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和阁夜.ppt
秀一秀,诗歌背诵小比赛,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1,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3,绝句 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4,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 相杜甫,5,绝句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6,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7,赠花卿 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 高杜甫,9,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10,杜甫诗,旅夜书怀 杜 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教学目标1.运用已掌握的鉴赏诗歌的思路解读诗歌内容。2.当堂背诵3.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中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解题方法。,旅夜书怀 杜 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一看标题,诗歌鉴赏思路:,二看作者,三看注释,四看全文,提示:注意阅读的思路(写景,叙事)。,一看标题,旅夜书怀,本诗是在旅途之夜抒发的情怀。提示了写作时间。,杜甫(712770)字_,自称_ _。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也被誉为“_”。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_ _;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著有_。,二看作者,子美,少陵野老,诗史,诗圣,杜工部集,沉郁顿挫,三看注释,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严武忽然去世,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写作背景:本诗写于杜甫在西南漂泊时期,生活是漂泊的,心境是凄苦的。,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大江奔流,明月在水中翻滚如涌。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就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四看全文,旅夜书怀 杜 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背一背,旅夜书怀 杜 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历来传诵的名联。你认为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4分),答案示例,“垂”和“涌”用得尤为传神。“垂”是低垂的意思,“涌”是滚涌的意思。平野茫茫,群星低垂地面;江涛滚滚,月光在江中翻滚涌动。诗人表现了夜色中原野的辽阔和江流的奔腾,以此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境。,(1分),(1分),(2分),“垂”和“涌”用得尤为传神。“垂”是低垂的意思,“涌”是滚涌的意思。(1分),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平野茫茫,群星低垂地面;江涛滚滚,月光在江中翻滚如涌。(1分),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绘景象),诗人表现了夜色中原野的辽阔和江流的奔腾,以此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境。(2分),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效果),解答方法:(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景象加手法)(3)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效果),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09年山东卷)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09年四川卷)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09年广东卷),高考试卷中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题目:,炼字型,2008年: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天津卷、上海卷、安徽卷、湖南卷(六套),近三年来高考考查炼字情况:,2009年:广东卷、山东卷、四川卷(三套),2007年:全国II卷、广东卷、江西卷、辽宁卷、天津卷(五套),解答方法:(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景象加手法)(3)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效果),牛刀小试感受高考,(2008年全国卷II)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4分),答案示例,“网”指“网住”。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使用了想象、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惜春之情。,第一步:提出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运用了何种手法。(描述景象和手法),第三步:指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效果)。,1分,2分,1分,凉州词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问: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4分),(06年全国卷),答案示例,最生动传神的是“怨”字,“怨”是埋怨之意,在诗中用了拟人手法,怨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写出戍地的苦寒,抒发了吹笛人思乡的愁绪。,第一步:提出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景象加手法),第三步:指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效果)。,2分,1分,1分,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2008年全国1卷,答案示例,第一步:提出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用了怎样的手法。(描述景象加手法)第三步:指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效果),“拳”和“退”,。,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1分,1分,2分,诗句有:,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体味一下作者这二句诗里所描绘的意境。首先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细草、微风、岸、危樯、舟 星、平野、月、江流,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阔岸,孤立突兀的危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着漫漫长夜,草:,细,孤弱,风:,微,轻风 虽轻却不断,岸:,(阔大的)江岸,樯:,危,高 孤立突兀,夜:,(凄冷的)夜晚,舟:,独,孤舟,孤舟,点,线,面,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平野:,月:,江流:,低垂,阔,辽阔无边,垂,明朗的月光,汹涌澎湃,远景,近景,星空低垂愈显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月似乎不堪滚滚东流的大江的压逼而一下子涌了出来,结论:,阔岸平野大江,孤舟,何等孤单何等渺小,诗人命运的写照,明确:诗人这时已到了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房倌、郑虔、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现在,“五载客蜀郡,一年在梓州”的生活刚刚结束,而将来的生活如何又难以预料。