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古诗鉴赏”的方法.ppt
,学习“古诗鉴赏”的方法韦必泉,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阅读的要求:1、理解古诗词中词语的含义 2、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3、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4、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5、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小结:古诗词鉴赏的角度:1、思想性 2、艺术性,古诗词鉴赏的思想性(概括古诗词的中心思想)。1、弄清写了什么内容?A、这里内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感情,如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B、也可以是作者对生命、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 C、明确写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物、何景。,2、弄清表现了什么思想情感?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1)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乡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痛苦 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高,(2)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辛弃疾、文天祥、陆游、苏轼)(3)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 思亲念友 边关思乡 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 青春易逝的伤感 仕途失意的苦闷 告慰平生的喜悦(王昌龄、岑参、李商隐、刘禹锡)(4)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柳永、李清照、姜夔),3、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1)注意诗歌的题目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如题李凝幽居思考:从这个诗题中可以看出什么内容?提示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李凝的僻静居处。(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后两句)(3)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思考:一句表面上是讲雨后叶子茂盛了花儿凋零了,实际上表达的是什么感情?提示:作者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4)调动知识积累。例:提到王维和岳飞你会想到什么?提示:诗中有画和精忠报国,古诗词鉴赏的艺术性(分析古诗词的艺术特色),1、鉴赏作品的形象:人(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2、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3、鉴赏作品的语言:推敲字词、语言风格清新、质朴、绚丽、明快、含蓄、简洁悲慨、雄奇、奔放、沉郁、苍凉,举例一:抓修辞手法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举例二:抓表达方式主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等。,举例三:抓表现手法主要的表现手法有:实与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烘托渲染(可以是烘托人,也可以是烘托物,但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用典、细节描写、赋比兴、衬托、对比、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借景抒情、借事/物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或物)、直抒胸臆。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情与景的处理不单是诗歌的问题,其他的艺术,则小说、戏剧、电影、绘画,也有这个问题。一般是情与景配合。拿电影来说,情与景配合的例子如:当灾祸将发生时,电影中常使我们看到雷电和暴风雨,为观众作心理准备,预感未来的灾祸。当电影中男女二人热恋,或夫妇新婚,他们会在公园里散步,天气晴朗,春暖花开,一片令人欢喜的景色,这样的情意配合,在电影或其他艺术中与写诗的相类似。这叫做“情景陪衬”或“情景交融”。,惯用意象,依依惜别柳、月、亭,抒愁写恨流水、春雨、春草,思亲念旧楼栏、鸿雁、红豆,高风亮节梅、兰、竹、菊,伤远怀乡杜鹃、鹧鸪,三:注意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回答古诗鉴赏题,一般字数不会太多,但答题的内容也如一篇议论文一样,要有论点,有论据,重点明确,顺序合理,用语准确,表达到位。如果语无伦次,用语模糊,即使理解对了,也可能丢分。关于用语准确,表达到位,这里我建议同学们掌握一些常用的名词术语。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有:,常 用 术 语,评价主旨:深化主旨、意境优美、言简意丰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分析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开门见 卒章显志、怀古伤今、画龙点睛,语言风格:浓墨重彩、质朴清新、行云流水 沉郁苍凉、简洁洗练、词藻华丽,篇章结构:浑然天成、虚实相生、水乳交融 独树一帜、不落窠臼、自出机杼,四:诗歌鉴赏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五:答题技巧分析、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祥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子分析:村 居 张舜民水绕陂田水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问:诗的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要点:牛在夕阳中漫步回村,背上没有牧童,却驮着几只悠闲自在的寒鸦,其特点是清幽、宁静、和谐。表达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例子分析: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惊残:惊醒。故山:即家乡。(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诗人描绘此景的目的是什么?(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答题要点:(1)前三句描绘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它是为词中的主角“杜鹃”的出场所做的铺垫。(或:景语皆情语,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心境作铺垫。(2)衬托(或:烘云托月)好处是以“静”突出杜鹃悲切的叫声。(3)表达了词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例子分析:村 行 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1)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2)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3)颔联万壑有声含晚霞,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通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赞叹传诵的原因。答题要点:(1)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凄凉,斑斓色彩中蕴含哀伤。(2)悠闲中体现失意,有着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3)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上下映衬。,五:答题技巧分析2、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例子分析: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首诗运用了哪些的艺术手法?其好处是什么?答题要点:综合运用比喻、对偶、拟人和典故、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使情感显得含蓄、深沉而纯一,给人以永长的回味。