外相等或处于相平衡状态,此时非均相反应过程可按均相反应过程处理;当反应相外传质为速率控制步骤时,反应相内反应物浓度为零或等于化学平衡浓度,此时非均相反应过程可按传质过程处理。若过程不存在速率控制步骤,则反应相内外均存在浓度梯度,进行过程计算时,必须同时考虑传质和化学反应的影响。气固相反应过程,尤其是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是化学工业中应用最广、规模最大的反应过程。本章将首先分析催化剂颗粒内外的传质和传热对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的影响,然后讨论传递过程对气固相非催化反应过程的影响,最后介绍几种应用最广的气固相反应器及如何进行反应器选型。本章讨论的内容原则上也可应用于液固相反应。,第一节 本征动力学与表观动力学,如图4.1所示,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反应物从气相主体扩散到固体催化剂外表面;反应物经颗粒内微孔扩散到固体催化剂内表面;反应物被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吸附;在表面活性中心上进行反应;反应产物从表面活性中心脱附;反应产物经颗粒内微孔扩散到催化剂颗粒外表面;反应产物由催化剂颗粒外表面扩散返回气相主体。,反应速率归根到底是由反应实际进行场所的浓度和温度决定的,对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而言,也就是由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上的浓度cA和温度Ts决定的,当采用幂函数型动力学方程时,可表示为:,这种排除了传递过程影响的动力学方程称为本征动力学方程,其中的参数k0i、Ei和ni分别称为本征的频率因子、活化能和反应级数。,但在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中,反应实际进行场所的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往往难以测定,容易测定的是气相主体的温度Tb和反应物浓度cAb。由于存在传递阻力,Tb和TS,cAb和cAS一般并不相等。为了克服这种温度和浓度不一致带来的困难,通常采用两种工程处理方法来表示表观反应速率:效率因子法和表观动力学法。这两种方法的核心都是利用气相主体的浓度和温度来表示实际的反应速率。效率因子法系用气相主体的温度Tb和反应物浓度cAb代替式(4.1)中的温度TS和浓度cAS,但乘以效率因子来校正传递过程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考虑外部传递影响的效率因子称为外部效率因子,考虑内部传递影响的效率因子称为内部效率因子,同时考虑两者影响的为总效率因子。表观动力学法即将非反应相主体的温度Tb、反应物浓度cAb与反应速率直接关联得动力学方程,式中,k0a、Ea和na分别为表观的频率因子、活化能和反应级数。虽然,表观动力学方程和本征动力学方程在形式上并无二致,但方程中参数的物理意义则不相同。本征动力学方程中的k0i、Ei和ni仅由反应特性决定,而表观动力学方程中的k0a、Ea和na则由反应特性和传递特性共同决定。,无论采用效率因子法还是表观动力学法,在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方程中均只出现气相(非反应相)主体的温度和浓度,因此前面介绍的各种均相反应器模型仍可沿用,所以这两种处理方法都属于拟均相的处理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效率因子法将反应特性和传递特性对表观反应速率的影响作了区分,而表观动力学法则将两者交融考虑。显然。前者有益于剖析,后者便于应用。为了揭示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中传递的影响,本章主要采用效率因子法进行分析,但这并不意味着两种方法实际应用机会的多寡。处理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和其他非均相反应过程的基本方法是过程的分解和综合。即先将过程分解为反应相外部(传递)问题和内部(传递和反应)问题,分别研究其在各种条件下的行为及定量表述,然后综合外部过程和内部过程,得到对全过程的描述。分解和综合不仅在此处用到,也体现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第二节 外部传递对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的影响,无论催化剂具有多高的活性,只有在反应组分能传递到达催化剂表面(对多孔催化剂,主要是微孔的内表面)的活性中心的条件下,催化剂才能发挥作用。