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学.ppt
高职高专系列教材配套电子教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主编 周世华 耿世涛,(第一版),高职高专系列教材配套电子教案,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单元三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与教育活动,单元四 学前儿童社会性情绪情感与教育活动,单元五 学前儿童社会交往与教育活动,单元六 学前儿童社会适应与教育活动,单元七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与教育活动,单元八 多元文化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基础理论,案例评析,实践活动,拓展练习,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你应该能够:掌握并能科学制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评价;会选择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能运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设计教育活动。,学习目标,基础理论,(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含义(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基础理论,(二)确定学前儿童社会领域教育目标的依据 1.遵循我国宪法和教育基本法,贯彻纲要精神 2.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 3.定位于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基础理论,(三)实施社会领域教育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1.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有机统一 2.活动目标应明确具体 3.把握好目标的重、难点,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基础理论,幼儿社会教育是指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基础理论,(一)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动。,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基础理论,(二)社会情感 社会情感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一种内心感受、心理体验。当自我需要得到满足或实现预想的目标时,会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基础理论,(三)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对他人和事情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基础理论,(四)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全部心理面貌的总和,是人们行为的内部倾向,表现为人们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较稳定的个别差异,也表现为个体独特的行为模式。如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等。,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基础理论,(五)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关注点 1.整合性 2.有效性,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大班社会教育活动小小银行家,基础理论,(五)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关注点 3.趣味性 4.挖掘性,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儿童在活动区进行超市购物,基础理论,(一)规则意识原则社会规则和日常生活规则的教育是儿童社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儿童有秩序地操作、摆弄材料,基础理论,(二)正面教育原则 正面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核心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儿童提出的要求,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三)行为练习原则 儿童社会知识和生活技能的获得、自我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社会态度和情感的培养不是通过简单的说教所能达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基础理论,(四)环境熏陶原则,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良好环境激发幼儿愉悦之情,基础理论,(五)一贯性原则,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儿童在整理蒙氏教具,户外游戏后,儿童收拾场地,整理活动材料,基础理论,(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途径1.日常生活活动2.幼儿园教育活动3.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四、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基础理论,(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 1.榜样示范法 2.同伴学习法,四、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小朋友们共同制作一幅水彩画,基础理论,(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 3.情境体验法 4.移情训练法 5.价值澄清法,四、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幼儿园大班小朋友在参观消防支队,基础理论,(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评价意义 1.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存在的问题 2.为科学制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3.提高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水平,五、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评价,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基础理论,(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评价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4.