,艺术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颈联:,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那么“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明确:“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的,不做”官”是因 为”老病”而休的.,思考:诗人名满天下,是因为什么?,明确:韩愈写诗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过誉之词.,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说这样呢?,明确:这很明显的是激愤之语,既然“名声”是因“文章”而著的,那么,“官休”也就不是因为“老病”了,理解:联系杜甫一生的经历可知:杜甫一生不受皇帝的重用,又遭到了同列的排挤所以在这儿所写的仍是激愤之词.,尾联:诗人自况,以什么自况的呢?,沙鸥,以”飘飘”喻己则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然后又以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作比,茫茫的天地和一只孤独的沙鸥作比,就更显得孤独和凄凉了.,天 地,沙鸥,直抒胸臆,对比的手法,_,艺术手法:,杜甫,“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阁 夜 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阁 夜 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阁夜是一首七言律诗,每句节奏都为“二二三”,如“岁暮阴阳催短景”。全诗的感情基调沉郁悲慨,故宜用低沉、顿挫的调子来诵读。,赏析诗文,1、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的心境如何?“岁暮阴阳催短景”中的“催”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2、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为千古名句,说说其妙处。3、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什么?作者情感如何?4、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作者联想此地两位历史人物的用意何在?,鉴赏指导,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天涯”,称所在地资州,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指黎明前,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岁暮:指冬季。明写时序,暗含自己已届暮年之意。短景:指冬天日短。此处深意是说光阴苦短。催:这一动词,逼真地写出衰年岁暮,久客不归,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相催。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万里飘泊之意。,(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的心境如何?“岁暮阴阳催短景”中的“催”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作者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图景:时令到了寒冬,白昼越来越短,诗人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歇的寒宵,诗人对此倍感凄凉寒怆。,赏析诗文,“催”字是催促之意,催字不但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更写出时光流逝之速,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从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音调转柔。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寓情于景,借眼前雄浑伟丽之景传达出诗人此际沉郁悲慨的心情。,赏析诗文,颔联的妙处在于气象雄浑。拂晓之前,五更时分,军营里悲壮的战鼓声和号角声穿越寂静的山谷在夜空中回荡,峡江中群星的倒影随着波浪动荡摇摆。前句写听觉,后句写视觉,具有穿透力的鼓角声和峡江星河壮阔的波动使西阁的夜显得这样惊心动魄。上句明写鼓角之声,暗写军营和战争,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革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组成一幅开阔壮观,浑厚苍凉的图景,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3、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什么?作者情感如何?,颈联真实刻画了夔州的偏远、凄凉的景象,荒野中多少人家的恸哭声中,传来战争的讯息,惟有渔人、樵夫唱起的夷歌,还透着一点生命的声息。“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使忧国忧民的诗人倍感悲伤。,赏析诗文,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歌”,显示了地方风情。上下句形成对比。,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荒野中此起彼伏的哀哭声,使诗人深刻地意识到战争带给人民的无穷灾难;天还未大亮,山城四处已飘荡起打渔砍柴人的歌声,更使诗人意识到当地百姓为生计而操劳的艰辛。,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此时的蜀中,外有吐蕃军队的侵扰,内有军阀的混战,战祸绵延多年,人民死伤无数。惨痛的哭声和凄凉的歌声交汇于诗人胸中,使这位忧国忧民的仁者心情异常沉重。但自己现在是天涯羁旅、衣食不给之客,又怎么有能力去涤荡乾坤,救民水火呢?,4、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作者联想此地两位历史人物的用意何在?,用典: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跃马:指公孙述。王莽篡汉时,他自立为蜀王。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赏析诗文,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自己曾经交好的友人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都死了,亲朋也无一字书信问候,人生是这样的寂寞苦闷!寂寞苦闷也终将成为虚无,那就随它去吧。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鉴赏总结,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艺术手法,阁夜的写作特点:善用典故:“星河影动”“卧龙跃马”活用对比:以“野哭”的萧杀死气,对比“夷歌”的田野生气;以“诸葛亮”对“公孙述”,一贤一愚,两相对举。对仗工切:四联均对仗。修辞手法:对偶: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反问:野哭千家闻战伐拟人:岁暮阴阳催短景阁夜的主旨:写诗人在夔州西阁中独对长夜之所见,所闻和所感,表达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拓展阅读,请将此诗与旅夜书怀对读,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阁夜 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阁夜和旅夜抒怀的意境都很雄阔,细细比较,二者又有不同。阁夜的意境悲壮萧瑟,旅夜抒怀的意境高朗壮阔。在阁夜中,短景、天涯、霜雪、寒宵等意象传达出来的是寒冷萧条的气氛,鼓角、星河传达出来的是征战和动荡的气息,全诗景象宏阔壮观,终究摆脱不了悲凉和萧瑟。旅夜抒怀中,细草、微风、危樯、独夜舟描绘出风清气和的春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描绘出疏朗高远的广阔空间,两组意象形成微弱渺小和宏阔壮观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置身于天地之间的渺小和无助,但其中的悲慨之气不如阁夜浓重。,这两首诗在章法上也不同:阁夜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即使在写景当中也寄寓了作者丰富的人生感慨。旅夜抒怀前两联是旅夜所见,后两联是抒怀,景和情互相对照,互相生发,非常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