这种反应组分的传递需要以气相主体和催化剂表面的浓度差为推动力。这种浓度差的大小取决于催化剂颗粒周围气体的流速、物性和化学反应的本征速率。与此类似,由于反应的热效应,在气相主体和催化剂活性中心之间还存在温度差,才能导致传热。这种温度差的大小则取决于气相和催化剂颗粒间的传热系数、催化剂颗粒的导热性、反应的本征速率和反应热。本节将定量地讨论这种浓度差和温度差对表观反应速率和选择性的影响。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和热量传递,包括气相主体和固体催化剂之间的传递问题和固体催化剂内部的传递问题。前者简称为外部传递,后者简称为内部传递。为了叙述方便,分别处理外部和内部问题。本节先略去内部问题,而只考虑外部传递问题。因而此处涉及的内容仅适用于在无孔隙的催化剂表面发生的反应,如氨在铂丝表面上的氧化反应,烃类在铂丝上氨氧化生产HCN,甲醇在无孔银催化剂上氧化生成甲醛等。对多孔催化剂,只适用于仅外表面具有催化活性的情形。为了定量地描述外部传质和传热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定义外部效率因子为:,下面分别就气相主体温度和催化剂外表面温度相等(气相和催化剂之间的温差可以不计)和不相等的情况,探讨对不同类型的反应,外部传递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一、等温外部效率因子 相间质量传递和表面反应是一串联过程,在定态条件下,两者的速率必然相等,对于简单反应AB有:,式中,kg为气相传质系数,a为单位体积催化剂的外表面积,k为反应速率常数。由于存在传质阻力,cAs cAb,导致表面反应速率下降。只有当kga足够大,(cAs-cAb)趋近于零,即cAs=cAb时,表面速率达到最大值 kcnAb,相际传质的影响才可忽略。对一级反应,式(4.5)中的n=1,于是可解得:,式中,Da为第二Damkohler数(丹克莱,Damkohler在反应器分析中曾提出过三个量纲为一的数,但以此量纲为一的数运用最多,故常被简称为Damkohler数,本书从此通例),对一级反应:上式中分子表示表面浓度等于主体浓度时的反应速率,即本系统可能的最大反应速率,分母表示表面浓度为零时的传质速率,即本系统可能的最大传质速率。,式中,Da为第二Damkohler数(Damkohler在反应器分析中曾提出过三个量纲为一的数,但以此量纲为一的数运用最多,故常被简称为Damkohler数,本书从此通例),对一级反应:上式中分子表示表面浓度等于主体浓度时的反应速率,即本系统可能的最大反应速率,分母表示表面浓度为零时的传质速率,即本系统可能的最大传质速率。这里引入可能的最大速率,是为了用这些极限的情况进行比较,以获得速率控制步骤的定量判据。可能的最大反应速率是指可能出现的最高反应物浓度下得到的反应速率,而可能的最高反应物浓度为c。b,可能的最大传质速率,是指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浓度为零,传质推动力最大时的传质速率。Damkohler数的物理意义即为可能的最大反应速率和最大传质速率之比。于是,对n级反应可得:,Da也可视为外部扩散时间tDe和特征反应时间tr之比:,tDe为外部扩散时间,表示以最大传质速率将主体浓度为cAb的反应物全部传递到催化剂外表面所需的时间:,与第二章中用以表述均相反应进行程度的Da1类同,此处的Da亦反映了两个特征时间的相对关系。所不同的仅是,这里是以外部扩散时间代替了反应(停留)时间。反应工程的核心问题是反应速率(选择性的实质也只是主、副反应速率之比)以及反应速率与各种传递过程速率之比。特征时间则为比较各种过程的速率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基准。例如,Da1为反应(停留)时间和特征反应时间之比,本节讨论的Da为外部扩散时间和特征反应时间之比,及上一章提出的Peclet数为代表返混大小的有效扩散时间tD和物料的平均停留时间之比,这些量纲为一数的实质都是不同过程速率的相对大小。在后续章节中还将看到其他各种量纲为一数皆具有类似的物理意义。Da小表示极限反应速率小或外部扩散时间短,主体浓度和表面浓度接近,系统的行为接近均相反应系统,当Da趋近0时,表面浓度cAs趋近气相主体浓度cAb,表示反应十分缓慢,化学反应为过程的控制因素;反之,Da大表示极限反应速率大或外部扩散时间长,反应远较传质快速,主体浓度和表面浓度的差别大,系统的行为充分表现出非均相的特点,当Da趋近无穷大时,表面浓度趋近于零,表观反应速率完全取决于传质速率。在等温条件下,采用幂函数型动力学方程,外部效率因子可表示为:,对非一级反应,外部效率因子e和Da的关系可通过如下推导得到。