发展性原则 5.评价以肯定性评价为主 6.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7.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 8.评价要注重个体差异性与适量性相结合,五、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评价,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基础理论,(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评价内容 1.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评价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评价一般指对儿童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交往、社会适应、个性发展方面的评价。,五、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评价,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基础理论,(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评价内容 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包括:活动目标 活动内容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方法 活动效果,五、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评价,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案例评析,活动目标 知道中国盛产茶叶的地方。知道茶是解渴和健身的好饮料。知道中国茶有许多品种,味道各不相同。活动过程1.茶叶展览(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茶叶包装盒和各种茶叶。(2)将收集的茶叶装入小玻璃瓶或小碟子,并与其包装盒放在一起。教师和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茶叶和自己知道的茶叶,请大家看一看,闻一闻。(3)布置茶叶展(可请家长帮助写上茶叶的产地、名称),尝试按照绿茶、红茶、花茶进行分类摆放。2.中国茶道(1)在教室里选择适当的位置布置一个小茶坊。(2)教师拿出预先准备好的茶道用具,一边给幼儿表演茶道,请幼儿品茶,一边向幼儿介绍中国茶的种类、茶叶的保健作用以及中国茶在世界上的地位。(能与家乡的特产联系更好)(3)幼儿尝试自己泡茶、品茶,观察茶叶的变化,说说不同茶叶的不同味道、色彩、外观形状。,案例一 集体教学活动:中国茶,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案例评析,一天,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了“上海老街”,让幼儿看到了上海老街的风土人情,尝到了上海老街的小吃,访问了各种商店。教师:“我们去城隍庙上海老街玩过了,你们觉得哪家商店最好玩?”幼儿1:“泥娃娃店最好玩。”幼儿2:“剪纸店很好玩。”幼儿3:“钟表店里的钟表很漂亮。”幼儿4:“老师,我们想做上海老街的游戏。”教师:“好啊,那我们来商量一下,怎么做上海老街的游戏。”教师与幼儿通过商量,一起在活动区规划了小商店。开商店首先要有商品,于是幼儿把平时艺术活动中的各种制作品先搬进商店,如收藏的邮票、小挂件、泥工小娃娃、刺绣作品等,幼儿发现商品不够,便又加紧制作。教师为泥屋提供了白坯的陶瓷花瓶、提供了盆子、蛋糕盒子,为画室提供了布条、雨伞(一种色彩)、白色的扇面,为用品店提供了白色的汗衫、手帕,为玩具店提供了各种废旧材料。教师还发动幼儿共同收集各种材料。在“苗苗钟表店”里,幼儿自己设计各种手表、钟。用什么材料做手表的表面呢?有的用汽水瓶盖子做表面,有的用药瓶盖、雪花片做表面,用笔在表面上画上数字记号。有几个幼儿一起商量,用一次性盘子做表面,用筷子拼成表带,制作了一个特大的手表,挂在商店门口。有个小男孩用盆子、塑料管做成机器人钟,机器人的眼睛一大一小、似睁非睁,非常有趣。在“仔仔玩具城”里,案例二 活动区活动:上海老街,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实践活动,校内实训:1.制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我的好朋友(小班)广告设计(中班)精彩世博会(大班)2.设计幼儿园大班社会教育教学计划。校外实训:1.观摩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并作出相应的评价。2.对幼儿园某一幼儿在教学活动和生活中人际交往方面的 表现进行个案分析。,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拓展练习,1.熟悉本地幼儿园社会教育教材,搜集查找国内其他版 本教材。2.搜集有关儿童社会发展评价表。3.尝试制订儿童社会性发展和社会教育活动评价表。,单元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基础理论,案例评析,实践活动,拓展练习,学习目标,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你应该能够:了解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内涵及其产生、发展的过程;理解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教育的作用;掌握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教育的途径;设计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类型的自我意识教育活动。,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基础理论,(一)自我意识发展概述 1.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也简称为自我,是人格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尤其是对他人与自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一个联结个体、社会影响和社会行为的概念。,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基础理论,(一)自我意识发展概述,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从内容上看,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道德自我,从形式上看,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基础理论,(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1.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最后分界线。,基础理论,(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2.