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冯双兰修改.ppt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森林被人们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简单记为“水气净美无(物)尘沙”。水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净净化空气;美美化环境;无(物)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尘吸烟除尘;沙防风固沙。另外,还可图示如下:,森林的作用,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河流中上游、坡地平原农田周围荒漠地区园林区道路两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繁衍物种,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净化空气,例证(2008海南高考)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1)、(2)题。,(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 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B.C.D.,答案:(1)D(2)B解析:第(1)题,相同降雨强度下,从表中可以看出泥沙量从小到大依次为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第(2)题,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的生态效益肯定不如自然植被;坡地开垦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合理的措施应该是因地制宜,宜草则草,宜林则林,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荒草地的泥沙量小于油松幼林地。,2.破坏后的危害,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烟滞尘,防风固沙,繁衍五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破坏后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古到今,世界森林覆盖率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什么?,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中高纬地区?为什么中纬度地区森林分布较少?,2.森林的分布 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30,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3 森林的分布,一些沿海低地的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它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联系起来,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请你代表这些国家说出你的理由并绘制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森林面积减少,大气CO2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沿海国家关心木材生产,分析说明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并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你的看法,案例研究,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1、思考热带雨林的分布规律 2、找出热带雨林三大集中分布区,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位置,读世界主要森林分布图思考下列问题,想一想,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 大,原因有: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受暖流的影响大 受寒流影响大纬度低,热量充足 陆地面积宽广A B C D,D,做一做,1调节全球碳氧平衡,CO2,热带雨林,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高的系统,光合作用,O2,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固定的碳上千亿吨/年,2.促进水循环,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储存降水,海洋,3.维持全球生态平衡,4“基因宝库”:天上地下,各类物种繁多,5“医学宝库”:各类树种,多为制药原料,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生态的优越性雨林地区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从而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具有很高的生产力。,2.脆弱性,淋洗作用强,土壤养分含量少,植被恢复难度大,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被毁的原因人类开发,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一)过度的迁移农业(二)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三)商业性伐木(四)开辟大型农牧场根本原因:人口增长与贫困,亚马逊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被毁的原因,人口增长与贫困是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很多发展中国家正深陷“”怪圈,“PPE怪圈”是指“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根据书本提供的资料,分析说明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影响 1说一说:迁移农业的过程。2算一算:同一块土地被再次利用的周期大约需要多少年?3析一析:迁移农业土壤肥力的变化及其原因 4.议一议:迁移农业的休耕期长短对热带雨林产生的不同影响。人口的变化、迁移农业频率和规模的变化,又会给热带雨林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活动探究,热带雨林的迁移农业,迁、迁、迁,雨林升浓烟。不知这片地,还能耕几年?待到无奈离去时,满地疮痍在眼前。,(1)至少15年。,(2)A表示原始森林情况土壤肥力状况;B因为森林焚烧土壤肥力增加;C 经过几年耕作后土壤肥力下降至最低;D弃耕后土壤肥力慢慢提高。,(3)在人口数量很小时,对雨林的破坏有限,当人口过多时,迁移农业频率和规模过大时,将加速了雨林的衰亡和土地肥力的减退。,亚马逊地区的开发计划,修建亚马逊横贯公路,(2)亚马孙开发计划内容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32页思考,对于修建雨林公路的评价,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辨证地看问题。从“弊”的方面看,它可能造成林区居民的增加、开发公司蜂拥而至、相应的工厂也乘虚而入,雨林的受损程度也日益加大,甚至会加速雨林的毁灭,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利”的方面看,它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当地的经济建设将会随之突飞猛进,巴西国内的经济压力将得到缓解。至于公路该不该修的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认识到修与不修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移民亚马逊平原,移民亚马孙平原a.移民亚马孙平原的客观条件: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b.促使移民的因素:一是自然因素:人口稠密的东北部是全国最干旱的地方;二是经济因素:东北部贫困人口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三是政策因素: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政策的驱动。