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的安全管理.ppt
,建筑施工中模板工程的安全检查与管理2011年4月,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建设部文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和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第二部分 现场模板施工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第三部分 高大模板工程的安全管理 第四部分 关于模板设计 第五部分 现场模板检查的重点方面和部位,前言,建筑施工模板,作为一种工装,虽然它本身并不构成建筑工程产品的一部分,但是建筑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但决定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也决定了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安全,因此历来都受到国家的高度的重视。为了确保建筑施工模板的正确和安全使用,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有关模板工程的技术规范规程和管理规定,我国现行有关建筑施工模板的规范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中第二章 模板工程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第四章 模板分项工程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中 第五章中 模板支架计算、第六章中 模板支架(JGJ130-2010 2011年12月1日实施)5、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6、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282000;7、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JGJ96-958、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9、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65-8910、液压爬升模板施工技术规程(修订中)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实施指南 中第十一章 模板工程安全检查评分表12、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征求意见稿)GB-第七章 模板相关规范: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钢结构设计规范3、木结构设计规范,随着我们国家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中结构复杂、大空间、大跨度、大悬挑以及异型的混凝土结构越来越多,模板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模板施工中的坍塌事故也时有发生。2002年10月25日,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楼盖混凝浇筑施工中发生一起模板支撑系统整体垮塌,造成6人死亡、11人重伤、24人轻伤的重大安全事故;2003年2月18日,北京某研究发展中心浇筑门庭混凝土(高度28.1米、跨度24米)时模板支架坍塌,造成3人死亡、17人伤的重大安全事故;2004年2月26日,河南某省机关办公大楼在浇筑大门檐顶混凝土时(高度15米、跨度15米),模板支撑系统坍塌,造成5人死亡、9人伤的重大安全事故;,2006年5月19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旅游区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12#舞蹈楼工程,在中厅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发生模板垮塌,造成6人死亡、18人受伤的重大安全事故;2005年8月21日,某市一在建的演播大厅在浇筑三层楼盖的混凝土时,支撑大梁的钢管屈曲坍塌,正在楼顶作业的20多名工人从十几米高处坠落,并被落下的水泥板、钢管掩埋,事故造成13人受伤、1人死亡的安全事故;2007年2月12日,某市图书馆在浇筑楼盖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高度24米、面积450平方米的楼盖模板支架整体坍塌,楼顶作业人员坠落并被掩埋,造成7死7伤的重大安全事故;,2008年10月8日,庄河某办公楼中厅五层楼盖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因模板支架坍塌,引发楼盖整体垮塌,造成整个中厅共5层一塌到底,并造成3人坠落地面,1人重伤、2人轻伤;2009年5月26日,甘井子区前盐村盐岛湖住宅小区4#楼,一名操作工人站在3米高钢管模板支架上铺设的并排2根木方上绑扎钢筋,因木方翻滚跌落地面,造成颅脑损伤致死。2009年12月17日,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远船坞1#坞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因模板坍塌造成3人被混凝土掩埋导致死亡的重大安全事故。,2009年6月16日江苏省南通如东东洋口港中石油LNG接收站1号储罐工程模板支撑坍塌,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2009年8月17日重庆市铜梁县金江水泥公司发生模板支撑坍塌事故,死亡7人;2009年,哈尔滨黄河公园地下改建工程发生大面积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因事故发生在清晨,大量工人还没上班,死亡1人;2009年 9月6日14時許,位於鄭州市航海路和中州大道路口以北一百米左右正在施工的富田太陽城(二期工程),其中心采光井模板支架突然垮塌,造成施工人員2人死21人傷。,2010年1月3日下午2时20分,昆明新机场工程航站区A3标段东引桥一个即将完成混凝土浇筑的桥跨突然发生垮塌,截止晚8时15分,已造成7人死亡、8人重伤、26人轻伤的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坍塌的航站区东引桥下密布钢结构承重支架,桥面混凝土箱梁结构全部垮塌,只有一侧连接钢筋与墩柱支撑面相连。垮塌桥面长38.5米、宽13.2米、高8米,桥面从右向左塌落,左端钢筋还连接在桥柱上,网状结构的支撑钢架全部压塌,右侧部分严重扭曲的钢架残留着损坏的扣件。,2010年1月12日11点50分左右,安徽芜湖市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配送中心工地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模板支架倒塌事故。6人经抢救无效死亡,7人受伤。,2010年10月5日下午15时40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博览中心二层中庭14米高模板支架,建筑面积330余平方米,因模板支架安装严重违背方案,使模板支架受力体系产生严重缺陷,在浇筑砼中突然发生整体坍塌,造成2人死亡、2人重伤、6人轻伤的安全事故;2010年12月30日,位于梭鱼湾的垃圾处理中心工程30米长的坡道顶盖砼浇筑接近尾声时,因模板支架立杆间距过大,立杆失稳,发生模板支架整体坍塌事故,多人受伤,所幸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使原计划年底前地下工程0.00平口的计划落空。