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ppt
实验十四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设计实验【实验目的】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物体的质量m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v,找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实验器材】方案一:气垫导轨,滑块,天平,弹性圈,粘扣,挡光片,光电门,物理实验微机辅助教学系统方案二:重垂线一条,大小相等、质量不同的小球两个,斜槽,白纸,复写纸,刻度尺,天平一台,圆规一个,【实验步骤】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如图1221所示),图1221,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改变滑块的质量;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方案二:利用斜槽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先用天平测出小球质量m1、m2.,2按如图1222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切线水平,图1222,3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在白纸上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4先不放被碰小球,让入射球从斜槽上某一高度处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就是入射球不碰时的落地点P.,5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让入射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使它们发生正碰,重复10次,依照步骤4求出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碰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过O、N在纸上作一直线,图1223,三、注意事项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2若利用“气垫导轨”完成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若用“斜槽”完成实验,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四、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1)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2)实验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如气垫导轨是否水平,两球是否等大,2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质量m和速度v的测量3改进措施:(1)设计方案时应保证碰撞为一维碰撞,且尽量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2)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一、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 如图1224所示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图1224,(1)入射小球1与被碰小球2直径相同,它们的质量相比较,应是m1_m2.(2)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必须调整斜槽使_(3)实验步骤如下:A在地面上依次铺白纸和复写纸,B确定重锤对应点O.C不放球2,让球1从槽M点滚下,确定它的落地点P.D把球2放在立柱上,让球1从斜槽M点滚下,与球2正碰后,确定它们落地位置L1、L2.E量出OL1、OP、OL2的长度,【答案】(1)(2)斜槽末端切线水平(3)见解析【规律总结】掌握该实验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实验数据的处理,气垫导轨(如图1225甲)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大大减小了滑块运动时的阻力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均为a的滑块,每个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两个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均为b.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让两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图乙为某次,实验打出的点迹清晰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以同间距的6个连续点为一段划分纸带,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其长度s1、s2和s3.若题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那么,碰撞前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_、_,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重复上述实验,多做几次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图1225,【解析】动量pmv,根据vs/(5t)可知两滑块碰前的速度分别为v10.2s1b、v20.2s3b,则碰前动量分别为0.2abs1和0.2abs3,总动量大小为av1av20.2ab(s1s3);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2av2as2/(5t)0.4abs2.,【答案】0.2abs30.2abs10.2ab(s1s3)0.4abs2(第1、2空答案可互换)【规律总结】本实验是另一种验证动量守恒的方法,数据记录是借助纸带,正确掌握利用纸带求瞬时速度的方法是解题的前提,三、创新实验,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12,26甲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长木板右端下面垫放小木块用以平衡摩擦力,图1226,(1)若已知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已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或“BC”或“CD”或“DE”),(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 kg,小车B的质量m20.20 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_kgm/s.碰后总动量_kgm/s.,【解析】(1)从分析纸带上打点情况看,BC段既表示小车做匀速运动,又表示小车有较大速度,因此BC段能较准确地描述小车A在碰撞前的运动情况,应选用BC段计算A的碰前速度从CD段打点情况看,小车的运动情况还没稳定,而在DE段内小车运动稳定,故应选用DE段来计算碰后A和B的共同速度,0.695 m/s,碰撞后A、B的总动量:p(m1m2)v共(0.400.20)0.695 kgm/s0.417 kgm/s.【答案】(1)BCDE(2)0.4200.417,知能优化演练:3(单选)A、B两滑块在一水平长直气垫导轨上相碰,用闪光照相机在t00,t1t,t22t,t33t各时刻闪光四次,摄得如图1228所示照片,其中B像有重叠,mBmA,由此可判断()A碰前B静止,碰撞发生在60 cm处,t2.5tB碰前B静止,碰撞发生在60 cm处,t0.5tC碰后B静止,碰撞发生在60 cm处,t0.5tD碰后B静止,碰撞发生在60 cm处,t2.5t,知能优化演练:3(单选)A、B两滑块在一水平长直气垫导轨上相碰,用闪光照相机在t00,t1t,t22t,t33t各时刻闪光四次,摄得如图1228所示照片,其中B像有重叠,mBmA,由此可判断()A碰前B静止,碰撞发生在60 cm处,t2.5tB碰前B静止,碰撞发生在60 cm处,t0.5tC碰后B静止,碰撞发生在60 cm处,t0.5tD碰后B静止,碰撞发生在60 cm处,t2.5t,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