由式(4.5)得:,对一级反应由式(4.6)不难得到:,式(4.12)和式(4.14)(4.16)被标绘在图4.2中,可见,反应级数愈高,相间传质对等温外部效率因子的影响就愈大。这和返混对不同级数的反应的影响是相似的。,所以:,于是,当n=2时有,求解上述一元二次方程得:,用类似的方法可导得:,对于n=-1的异常情况,需要作些进一步的说明。这时e随着Da的增加而增加,但e最大值为2,这时Da=1/4,当Da1/4,由式(4.16)可知效率因子无解。出现这种限制的原因是:根据负一级反应的定义,可知,当cAs=0时上述定义无意义;又对n=-1有:,n=-1时,,n=1/2时,Da4k/kga)下存在。一氧化碳在贵金属上的氧化反应常被作为负一级反应的例子。由第一章第三节知道,该反应只有在浓度较高时才表现为负一级,而当浓度很低时则为正一级。根据上面所述,外部效率因子e是Da的函数;而在Da中包含了本征反应速率常数k。因此,只有当k已知时,才能计算Da和e,对外部传质的影响作出判断。但更常遇到的是通过实验测定一定气相主体浓度cAb下的表观反应速率(-rA),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为:,式中ka称为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在这种情况下,本征速率常数是是未知的,因而无法通过上述途径估计外部传质对反应的影响。而若将e表示为eDa的函数,这一困难将可避免。利用外部效率因子e,表观反应速率与气相主体浓度的关系可表示为,又有:,可见,eDa可以根据实验测定的(-rA)和cAb计算,因此被称为可观察参数。相应地,Da被称为不可观察参数。不同反应级数时eDa和e的关系,不难由式(4.12)和式(4.14)(4.16)得到,并已被标绘在图4.3中。十分明显,当过程由外扩散控制时,表观速率对于主体浓度呈一级关系,由传质速率决定,表观活化能很小,可视作接近零。如为反应控制,则表观动力学与本征动力学一致。,二、非等温外部效率因子 气相主体和催化剂外表面温差不可忽略时,外部效率因子为:,将式(4.13)代入上式得:,将温度Ta和Tb下的反应速率常数之比用量纲为一参数表示:,式中,=E/(RTb),为量纲为一活化能,=Ts/Tb为量纲为一表面温度。要得到非等温条件下的外部效率因子,必须将量纲为一表面温度和可观察参数eDa联系起来,利用传热、传质类似律可解决此问题。在定态条件下,催化剂和气相主体间对流传递的热量必等于催化剂表面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上式变化得:,引入传质 j 因子,j=(ka/u)Sc2/3,和传热j因子,j=(h/ucp)Pr2/3,根据传质传热类似律jD=jH,于是有:,整理后有:,即:,式中,Sc=/(D)为Schmidt数,表示物系的扩散特性;Pr=(cp),为Prandtl数,表示物系的传热特性。两量纲为一数定义中的D和分别为分子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将上式代入式(4.22)得:,移项并整理得:,令=(H)cAb/(cpTb)=Tad/Tb 称为量纲为一绝热温升;Le=Sc/Pr=/(cpD),称为Lewis数,于是上式可改写为:,当eDa=1时,量纲为一外部温升达最大值(Le)-2/3,替代之,于是有:,即:,将式(4.23)代入式(4.20)和(4.19),可得非等温外部效率因子e和可观察参数eDa的关系为:,可见,非等温外部效率因子为量纲为一活化能、最大量纲为一外部温升,和可观察参数eDa的函数,它们分别反映了活化能、反应热效应和外部传质阻力对外部效率因子的影响。对不同级数的反应,e和这些参数的关系被标绘在图4.4图4.6中。从这些图中可看到非等温外部效率因子的某些特征:(1)本征反应级数越高,传质限止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图4.4);(2)对负级数反应,外部效率因子将始终大于1(图4.4);(3)对放热反应(0),由于Ts Tb,e可能大于1;对吸热反应(0),e不可能大于1,且由于TsTb,e将小于等温情况(图4.54.6);(4)量纲为一活化能对e的影响比量纲为一外部温升 更敏感(图4.54.6)。,图4.5非等温外部效率因子和可观察参数eDa的关系(一级反应,=10),三、外部传递对复杂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以上讨论均限于简单反应,故外部传递的影响仅涉及反应速率。对于复杂反应,外部传递不仅影响反应速率,而且影响反应的选择性,下面仍按等温情况和非等温情况进行讨论。