,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五.雨林的前途 开发还是保护,从巴西的角度:,从世界的角度:,开发,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保护,以获取更多的环境效益,从现状看:,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两难之地,1.开发的理由,有助于脱离贫困,改善人们生活,森林非常大,能容纳许多活动,森林燃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微不足道,2.保护的理由,沙漠的扩大,二氧化碳的增加,物种的毁灭,3.保护的措施,例证 读拉丁美洲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区是:A,B,A、B两地区的典型植被分别是、。(2)与A处相同的植被还集中分布在、地区,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是导致A地区植被被毁的直接原因。简述破坏的方式有哪些?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该地区的植被?,答案:(1)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热带雨林热带草原(2)刚果盆地东南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3)人类的开发破坏方式:焚耕开垦、农场和牧场的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和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对亚马孙雨林的保护措施有: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建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的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等。解析:本题以拉丁美洲图为背景考查热带雨林的分布、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第(1)、(2)题属识记性的内容。第(3)题,巴西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是人类的开发,其保护措施根据教材从防、治两个角度回答即可。,例证 读“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地区城镇稀少的原因是什么?(2)亚马孙横贯公路全长 多千米,从 横跨亚马孙地区,一直延伸到。(3)简述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对亚马孙雨林产生的负面影响。,答案:(1)气候湿热,不利于人类生活;丛林密布,通行困难;殖民经济的影响,开发较晚。(2)5 500大西洋沿岸西部秘鲁边境(3)随着公路铺设,大量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大规模的农场和牧牛场随之出现,伐木公司的运输更为方便,沿线新建了城镇居民点,河川沿岸建起了造纸厂、炼铝厂等,对雨林造成了直接的或间接的破坏。解析:第(1)题,图示地区为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气候湿热,丛林密布,交通极为困难,开发较晚,所以地广人稀,城镇稀少。第(2)题,主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公路本身的修建对雨林影响不大,但因铺设公路而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对雨林的破坏是巨大的。,(创新题)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而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砍伐和焚烧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占该国总排放量的70%。巴西政府11月公布2020年将温室气体减排36.1%至38.9%的自愿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将每年亚马孙毁林面积减少80%,这些措施得到了民众的普遍拥护。读图完成13题。,1.关于图示区域植被的说法,正确的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 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全球最古老的生物群落 繁衍物种最多的场所 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 B.C.D.2.该地区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是()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B.美化环境、保持水土C.涵养水源、调节气候D.提供木材、供应林产,3.下列关于亚马孙雨林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继续实行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的政策B.巴西政府全面禁止对亚马孙雨林进行开发C.开展保护性开发,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D.根据各国需要,加大开发力度,发展当地经济【解析】对热带雨林的保护是全世界的责任,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答案】1.D 2.C 3.C,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较低,但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回答4、5题。,4.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增加木材产量 调整农业结构 提高生态质量 提高农民收入A.B.C.D.【解析】森林具有很好的生态环境效益,一句话就是“水气净美无(物)尘沙”,具体来说就是: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再加上我国目前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促使我国推出了退耕还林的政策,其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答案】C,5.近年来,建设防护林提倡多个树种搭配的根本目的是()A.追求森林产品多样化B.美化林区环境C.降低植树成本D.增强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按照生态学的观点,一个生态系统只有生物达到一定的数量和层次,也就是说组成一个由许多条生态链构成的金字塔型结构,才会比较稳定,植树造林也应该如此。【答案】D,地球上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是?A、中纬度的温带草原B、低纬度的热带草原C、亚寒带针叶林D、热带雨林,影响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光照和热量B、地形和降水C、地形和热量D、降水和光照,课后作业:,(1)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哪种自然资源?,(2)以我国东北三江平原为例,说明这种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通过本单元的认真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少知识,知道了美丽的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也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再次提醒我们大家要保护地球,因为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青山荒芜,森林消失,江河断流,空气污浊,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土地沙化人们滥用化学用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保护森林,迫在眉睫,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为环境保护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