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主要呈现出以下一些发展趋势:一是儿童自我认知的内容从反映外部的、可以直接观察的、具体的、有明确参照系统的特点向与其相反的方向发展。二是儿童自我的结构从简单的结构发展到分化的、多重的结构,最后才逐渐出现层次性,形成复杂的、整合的自我结构系统。三是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以他人评价为标准发展到独立的自我评价,同时儿童又在不断地脱离自我为中心,自我评价的客观度逐步提高。四是儿童自我的功能体现出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基础理论,(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2.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自我意识包括了三种形式,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基础理论,(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2.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1)学前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 自我认识的对象包括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动作和行动、自己的内心活动。对自己身体的意识。对自己动作和行动的意识。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基础理论,(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2.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2)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 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与儿童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密切联系,其发展趋势如下:从主要轻信、依赖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自我评价。从带有主观情绪性的自我评价到比较客观的自我评价。从笼统的、局部的、表面的自我评价到具体细致的、整体的、内在的自我评价。,基础理论,(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2.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3)学前儿童自我调节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必须体现在自我调节或监督上。因为个性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自觉掌握自己的心理活动行为。,基础理论,(一)自我意识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二、自我意识与学前儿童的教育,第一,自我意识能帮助学前儿童通过认识别人、评价别人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第二,自我意识能对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调节作用,帮助形成各种道德行为。第三,自我意识能促进学前儿童独立性的发展,提高学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基础理论,(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与方法,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二、自我意识与学前儿童的教育,1.寓自我意识培养于日常生活中(1)培养儿童自我服务能力和简单的劳动技能,增强其自信心。(2)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儿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基础理论,(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与方法,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二、自我意识与学前儿童的教育,2.创设专题活动,引导儿童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学习自我控制,继而发展到正确评价他人(1)帮助儿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学会自我评价。(2)在评价自我的基础上,学习正确评价他人。(3)让儿童尝试自我体验。(4)让儿童学会合作,懂得分享。,基础理论,(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与方法,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二、自我意识与学前儿童的教育,3取得家长支持,家园共育,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1)通过开展讲座、书面交流、QQ 聊天等方式,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认识儿童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儿童教育观。(2)帮助家长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3)指导家长正确地评价孩子。,基础理论,(一)培养学前儿童独立性的活动,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三、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教育活动的类型,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自我意识的确立是借意志的独立来确保的。独立性是儿童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理论,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三、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教育活动的类型,(二)提高学前儿童自信心的活动,自信心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既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人的生活的最为关键的问题。因此,自信心培养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基础理论,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三、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教育活动的类型,(三)发展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活动,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生理、心理及外部行为所作出的一种判定,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是个体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恰当的自我评价是个体行为的积极调节因素,有利于个体正确自我意识的形成。