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解析.ppt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陈丽娜,SWUST MianYang,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模型,重点问题,产品的同质性产品异质性产业内与产业间贸易扩大的HO模型新张伯伦模型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主要内容,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第二节 政策贸易理论 第三节 贸易扭曲理论,Intra-Industry Trade,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实际是一种部门间或产业间贸易理论。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部门内或产业内贸易。,案例,欧共体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其宗旨是消除成员国之间贸易壁垒,推进经济一体化。如果欧共体贸易壁垒逐步取消,那么依据标准的比较优势理论,人们有理由预期,汽车,电冰箱,时装等不同行业产品,应在不同国家通过专业化方式生产出来,不同成员国生产同类产品现象应不断减少并趋于消失。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几十年后,欧盟主要国家仍在生产功能类似但品牌不同的汽车;人们仍在伦敦,巴黎,波恩,罗马超市中购买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不同款式时装和生活用具;满载瑞典家具驶向伦敦的轮船与满载英国家具运往斯德戈尔摩的轮船在海上相遇。,问题的提出,本国的厂商可以生产这类产品,满足本国的需求,为什么还要从国外进口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呢?,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1)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2)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3)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以上现象在古典和新古典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框架内难以得到解释,这迫使经济学家寻求新的贸易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经济学家的这种努力促成了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形成。,对传统国际国际贸易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挑战之一同类产品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源在于各国在产品生产方面的差异,包括技术差异(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和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差异(H-O模型),按照这些理论,各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但二战后,国家间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大大增加,这种现象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框架下的贸易模式,因此是对传统贸易理论一个挑战。,产业间贸易是不同产业产品之间的贸易,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主要区别,挑战之二发达工业国家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资源禀赋论认为,国家间的资源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据此,国际贸易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资本丰裕国)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裕国)之间(即“南北贸易”),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国际贸易的确大部分是属于“南北贸易”,但是60年代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北北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率逐步上升,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部分。那么国际贸易为什么会在相似的资源禀赋国家(即同类国家)之间进行呢?这一现象显然是资源禀赋论所不能解释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占其总贸易的份额,数据来源:根据IMF贸易方向统计季报(2002年3月)计算。,挑战之三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当代世界贸易的发展中,有许多产品曾经由少数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然而,战后这些产业的领先地位不断发生变化,一些原来进口的发展中国家开始生产并出口这类产品,而最初的出口的发达国家反而需要进口。为什么在资源禀赋的模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而某些制成品的比较优势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呢?这一问题也是在传统贸易理论的框架内难以找到答案的。,日美韩三国轿车产量相对比重趋势图,数据来源: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P16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人们从已有的产业内国际贸易的事实出发,发现当代禀赋相似国家间的双向国际贸易似乎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资源的国内、国际的重新配置和收入的再分配。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很多的模型,其中格林纳威(D.Greenaway)、格鲁贝尔(Grubel)、劳埃德(Lloyd)、迪克西特(A.Dixit)和克鲁格曼(P.Krugman)理论观点都颇具代表性。,产业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格局下日渐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模式。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简写为IIT)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因此,产业内贸易又称“双向贸易”(Two-way Trade)或“贸易重叠”(Trade Overlap)。