,、,第一部分 建设部文件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和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2009年5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下发了文件,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对建筑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定义、范围和管理作了更具体、更明确的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定义: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共包括七个方面:,其中模板工程:三、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一)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大模板、滑模、爬模、飞模等工程。(二)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且小于8m;搭设跨度10m及以上且小于18m;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且小于15kN/m2;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且小于20kN/m;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三)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小于700kg(7kN)及其以下。,在管理上规定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以下简称“专项方案”)。“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指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单独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文件。规定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或办理安全监督手续时,应当提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和安全管理措施。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当建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分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编制。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经施工单位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方可实施。,同时还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范围 作了界定:其中模板工程二、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一)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二)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三)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7kN)以上。,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管理要求除了按照规定要求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外,还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参加专家论证会人员应包括:(一)专家组成员;(与工程有关单位的人员不能成为专家组成员)(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三)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相关人员;(四)施工单位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五)勘察、设计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人员。,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专项方案经论证后需做重大修改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论证报告修改,并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专项方案组织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调整专项方案。对于按规定需要验收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当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监理单位应当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列入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应当针对工程特点、周边环境和施工工艺等,制定安全监理工作流程、方法和措施。,监理单位应当对专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理;对不按专项方案实施的,应当责令整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应当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建设单位接到监理单位报告后,应当立即责令施工单位停工整改;施工单位仍不停工整改的,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向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建设单位未按规定提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和安全管理措施,未责令施工单位停工整改的,未向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告的;施工单位未按规定编制、实施专项方案的;监理单位未按规定审核专项方案或未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施监理的;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2009年10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又发布了建质2009254号文件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导则对建质200987号文件中“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模板工程中的“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定义为“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导则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验收管理、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管理以及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监督管理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导则是项目监理工程师开展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现场监理管理工作的依据和指导原则。