,案例评析,设计意图 现在的幼儿都是家中的小皇帝,从小有爸妈惯着、爷爷奶奶宠着,养成了一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性格,他们不主动整理自己的物品,没有自我服务的意识。大班下学期儿童的幼儿园生活即将结束,幼儿将进入小学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这要求幼儿在习惯养成方面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要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整理学习用品的能力),让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这个关键期,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为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使幼儿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设计了“我长大了”和“整理小书包”两个活动。,案例一 大班儿童独立性培养活动设计:自己管理自己,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活动一 我长大了,活动二 整理小书包,案例评析,活动一 我长大了活动目标 产生独立生活的意识,逐步改变依赖成人的心理状态。学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技能,知道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劳动。活动准备 幼儿服装、雨具各若干件。脸盆、肥皂、手绢等。活动过程 1.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衣服、鞋袜等都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每天穿什么衣服由谁来决定,谁来找。2.调查一下每天都有谁听天气预报。3.教师请小朋友讲讲,听天气预报对他们有什么意义。4.玩游戏:请听天气预报。玩法:(幼儿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教师做预报员,向幼儿预报天气,让幼儿根据听到的天气预报,选择衣服、雨具等,看哪组选得快而且正确,优胜组得一枚奖章。例如:,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案例一 大班儿童独立性培养活动设计:自己管理自己,案例评析,教师报阴有雨,幼儿就必须选择雨衣、雨伞;最低气温15以下,幼儿就要选择毛衣等;最高气温25以上,幼儿可选裙子、短裤。5.玩游戏:看谁的衣服最整齐。玩法:(幼儿分为人数相等的若干组进行比赛)每组幼儿前面放两张桌子,其中一张桌上摆放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各种服装。游戏开始后,每队幼儿均从第一个人起跑到桌前,任选一件服装叠好放到另一张桌上后跑回,拍打第二个人的手,第二个人再去叠放衣服,以此类推。叠放整齐、速度快的一组获胜。6.教师示范如何洗手绢,要求幼儿回家练习洗手绢、袜子等,并晾起来。活动延伸 教师充分利用幼儿来园、离园、自由活动等时间与幼儿谈话,请他们讲一讲,在家里能帮助妈妈干一些什么事情?如扫地、叠被子、分发餐具、擦桌子等,使他们进一步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为家庭承担一些义务。,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案例一 大班儿童独立性培养活动设计:自己管理自己,案例评析,活动二 整理小书包活动目标 了解书包的结构和各部分的用途,懂得爱护小书包。学习整理书包,培养有序整理文具、书本的好习惯。清楚讲述自己的做法。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书包、一个小筐,小筐内放:幼儿用书、田字格本、拼音本、绘画本、铅笔、橡皮、铅笔盒、手绢等。活动过程 1.听音乐导入 教师:孩子们,让我们听着好听的音乐唱起来吧!(唱)孩子们,你们唱得可真好听!唱的什么歌?幼儿:快上一年级。教师:对,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要上一年级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好,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小书包。,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案例一 大班儿童独立性培养活动设计:自己管理自己,案例评析,2.引导幼儿了解书包的结构及用途(1)引导幼儿了解书包的结构。教师:孩子们,现在把你的小书包轻轻地拿下来,仔细看一看小书包是什么样子的?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的小书包是什么样子的?教师: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书包呢?教师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咱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心爱的小书包,上面有漂亮的颜色和图案,还有两根背带,最重要的是小书包有许多层,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小书包的两侧还有两个小兜。小书包有这么多层和兜,用起来一定会很方便。(2)引导幼儿了解书包的用途。教师:(拿一书包)这个小书包有几层?一样大吗?你认为每一层放什么比较合适?咱们的学习用品也是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大层里放大一点的学习用品,小层里放小一点的学习用品。这样呢,容易放,也不会损坏学习用品。小书包还有两个小兜呢,可以把常用的小东西放在里面,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拿出来。小书包用起来很方便。,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案例一 大班儿童独立性培养活动设计:自己管理自己,案例评析,3.幼儿整理小书包(1)幼儿尝试整理书包。教师:小书包到底应该怎么用呢?老师准备了你们常用的东西(幼儿用书、田字格本、拼音本、绘画本、铅笔、橡皮、铅笔盒、手绢),你认为所有这些东西放在书包的哪一层、哪里合适呢?现在,试着把这些东西放进书包里。(幼儿试放)(2)个别幼儿介绍。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放的?(3)引导幼儿分析探讨整理小书包的最佳方法。教师:小朋友的放法不太一样,但是怎样放才最合适呢?下面咱来看看这几个小朋友是怎样放的,仔细看,看看哪一种放法最合适?(录像)第一个小朋友是把学习用品分类,按次序整理好,放在不同的层里。第二个小朋友虽然分类整理了,但是他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一层里了。第三个小朋友没有整理就放进去了。让幼儿充分地交流、讨论。一致认为第一个小朋友的放法比较好。因为分类、分层放拿取东西方便也很快。