美国向芬兰出口移动电话的同时又从芬兰进口无线电话,日本向欧盟出口汽车同时又从欧盟进口汽车,瑞典向英国出口家具同时又从英国进口家具。,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相似性,消费具有可替代性产业内贸易的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相似的要素投入,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HGGrubel)等人在研究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贸易量的增长时,发现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并不是按H-O原理进行,即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1975年格鲁贝尔和劳埃德(Lloyd)合著了一本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系统地论述了这一理论,提出了产业内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产业内贸易是同一产业内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完全是为了利用生产的规模经济。,H-O理论中的国际贸易是基于各国比较优势或要素禀赋的差异,而产业内贸易是基于产品差别和规模经济;国家间要素禀赋的差异越大,产业间贸易量就越大,而产业内贸易的量则在具有相同要素禀赋的发达国家之间较大;,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新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基础上的贸易理论,大都强调国家间技术、资源及偏好方面的差异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依据这些理论,国际贸易应主要发生在供给或需求条件不同的国家之间,而且国家间的差异越大,他们之间的贸易基础越雄厚,其贸易形态属产业间贸易。20世纪70年末,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克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所谓的“新贸易理论”,该理论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来源,对国际贸易基础作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规模收益不变和市场完全竞争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两个最基本的假定前提。国际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是新国际贸易理论探索的代表人物,认为对规模经济效益的追求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主要代表人物:,克鲁格曼于1953年出生在纽约市,1974年在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他天资聪颖,年仅24岁于1977年便在著名经济学家巴格瓦蒂的指导下,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教授。1983年他与麻省理工学院的访问学者赫尔普曼(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合著出版了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该书比较完整的体现了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新理论,被理论界普遍认为是产业组织应用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序曲。他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经济学家其因新锐的学术观点、流畅犀利的散文以及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准确预言在学术界与社会建立了不同凡响的影响力。,Paul R.Krugman,亚洲奇迹的迷思,Paul Krugman亚洲奇迹不是建立在它们有效运用资源的能力之上这种重视要素总量却忽视脑力的经济投入,最后终将招致失败。所谓东亚之虎其实不过是纸老虎而已。,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理论分析基本是从静态出发进行的,简化的模型分析只侧重于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结果而非强调过程。分析以不完全竞争市场,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并将其分析为国际贸易发生后的重要利益来源之一。比较其他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更加重视需求方面的影响,基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假设的国际贸易理论,无论是古典还是新古典的贸易理论,在分析国际贸易时都有两个重要的假定:其一,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其二,规模收益不变,即不存在规模经济。正是通过修正传统贸易理论这两个假设前提,当代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了在古典贸易理论框架内难以解释的产业内贸易和同类国家间贸易的现象。,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互为条件,一方面,规模经济的实现与一个产业和行业内的厂商数量呈反比,另一方面,大厂商与小厂商相比,在追求规模经济中具有更大的优势,完全竞争市场,如:农产品市场,又称纯粹竞争,是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条件: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竞争地位平等 商品同质,不存在产品差别。资源自由流动。市场信息畅通、完全。,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案例 二战后以来,美国小厂商数平均每年递增1.9%,相当于人口的增长水平,1993年以后新就业人员中,三分之二依靠小厂商。法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的机械工业中,小厂商所占的比重均达到75%以上。意大利被人称为“小厂商王国”,90%的工业公司是小厂商,小厂商中从业人员占就业总人口的84%,小厂商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总数的60%以上。小厂商之所以能在有规模经济优势的大厂商的发展缝隙中生存和兴旺,原因很多。首先,小厂商构组的市场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但无疑更趋于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因而生产效率较高。