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资讯申报项目说明.ppt
98年度新增資訊申報項目說明,自結損益申報作業關係人交易專區申報作業財務報告更(補)正申報作業,自結損益申報作業,98.1,上櫃及興櫃公司係以發佈重大訊息方式公告自結損益,非但不易監理,投資人亦不易查詢。,統一於自結損益申報作業輸入相關資訊,一經公告應持續至當年度結束止,不得任意終止,投資人得於公開資訊觀測站營運概況項下新增公告自結損益資訊查詢。,公告方式(1/6),採自願方式,非強制公告。資訊類別:個別/合併(得擇一或皆公告)申報頻率:每季/每月(得擇一,惟一經公告需持續至年度結束止。)申報期限:申報當月(季)結束後之次月底前發佈重大訊息:非強制(惟不得僅以重訊方式為之。),公告方式(2/6),公告方式(3/6),稅前損益應包含採權益法認列之投資損益。,公告方式(4/6),公告方式(5/6),公告方式(6/6),監理方式(1/2),各季自結稅前損益累計金額如與會計師查核(核閱)數差異達20%者,應再申報差異原因說明。差異原因說明時點:應於各季財務報告公告後2營業日內。差異計算基礎(以按月申報為例):各季自結稅前損益:公司申報之本月稅前損益合計數,第1季為13月各該月份本月稅前損益欄位合計數加總,以此類推。會計師查核(核閱)數:公司申報之損益表當季稅前損益金額減前季稅前損益金額,第2季為第2季稅前損益減除第1季稅前損益 得之。,監理方式(2/2),申報步驟:1.電請所轄管區開放該月(季)之申報作業。2.輸入自結數與會計師查核(核閱)數之差異原因說明。3.洽請所轄管區確認所申報差異內容是否合理。4.待管區確認後,轉發重大訊息。,查詢方式,其他應注意事項,因單季自結稅前損益基礎,係以各月(季)申報之本月(季)之金額加總而得,故會計師於查核(核閱)時,若有相關調整分錄,請公司將會計師之調整數逕予調整至本年累計稅前損益中,以避免將前季之差異因數滾入本季申報之單月(季)金額中,造成差異比率計算時之偏誤。若仍僅採重大訊息方式公告自結損益,依本中心對有價證券上櫃公司資訊申報作業辦法6規定,得視情形處以15萬元之違約金。,相關規定,對有價證券上櫃公司資訊申報作業辦法第3條第1項第4款證櫃監字第0980000666號函證櫃監字第0980027213號函,關係人交易專區申報作業,法源依據,對有價證券上櫃公司資訊申報作業辦法第3條第1項第27款上櫃公司與關係人間重要交易資訊:每月十五日前申報上櫃公司與關係人間取得或處分資產、進貨、銷貨、應收款項、應付款項等截至上月份之相關資訊,各季申報累計金額與會計師查核(核 閱)數差異達 20%者,應再申報差異原因。,每月15日前公告申報事項,申報應注意事項,關係人對象原則係以上櫃公司最近期公告之財務報告附註揭露中所揭露之關係人,但若公司後續有新增之關係人(如:新增轉投資子公司等)且有交易者,請依規定申報 每月申報自結數原則以每季財報編製原則為主,相關帳務處理(例如:應認列為進銷貨或應認列為加工收入、加工費)請先與會計師討論後再行申報,以避免每季系統檢核時產生差異過大現象。關係人交易申報之主體為母公司之個別財務報告,無須代重要子公司及子公司申報,申報應注意事項(續),公司於第一個月輸入關係人交易後,次月申報新增時,系統會自動帶出上月之關係人名稱,由公司自行做增減,惟數字欄則為空白,須另依序填入;另關係人名稱不得以代號列示 每月輸入之六項申報項目,倘其中部分項目本年度均無交易,可不予輸入,待應申報項目逐一送出後,進入確認畫面會一次顯示六項申報內容(免輸入項目系統會自動以0列示),申報應注意事項(續),金控、銀行票券及保險業者無須申報,亦無須每月上網設定免申報;證券業每月須申報。除上開行業外之所有公司,當年度均無關係人交易者,仍請每月上網設定免申報 申報之關係人交易因金額及比率甚微,每季財報即以“其他”方式列示者,此專區亦可比照申報,惟申報之金額及比率標準請注意各月應一致,銷貨-欄位定義,本月銷貨金額(A):係指本月公司銷貨給該關係人之金額(扣除銷貨退回等)占本月銷貨金額百分比:係指A【公司本月所有銷貨總金額(含銷售給關係人及非關人)】100 本年累計銷貨金額(B):係指當年度公司銷貨給該關係人之總金額(扣除銷貨退回等)占本年累計銷貨金額百分比:係指B【公司當年度所有銷貨總金額(含銷售給關係人及非關人)】100,進貨-欄位定義,本月進貨金額(C):係指本月公司向該關係人進貨之金額(扣除進貨退出等)占本月進貨金額百分比:係指C【公司本月所有進貨總金額(含向關係人及非關人進貨)】100 本年累計進貨金額(D):係指當年度公司向該關係人進貨之總金額(扣除進貨退出等)占本年累計銷貨金額百分比:係指D【公司當年度所有進貨總金額(含向關係人及,應收款-欄位定義,應收款:包含應收帳款-關係人及應收票據-關係人本月應收款增減金額:各關係人本月底應收款餘額上月底應收款餘額 