1等温条件下外部传质对选择性的影响(1)串联反应 考虑如下串联反应:,设两个反应均为一级反应,且各组分的传质系数相等(kga)A=(kga)B=(kga)C设反应仅在催化剂外表面进行,在定态条件下,各组分的反应量和传递量相等,故有:,由式(4.25)可得:,Da1=k1/kga,将式(4.28)代人式(4.26)可求得:,Da2=k2/kga,因此,B的产率为,K0=k1/k2Da1/K0=Da2,Da1=Da2=0,与均相反应的选择性计算式完全一致。,当B在气相主体中的浓度趋近零时,式(4.31)变为:,即B的产率仅取决于反应2的表面反应速率和组分B从催化剂表面逃逸的速率之比,当Da2趋近零时,yB接近1,当Da2趋近无穷大时,yB接近零。因此,如欲使A全部变成C,如汽车废气的催化燃烧,应使过程处于扩散控制;如果B是需要的产物,如萘氧化生产苯酐,则应尽可能减小扩散阻力,因为,外扩散阻力恒降低产物B的选择性。,(2)平行反应,因此组分B和C生成速率之比(称为比选择性)为:,如果外部传质阻力可忽略,即催化剂外表面组分A的浓度等于气相主体浓度,则比选择性为:,B为所需要的产物,于是,外部传质阻力对比选择性的影响可表示为:,因为cAs恒小于cAb,所以由上式可知:当主反应级数n1高于副反应级数n2,外部传质阻力将使比选择性降低;当主反应级数n1低于副反应级数n2,外部传质阻力将使比选择性增高;当主反应级数n1和副反应级数n2相等时,外部传质阻力对比选择性无影响。,2非等温条件下外部传递对选择性的影响 在串联反应和平行反应的产率或比选择性表达式(4.31)和(4.34)中都包含一个参数K0=k1/k2,当气相主体温度和催化剂表面温度不相等时,产率或选择性将受这一参数的影响。根据Arrhenius公式,催化剂表面温度下和气相主体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可表示为,式中,kb为气相主体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因此有:,Kb=k1(Tb)/k1(Tb),在定态条件下,表面反应发热量(或吸热量)q必等于相间传递热量:,所以,可见,相间温差对串联反应和平行反应的产率或选择性的影响取决于和q/(haTs)。,图47为和q/(haTs)不同情况下相间温差对K0/Kb的影响。无论对串联反应还是平行反应,K0增大都有利于提高选择性。因此,由图4.7可见,对吸热反应,TsEb时选择性将变差;对放热反应,TsTb,当EsEb时选择性将改善,当EsEb时选择性将变差。,四、外部传递引起的催化剂颗粒的多重定态 这个问题和第二章中讨论的全混流反应器的多重定态是类似的。由式(4.21)可知,对放热反应,定态条件要求:催化剂表面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对流传递的热量。若反应为一级,放热量可表示为:,用式(4.6)替代上式中的cAs,则有:,将qg对Ts进行标绘,也可得到一条S形曲线,如图4.8所示。随着Ts增大曲线趋于平坦,这是由于外部传质限制了反应速率随温度的指数式增大而趋于一个极限。移热量则可表示为:,可见qr与Ts之间为线性关系,如图4.8中的直线qr1-qr2所示。qg线与qr线的交点即为定态点。当散热线为qr1时,A1为惟一的定态点,当颗粒初始温度高于或低于A1所示温度时,颗粒将被冷却或加热最终达到A1。当散热线为qr2时,若催化剂初始温度低于C2,其最终温度将到达定态点A2,若催化剂初始温度高于C2,其最终温度将到达定态点B2,理论上,点C2也是一定态点,但它是不稳定的。当散热线为qr3时,B3是惟一的定态点,此时放热线趋于平坦,放热量qg由扩散速率确定,催化剂状态处于扩散控制区。而A1、A2所表示的催化剂状态则处于反应控制区。散热线qr4则代表不稳定状态,散热量恒小于放热量。固体颗粒的这种多重定态在气固相非催化反应中也可观察到.,第三节 内部传递对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和上一节讨论的外部传递相似,催化剂内部的传递过程同样会改变实际反应场所的浓度和温度,从而影响反应结果。但又有其特殊性:催化剂内部的传质、传热和化学反应之间,既不是串联过程,也不是平行过程,而是传递和反应同时发生并交互影响的过程;外部传递的影响通常是在反应器开发阶段进行研究,内部传递的影响则应在催化剂开发阶段就进行研究,使催化剂的粒度、孔径大小和分布适应反应特征的要求,这类研究称为催化剂的工程设计,是研究内部传递影响的主要目的之一;在工业固定床反应器中,由于气速较高,除某些速率极快的反应(如铂催化剂上的氨氧化反应)外,通常能排除外部传递的影响,但内部传递的影响,则因为工业固定床反应器中不能使用粒度过小的催化剂,通常必须考虑。内部传递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常用内部效率因子i表征,其定义为:,本节首先讨论催化剂内部等温条件下质量传递对内部效率因子的影响,然后讨论非等温条件下传质、传热对效率因子的影响和催化剂内部传递过程对复杂反应选择性的影响,最后介绍催化剂的工程设计。