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资本预算-固定资产折折旧的核算专题.ppt
财务管理 资本预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固定资产原价、折旧的概念,是指企业在购建某项固定资产时支出的货币总额。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固定资产的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有形损耗的概念,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影响而引起的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上的损耗。无形损耗的概念: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固定资产在价值上的损耗。,预计净残值的概念,预计残值收入减去预计清理费用后的余额,称为预计净残值。预计残值收入:固定资产在报废清理时会发生残值收入,这部分残值收入,应在计算折旧时预先估计,从原价中减去。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在报废清理时会发生清理费用,这部分清理费用,应在计算折旧时预先估计,一般从预计残值收入中扣除。,折旧率,个别折旧率 是按照每一项固定资产的总折旧率和预计使用年限确定的折旧率。分类折旧率分类折旧率是按照每一类固定资产的平均总折旧率和预计平均使用年限确定的该类固定资产的平均折旧率,加速折旧法的概念,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计提折旧较多而在后期计提折旧较少,相对加速折旧的方法。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可以使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费用加大、利润减少,以及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费用减少、利润加大。,(一)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为了使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得到及时补偿,应将其以折旧费项目分期计入产品成本或费用。固定资产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使用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1、使用年限法,使用年限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方法。采用使用年限法计算折旧,首先应确定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应提折旧总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和月折旧额的计算,年折旧额,折旧率,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原价和折旧率计算的。折旧率是折旧额与原价的比率。,月折旧额的计算,根据固定资产原价和月折旧率,就可以计算出月折旧额。计算公式为: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分类:,固定资产的折旧率一般可以分为个别折旧率和分类折旧率。,(1)采用个别折旧率核算折旧,采用个别折旧率,折旧额是根据各项固定资产分别计算的,准确性较高,但逐项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工作量较大。采用个别折旧率计算折旧,一般只适用于固定资产数量不多或者各月之间固定资产数量增减变动不大的企业。,【例1】,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50 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4,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要求:计算该项固定资产的个别折旧率和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4)/101009.6该项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9.6/120.8 该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50 0000.8 400(元),(2)采用分类折旧率核算折旧,采用分类折旧率,折旧额是根据各类固定资产分别计算的,与采用个别折旧率相比,准确性相对差些,工作量相对较小。采用使用年限法计算折旧的企业,均可采用分类折旧率计算折旧额。,【例2】,某企业某类固定资产共有10台,该类各项固定资产原价之和为80 000元,平均预计净残值率为4,预计平均使用年限为20年。要求:计算该类固定资产的分类折旧率和月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4)/204.8 该类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4.8/120.4 该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80 0000.4 3 200(元),2、工作量法的概念,是指按照固定资产完成的工作量计算折旧的方法。,工作量法计算折旧的步骤,1、应确定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2、根据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和预计使用年限内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确定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根据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和某月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就可以计算出该月实际折旧额。,工作量法的折旧计算公式,工作量法的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运输设备和大型精密机床的折旧计算。因为:这些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较高,但各月的工作量不很均衡,采用使用年限法平均计算折旧,会使各月成本负担不合理。,【例3】,某企业运输汽车一辆,原价200 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4。预计行驶总里程为600 000千米。某月该运输汽车实际行驶5 000千米。要求:计算该运输汽车的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和该月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200 000(14)/60 000 0.32(元/千米)该月折旧额0.325 0001 600(元),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折旧率是使用年限法折旧率的2倍,并根据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和折旧率计算当期应提折旧额。,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计算公式,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注意事项,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应注意,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某一年度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折旧额小于该年度按使用年限法计提的折旧额,则该年度可以改按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以便进一步加速折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的最后两年,该按使用年限法(直线法)计提折旧。,【例4】,某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20 000元,预计净残值为6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要求:计算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及各年应提折旧额。,各年折旧计算表(双倍余额递减法)单位:元,年折旧率2/510040,4、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也是一种加速折旧法。采用年数总和法的某年的折旧率为该年尚可使用年数与年数总和的比率。,1、确定固定资产使用期间各年度尚可使用年数之和,即年数总和。假定某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n年,第1年时,可以使用n年,第2年时,尚可以使用n1年,依此类推,最后一年时,只能使用1年,因此,年数总和是一个以预计使用年限为初项,级差为1的等差数列。2、确定年折旧率。某年的折旧率为该年尚可使用年数与年数总和的比率。3、确定年折旧额。年折旧额为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与年折旧率的乘积。,年数总和法的计算步骤,年数总和法某年折旧率的计算公式,某年折旧率,年数总和法某年折旧额的计算公式,某年折旧额应提折旧总额该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该年折旧率,【例5】,某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20 000元,预计净残值为6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要求:计算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及各年应提折旧额。解:年数总和54321 5(51)/215,各年折旧计算表(年数总和法)单位:元,应提折旧总额20 00060019 400(元),总结:固定资产各种折旧计算方法比较,(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应根据在用固定资产完成的工作量计提折旧。采用其他方法计提折旧,一般说来,除了建设工程交付使用前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及过去已经估价单独入帐的土地不计提折旧,其他固定资产(含未使用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均应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其未计提折旧的净损失应列为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开始和结束时点,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月份内减少和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提折旧(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除外)。,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根据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及采用的折旧计算方法进行编制。编制方法有两种:1、根据上月计提的折旧额,加上上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减去上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计算当月应计提的折旧额表格举例(1)。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各月固定资产增减变动不多的企业。2、根据月初固定资产原价和月折旧率计算当月应计提的折旧额表格举例(2)。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各月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较多的企业。,(三)固定资产折旧的总分类核算,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应按固定资产的使用车间、部门进行分配。一般说来:工业企业生产车间计提的折旧额,应借记“制造费用”科目;企业管理部门计提的折旧额,应借记“管理费用”科目;当月计提的全部折旧额,应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1)2002年2月 单位:元,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2)2002年2月 单位:元,【例6】,根据前面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1)、(2)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7 300 辅助生产车间 3 060 管理费用 1 450 贷:累计折旧 11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