,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案例一 大班儿童独立性培养活动设计:自己管理自己,案例评析,(4)幼儿再次整理小书包。教师:好,那我们根据刚才说的再来整理一次。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又整齐。(幼儿整理这次比刚才那次整理得更快更好,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整理好自己的小书包。)教师小结:孩子们,现在我们都学会了自己整理小书包了。如果我们每次整理小书包时都像现在这样分类分层来放,每一样东西都放在固定的地方,那拿取会更方便,再拿时就知道去哪儿拿了。4.爱护小书包 教师:小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天天和我们在一起,那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小书包呢?教师:老师希望你们上小学后继续保持整理小书包、爱护小书包的好习惯。能不能做到,孩子们?5.结束 好了,孩子们,现在背起你的小书包像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一样,让老师看看你们神气不神气?听上学歌,在唱唱、跳跳中结束活动。,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案例一 大班儿童独立性培养活动设计:自己管理自己,案例评析,设计意图 教师在组织小班儿童进行自我评价时,发现儿童对于小红星评奖的认识只在于其表面,且往往以多少为重点,于是进行了思考:如何对儿童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的评估?心理学研究表明,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在儿童个性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儿童的整合评价,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且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成长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核心内容。小班儿童的评价,依从教师的评价,这是小班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他们对自己的理解是从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出发,到初步能自己独立评价;在评价内容上,主要是对外部行为的评价,评价总体较笼统,还带有极大的主观情绪在内。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及时地对小班儿童进行积极的评价,并帮助儿童开展自评活动,以教师的评价引导儿童自我评价,可以促进儿童对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很有益处。为此,可以进行以下探索和尝试。,小班儿童自我评价能力培养活动设计:评评我自己,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案例二,案例评析,小班儿童自我评价能力培养活动设计:评评我自己,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案例二,活动目标 能初步察觉自己在情绪、能力及兴趣方面的表现和能力。选择、自制评价材料,对自己进行简单的评价。能在原有水平(自理水平)上有主动改善、提高的想法。评价活动的准备和材料 布置“好宝宝自评栏”,准备自制评价材料如小床、小碗、衣服、小铃、圆形图案等半成品,让儿童自己学习制作评价材料。在活动开始前,教师选择一个适宜儿童操作的地方,作为“好宝宝自评栏”(“好妈妈好爸爸自评栏”),有序贴上儿童的名字卡片,这一行为会引起儿童的关注和兴趣,通过猜一猜,认名字、找名字等方法,引起了儿童的好奇心与兴趣,同时可以复习儿童对自己名字的认识,为自评作准备。直观的小图片等半成品的提供,有助于儿童对其直观形象的兴趣,因为小班儿童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也有助于对其自己行为的理解,自己制作评价材料,有助于提高儿童对自我评价的兴趣,激发其参与的主动性。让儿童自己自主选择评价材料,引导儿童挑选合适的自评材料,这体现了给儿童以主动学习机会的想法,反映了儿童对自己能力进行自我评价的需要,也体现了“儿童为主体”的思想。,案例评析,小班儿童自我评价能力培养活动设计:评评我自己,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案例二,活动内容和活动流程 师幼有序地贴上儿童的名字卡片,共同布置“好宝宝自评栏”,引发兴趣。引导、组织儿童自制评价工具,结合情绪、能力及兴趣等进行自我评价。1.情绪自评(1)出示“高兴”和“不高兴”小朋友标记,请儿童说说自己今天的情绪。(2)引导儿童自制评价材料,自评自己的情绪。出示圆形图案,引导儿童剪下后,画出自己的心情。(3)将自评图案贴于“评比栏”名字旁边。(4)教师在儿童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典型的分析,让儿童学习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或保持愉快的情绪。2.自理能力自评(1)具体生活活动之前布置具体的评价任务。(2)组织引导儿童对自己的自理能力(如自己穿、脱衣服等)进行自评。,案例评析,小班儿童自我评价能力培养活动设计:评评我自己,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案例二,(3)出示半成品材料,引导儿童选择合适的评价材料并和它们交朋友。例 跟“小床”交朋友 1.出示“小床”:“你们看,这是什么?”(小床)“我们什么时候用到小床?”(睡觉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小床是你们的好朋友,你们想不想和小床交朋友?”(想)“怎样做,小床愿做你们的好朋友?”(睡觉睡得快)。2.引导儿童用贴“小床”图案来表扬自己。“我们睡觉睡得好,可以怎么做来表扬自己?”(贴上图案)引导儿童自评,并对个别儿童的自评作出鼓励和积极的评价。3.在进餐等生活活动中,也可让儿童结合自己的表现,选择相应的标记“小碗”等图案来自评。(4)教师指导儿童自制评价材料,从操作材料上剪下标记。(5)在具体某一生活环节中,引导儿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自己的自理能力,如睡觉、穿衣、进餐等,分别进行自评,将自制评价材料粘贴于名字旁。,案例评析,小班儿童自我评价能力培养活动设计:评评我自己,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案例二,(6)让儿童将自评结果反馈给大家,促使集体督促,有利于管理。教师结合不同能力水平的儿童的自评进行针对性说明、总结、肯定和鼓励,激励儿童继续进步或提高。(7)引导儿童继续对自己在家的情况进行自评,将标记贴于家园联系册上带回。3.学习能力及兴趣自评(1)让儿童说说自己的表现,教师引导儿童从自己的学习、兴趣方面进行评价。(2)引导儿童选择合适的材料与评价工具对这些方面进行评价。(3)组织儿童自制评价材料。如“五角星”表示上课好。“小红花”表示做操好。(4)引导儿童用自制评价材料自评,教师及时、具体、恰当地给予积极的评价。(5)针对儿童的自评进行总体评价,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儿童的自评进行针对性评价。(6)根据儿童的进步情况,在下一次活动中引导儿童主动提高评价要求。,案例评析,设计意图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它源于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以及自我接受程度。