,一、等温条件下的内部效率因子 对不可逆反应AB,要计算等温条件下的内部效率因子,需先确定催化剂颗粒内组分A的浓度分布。在由图4.9所示意的球形催化剂颗粒内,取一半径为r,厚度为d,的微元壳体。在定态条件下,扩散通量和扩散面积乘积对微元体积的导数必等于反应速率:,变为量纲为一的式子:,令,Thiele模数的物理意义为:,Thiele模数,令,则Thiele模数也可表示为内部传质时间和特征反应时间之比:,由Thiele模数的物理意义可见,大表示最大反应速率大于最大内部传质速率,内部传质影响大;声小表示最大反应速率小于最大内部传质速率,内部传质影响小;在=0的极限情况下,内部传质对反应没有影响。,催化剂颗粒为无限长圆柱时,内部效率因子为:,催化剂为无限大薄片,内部效率因子为:,对球形颗粒:,根据修正的Thiele模数西的大小来判别内部传质的影响程度,但此时也会遇到和用Da来判别外部传质的影响程度时类似的困难:反应速率常数志往往是未知的。这一困难也可通过定义一可观察参数来克服。根据内部效率因子的定义,反应速率常数忌可用实测的表观反应速率表示为:,此式右边均为可观察变量。当3时,i 1/,2i 3,表明内部传质递对反应速率有严重影响。当 0.16 2i 3,则表明内部传质对反应速率有影响,但尚不严重。,二、非等温条件下的内部效率因子 当反应热效应较大、催化剂导热系数又较小时,在催化剂颗粒内部,除了存在传质阻力引起的浓度分布外,还会存在传热阻力引起的温度分布。这时内部效率因子的计算将比等温条件下复杂得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先仿照式(4.45),建立定态条件下催化剂颗粒内的热量衡算方程:,稍加整理,式(4.45)和(4.75)可分别写成:,(式中为催化剂的有效导热系数),积分上式可得:,最大温差和表面温度之比被定义为发热函数:,即cA=0时,催化剂内部和表面温差达到最大:,在非等温条件下计算内部效率因子必须先联立求解微分方程式(4.76)和(4.77)得到催化剂内部的浓度分布和温度分布。这只能借助数值方法求解。为了使数值计算的结果具有通用性,先将式(4.76)和(4.77)变为量纲为一的形式。对一级反应,若和De可视为常数,式(4.76)和(4.77)可改写为:,量纲为一形式,由上式可见,在非等温条件下,催化剂颗粒内的浓度分布和温度分布是、m和三个量纲为一参数的函数。因此,非等温条件下的内部效率因子也是这三个参数的函数。图4.13系根据数值算结果标绘的在球形催化剂上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当=20时,内部效率因子i和发热函数m和的关系。等于其它数值时的类似的图可以在文献中找到。,三、内部传递对复杂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对同时进行多个反应的复杂反应体系,催化剂颗粒内的传递过程对各个反应的表观速率都会产生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则可能各不相同,从而会改变反应的选择性和目的产物的收率。下面仅就等温情况,对串联反应和平行反应分别进行讨论。1串联反应 设所进行的反应为,设催化剂颗粒为球形,对组分A和P分别列出颗粒内某一薄壳中的物料衡算微分方程:,根据组分A和P的浓度分布,可求得主、副反应表观速率之比:,=DeP/DeA K0=k1/k2,主、副反应的Thiele模数,,如果内扩散对过程无影响,4.91可化为:,如果内扩散阻力很大,(4.91)可化为:,无内扩散影响和内扩散影响很大时选择性之差(设=1)为:,2平行反应 设所进行的反应为,当内扩散的影响可忽略时,生成目的产物P的比选择性为:,当存在内扩散影响时,生成目的产物P的比选择性为:,四、催化剂的工程设计 工业催化剂的开发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工艺(或化学)研究阶段和工程设计阶段。第一阶段的任务是确定催化剂的配方,如主催化剂、助催化剂等活性组分和载体,主要由化学家完成。第二阶段的任务则是要确定催化剂的结构形态,如催化剂的粒度(或粒度分布)、活性组分的分布方式和孔结构等,以根据反应过程的特点,在催化剂颗粒尺度上提供一合适的浓度和温度条件,提高活性组分的利用率,改善反应的选择性,延长催化剂的操作周期和寿命。这一阶段的任务通常需化学家和化学工程师合作完成,而本节有关催化剂颗粒内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的研究则是进行催化剂工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当然催化剂开发中的这两个阶段往往并不能截然分开,例如载体的选择除了满足工艺上的要求外,常常还必须考虑耐磨性、导热性等工程方面的要求。,对固体催化剂,在确定了配方而进入工程设计阶段时,必须首先确定将要使用这种催化剂的反应器的形式。