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设计 很难得的.ppt
高层住宅设计,项目四,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设计技术核心课程群,中高层住宅 七至九层的住宅高层住宅 十层及以上的住宅与多层住宅(四-六层)设计原则相似主要区别在于:1.交通与疏散方式的不同。2.结构方式不同。3.要进行无障碍设计。4.设备方式不同。,高层住宅(七层以上)的特点小高层住宅(七至十一层)的特点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高层住宅的平面类型高层住宅的结构体系及设备系统设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的疏散及消防,学习内容,(1)可提高住宅的容积率(住宅容积率系指总建筑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值),节约城市土地。(2)可节省市政建设投资。(3)可以获得较多的空间用以布置公共活动场地和绿化,丰富城市景观。(4)用钢量较大,一般为多层住宅的34倍。(5)对居民生理和心理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高层住宅的基本特点,弊端 住宅平面往往是一梯8户或一梯6户,因此有近l3的住宅朝向不好。标准层的公共交通面积和设备及管井占用面积较大,每户分摊较多公用面积,因此,每户的建筑面积虽大,但有效使用面积并不大。而高层住宅的售价往往高于多层住宅,购房者觉得不合算。人们远离了大地,生活在空中鸽笼中,儿童和老人感到活动不方便,而且易使人产生孤独感。容易导致居住小环境的恶化,如高层住宅北面的大片阴影区、高层住宅的楼群风等。建设费用高、建设周期长。这是高层建筑层数多、面积大、结构复杂带来的直接后果。,小高层住宅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在国标住宅设计规范中并无此定义。小高层住宅实际上是中高层住宅(7层至9层)和10层至11层的高层住宅相加在一起的概念。电梯和楼梯共同做为公共垂直交通工具,但可以不设消防电梯,防火要求不如高层建筑防火要求那么高。,小高层住宅(7层至11层)的特点,节约用地,尺度适宜。户型优越。提高了生活质量。投资少、工期短、难度低,小高层住宅的优点,一、耐火等级和建筑分类 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分为两类。居住建筑:一类:19层及以上二类:10-18层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消防云梯高度50m以内50m100m 18F 36F,消防能力与建筑层数和高度的关系,一类建筑:19层及其以上的普通住宅 1000m2/区二类建筑:10-18层的普通住宅 1500m2/区每一防火区应具有两个安全疏散口,以保证双向疏散。,二、防火分区,19层以上的高层住宅应设两个安全出口10至18层,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户门至楼梯间距离少于10米,可设一个安全出口。10层以下,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户门至楼梯间距离少于15米,可设一个安全出口。,第四章 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三、防火间距 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高层 裙房 一二级 三级 四级高层 13 9 9 11 14裙房 9 6 6 7 9一二级 9 6 6 7 9三级 11 7 7 8 10四级 14 9 9 10 12,第四章 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四、消防车道,十层以上住宅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十层以上住宅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十层以上住宅建筑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80m。,垂直交通:电梯主,楼梯辅 1、电梯的设置安全可靠:保证日常使用 基本要求:安全可靠、方便、经济方便:电梯的数量经济:电梯的运载能力和客流量相平衡住宅设计规范规定,l 2层及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至少需要设置两部电梯,且其中一台应能容纳担架出入。,五、安全疏散,2、消防电梯消防电梯是专供消防人员携带消防器械迅速从地面到达高层火灾区的专用电梯。