,如何理解导则中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所指的“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施工总(面)荷载15kN/m2及以上:是指板式构件而言;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是指梁式构件而言。计算荷载时,应包括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全部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按实际情况选用)的标准值。1、永久荷载的标准值:(1)混凝土及钢筋自重荷载标准值;(混凝土取24kN/m3;钢筋梁取1.5kN/m3,板取1.1kN/m3)(2)模板自重荷载标准值;(平板的木模板及小楞0.3kN/m2;平板的定型组合钢模板及小楞0.5kN/m2;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梁的木模板和钢模板分别按以上数值按展开面积计算。),2、可变荷载标准值:(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计算模板及小愣时取2.5kN/m2,再用集中荷载2.5kN验算;计算大愣时取1.5kN/m2;计算支架立柱时取1.0kN/m2。)设计时,从偏于安全角度考虑,一般不论计算立柱还是大愣、小愣、板都取2.5kN/m2。(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对水平面模板取2kN/m2,对垂直面模板取4kN/m2,且作用范围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有效压头高度范围内)(3)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按照向模板内的供料方法不同分别取2kN/m2,4kN/m2,6kN/m2),举例说明一:假设混凝土楼板350厚,木模板。1、永久荷载:(1)混凝土及钢筋自重荷载标准值=(24+1.1)0.35=8.785kN/m2;(2)模板自重荷载标准值=0.3kN/m22、可变荷载:(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2.5kN/m2(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2kN/m2(水平面模 板)(倾倒与振捣二者取一,且取大值。)故该楼板的施工总荷载=8.785+0.3+2.5+2=13.585 kN/m2。一般情况下,当楼板厚度大于或等于400时,楼板的施工总荷载将大于15kN/m2。,举例说明二 混凝土梁截面5001200,木模板。1、永久荷载:(1)混凝土及钢筋自重荷载标准值=(24+1.5)1.20.5=15.3kN/m;(2)模板自重荷载标准值=(0.5+1.22)0.3=0.87kN/m2、可变荷载:(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2.50.5=1.25kN/m(偏于安全)(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20.5=1kN/m(水平面模板)(倾倒与振捣二者取一,且取大值。)故该混凝土梁(集中)线荷载=15.3+0.87+1.25+1=18.42kN/m。一般情况下,当梁宽高比在1:2左右时,截面大于0.66m2时,梁的集中线荷载将大于20kN/m(如:梁截面0.551.2=0.66m2;0.61.1=0.66m2)。当梁高宽比小于1:1时(扁梁),截面大于0.6m2时,梁的集中线荷载将大于20kN/m(如梁截面1.00.6;1.20.5)。,1 总 则1.1 导则的编制目的: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1.2 导则的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1.3 导则”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定义 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1.4 导则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的要求“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2 安全专项方案管理 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提出具体的管理要求。包括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要求、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核论证要求。2.1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的要求:2.1.1 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2.1.2“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二)工程概况:说明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模板施工范围、构件支架搭设高度)、施工要求(施工节奏、模板种类、材料规格或混凝土种类、施工温度、混凝土浇筑方法、速度、顺序等)和技术保证条件(施工验收依据、质量标准),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度,支撑的地基情况等,还应说明现场进行模板施工的安全条件,包括工期要求、材料设备进场数量、质量是否满足规范及方案要求,劳动力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要求、资金是否到位、安全设施是否齐备等。(三)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计划与设备计划等,包括、规格、数量、进出场时间等。(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板技术体系,如木模板、大模板、滑模、爬模等。根据选择的模板体系,说明模板体系的构造,绘制模板体系图和节点详图,明确模板材料及杆件的规格和布置间距;说明模板使用的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技术指标,提供模板设计计算所需要的技术数据;说明模板搭设的工艺流程并按照工艺流程说明模板体系的具体搭设方法;说明模板支撑系统的地基种类、地基基础做法和地基承载能力(标准值);如果立杆座落在楼板上,应对楼板、梁的承载能力进行验算,如不能满足要求(一般都不满足要求)应采取一定的构造措施(如下层的一层或两层立杆不拆除或不完全拆除)。说明保证模板体系整体稳定的构造做法和技术措施;说明保证模板安全使用的技术要求和安全防护措施及具体做法;说明模板工程的施工检查和验收验收依据和标准。,(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砼浇筑施工(模板使用)安全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根据选择的模板体系及与其对应的模板施工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艺,从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人员配备、材料设备性能等方面,并从模板施工准备、模板的制作、安装、拆除等全过程制定模板施工安全保证技术措施;根据模板施工工序找出各个工序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预案,并组织演练;制定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和养护过程中对模板体系的整体位移和局部变形进行检测监控的方法和防止产生位移的技术措施。