对固定床反应器和移动床反应器,由于所用的催化剂粒度较大(通常在215 mm),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催化剂颗粒内外热、质传递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对流化床反应器由于所用的催化剂粒度很小(通常在几十微米),颗粒内外热、质传递对反应结果的影响通常可以忽略,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催化剂颗粒形态和粒度分布对流化质量的影响,被气流夹带出反应器的催化剂颗粒的回收(通常用旋风分离器)以及催化剂颗粒的耐磨性等。下面主要讨论用于固定床反应器的催化剂的工程设计问题。,1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分布方式 当催化剂的配方确定后,影响Thiele模数数值和内部传递作用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催化剂的粒度以及由催化剂内部孑L道结构和大小决定的有效扩散系数。小粒度催化剂能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内部传递阻力的影响也比较小,有利于充分发挥催化剂活性组分的作用,但床层压降将随催化剂粒径的减小而迅速增加,因此对用于固定床反应器的催化剂都有一粒径优化问题。随着化工装置的大型化和高活性催化剂的不断发现,固定床反应器的空速和线速逐步提高,催化剂的粒度有逐步增大的趋势。随着催化剂粒径增大,传统的活性组分均匀分布的催化剂的缺点日益明显。因为随着粒径的增大,Thiele模数增大,内部效率因子减小,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对贵金属催化剂将造成相当大的浪费。当存在串联副反应时,内部传递阻力的增加还可能造成串联副反应产物增加,反应选择性变差。,为了克服活性组分均匀分布催化剂的上述缺点,出现了一种活性组分集中分布在外表面,而内核为惰性组分的催化剂,如图4.14(b)所示,这种催化剂常被形象化地称为“蛋壳型”催化剂。例如,乙烯装置中乙炔选择性加氢的钯催化剂,采用“蛋壳型”结构后,不仅减少了钯的用量,而且减少了由于过度加氢造成的乙烯损失。在邻二甲苯催化氧化制邻苯二甲酸酐中也有使用这类催化剂的报导。,Corbett等曾对活性组分分布方式对简单一级反应的内部效率因子和对串联反应选择性的影响作过理论分析。他们假设了四种活性组分分布方式:活性组分集中分布在外表面,a=4x9,式中a为活性组分分布密度,x为距颗粒中心的量纲为一的距离;活性组分分布密度由颗粒中心向外表面线性增加,a=4x/3;活性组分均匀分布,a=1.0;活性组分分布密度由颗粒中心向外表面线性递减,a=2.5-2x对不可逆一级反应,上述四种催化剂的效率因子与Thiele模数的关系如图4.15所示。,由图可见,效率因子随活性组分向颗粒外表面集中而增加。对串联反应ABC,上述四种催化剂的选择性(B为目的产物)与Thiele模数的关系如图4.16所示。由图可见,活性组分向颗粒外表面集中有利于提高串联反应的选择性。,CO在贵金属催化剂上的氧化反应是负级数反应的重要实例,研究发现当CO分压大于270 Pa时,其在铂催化剂上的氧化速率与其分压成反比。Becker等以处理汽车尾气的单柱催化剂为对象,对不同活性组分分布方式的催化剂用于CO氧化反应时的性能作了理论分析。四种活性组分分布方式的催化剂的效率因子和Thiele模数的关系标绘于图4.17。在西勒模数等于0.44.0时,各催化剂都有一效率因子大于1的区域。“蛋黄型”催化剂出现效率因子大于l的Thiele模数最小,而且效率因子的最大值达到5;“蛋壳型”催化剂出现效率因子大于l的西勒模数最大,而且效率因子的最大值只有3。但在越过最大值后,随着西勒模数增大,效率因子将迅速下降,而且“蛋黄型”催化剂效率因子降低的速度比“蛋壳型”催化剂快得多。因此,除正确选择活性组分分布方式外,还应准确控制Thiele模数的数值,才能使活性组分发挥最大的效益。,图4.18为不同活性组分分布方式的催化剂的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由图可见,“蛋黄型”催化剂的着火温度比均匀分布催化剂低将近16.7,而且这四种催化剂着火温度的排列次序和出现效率因子最大值的Thiele模数的排列次序是一致的。“蛋黄型”催化剂着火后,其转化率曲线立即变平坦,这也表明其效率因子急剧下降。,2催化剂的孔径分布 对于少数活性很高的催化剂,例如用于氨氧化反应的铂或铂合金催化剂,过程由外扩散控制,反应物一到达催化剂外表面即被反应掉。在这种情况下,催化剂应采用无孔的,因为在催化剂内部造孔会导致机械强度下降。为增加催化剂的外表面积,当这类催化剂为金属时,一般都制成网状。