一般消防电梯载重800kg以上。消防电梯应设单独出入口,避免火灾时疏散人流与消防人员发生干扰。按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塔式住宅、12层及其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应设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应设前室,其面积不应小于4.5m2;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不应小于6m2。,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 1)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1台。2)当大于1500m2但不大于4500m2时,应设2台。3)当大于4500m2时,应设3台。4)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楼梯设置要求:安全、方便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在板式住宅中,要注意每部楼梯服务的面积及两部楼梯问的距离;在塔式住宅中,楼梯、电梯核心布局较为紧凑,可以采用一部剪刀楼梯,以取得两个方向的疏散。,3、楼梯,所有一类建筑、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以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置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人口处应没前室、阳台或凹廊。前室面积应不小于4.5m2,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通风。12层一18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19层及19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11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安全疏散间距是指从户门到安全出入口之间的最大距离。位于两个安全出入口之间的房间距最近的安全出入口的最大距离应不超过40m。位于袋形过道内的房间距安全出入口的最大距离则必须限制在20m以内。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4、安全疏散间距,5、无障碍设计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应对下列部位进行无障碍设计 1 建筑入口;2 入口平台;3 候梯厅;4 公共走道;5 无障碍住房,4、安全疏散间距,消防用水应有独立的电源、水泵和远距离开关,室内消防给水管应布置成环状,其进水管不应少于两根,以保证消防水源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消防栓宜设在疏散楼梯或走道附近明显易于取用的部位,其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失火现场。消火栓的间距由计算确定,且高层建筑不能超过30m。,6、灭火设备,垂直交通(电梯)和防火疏散单元组合式高层住宅长廊式高层住宅塔式住宅跃廊式高层住宅,高层住宅的平面类型,由于高层住宅外部体型的不同,高层住宅可分为塔式和板式两种类型。,以单元组合成为一栋建筑,单元内各户以电梯、楼梯为核心布置。楼梯与电梯组合在一起或相距不远,以楼梯作为电梯的辅助工具,组成垂直交通枢纽。,1、单元组合式高层住宅,一个单元内仅设一部电梯,每层服务2-4户,单元组合式高层住宅平面形式很多,为提高电梯使用效率,增加外墙采光面,照顾朝向及建筑体型的美观等,平面形状可有多种变化。常见的有矩形、T形、十字形、Y形及Z形等。,矩形,十字形,Y字形,T字形,以电梯、楼梯间作为单元与单元组合之间的插入体。适用于不同地段和各种户型的需要。与利于防火疏散,多种不向单元组成墙式组合体,(一)长内廊高层住宅 各户在内廊两侧布置,可以经济利用通道,使电梯服务户数增多内廊方案一般可分为四种:(1)一字形走道(2)L形走道(3)U形走道(4)Y形、十字形走道,2、长廊式高层住宅,袋形走道应注意满足防火疏散的要求,走道有转折时有利于采光通风,并可减少干扰,L形走道,中部为电梯、垃圾间、管道设备井,楼梯间在走道尽端,并隔离,便于徘烟。,楼梯间放在中部,U形走道,Y形、十字形走道,以长外廊作为水平的交通通道,可以增加电梯的服务户数,其他优、缺点与多层长外廊住宅相似。由于建筑的高层风力很大,敞外廊不避风雨,故一般都将外廊封闭。