其次,社会消费的多样性、多变性为小厂商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不少产品或服务更适宜于由小厂商来生产和经营。,国际贸易中的不完全竞争,二战后,差异产品、垄断势力和价格歧视的存在使国际贸易的现实远离完全竞争假设:差异产品:产品具有相同的功能,但有差异不能完全替代;垄断势力和价格歧视:,垄断势力:市场中只有少数几家巨型企业(如美国汽车市场上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对产品的价格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面对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可以实施价格歧视。价格歧视:具有垄断势力的企业虽然出售同样的产品,但在不同的市场或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基于差异产品的国际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基本上是同质的(如铁矿),国际贸易中产业间贸易大多是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如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同时向澳大利亚出口玉米)。但是,大多数制造产品都是差异产品(如汽车),这些产品相互间不能完全替代,消费者把其视为不同的产品,大量差异产品的存在是产业内贸易出现的重要原因(美国既向日本出口汽车,又从日本进口汽车)。,国际竞争迫使工业化国家的企业只生产某类产品的一种或几种款式,而不是生产所有的品种;这样企业可以使用更专业化和快捷的机器设备,以取得规模经济利益。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使各国对同种产品产生相互需求,从而产生国际贸易。与产业内贸易有关的是产品零部件贸易的增长,为了降低成本,一种产品的不同部分往往通过国际合作形式在不同国家生产,追求多国籍化的比较优势。,产品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产品同质性或相同产品: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一般情况下大多属于产业间贸易的对象。产品的异质性或差异产品:产品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产品彼此之间不能完全替代但尚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替代,交叉弹性小于同质性产品,在生产中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大多数产业内贸易的产品都属于这类产品。,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不同国家间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经济合作或因经济技术因素而产生产业内贸易。大量的转口贸易。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季节性产品贸易。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标准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地域性,季节性,一个国家处于运输成本的原因即出口有进口某种产品,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无法储存的产品如电力,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一是水平差异。商品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差异性。从水平差异分析,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消费者偏好,即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澳大利亚与台湾在鲍鱼养殖上成本差别不大,然而,不少澳大利亚人觉得“吃鲍鱼象是在啃橡胶”,台湾人却认为鲍鱼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具有滋补营养价值,因此澳大利亚与台湾之间能够进行互利互惠的鲍鱼交易。美国人不吃鸡鸭等家禽的脚蹼,把它们当作废料,或者加工成饲料,我们则发展起精湛的烹调技术,把家禽脚蹼卤制成美味佳肴,甚至创造了“凤爪”这个具有想象力的名称。,异质产品或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二是技术差异,用新技术制造的新产品带来的差异,处于不同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往往在不同类型的国家进行生产,继而在彼此间进行进出口贸易,便会产生产业内贸易。它是指由技术水平提高带来的差异,也就是产品生命周期带来的商品差异。这种差异在电器和制药业比较普遍。三是垂直差异,它是指产品质量上的差异,这类差异在汽车行业比较普遍从供给方面分析都存在规模经济,从需求方面看都存在需求偏好方面的重叠,从经济环境上都存在不完全竞争的条件。,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个人收入差异,收入高的消费者偏好高档产品,而收入低的消费者只能偏好中低档产品。,异质产品或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差异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产品差异,规模经济,各国的生产只考虑本国多数消费者的口味而忽视少数人的偏好时,未满足的需求由进口商品来弥补,厂商追求规模效益,无法满足本国少数消费者的需求时未满足的需求由进口商品来弥补,产业内贸易的动因,新HO模型,主要代表模型法尔维(Falvey E.R)模型。新HO模型的假设条件在新HO模型中,在一些模型分析的假设条件方面,仍然与传统的HO模型相同:两国的要素相对丰饶程度的差异,因而资本报酬率和劳动报酬率上也存在着差异。该模型的假设条件又与传统HO模型有所区别:在两种投入要素中,一种可以跨部门自由流动,另一种却不行;两种产品中,一种可以是同质、无差别产品,但经济中至少有一个厂商生产差异产品;产品差异源于质量的区别,而质量的差异来自于与劳动力投入相关的资本量;对于质量不同的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商品价格和购买者的收入。,新HO模型的基本内容,新HO模型的实践含义,在实践中,新HO模型解释的国际贸易类型,一般而言,属于垂直型差异产品之间的交易,在相似的产业中,由于生产差异产品需要不同的要素存量比率,而人们的需求在相同或相似产品上又存在着区别,贸易便有发生的可能。但是针对这一理论,也有人提出过质疑,并非高资本密集度的生产就必然决定发生高质量产品的出口。,需求偏好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国际贸易可以看成是一国国内贸易跨越国界的延伸,因为一国的厂商进行生产首先总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的即总是首先为自己所熟悉的国内市场而创新、而生产的。实践中,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禀赋类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则更多地从需求的角度来进行说明。