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工程定额原理与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ppt

    • 资源ID:6398430       资源大小:2.68MB        全文页数:12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定额原理与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ppt

    工程定额原理与编制,目录,1 工程定额概述,工程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劳动力、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正常施工条件,是指生产过程按生产工艺和施工验收规范操作,施工条件完善,劳动组织合理,机械运转正常,材料储备合理,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资源消耗的数量标准,同时还规定所完成的产品规格或工作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例如,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规定,砌墙分项工程的工作内容包括:调、运、铺砂浆,运砖;砌砖包括窗台虎头砖、腰线、门窗套,安放木砖、铁件等;定额消耗量是:每砌10m3一砖混水墙需16.08工日,标准砖5.40千块,混合砂浆2.25m3,对砌体的质量要求是表面平整、横平、竖直、灰浆饱满。,1 工程定额概述,定额水平是指定额规定的完成单位产品消耗量的数量标准。定额水平高,完成单位产品的消耗量少;反之,完成单位产品的消耗量多。定额水平与一定时期的构件装配化、工厂化和施工机械化程度,工人操作技术水平和职工劳动积极性,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程度,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有关。,1 工程定额概述,定额是科学管理的基础,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实行定额的目的,是为了力求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建筑产品,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定额在工程建设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1 工程定额概述,(1)按生产要素分类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三部分。与其相对应的是劳动定额、机械台班使用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按生产要素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方法,它直接反映出生产某种质量合格的单位产品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因此,劳动定额、机械台班使用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是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等多种定额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1 工程定额概述,(2)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可分为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等。(3)按费用性质分类分为直接费定额和间接费定额。(4)按编制单位和执行范围分类可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和补充定额等。建筑工程定额分类见图1所示。,1 工程定额概述,1 工程定额概述,图1工程定额分类,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工程建设中的消耗主要包括劳动消耗和各种物资消耗。科学地进行各种消耗的研究和分析,是制定定额的基础。,施工过程是指在建设工地范围内所进行的各种生产过程。施工过程的最终目的是要建造、恢复、改建、移动或拆除工业、民用建筑和构筑物的全部或一部分。施工过程按组织上的复杂程度,一般可分为工序、工作过程和综合工作过程。,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施工过程及其分类,(1)工序工序是劳动组织上不可分割,技术操作上属于同一类的施工过程。工序的主要特点是:工人编制、工作地点、施工工具和材料均不发生变化。如果其中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意味着从一个工序转入另一个工序。拿砌砖这一工序来说,工人和工作地点是相对固定的,材料(砖)、工具(砖刀)也是不变的。,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从施工的技术操作和组织的观点来看,工序是工艺方面最简单的施工过程,但从劳动过程的观点来看,工序又可分为较小的组成部分操作和动作。工序可以由一个工人来完成,也可以由小组或几名工人协同完成;工序可以由手动完成,也可以由机械完成。,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工作过程工作过程是指同一工人或工人小组所完成的,在技术操作上相互有联系的工序组合。工作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人员编制不变,工作地点不变,而材料和工具则可以变换。拿调制砂浆这一工作过程来说,其人员是固定不变的,工作地点也是相对固定的,但时而用砂,时而用水泥,材料在变化;时而用铁铲,时而用箩筐,工具在发生变化。由一个工人完成的工作过程称为个人工作过程;由小组共同完成的工作过程称为小组工作过程。,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3)综合工作过程综合工作过程是指在施工现场同时进行的、在组织上有直接联系的,并且最终能获得一定产品的施工过程的综合。施工过程的工序或其组成部分,如果以同样的内容和顺序不断循环,并且每重复一次循环可以生产出同种产品,则称为循环施工过程;反之称为非循环施工过程。施工过程的划分,见图2所示。,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图2施工过程划分示意图,(1)技术因素。包括:产品的种类和质量要求,所用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类别、规格、性能和质量,所用工具、机械设备的类别、型号、性能及完好程度。(2)组织因素。包括:施工组织和管理水平,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工人技术水平、操作方法及劳动态度,工资分配形式和开展劳动竞赛情况。(3)其他因素。如酷暑、大风、雨雪、冰冻及水电供应情况等。,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影响施工过程的因素,完成任何施工过程,都必须消耗一定的工作时间,若要研究施工过程中的工时消耗量,就必须对工作时间进行分析。工作时间是指工作班的延续时间。建筑安装企业工作班的延续时间一般为8h,即1个工作日。,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工作时间,工作时间的研究,是将工人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工作时间,根据其性质、范围和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划分、归类,明确哪些属于定额时间,哪些属于非定额时间,找出非定额时间损失的原因,以便拟定技术组织措施,消除产生非定额时间的因素,以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对工作时间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分为工人工作时间和机械工作时间两个系统。