但是绝大多数固体催化剂都采用多孔结构,活性组分主要分布在催化剂内孔的表面上,孔结构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都有重大影响。通常催化剂颗粒内包含两类孔:微粒(粉末)内的微孔(孔径100 nm)。微孔的孔径大小与所用的载体及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关,而粗孔的孔径大小则与催化剂粉末压制成型时所用的压力大小有关。有关催化剂孔结构的知识可从孔径分布曲线获得。图4.19是经压制成型的氧化铝颗粒的孔径分布曲线。由图可清楚看到氧化铝颗粒具有双离散孔结构。微孔孔径分布比较集中,最概然孔(半)径为2 nm,而且基本上不受压制成型时所用的压力影响。但粗孔分布则比较分散,而且与成型压力关系颇大:高压时,其孔径不大于200nm;低压时,其最概然孔径可达800 nm。,将催化剂颗粒内的孔区分为微孔和粗孔是有实际意义的。催化剂的内表面主要是由微孔提供的(一般占内表面的90以上),这意味着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主要分布在微孔的内表面上,粗孔的内表面对催化剂活性的贡献相对而言是不重要的。但由于粗孑L中质量传递通常以自由扩散方式进行,而微孔中质量传递通常以努森扩散方式进行,两者的扩散系数相差约100倍,组分在粗孔中的传递比微孔中容易得多。因此,粗孑L的存在有减小组分在催化剂颗粒内部传递阻力之功效。由于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和传递阻力主要集中在微孔内,因此微孔孑L径的大小对催化剂的性能有更重要的影响。微孔孔径小,比表面积大,能负载更多的活性组分,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但孔径小不利于反应物向催化剂内部扩散,也不利于反应产物扩散离开催化剂,又会限制催化剂活性的发挥。图4.20为中压法聚乙烯催化剂的孔径与聚乙烯生成量的关系。由图可见,当催化剂平均孔径为16 nm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当孔径小于16 nm时,聚乙烯生成量随孔径增大而增加,说明此时孔径增大有利于聚乙烯分子自催化剂内部向外扩散起主导作用,但当孔径大于16nm时,聚乙烯生成量随孔径增大而减少,说明此时孔径增大使活性组分的负载量减少起主导作用。,通常,当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活性较高时,催化剂结构宜采用大孔径、小比表面积;反之,当活性组分的活性较低时,催化剂结构宜采用小孔径、大比表面积。在催化剂制备中,为达到要求的孔结构,主要途径是选择合适的载体。工业上常用的催化剂载体大体上可分为大比表面积载体、小比表面积载体和支持物三类。一些典型催化剂载体的几何参数列于表4.1。,由前面关于催化剂内扩散阻力对复杂反应选择性的影响不难推测催化剂颗粒内孑L径大小对复杂反应选择性的影响。对平行反应,当主反应级数高于副反应级数时,催化剂孔径小不利于反应的选择性;当主反应级数低于副反应级数时,催化剂孔径小有利于反应的选择性;当主反应级数和副反应级数相同时,孔径对选择性无影响。对串联反应,催化剂孔径小一般将使选择性降低。对一级串联反应,当排除内扩散影响,i=1时,B的收率xB和A的转化率xA的关系为,在当内扩散影响严重时,,由图可见,当内扩散影响严重时,B的收率将明显下降。因此,要提高目的产物B的收率,不宜采用细孔和大颗粒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是一种具有规整结构和均一孔径的催化剂。当分子筛的孔径和反应组分的分子直径很接近时,分子直径的微小差异即可引起扩散系数的很大变化,这种特性已被用于形状选择性催化剂的开发,可使反应选择性大幅度提高。甲苯和甲醇烷基化,和甲苯歧化,是工业上用于生产混合二甲苯的两种方法。二甲苯的三种异构体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二甲苯(可用于生产聚酯原料对苯二甲酸),但利用普通催化反应生产的混合二甲苯中三种异构体的分配接近平衡组成(摩尔分数):对二甲苯22,间二甲苯54,邻二甲苯24。而利用Mobile公司开发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进行上述反应,可使对二甲苯的摩尔分数达到90。