,基于需求差异的国际贸易理论,商品相对价格差异是导致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之前贸易理论都是从生产或供给方面来分析这种差异的。由于商品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需求差异也是导致商品价格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也可以从需求差异的角度来探询国际贸易的可能性。,根据要素禀赋论,两国的资本劳动比率越接近,比较成本的差异将越小,两国的贸易将越小。但根据偏好相似说,两国的资本劳动比率越接近,表明两国的经济发展生活方式越接近,因而人均收入的差距将越小,重叠的市场部分将越大,两国的贸易量将越多。因此,需求偏好相似说更适合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最早试图对发达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现象作出理论解释的是瑞典经济学家林德,他在l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提出偏好相似理论,又叫重叠需求理论,第次从需求角度对国际贸易的原出作出分析。林德认为,一国经济增长从而人均收入提高会使该国的代表性需求向某种比较昂贵的商品或奢侈品移动。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生产者不断地扩大生产与改进技术,结果产量增长速度超过需求增长速度,从而使该国有能力向别国出口。林德的基本论点是:一种工业品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首先是一种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即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斯特凡林德Staffan B.Linder,解释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不断上升的现象,基于需求差异的国际贸易理论,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即两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越相似,一国代表性需求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因而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越大。如果两个国家需求结构完全一样,一个国家所有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是另一个国家可能进出口的商品,因而产生产业内贸易。林德认为,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人均收入水平的相似可以用来作为需求结构相似的指标。由于工业化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比较接近,消费者的偏好相似程度比较高,这为工业制成品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这就是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的原因。,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越接近,则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基于需求差异的国际贸易理论,偏好相似说Theory of preference similarity,两国经济发展生活方式越相近,人均收入越接近,需求偏好越相似,相互需求就越大,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如下图:,商品档次,D,C,A,B,I1,I2,人均收入,a,b,0,BC部分重合,表示两国会就BC范围内的商品进行贸易。两国对产品需求的档次变动范围重合部分越大,表示需求结构越相似,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国内市场需求决定厂商的生产,人均收入决定一国需求结构,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两国需求结构相似,两国都需要的商品可能成为贸易品,收入水平越相似的国家贸易关系越密切,需求偏好相似论分析过程,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消费者对同一档次产品的共同需求,需求偏好相似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主要是工业品贸易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较高,他们互相间对工业品的重复需要范围较大,因此工业品内的贸易主要发生在收入水平接近的发达国家之间.,需求偏好相似论适应性,一种非代表性需求的商品能否成为贸易品的必要条件,是出口国和进口国都存在对该产品的需求,重叠性需求商品的多样性和差异化,使贸易双方产生相互的贸易,需求偏好相似论的评价与案例,该理论作为经济水平相近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的解释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说服力的,由于收入水平相近、消费结构相似、生产结构层次趋同,不同国家的消费者购买任何国家生产的同类产品以满足消费便成为可能。因为这极大的提高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增加了消费的多样性,经济福利会得到提高。,另外,重叠需求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差异产品贸易理论、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也不同,前者是从需求的角度,后者则是从供给的角度来概括和解释战后的产业内、行业内贸易现象的。,需求偏好相似论的评价与案例,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大多产生于“差异”,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却从趋同的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实践中,需求偏好相似引发贸易的设想得到了验证。,规模经济的基本原理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代表人物,保罗克鲁格曼(),该理论认为,即使两国在要素禀赋与消费偏好上完全一样,即不存在比较优势,只要存在报酬递增的规模经济,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照样能产生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规模经济产生的贸易,规模经济产生的贸易,国际经济学的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基本原因。假设有两个国家,他们具有相同的要素存量比率、相同的生产函数、相同的需求函数,即具有完全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及相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同时,两国的生产点与消费点也完全一样。