,例子分析:昭君怨咏荷上雨 杨 万 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这首词在歌咏荷上雨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答题要点:在词中作者咏荷花运用了衬托、比喻、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上片的一、二句写西湖烟水是为了衬托庭院荷池;下片中正面写荷花中又运用了恰当的比喻,所写景物很富有动感,例子分析:春日五首(其一)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请结合诗句,对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作简要分析。答题要点:拟人修辞手法。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不是一般的客观描摹,而是赋予人的情态,收到了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一夜细雨的滋润,娇嫩嫩的花草已经感到受不了,一个含字,一个卧字,不仅刻画了芍药蔷薇经雨后的娇弱状态,传出了它们的愁绪,就连诗人的惜花心情也包孕其中,例子分析: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请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要点: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和对比的艺术手法。“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对比效果。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五:答题技巧分析3、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请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例子分析:玉芙蓉喜雨(明)冯惟敏 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注野水:指地上的积水。芃(png);茂盛的样子 这支曲子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答题要点:语言朴素通俗,生动形象,轻快活泼,饶有情趣,如曲中“喜、消灾、救苦、都开罢”等语言,表达了作者久旱逢甘霖的欢悦心情和与农民息息相通的感情。,五:答题技巧分析4、分析风格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艺术风格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艺术风格。谈谈此诗的艺术风格。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风格特色。(2)、用诗中有关请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例子分析:江城子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鹧鸪天 贺 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日希,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请比较苏词和贺词在艺术风格上的不同。答题要点:苏词直抒胸臆,纵情放笔,淋漓酣畅;贺词情感物化,情景交融。两首词都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语言沉痛,真情流露,感人肺腑。,五:答题技巧分析5、分析形象型 提问方式:请简析诗中所塑造的形象的特征。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形象的特征。(2)、用诗中有关请句具体分析这种特征。(3)、指出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例子分析: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日午树阳正,独吟池上亭。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古人写诗很讲究诗歌形象的塑造,这首诗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诗中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题要点:诗中的诗人是一个备受打击,但仍然抗争不屈的形象,诗人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诗人积极参加政治革新,后遭打击,也曾产生过退隐念头,但从蜂、鹤身上汲取了精神力量,并以蜂、鹤自励,表明要像蜂那样勤劳勇敢,像鹤那样志趣高尚,进德修身,心存社稷,诗人有着崇高的生活目标和美好的情趣。在被排挤出朝廷之后,饮酒调节精神,抚琴陶冶性灵,寄托高洁情怀。表现了诗人不甘沉沦,在寂寞中力求振作的精神。面对不平的现实,诗人对朝廷的“有士不用”也隐隐透出内心的不平之气。,例子分析: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混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请简析两首词所塑造的梅的形象的基本特征。答题要点:陆词:坚贞不喻,孤芳自赏;毛词:无私奉献不居功,以与民同乐为乐。如陆词“零落成混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现词人坚贞不喻而又寂寞、孤独、苦闷的情怀;毛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词人乐观自信,胸禁博大的情怀。,五:答题技巧分析6、分析名句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某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句是历来传通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赞叹传诵的原因。答题步骤:(1)、分析该句在内容方面的作用,即对突出主题所起的作用;表现了作者感情的作用。(2)、分析该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作用。(3)、分析该句在表现手法上妙用。,例子分析: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尺,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一句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答题要点:载不动、许多愁好在用夸张和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得前面展现的愁有了重量和质感,造语奇特而有新意,例子分析: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颔联万壑有声含晚霞,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通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赞叹传诵的原因。答题要点: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上下映衬。,五:答题技巧分析7、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1)、解释该宇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例子分析: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古人评诗时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简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题要点:如丝的杨柳临风飘拂,如轻烟淡雾,这已是绝妙的比喻,但词人还觉不够,又用通感的手法,着一“轻”字,让气温有重量,似乎可称斤计两;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作者用一“闹”字描写花满枝头吐花喷焰的景象,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五:答题技巧分析8、其它型-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软 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阴。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本诗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远景近景结合,很有层次感,试作分析。答题要点:诗中第一、二句写远景,写苍茫开阔的原野景色,第三、四句写近景,交代时间已近傍晚,本来迷茫阴沉的天色更显朦胧;第一、三句写静景,草色青青,春阴迷离,第二、四句写动景,夜泊孤舟,看满川风雨凄迷,春潮乍起。整首诗视角忽远又近,有面有点,变换交叉,富有立体感,五:答题技巧分析8、其它型-淮阴行五首(其四)刘禹锡 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古人在评论此诗时曾说本诗运用了比兴托物抒怀的手法,来表现诗中女主人的思想感情。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为什么?试结合诗句加以赏析。答题要点:同意。本诗用比兴托物抒怀的手法,诗人不说女主人想以身相随远行的丈夫,而说羡慕随船远行的燕子,婉转达意,以曲取胜,羡慕燕子,意在希望能像燕子那样天天见到自己丈夫的食宿情况,出语温柔体贴,细腻地表达了少妇对丈夫的深情厚爱,归纳:诗歌鉴赏的技巧注意诗题、利用注释、了解背景、分析意象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情感基调、紧扣题干隐含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