,(六)劳动力计划:包括劳动力的工种、数量、进出场时间,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数量、专业,特种作业人员的专业工种、数量、持证上岗情况等。(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每项计算列出计算简图和截面构造大样图,注明材料尺寸、规格、纵横支撑间距。对选定的模板体系的各个杆件和节点的强度、变形(位移)、(局部和整体)稳定性进行设计和验算,验算结果应能满足规范要求。模板设计的计算书和图纸作为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并上报审查。,2.2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核论证2.2.1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及专家论证的流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遵照谁施工、谁编制的原则,由施工单位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并应先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再按照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参加专家论证会的成员有以下人员组成:(一)专家组成员;(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三)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相关人员;(四)施工单位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五)勘察、设计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专家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方案是否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施工条件编制;方案、构造、计算是否完整、可行;(二)方案计算书、验算依据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三)安全施工的基本条件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情况。(主要审查方案提供的现场安全施工要达到的技术保证条件)施工单位根据专家组的论证报告,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重新经过施工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批,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审查方案要审查专家论证意见是否予以补充完善)监理单位应在编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时,应明确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重点审核内容、检查方法和频率要求。,说明一个问题:目前,我们的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方案”编制大多采用软件计算,也有用手算。用软件计算编制的方案,相对于手算,总体上质量是相对较好的,但是由于软件出的较早,而文件相对较晚,所以按照软件编制的专项方案在格式和内容上,不完全符合(2009)254号文件的规定格式和内容的要求,因此用软件编制完的方案,在编制完后,还需要按照(2009)254号文件要求用手工调整,补充相关内容。另外,还有一点要引起注意的就是,采用网上下载的2008版的“品茗计算软件”编制的安全专项方案,因软件本身在计算垂直模板面的内力时,对“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一项荷载给的是错误的(应给4kN/m2,软件按水平模板面给2kN/m2);还有,在计算楼板的活荷载时,只记取浇注混凝土荷载2kN/m2,没记取施工人员设备荷载2.5kN/m2,这样计算结果就偏于不安全,因此需要手工对计算书的计算结果作调整。,还有,在计算梁下立杆荷载时,当梁下为3根立杆,或梁下1根、梁两侧各1根立杆时,计算中间一根立杆的荷载软件采用3的方法,这样计算结果对中间杆是偏于不安全的:根据计算,中间杆大约承受55%以上的总荷载,而两侧的两根杆各仅承受不足25%的总荷载。(梁两侧立杆间距拉得越大,梁底立杆承受的荷载就越大,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两两侧的立杆应尽量向梁两侧靠拢,间距越小越好)。还有就是由于我们填表的错误而导致计算错误,如在计算梁两侧立杆荷载时,如果填表时没有给出两侧楼板的计算宽度,则梁两侧立杆的荷载计算值将会偏小,使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因此也需要对软件计算的结果采用手工方法给于修正。,3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的验收管理3.1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应由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对地基土的承载力指标应有检测依据,并留存记录。3.2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材料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资料:(1)施工单位应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2)施工单位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3)采用钢管扣件搭设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时,施工单位还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对梁底和板底(需要按照抗滑进行设计的)扣件应进行100%检查。施工单位对该部位的检查应100%,监理应按10%抽查,并对抽检结果各自做好记录。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上述要求施工单位检查的项目和内容所作的施工记录进行检查验收,并对检查结果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抽检复核。3.3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4.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管理4.1 一般规定(1)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应优先选用技术成熟的定型化、工具式支撑体系。(2)搭设高大模板支撑架体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建筑施工脚手架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其他相关施工人员应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3)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或方案编制人员应当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对现场管理人员、操作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模板支撑工程工艺、工序、作业要点和搭设安全技术要求等内容,并保留记录。