为样他们之间贸易的发生就与传统的解释是无关的。,规模经济的含义,规模经济(scale of economies)又称为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即随着投入的增加,产出水平以更大的比例增加。,规模报酬递增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因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规模经济的度量,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成本,产量,LAC,图4-4 长期成本曲线与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es):指由于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即产量的增加)而导致的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这是通常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ies):指由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行业规模的扩大,所导致的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在外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过程仍然是规模收益不变的,规模收益递增只发生在产业层次上,即整个产业产出增加比例大于整个产业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的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设计成本、科研与发展成本等)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一般都为大企业、大公司,多集中于设计、管理、销售成本较高的制造业,案例分析在美国,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风险资本的企业聚集在硅谷;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生产企业聚集在底特律;飞机及其设计、软件、金属加工企业集聚在西雅图等等。在德国,汽车业聚集在慕尼黑等南部地带;化工业聚集在法兰克福一带。在中国,中关村是中国信息产业的最著名的聚集地,还有许多城市致力于建设“中国硅谷”、“中国光谷”、“中国药谷”、“中国瓷都”等产业聚集区。,Example,假设第一个在中关村开业的电脑销售公司只有一间铺面,每天出售一台电脑。设在北京郊区的电脑生产基地不得不专程开一辆车将这台电脑送到中关村,收取100元。如果该公司增加了铺面扩大了规模,每天能够出售10台电脑,此时电脑生产基地仍然只需用一辆车子将这10台电脑运送到中关村,那么,每台电脑的运输成本就只有10元,由此产生的平均成本下降就是内部规模经济。如果现在有10家电脑公司聚集在中关村,每家公司每天只出售1台电脑,这些公司可以共同雇用一辆车子运送电脑,每个公司为此只需支付10元就够了。由此产生的成本的下降就是外部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产生的贸易,规模收益规模收益描述的是产出增加的幅度大于要素投入增加幅度的现象,它是各国厂商所普遍追求的利益。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的利益主要源于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的可选择性。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基本原因。,说明规模经济导致国际贸易,从而解释“北北贸易”的一个模型是由经济学家默瑞.坎姆在1964年提出的。利用这个模型可以说明为什么两个技术相同、资源禀赋相同,甚至消费者需求偏好相同的国家为什么会进行贸易。,基本观点:即使两国各方面都相同,仅有规模报酬递增也可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导致专业化分工和生产,贸易是互利的,即使不存在比较优势,外部规模经济也可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规模经济产生的贸易,照相机W,电脑T,Wmax,Tmax,E1,PPT曲线,无差异曲线I,PT/PW,图4-9 规模经济和PPT及生产模式,反映规模经济的PPT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表明增加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递减的。图4-9还假设两国生产技术、资源禀赋和需求偏好相同,表现为两国的PPT和I是完全相同的。在没有贸易时,两国的生产和消费均衡点为E,两国各自生产自己所需的产品。,W1,T1,没有国际贸易时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规模经济实际上就是机会成本递减的情形,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规模经济产生的贸易,图4-10基于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如国一国专门生产W,另一国家专门生产T,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W和T的生产成本都会下降,然后两国再进行交换,则双方的福利都会增加,在图中表现为贸易后的均衡点E2比没有分工和贸易前的均衡点E1所达到的效用水平更高。,PT/PW,开展国际贸易时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国际贸易:两产品规模规模报酬递增,规模经济产生的贸易,A点为两国在隔离状态下的共同的生产点,国内均衡商品相对价格也相等(PA),这时并不存在比较利益,但却存在由于专业化分工和贸易所带来的潜在利益,这正是规模经济。,如果国I 试图增加X商品的生产,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稍微增加的X 便会带来成本优势,促使其进一步扩张,向专业化分工的方向运动;反之,国II也会向专业化生产Y 的方向运动。,在规模经济条件下,两国进行互利贸易并不需要两国在各方面完全一致;如果规模经济在很大的产出水平上存在,则会导致垄断。,两国无论在X或是Y上实行专业化分工是没有区别的,现实中这种分工模式可能是由于某种历史原因或偶然造成的;,规模经济产生的贸易,美国和日本产生贸易前,两国各自生产部分卡车和部分轿车:日本生产100辆卡车和100辆轿车,美国也如此。成本由于市场规模小而高居2万美元。美国和日本如果开展贸易,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使成本下降。比如,日本将卡车的生产规模扩大到200辆,价格下降至1.5万美元;美国的做法是将轿车的生产量扩大至200辆,同样可以使价格下降,比如说1.5万美元。这样比美国和日本什么车都生产更有利。双向贸易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技术不同或资源配置不同所产生的比较优势。,案例,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良德罗克的戴尔公司协调着遍及欧洲和亚洲34个国家的全球性生产网络。戴尔在美国销售的绝大部分电脑仅仅最后的组装是在国内完成的,零部件在世界各地生产更加便宜。