原因是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孔径为0.70.8 nm,甲苯和对二甲苯的分子直径为0.63 nm,而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分子直径为0.69 nm,在ZSM5分子筛催化剂颗粒内,对二甲苯的扩散系数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1000倍,因此,反应生成的对二甲苯很容易扩散进入气相主体,而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则很难从催化剂内部扩散出来。,第四节 外部传递和内部传递的综合影响,上面我们分别讨论了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中外部传递和内部传递对反应的影响。但在实际过程中,这两者的影响往往是同时存在的,这时总效率因子将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外部传递和内部传递对反应影响的相对大小又将如何?虽然分别考察外部传递和内部传递的影响也能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但下面讲述的综合处理外部传递和内部传递影响的方法,将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个更简洁、更有普遍意义的答案。为了简便起见,下面的讨论以平板形催化剂为对象,但所得结果不难推广到其他形状的催化剂。我们仍然先讨论等温情况,然后再讨论非等温情况。一、等温条件下的总效率因子 在平板催化剂内取一薄层进行物料衡算,可导得如下扩散-反应微分方程:,量纲为一的形式:,式中,Bim=kgLp/De为传质Biot数,其物理意义为颗粒外表面处反应相内浓度梯度和反应相外浓度梯度之比,或内部传质时间tDi=L2p/De和外部传质时间tDi=Lp/kg之比。,传质Biot数Bim大,表示传质阻力主要在内部,传质Biot数Bim小,表示传质阻力主要在外部。对一级反应,由方程式(4.104)和边值条件式(4.105)和(4.107)可求得催化剂颗粒内部的浓度分布,进而求得总效率因子:,当很小,且/Bim也很小时,tanh,1,即外部传质和内部传质的影响均可忽略。,当3时,tanh1,于是对一级反应有:,在此条件下,表观反应速率为:,这时,如果/Bim l,则有:,如果/Bim l,则有:,内部传质影响严重。,过程由外部传质控制,应用式(4.108)计算总效率因子时,必须知道本征速率常数k以求取,与处理外部效率因子和内部效率因子时类同,可寻找一可观察参数以便于应用。根据总效率因子的含意,可由实验测定的表观反应速率可表示为:,将上式处理得:,2即为一个可观察参数,其值可由实验测定的(-rA)obs、主体浓度cAb、颗粒尺寸Lp和有效扩散系数De获得。图4.22标绘了一级反应系统,二、非等温条件下的总效率因子 非等温条件下的总效率因子将由反应相外部和内部的传质、传热阻力决定。已经知道非等温内部效率因子是Thiele模数、量纲为一活化能和发热函数in的函数。在考虑外部和内部传质的综合影响时,又引入了传质Biot数Bim。如果现在再要考虑外部和内部传热的综合影响,对平板催化剂颗粒,内部传热微分方程为:,量纲为一形式:,式中,Bih为传热Biot数,其物理意义为反应相内温度梯度和相外温度梯度之比。传热Biot数的大小表明传热阻力主要集中在反应相内或相外,或分布于两相之中。至此,不难想到,非等温条件下的总效率因子将是5个量纲为一数群的函数:,非等温条件下的总效率因子可通过数值计算求得,图4.23标绘了某些极限情况下的结果。由于前述催化剂的几何形状对效率因子的影响甚微,此结果可供用于其它形状催化剂颗粒时参考。,由图4.23可以看出以下几点(1)对放热反应,相间传热阻力(Bih小)使增大,而相间传质阻力(Bih小)使减小。(2)对吸热反应,叩随相间传质、传热阻力增大(Bim、Bih小)而减小。(3)当两个Biot数均大,即相间传质、传热阻力均小时,-的关系还原为前面提出的不等温相内效率因子的形式。(4)当二个Biot数均大,而且和Bim均小时,-的关系接近等温情况。,三、反应相内外的温度梯度分布 根据上面关于非等温条件下总效率因子的分析,可进而讨论反应相内、外不等温性的相对重要性。为了进行比较,讨论的范围将扩大到包括液固系统。根据式(4.79),催化剂内部温差Ti为:,或用量纲为一的形式表示为:,根据式(4.23),量纲为一的外部温差可表示为:,量纲为一总温差可表示为:,利用传热和传质类似律,可得,外部温差Tex和总温差T之比为:,对不同的Bim/Bih值,外部温差在总温差中所占的比例与可观察参数eDa的关系如图4.24所示,可见Bim/Bih值越大,对相同的eDa外部温差在总温差中所占的比例也越大。,由式(4.126)可知,参数b为物理性质、De、cp的函数,对气体、液体和多孔固体,这些物理参数的数量级如表4.2所列。,根据表4.2所列的数据,可求得表4.3所列。,由表4.3所列的数据和图4.23可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