(4)作业人员应严格按规范、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正确配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4.2 搭设管理(1)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地基承载力、沉降等应能满足方案设计要求。如遇松软土、回填土,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平整、夯实,并采取防水、排水措施,按规定在模板支撑立柱底部采用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和足够面积的垫板(垫板根据其自身刚度情况采用的可用长度一般不宜超过宽度的2倍。如仅仅靠垫板不能满足要求,应浇筑砼垫层解决)。(2)对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其高度与宽度相比大于两倍的独立支撑系统,应加设保证整体稳定的构造措施。(3)高大模板工程搭设的构造要求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支撑系统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应设置扫地杆、纵横向支撑及水平、垂直剪刀撑,并与主体结构的墙、柱牢固拉接。(4)搭设高度2m以上的支撑架体应设置作业人员登高措施。作业面应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5)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塔吊等起重设备的钢结构架体机身及其附着设施相连接;禁止与施工脚手架、卸料平台等架体相连接。,4.3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使用与检查(1)模板、钢筋及其他材料等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放平放稳。施工总荷载不得超过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荷载要求。(2)模板支撑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立柱底部不得松动悬空,不得任意拆除任何杆件,不得松动扣件,也不得将模板支撑系统用作为缆风绳的拉结点。(3)施工过程中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A)立柱底部基础应回填夯实;(给出承载力设计值确定值)(B)垫木应满足设计要求;(强度、刚度、面积)(C)底座位置应正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规定;(D)立柱的规格尺寸、垂直度、布置间距、位置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搭接、侧弯、垂直度)(E)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设置应符合规定,固定可靠;(F)安全网和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符合要求。,4.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确认具备混凝土浇筑的安全生产条件后,签署混凝土浇筑令,方可浇筑混凝土。(2)框架结构中,柱和梁板的混凝土浇筑顺序,应按先浇筑柱混凝土,后浇筑梁板混凝土的顺序进行。浇筑过程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并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避免引起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失稳倾斜。(3)浇筑过程应有专人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观测,发现有松动、变形等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撤离作业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4.5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拆除管理(1)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应核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浇筑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审批签字手续。(依据)如上部还有施工荷载时,还要考虑采取增设辅助支撑措施。(2)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拆除作业必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不应大于两层。设有附墙连接的模板支撑系统,附墙连接必须随支撑架体逐层拆除,严禁先将附墙连接全部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支撑架体。(3)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时,严禁将拆卸的杆件向地面抛掷,应有专人传递至地面,并按规格分类均匀堆放。(4)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和拆除过程中,地面应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范围。,5.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的监督管理5.1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拆除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发现险情,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应急措施,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5.2 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拆除及混凝土浇筑过程实施巡视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责令整改,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拒不停止施工的,应当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5.3 建设主管部门及监督机构应将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作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重点,加强对方案审核论证、验收、检查、监控程序的监督。,第二部分 现场模板施工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一、管理工作 问题(一)问题:未编制模板专项方案,或设计和专项方案的内容和计算书不完整,方案审批不全。措施:模板施工前检查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完整性,并检查计算书和施工企业内部的签字审批手续。说明:计算书计算不完整,计算的构件不具有代表性,对未计算的构件采用何种方法支模不加说明。