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分类与商品分类体系.ppt
第五章 商品分类与商品分类体系,关键词:商品分类的概念、意义和原则;商品分类标志;商品分类体系与商品目录;国际贸易商品分类(SITC);协调制度商品分类(HS),商品分类的概念,什么是商品分类商品的大类、品类与品种商品的大类应根据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行业来划分,例如将商品划分为食品、纺织品、百货、五金、文化用品等大类。商品品类或品目指具有若干共同性质或特征的商品,包括若干商品品种,如针棉织品、五金电料、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商品分类的概念,商品品种是按商品的性能、成分等方面的特征来划分的,是指具体商品的名称。例如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商品细目是对商品品种的详尽区分,包括商品的规格、花色、质量等级,它更能具体地反映出商品的特征。如53飞天牌茅台酒、清华同方US368型3D音效多媒体有源音箱等。,商品分类的意义和基本条件,商品分类的意义为现代化管理奠定基础便于开展商品研究便于实施标准化便于消费者选购商品商品分类的基本条件明确商品范围明确分类目的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志,商品分类标志,商品的分类标志,是指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方面的一些本质性特征和特性,人们依据这些特征能将商品唯一地、稳定地、明显地区分开。选择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区分性、适应性,唯一性、层次性、简便性。,常见的分类方法,常见分类标志普遍适用分类标志用途、大小尺寸、原产地、原材料、加工程度等。局部适用分类标志包装形式、化学组成、保藏方法、收获季节、颜色、功率、效率等。商品分类体系中,每一个层级只用一个适宜的分类标志。,常见的分类方法,以商品的用途分类,按商品用途组成的许多类目名称,如食品、纺织品、医药品等,都已成为固定下来的专门词汇。以商品的原材料来源分类如食品以加工程度分类可将全部商品分为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常见的分类方法,以化学成分分类以主要化学成分作为分类标志如化肥以特殊成分作为分类标志如钢材采用杂质作为分类标志以商品的加工制造方法分类如茶叶以商品的外观形态分类如小麦以商品的性质分类如原油以商品的生产季节分类如羊毛以商品的产地分类如生丝,商品分类体系,商品分类体系是指按照特定目的,以商品的某些共性为依据,并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延性、兼容性的原则,将适用范围内的所有商品逐级逐次分成大类、中类、小类、品种等,所构成的商品名称和编码的集合总体。商品目录是商品分类的具体表现和应用,实际上是一种粗的商品分类体系。国际商品目录、国家商品目录、部门或行业商品目录、企业商品目录。,几种重要的国际商品分类体系和分类目录,海关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的国际分类国际危险货物分类目录我国外贸、海关、商品检验检疫等部门的商品分类目录,几种主要的国际商品分类体系和分类目录,目前在国际上公认并广泛采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有两个,即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和协调商品名称及编码制度(HS)。联合国秘书处于1950年起草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每年都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编制有关的国际贸易统计资料,以便对世界贸易进行系统的研究,各个成员国也按照这个分类体系发表各自的贸易数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把国际贸易商品共分为10大类(Section)、67章(Division)、261组(Group)、1033个分组(Sub-group)和3121个基本项目(Item)。总的分类原则是先将各种商品以加工程度进行划分,然后再按照用途进行细分。在国际贸易中,一般习惯把0到4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商品称为制成品。,国际贸易标准分类,0类 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1类 饮料及烟类2类 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3类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4类 动植物油、脂及蜡5类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它处未列名的)6类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类 机械及运输设备8类 杂项制品9类 未归入SITC其他类的商品和交易,返回,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于1988年1月1日生效并在国际上正式实施,成为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的一种“标准语言”。我国从1990年起先后在普惠制签证和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上实施了HS编码。1992年1月1日,我国全部采用和实施了协调制度,同年6月加入了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公约。,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的结构和特点,协调制度共有21类97章,类下面再分三大层。第一层为章,第二层为品目,共有1200多个;第三层为子目,共有5000多个。每个品目编一个四位数的品目号(税目编号),一个品目号可以代表一种商品,也可表示一组相关的商品。四位数字级的税目编号主要用于海关征税,五位数字及六位数字级的子目号主要用于海关统计和分析。,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的分类原则及分类方法,协调制度基本上以商品所属的生产行业作为类的划分依据,以商品的自然属性(原料性商品)或所具有的功能和用途(制成品)为设章原则,即不同原料、功能、用途的商品分别归入不同的章。协调制度中类次及同类内的章次多依照动物性商品在先,植物性商品其次,矿物性商品再次的顺序排列。协调制度一般将相同原料制成的商品编排在同一章内。,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的分类原则及分类方法,协调制度章与章之间的编排也依照上述原则,加工程度越复杂的商品越往后排。协调制度中同种商品按具体列名、一般列名和未列名的顺序编排。协调制度中同一商品按整机在前,零件或配件在后的顺序编排。协调制度的分类原则是按商品的原料来源,结合其加工程度、用途以及所在的工业部门编排商品。这里原料来源为编排的主线条,加工程度及用途为辅线条。,返回,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全称有关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的尼斯协定,我国于1988年开始采用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建立了为商标注册目的而使用的商品和服务的国际分类,包括商品34个大类,服务8个大类,其中,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是:制成品原则上按其功能、用途进行分类,原料、未加工品或半成品原则上按其组成的原材料进行分类;成品或半成品按其组成的原材料分类时,如果它们是由几种不同原材料制成,原则上按其主要原材料进行分类;用于盛放商品的盒、箱之类的容器,原则上与该商品分在同一类。,返回,国际危险货物分类目录,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简称IMDG Code)中的“危险货物一览表”根据危险货物性质的不同,把危险货物分为9类,共计2500多个货物品种。爆炸品;压缩、液化和加压溶解的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和潮湿(或与水化合)时产生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毒性的)物质和有感染性的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性物质;杂类危险物质。我国于1973年加入了国际海事组织,自1982年开始执行了国际海运危规。,我国外贸、海关、商品检验检疫等部门的商品分类目录,对外贸易业务统计商品目录。主要依据商品的属性及用途,参照了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并适当照顾国内各外经贸专业公司的经营分工,把进出口商品分成了进口和出口商品两个部分,共34大类商品。目前我国的海关统计商品目录采用八位数字商品编码,前六位数是协调制度编码,后两位数是根据中国关税、统计和贸易管理方面的需要而增设的本国子目。,我国外贸、海关、商品检验检疫等部门的商品分类目录,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以协调制度为基础编制,其商品归类原则和方法与协调制度也完全一致,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所列商品被分为18大类,共有105个商品编码,按照规定,对列入该目录的进出境商品,必须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和监管。,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