纲要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幼儿阶段尤其是中班这个年龄段更是形成自信心的重要时期,因此,为了培养中班幼儿的自信心,设计了“认识我自己”系列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儿童通过画画自己、情景表演、说说自己的优缺点及游戏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幼儿从发现自己,到认识自己,并学会展示自己,知道自己与别人不同,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案例三 中班儿童自信心培养系列活动设计:认识我自己,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活动四,案例评析,活动一 美术活动:画画我自己活动目标通过绘画活动,画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认识自己,为自己的独特之处感到自豪。活动准备 各种绘画工具。活动过程 1.引入 教师:今天我们绘画的主题是“画画我自己”,小朋友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工具来绘画。但我们今天的绘画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求每一个孩子都画出自己的独特的地方、与别人不同的地方。2.儿童自由作画 3.讨论和评价 教师:现在,我先请大家看我的图画,我想请大家看看,我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儿童自由回答)教师:谢谢小朋友为我找到了这么多特点。我觉得我自己的头发很长,梳起辫子来漂亮极了。那么,接下来我请一些小朋友来说说自己的图画,说说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好吗?(儿童根据图画自由评价)4.教师帮助找不到自己的特点的儿童说自己的不同之处 5.自由地分组讨论:互相说特点 6.结束,案例三 中班儿童自信心培养系列活动设计:认识我自己,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案例评析,活动二 情境表演:丑小鸭活动目标 体验不同的情感情绪。活动准备 给儿童讲“丑小鸭”的故事,并练习“丑小鸭”的木偶表演。“丑小鸭”木偶道具一套。活动过程 1.请儿童用木偶表演第一部分:“丑小鸭出生在鸭舍,人人都嘲笑它”教师:谁能告诉我,如果你是丑小鸭,你的心情会怎样?为什么?(儿童自由讨论)分别请持不同意见的孩子扮演丑小鸭进行第一部分的情境表演,并在表演完毕后谈谈为什么要这样表现丑小鸭。2.请儿童用木偶表演第二部分:“丑小鸭逃出鸭舍,在冬天里历尽艰辛”教师:谁能告诉我,你觉得丑小鸭逃出鸭舍后,心情怎样?为什么?(儿童自由讨论)分别请持不同意见的孩子扮演丑小鸭进行第二部分的情境表演,并在表演完毕后谈谈为什么要这样表现丑小鸭。3.请儿童用木偶表演第三部分:“丑小鸭变成了天鹅”教师:丑小鸭变成了天鹅,它的心情会怎么样?为什么?(儿童自由讨论)分别请持不同意见的孩子扮演丑小鸭进行第三部分的情境表演,并在表演完毕后谈谈为什么要这样表现丑小鸭。4.分组情境表演 5.结束,中班儿童自信心培养系列活动设计:认识我自己,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案例三,案例评析,活动三 谈话:我的优点和缺点活动目标 让儿童知道自己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教育儿童既不要骄傲,也不要自卑。活动准备 环境设计“我的优点和缺点”的专栏。活动过程 1.引入 教师: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是优点和缺点。请小朋友们说说看,有没有人身上只有优点或者只有缺点呢?(儿童自由讨论)2.谈话过程 教师:今天我们邀请一些小朋友站出来,请大家评评他的优点和缺点,谁愿意站出来?(1)请出一位自愿者,先请他自己说说自己的优点和缺点。(2)请别的小朋友说说这位小朋友的优点和缺点。(3)找找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有什么不同。3.换另一位自愿者,继续谈话 4.教师小结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重要的是我们能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发扬优点,改正缺点。5.结束,案例三 中班儿童自信心培养系列活动设计:认识我自己,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案例评析,活动四 游戏活动:谁最能干?活动目标 培养儿童对自己的能力的信心。活动准备 每个儿童一个小篮子和一堆小红花。活动过程 1.先由教师选择一种工作情境 如“做手工”、“搞卫生”、“做值日”等,每次活动选用一种工作情境。2.游戏开始 教师说:“今天我们比赛谁会做得手工多?”3.儿童举手发言,说说自己能做什么手工 如果正确,则拿一朵小红花放在小篮子里。4.游戏继续 儿童所说的自己会做的工作可以与别人说的一样。5.游戏结束 评选谁是最会做手工的小朋友。6.下次游戏时,选择另一种工作情境进行 教师可以总结游戏结果,告诉儿童: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一种工作做得不如别人,另一种工作可能就做得比别人好。此外,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儿童的能力情况,为平时没有表现机会的儿童设计表现的机会。,案例三 中班儿童自信心培养系列活动设计:认识我自己,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实践活动,校内实训:完成一个某年龄班的自我意识教育教学活动设计 1.根据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设计一次社会教育活动。注意以下几个环节:课题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材料的准备活动过程的设计。2.按照教案范例的格式,写出教案。,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实践活动,校外实训:教学观摩与听课记录去幼儿园或利用多媒体观摩以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教育为内容的社会教育活动,重点观察各年龄班幼儿自我意识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教师组织教学的方法,要求学生对活动目标的达成、活动材料及环境的创设、幼儿参与活动程度、教学环节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评析,并根据教学观摩填写以下听课记录表。,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听课记录表,听课地点:听课日期:听课人:,拓展练习,1找一名婴儿,观察其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体的行为表现,并做好记录。2想一想,如果一个孩子想要一个玩具,并要立即得到满足,成人应该怎么办?针对这样的孩子应该采取哪些教育措施?3请你针对上题中的情况,设计一些教育活动来提高儿童的 自我调控能力。