如把楼梯、电梯间成组布置成几个独立单元,可以利用外廊作为安全疏散的通道。,长外廊高层住宅,由于长外廊干扰大,如将外廊转折可减少于扰,将走廊设在楼梯平台的标高上,也避免对住户居室的视线干扰,将外廊连成环形、形成大天井,也称为天井式。外廊在天井内能蔽风雨,勿需封闭,且节约用地,但有些住户朝向不佳,且天井干扰很大,塔式住宅是指平面上两个方向的尺寸比较接近,而高度又远远超过平面尺寸的高层位宅。这种类型住宅是以一组垂直交通枢纽为中心,各户环绕布置、不与其他单元拼接,独立自成一栋。这种住宅的特点是能适应地段小、地形起伏复杂的基地:在住宅群中,与板式高层住宅相比,较少影响其他住宅的日照、采光、通风和视野遮档,可以与其他类型住宅组合成住宅组团,使街景更为生动。由于其造型挺拔,易形成对景,若选址恰当,可有效地改善城市天际线。塔式住宅内部空间组织比较紧凑,采光面多。通风好,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经常采用。,3、塔式住宅,塔式住宅的形式较多。我北方大部分地区因需要较好的日照,经常采用T形、Y形、H形、V字形、蝶形等;而华南地区因需要建筑之间的通风,则较多采用双十字形、井字形等。另外塔式住宅还有十字形、五角形及圆形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几何形状。,V形,Y形,X形,我国北方地区常见塔式住宅平面形式,蝶形,蝶形,双十字形,井字形,钻石形,蝶形,宝塔形,风车形,矩形,风车形,Y形,星形,鼓形,菱形,风车形,八角形,圆形,跃廊式高层住宅每隔一到二层设有公共走道,由于电梯可隔一或二层停靠,从而大大提高了电梯利用率,既节约交通面积,又减少干扰。对每户面积大、居室多的套型,这种布置方式较有利。,4、跃廊式高层住宅,可以有的户是跃层,有的户不是跃层跃廊式住宅的优点除可提高电梯效率,节约公共走廊并减少干扰外、套型可灵活多样。有时可利用每户占有两个朝向的特点,使居室得到良好的日照和通风。起居室与卧宝可分设在两层,空间组合富有变化,类似低层联排式住宅,富有用住气氛丛较安静。但其上下层平面常不一致,结构和构造比较复杂。设备管线要注意上下层的关系。,一、结构体系垂直荷载、风荷载、水平荷载,地震,建筑物层数越高影响越大,选用轻质高强的建筑材料,结构体系抗侧移、摆动,高层住宅的结构体系及设备系统,1.剪力墙承重体系一系列抗剪力墙纵横交错。作为承重结构,又承受水平荷载,并作为分间墙。剪力墙可以现场挠制钢筋很凝土墙板,也可以工厂预制大壁板,在施工现场装配。2.框架轻板结构体系,由于剪力墙承重体系的承重墙与分间墙合而为一,采用小开间则大大约束了住宅平面布置的灵活性。为此心扩大开间为6m至9m,以满足灵活分隔、增强适应性的要求,柜架轻板结构是能大幅度降低自重,又能使内部空间分隔较为灵活的一种结构体系,由于框架体系刚度不大,常在其中布置必要的抗剪力墙共同工作,有的称为框架剪力墙体系,以楼、电梯问四周的混凝土墙作成井筒,与框架共同工作框筒结构,高居住宅的设备系统有:供暖系统、给水系统、排行水系统、排雨水系统、燃气系统、消防用水系统、供热水系统、空气调节系统、电气及照明系统、电视及通讯系统、安全防卫系统等。,设备系统,供暖系统,高层住宅在高空部分,尤其在20层以上,散热量大,管道抽吸力大,耗热量大。采暖系统可以分层上行下给或下行上给布置,必须考虑风压和热压的相互关系。,高层给水系统与低层不同,低层可由市政结水管道直接供水,高层则需要利用水箱。但水箱供水也不能超过10层否则水压过大。可以每10层左右设一供水系统,分层供水,各层水箱设在设备层内。分层供水体系之间与消防用水体系必须沟通。消防用水白备专用水泵、电源,不另设水箱。消防用水水压不受生活用水水压所限,以专用水泵保证消防用水的最大压力,供水系统,污水管排出污水时也须分层处理,尤其层数过高,排污水时由于加速,使污水管受压过大,会发生反水、冒水、冒泡甚至损坏管道现象。如13层楼房上部67层以上可自成一系统,16层可另成一系统。卫生间及厨房污水与粪管排污系统分开,有利卫生。各级排污水管道直接排出室外,需预留较多徘污管道位置。雨水排水系统从屋面独立直接排到地面,对底层商店、公共入口及地下室,需注意排出雨水的影响。,排水系统,居住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该用房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隔墙与居住部分及其他用房完全分隔,其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与居住部分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分别独立设置。,设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 commercial service fac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