,案例,一些福特嘉年华轿车的发动机是在英国生产的,动力传送器是在法国生产的,离合器是在西班牙生产的,各部分的组装是在德国进行的,然后销往欧洲各地。与之类似,日本和德国的照相机往往是在新加坡组装的,以利用那里的廉价劳动力。利用外部资源往往不是为了赢得更多利润,而是保持竞争力的需要。那些不从国外寻求廉价资源的公司不仅会在世界市场失去竞争力,甚至在国内市场也是如此。美国公司花费1000亿美元寻求外部资源,从而节约10%到15%的成本。日本公司的外部资源为其节约了20%多的成本。,对规模经济理论的评价,规模经济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事实,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在今天的世界经济中,具有大规模生产某种产品的国家,都可能因为生产规模大而产生别的国家所不具备的特殊的比较优势。这一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对于规模经济理论的评价,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某一产业存在着规模经济产生的额外的利益,而其他厂商却不能很快的进入该行业牟利,这说明该行业显然存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如果其他厂商能够轻易地进入这一行业,则产生产业内贸易利益的规模经济将不复存在,因此完全市场条件下很难有规模经济的利益。,新张伯伦模型,新张伯伦模型(NeoChambelinian Model)是指,运用张伯伦对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市场的分析来构架新的贸易模型,解决我们在前面谈到过的所谓水平型差异产品间的贸易现象。代表学者有克鲁格曼(P.Krugman),迪克西特和诺曼(Dixit,A,E&Norman)以及兰开斯特(Lancaster)等。其中克鲁格曼的贸易模型较为普遍。,新张伯伦模型,前提:要素供给固定、厂商进出自由、平均要素投入递减、所有品种的商品对称地进入效用函数。假设一个经济体只有一种生产要素,例如劳动(l),它的供给是固定的,在生产中有着大量的厂商,每个厂商以固定的数量的要素投入,可以随意生产i产品大类中的一个品种。所有的商品的成本函数相同,即以不变的边际要素投入从事生产,如下式:,效用函数见下式:在生产者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时,有:行业的超额利润将趋于零,在长期均衡中每一厂商获得的是正常利润,价格必然等于平均成本。有下式:即,在均衡条件下都会等于单个个人的消费和。对于任一商品i,有:生产全部品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量不能超过固定供给量的劳动决定了厂商的数目:,如果这时存在着另一个与该国完全一样的经济体,二者之间不存在贸易障碍和运输成本,在开放的情况下,对于它们而言,除了扩大市场规模之外,其余条件均无实质性的变化。消费品种的增加,消费者的效用得到提高。为:,产业内贸易指标,沃顿指数接近于1时则表明贸易的结构属于产业内贸易,若该数值远离1,如为无穷小或无穷大,则该贸易的结构则为产业间贸易。目前这一指标已经基本不采用了。,巴拉萨指数,贸易相关度即出口的绝对值量(价格量)在多大的程度上为进口所抵销。其经济含义是:净出口在多大程度上被进口所抵销,当Xj或Mj为0时,Aj=1;当XjMj时,Aj0,这样,该指数Aj与产业内贸易呈反比关系。,衡量同类加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时,巴拉萨指数在进行了加权调整后也可以使用:对个别产品加权的方法就需要改用为算术平均:,人们使用较多的是格鲁贝尔(H.G Grubel)劳埃德(P.J Lloyd)指数 当Bj接近100时,该国的进出口更接近产业内贸易,我们考察第i产业的G L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ITT)(index of intra-industrial trade)是用来测量国家间在同一个产业(即同类产品)内进行贸易程度的指标:其中:X和M分别为某行业(或同类产品)的出口值和进口值。ITT的取值范围为0到1。一般情况下,T在01之间波动。ITT0,则表明一国有产业内贸易,即一国会同时进口和出口同一类产品;ITT越大,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ITT=1-|X-M|/(X+M),X和M表示一国某种特定产品的出口和进口,ITT=0,表明一个国家的这种产品只是进口或出口,既完全没有产业内贸易,当ITT=1时,表明这种产品的进口与出口相等,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衡量一个国家某个产业在对外贸易中产业内程度的指标,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的ITT(),数据来源:转自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P16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中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和对策,1、我国对外贸易额从年的亿美元而上升到年的亿美元,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总体水平从年的上升到年的;,许多主导产业的产业内贸易额均占据主导地位,对外贸易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发展的趋势已非常明显。2、我国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19801997 年的产业内贸易综合指数均在0.4 以下(若等于1则是完全的产业内贸易)。但是产业内贸易的份额在不断上升。3、我国与发达国家进行的主要还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在总的产业内贸易中只占7-14%。4、垂直型的产业内贸易导致出口低质、低附加值商品,而进口高质、高附加值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的产生。5、导致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原因主要不是规模经济,而是人力资源禀赋、加工贸易和外商的投资方式使我国产业内贸易主要表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1985-2006年我国产业内贸易指数发展趋势图,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产业内贸易的分析更为符合实际产业内贸易对于福利的分析具有相应的特色,1.产业内贸易理论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自由竞争、机会成本不变或递增的经济基础,以规模经济和市场不完全竞争为基础,标志着现代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产业内贸易理论破解了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现实与“对对外贸易依赖递减规律”的悖论。,3.产业内贸易理论揭示了,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没有比较优势时可以通过创造竞争优势(如规模经济)来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4.