,单元二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与教育活动,单元三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与教育活动,学习目标,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你应该能够:理解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基本理论;掌握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教育活动类型;会设计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教育活动方案并能进行反思评价;能完成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常规教育组织任务。,基础理论,案例评析,实践活动,拓展练习,基础理论,社会认知是指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联系,如对人(他人和自我)、人际关系、社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一、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含义,单元三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与教育活动,单元三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与教育活动,基础理论,1.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2.观点采择能力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关键3.儿童社会认知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同步、非等速的4.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具有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影响5.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水平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二、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单元三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与教育活动,基础理论,三、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教育活动的类型,(一)对同伴关系的认知活动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单元三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与教育活动,基础理论,三、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教育活动的类型,(二)对社会规则的认知活动 社会规则是儿童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规则认知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任务之一。儿童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规则和社会期望,儿童要成为未来社会成员,就必须理解这些规则。社会规则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范畴:道德规则、习俗规则和谨慎规则。,单元三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与教育活动,基础理论,三、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教育活动的类型,(三)对性别角色的认知活动 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单元三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与教育活动,基础理论,三、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教育活动的类型,(四)对道德的认知活动 儿童的道德认知主要指儿童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形成三个方面。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有序的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3 岁);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 岁);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单元三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与教育活动,基础理论,三、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教育活动的类型,(五)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认知活动 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的反应,根据其动机和目的可以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反社会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单元三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与教育活动,基础理论,三、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教育活动的类型,(五)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认知活动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获得的。这种培养教育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1.移情训练 2.榜样示范 3.利用归因原理 4.表扬奖励 5.游戏活动,单元三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与教育活动,案例评析,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分享。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活动准备挂图、磁带、录音机、积木、玩具轮胎。活动过程1.导入宝宝们,我们一起听音乐做动作吧,(听儿童歌曲幸福拍手歌做各种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我们做动作真开心呀。有个叫兰兰的小朋友也上幼儿园了,我们一起看看兰兰在幼儿园玩得开心吗。2.出示挂图,幼儿观看图一、这个小朋友叫兰兰,你们看她在干什么?(搭积木)她和谁在玩?你觉得兰兰一个人玩快乐吗?你喜欢怎样玩?那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了呢?请看下图。图二、兰兰怎么了?她为什么生气了?(鼓励幼儿想办法)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她快乐起来呢?(幼儿说自己的办法)小朋友想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