安全构造措施阐述不全面,该要求的没有明确提出要求。所以当单位工程中,梁(板)截面种类较多时,应分组归类,选取有代表性的构件作为控制条件进行设计计算。对未计算的构件采用哪种支模方案要明示。对构造措施要尽可能详尽,必要时加上一句“未尽事宜应严格遵照某规范某条某款施工”。,(二)问题:现场模板施工与安全专项方案脱节,施工不按方案操作,或方案不具体施工无据可依,造成模板安全隐患。措施:按照审批后的专项方案,加强对照检查现场施工支模,发现不照方案施工应严格制止。说明:在许多发生模板坍塌事故的现场,都能看到共同的现象:方案本身没有大的毛病,主要是施工现场走样导致模板体系的荷载传递发生变化,使某些杆件的承受荷载大大超过其承载能力导致整个体系坍塌,比较典型的立杆的间距,水平杆的步距、剪刀撑布置等。在有的事故现场,也发现发生事故的关键部位、环节,恰恰方案中也未加以规定,操作人员仅凭经验、习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三)问题:立杆坐落在土层上时不验算地基承载力,坐落在混凝土楼板上时不验算楼板承载力。措施:立杆地基承载力构成立杆承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该部分计算模板规范JGJ162-2008没有提及,应按照扣件脚手架规范JGJ130-2001的规定计算。说明:有时我们在对高大模板地基进行处理时,采取基土夯实后铺设一层混凝土垫层的做法。此事对地基的验算,第一步应验算混凝土承载力,第二步应验算混凝土下的土层承载力。因此要求土层处理后必须给出允许承载力设计值,现场应通过一定的实验或检测手段得出数据,作为计算的依据。立杆坐落在楼板上时也应验算楼板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增设下层楼板附加支撑等措施并对附加支撑措施进行验算。,二、材料问题(一)问题:支撑钢管侧弯超过规范规定,钢管皮厚不满足标准要求时未按实际换算;措施:对支撑用钢管使用前应检查初始侧弯(挠度),不符合规范要求不得使用。(钢管允许初始侧弯L/1000).对钢管皮厚检查,并与计算书校对复核,不符合时应按实际皮厚进行换算。说明:钢管侧弯,是钢管支撑承受偏心压,这是规范不允许的,规范要求钢管立柱必须保证轴心受压,偏心压会大大降低钢管的承载能力。现在市场上非标钢管很多,钢管皮厚3.2mm,甚至3.0mm,钢管承载力最大可降低接近30%。所以必须按照实际皮厚换算,验算非标钢管的实际承载能力。,(二)问题:扣件质量不合格,施工缺少拧紧效果检验。措施:杆件连接是通过扣件的抗滑移性能实现的,而抗滑移性能又与扣件的拧紧程度有直接关系。检查办法就是检查扣件的拧紧力矩。首先施工单位要自检,可查看自检记录,同时监理应采取抽检方法验收。扣件拧紧力矩应满足规范要求(4065Nm)。说明:现场缺少力矩拧紧程度检测手段和工具是较普遍现象。要求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应配备必要的检测工具(力矩扳手)。同时在思想上要重视对扣件拧紧程度检验工作。,(三)问题:可调顶托的托头型式不符合要求。措施:规范要求可调顶托的托头应采用槽钢制作,其宽度能安放2根钢管。如安放1根钢管时,钢管应居中安放,钢管两侧用木楔揳紧固定。目的是保证保证钢管的轴心受力状态,不致产生偏心压。说明:现在还能看到有的现场采用角钢横担制作的可调顶托,应加以改造后使用。,三、施工问题(一)问题:梁、板立杆间距大小不一、不相等或不成倍数关系(不赶模数),水平杆不连通,设单向水平杆;措施:模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是由立杆水平拉杆间距大小决定的,梁、板立杆间距大小不一、不相等或不成倍数关系(不赶模数),就无法保证水平杆连通。所以必须要求间距相等或成倍数关系。说明:立杆间距往往是通过计算确定的,但不能按计算结果直接采用,应按照相等或成倍数关系的原则进行调整。一个方向的水平杆只能决定一个方向的立杆计算长度,因此必须保证每个立杆节点上都应该有双向的水平拉杆。,(二)问题:模板钢管支撑立柱的底部缺少垫木和底座,未设置纵、横向的扫地杆,基础承载力不均或不满足设计要求。措施:支撑梁、板的支架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说明:设置底座板和垫板的目的是使立杆的荷载能通过底座板和垫板扩大与地基接触面积后传递给地基。模板规范JGJ162-2008规定,钢管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板和垫板;木立柱底部应设置垫板。垫板面积的大小应通过计算确定。设计时应考虑到由于垫板的刚度可能会导致垫板有效面积的折减问题除非设计的垫板可看作是完全刚性的要有足够的厚度。,(三)问题: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未设置纵横向水平杆,或可调顶托伸出超长,或顶托下第一道水平杆距离过大;易使支撑体系稳定性不足。措施: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可调顶托伸出长度一般200,或顶托长度的1/2。说明:对于设置可调顶托时模板立杆的计算长度,扣件脚手架规范JGJ130-2001给出了公式L0=h+2a,这个公式把可调顶托伸出水平杆的部分看作是悬臂端,因此把计算长度增加了;,在该规范中,对脚手架立杆计算长度的计算公式L0=kh,其中k为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k=1.55;为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的具体数值可查规范的表格给出。而在模板规范JGJ162-2008中,立杆长度计算公式L0=h,但却没有考虑设置可调顶托时的立杆长度计算公式。在目前某些模板计算软件中,考虑了以上诸多因素,并从偏于安全考虑,将模板立杆计算长度公式描述为L0=k(h+2a),其中k=1.155,=1.7,h为可调顶托伸出立杆顶端的长度,一般取h200。顶托伸出长度过大,固定于钢管内长度就会偏小,必然会造成弯折角形成偏心受压。所以要控制伸出长度。顶托下第一道水平杆距离过大,也会导致a值过大,使计算长度大大增加。,(四)问题:钢管支撑体系的水平拉杆在没有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的情况下,未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措施:钢管支撑体系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说明:顶紧的目的是利用四周建筑物的刚度来提高模板支架的整体稳定性。顶紧效果与四周建筑物结构形式有关。如因层高、柱距等因素影响顶紧效果不佳时,可采取加强剪刀撑的方法来解决。,(五)问题:对于楼梯等部位需要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支撑时,没有对其支撑系统进行设计计算,倾斜支撑底脚无防滑移的措施,无水平连接和与建筑物固定措施。措施:当模板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时,应对其进行设计计算,在无设计的情况下,所有垂直支架柱应保证其垂直。当模板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说明:楼梯等倾斜构件支模立柱有两种设置方法,直立柱和斜立柱,直立柱时,立柱上端易产生侧滑,斜立柱时,立柱下端易产生侧滑,因此要有防侧滑措施,否则一方面对立杆本身受力不利(附加弯矩),另一方面易造成架体整体失稳,导致塌模。,(六)问题:模板安装作业缺少安全的操作平台,作业人员在安装梁、剪力墙、柱模板时用木方代替脚手板使用或直接站在钢管上作业。措施:支拆模板作业应有牢靠的立足作业面,支拆3m以上高度的模板时,必须搭设脚手架,高度不足3m的可用移动式高凳,不准站在拉杆,支撑杆上操作,也不准在梁底模上行走操作。说明:超过2米就算高处作业,就应提供保证安全的作业条件,操作平台是有标准的,现场用木方、单块桥板做操作平台,无法保证操作人员作业安全。2009年5月26日,甘井子区前盐村盐岛湖住宅小区4#楼,一名操作工人站在3米高钢管模板支架上铺设的并排2根木方上绑扎钢筋,因木方翻滚跌落地面,造成颅脑损伤致死。按规定,应扎设操作平台,平台下方应设平网防护。,(七)问题:立杆搭接,相邻立杆对接在同一跨间;措施:钢管长度应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