产业内贸易理论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5.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国家干预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不足,产业内贸易理论强调贸易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而在现实中,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部门大多为制成品生产部门,它们又大多在收入相对较高的发达国家,因此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呈现出优势,而发展中国家由于产业较少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因此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内贸易中显现出劣势的特点。在新张伯伦理论中,假设前提是十分脱离实际情况的。,复习思考题:1、请查阅资料了解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及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2、请查阅资料了解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并用该理论解释我国的世界制造工厂现象。,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与比较利益学说、HO模型主张的自由贸易相反,它是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实行贸易干涉与干预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一国可以通过各种政策的干预(如税收、补贴、经济合作等),在对本国至关重要的生产领域中创造出比较优势,这样的干预虽然破坏了完全竞争,但却可以增加一国的经济福利。,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的提出,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是1985年由斯宾瑟(B.Spencer)、布兰德(J.Brander)、格罗斯曼(G.Grossman)、迪克西特(A.Dixit)等以不完全竞争和古诺双寡头为条件,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的分析为工具提出的,其目的是证明在一定条件下,自由贸易的最优性未必存在,而补贴、征收反补贴税、运用关税等手段,以国家干预为出发点,可以提高该国的经济福利。,战略性贸易政策:Strategic trade policy?提出者:1985 Spence&Brander主要观点:在产业市场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以进口保护措施可以提高本国竞争力,促进出口实质:实现垄断利润由外国向本国的转移,增加本国的国民净福利,战略性贸易理论,James Brander,Barbara Spencer,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规模经济的存在是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的前提之一。市场的不完全性是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另一重要的前提。在这一理论中,存在着三种市场结构:可竞争市场、古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从规模经济角度出发,扩大厂商的生产规模有多种途径,技术因素是厂商在生产中具有动态规模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这样便将技术变化的因素归纳为推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内生变量,而技术变化的经常形式则是技术创新(Innovation)以及所谓的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 或译为边干边学)。所谓干中学,或边干边学是指,随着产量的累积扩大,生产经验、市场经验、管理经验不断积累,边际成本就会降低,从而改变生产函数。,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T(时间),(成本)C,在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政府应用补贴以及关税等手段,支持国内战略性的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总体福利。在实施战略性贸易战略时,政府需要完整掌握信息、决策及时到位且具有进行干预的有力手段。克鲁格曼曾经(1985年)研究过东亚一些产业迅速崛起并占据国际市场份额的过程,提出了所谓的“以保护进口促进出口”(IPAEP)的理论模型。,战略性产业政策:理由:某些产业对国民经济有强烈的外部经济效应,应予支持目的:创造比较优势,推动产业发展,增进国民福利战略贸易和产业政策保护手段:进口保护、出口补贴、税收优惠等等,战略性贸易理论,其核心观点是,通过关税、出口补贴等政府干预,支持企业进入战略性产业内,形成竞争优势,扩大产品出口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附加值产业、高科技产业 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的汽车产业;美国的农业、国防工业;法国的航空业、电信业,战略性贸易理论的政策结果分析,在战略性贸易理论的政策分析中,人们往往使用所谓美国波音公司和欧盟空中客车公司假设的贸易政策结果分析来说明这一理论,双方公司没有补贴时的财务损益情况,生产,不生产,生产,不生产,-10,-10,0,0,100,0,0,100,波音公司,空中客车公司,II,I,III,IV,双方公司有补贴时的财务损益情况,生产,不生产,生产,不生产,-10,10,0,0,120,0,0,100,波音公司,空中客车公司,II,I,III,IV,假定电子产业仅有两家公司:一家在日本,一家在美国。在这个产业中,随着产量扩张,边干边学会无限制地降低生产成本。假定日本政府认为其电子产业是战略性产业,因此设置贸易壁垒,使美国竞争者无法进入本国市场,而美国电子市场是开放的。那么,日本制造商就可以通过增加产量,降低单位生产成本。经过一段时间后,具有竞争优势的日本制造商会把美国制造商逐出市场。美国公司从美国购买者处获得的利润就转移到了日本公司。,案例,战略性贸易政策案例分析,日本的战略性贸易政策:1960-70年代早期 将钢铁工业作为优先发展目标 此间生产增长了3倍,日本成为世界最大钢铁出口国问题:政府政策是否是日本钢铁工业迅速增长的原因?高储蓄率、运输成本、矿石资源,低利润率但仍发展迅速这种政策是否对日本经济有利?,战略性贸易政策,适用条件实施前提:规模经济存在,市场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实施对象:战略性产业属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投资成本巨大,却不能通过市场得到完全补偿;具有很大的外部性。实施主体:政府实施手段:对外政策:关税、配额、出口补贴等国内政策:R&D补贴、生产补贴、税收优惠、贷款优惠和投资政策等实施目的:强占市场、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