本年累計應收款金額(E):各關係人截至本月底應收款餘額 占本年累計該科目百分比:E【公司截至本月底(應收帳款應收票據)總餘額(含關係人及非關係人)】*100,應付款-欄位定義,應付款:包含應付帳款-關係人及應付票據-關係人,不含應付費用 各欄位定義與應收款相同,取得、處分資產-欄位定義,同一關係人取得或處分資產項目不同應分別列示,資產定義以公開發行公司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準則之定義為準,申報原則仍請參照每季財報關係人交易之揭露方式 對子公司之增資款不列為向關係人取得資產,每季應申報事項-關係人交易申報數與會計師查核(核閱)數差異說明,每季財報申報截止後,本中心將依上櫃公司輸入之自結數與查核(核閱)數做檢核,各申報項目各單季達差異比率者,應再申報差異原因,關係人交易申報數與會計師查核(核閱)數差異說明,申報時點:5月15日若上年度第4季或當年度第1季申報累計金額與會計師查核(核閱)數差異達20%者,應再申報各該季差異原因9月15日若當年度第2季申報累計金額與會計師查核數差異達20%者,應再申報差異原因11月15日若當年度第3季申報累計金額與會計師核閱數差異達20%者,應再申報差異原因,差異比率之計算,(查核數-申報自結數)/申報自結數)*100 計算後之比率達正負20%(含)以上者,六項申報項目之檢核來源,應收款查核(核閱)數:上櫃公司各季申報之格式化資產負債表中(1150應收帳款-關係人)(1130應收票據-關係人)自結數:上櫃公司申報3、6、9、12月關係人交易申報之本年累計應收款金額,六項申報項目之檢核來源(續),應付款 查核(核閱)數:上櫃公司各季申報之格式化資產負債表中(2150應付帳款-關係人)(2130應付票據-關係人)自結數:上櫃公司申報3、6、9、12月關係人交易申報之本年累計應付款金額,六項申報項目之檢核來源(續),銷貨查核(核閱)數:上櫃公司申報之財務報表附註揭露資訊中本季-上季之(本年度截至本季止向關係人銷貨金額)自結數:上櫃公司申報之本月銷貨金額合計數,第1季為13月各該月份本月銷貨金額欄位合計數加總;第2季為46月各該月份本月銷貨金額欄位合計數加總第3季為79月各該月份本月銷貨金額欄位合計數加總;第4季為912月各該月份本月銷貨金額欄位合計數加總,六項申報項目之檢核來源(續),進貨查核(核閱)數:上櫃公司申報之財務報表附註揭露資訊中本季-上季之(本年度截至本季止向關係人進貨金額)自結數:上櫃公司申報之本月進貨金額合計數,第1季為13月各該月份本月進貨金額欄位合計數加總.,六項申報項目之檢核來源(續),取得資產查核(核閱)數:上櫃公司申報之財務報表附註揭露資訊中本季-上季之(本年度截至本季止公司與關係人間股權買進金額本年度截至本季止公司與關係人間資產買進金額)自結數:上櫃公司申報之本月取得資產金額合計數,第1季為13月各該月份本月取得資產金額欄位合計數加總.,六項申報項目之檢核來源(續),處分資產查核(核閱)數:上櫃公司申報之財務報表附註揭露資訊中本季-上季之(本年度截至本季止公司與關係人間股權賣出金額本年度截至本季止公司與關係人間資產賣出金額)自結數:上櫃公司申報之本月處分資產交易金額合計數,第1季為13月各該月份本月處分資產交易金額欄位合計數加總,財務報告更(補)正申報作業,98.3,上(興)櫃公司財報更(補)正係採重新上傳電子書,並發佈重大訊息方式為之,惟未留有明確軌跡,亦不利於查詢及管理。,非屬“重編”之財報更(補)正皆於財務報告更(補)正申報作業輸入,投資人於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財報資訊時,將出現相關連結,亦得於財務報表項下財務報告更(補)正查詢作業查詢。,公告方式(1/3),適用範圍:財報有錯誤或疏漏而應公開予投資人知悉之事項(除達證交法施行細則6需重編者不適用外,其餘包含經主管機關發函、本中心通知或公司自行發正欲更(補)正之所有情形皆適用)。申報期限:事實發生2日內。發佈重大訊息:原則無需發佈重訊,惟影響重大者,本中心得請公司發佈。,公告方式(2/3),公告方式(3/3),似勘誤表功能,請誤必說明對應之財報頁次及項次。,查詢方式(1/5),查詢方式(2/5),查詢方式(3/5),查詢方式(4/5),查詢方式(5/5),凡上傳過必留下痕跡,請審慎檢視上傳財務報告資訊之正確性。,相關規定,對有價證券上櫃公司資訊申報作業辦法第3條第2項第21款證櫃監字第0980003491號函,簡報完畢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