,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1)工人工作时间:即工人在工作班内消耗的工作时间,按其消耗的性质可分为定额时间和非定额时间。如图3所示。(1)定额时间:是指工人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它包括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和休息时间。有效工作时间:是指与完成产品有直接关系的工作时间消耗。它包括准备与结束时间、基本工作时间和辅助工作时间。,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准备与结束时间:是指工人在执行任务前的准备工作和完成任务后的结束工作所需消耗的时间。基本工作时间:是指直接与施工过程的技术操作发生关系的时间消耗。辅助工作时间:是指为了保证基本工作顺利而做的与施工过程的技术操作没有直接关系的辅助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是指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操作和施工组织的原因而引起的工作中断而消耗的时间。,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休息时间: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工人为了恢复体力所必需的暂时休息,以及工人生理上的要求(如喝水、大小便等)所必须消耗的时间。(2)非定额时间 多余和偶然工作的时间: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不应发生的时间消耗,以及由于意外情况所引起的工作所消耗的时间。,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停工消耗: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或非施工本身的原因造成停工的损失时间。前者是由于施工组织和劳动组织不善,材料供应不及时,施工准备工作没做好而引起的停工时间。后者是由于外部原因,例如水电供应临时中断以及由于气候条件(如大雨、风暴、酷热等)所造成的停工时间。违犯劳动纪律时间:是指工人不遵守劳动纪律而造成的损失时间。如迟到、早退、私自离开工作岗位、工作时间聊天等。,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机械工作时间机械工作时间的消耗,如图4所示。(1)机械定额时间:包括机械的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无负荷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三部分。有效工作时间:包括正常负荷下的工作时间和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其中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是指由于受施工操作条件、材料特性的限制,造成机械在低于其规定的负荷下工作的时间。,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不可避免的无负荷时间:由施工过程的特点和机械的特性所造成的无负荷工作时间。如铲运机返回到铲土地点。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指由于技术操作和施工过程组织的特性,而造成的机械工作中断时间。其中又可分为:与操作有关的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与机械有关的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机械非定额时间 多余的工作时间:指可以避免的机械无负荷下的工作或者在负荷下的多余工作。前者如工人没及时给混凝土装料而引起的空转,后者如搅拌机搅拌混凝土时超过规定的搅拌时间。停工损失时间:指由于施工本身和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前者是由于施工组织不善、机械维护不良引起的停工,后者是由于气候条件(暴风雨等)和外来的原因(如水、电源中断)引起的停工。,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违犯劳动纪律的损失时间:是指由于工人迟到、早退及其他违犯劳动纪律的行为而引起的机械停歇。,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图3工人工作时间的分析,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图4机械工作时间的分析,劳动定额也称人工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组织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消耗量标准。劳动定额是表示建筑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指标,是施工定额的重要组成部分。,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1)时间定额是指某种专业的工人班组或个人,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时间定额的单位是以完成单位产品的工日数表示,如工日m3、工日m2、工日t、工日根、工日块等。每个工日工作时间按8h计算。计算式为:,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例如,某砌砖小组由4人组成,砌一砖半基础,2d内砌完22.6m3,则即砌筑1m3质量合格的一砖半基础需0.354工日。,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产量定额是指某种专业的工人班组或个人,在合理的劳动组织与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产量定额的单位通常以一个工日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来表示,如m3工日、m2工日、m工日、t工日、根工日、块工日等。产量定额的计算方法如下:,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例如,某砌砖小组由4人组成,砌一砖半基础,小组的时间定额为0.354工日m3,则,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3)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的关系个人完成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在数值上是互为倒数关系,即小组完成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的关系为:,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是同一劳动定额的两种表现形式,各有其用途。时间定额以工日为单位,便于计算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总工日数,易于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产量定额以产品数量的计量单位表示,便于班组分配任务及考核工人劳动生产率。,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劳动定额的使用及表现形式,以往的劳动定额,采用复式形式表示消耗标准,即在劳动定额项目表中,分子表示时间定额,分母表示产量定额。1994年建筑安装工程劳动定额改变了传统的复式定额表示形式,全部采用单式,即以时间定额(工日)表示,如表1所示(见P33)。,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测定劳动定额的基本方法有技术测定法、统计分析法、比较类推法和经验估计法。1)技术测定法此法是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及施工条件下,在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基础上,详细地记录施工过程各组成部分的工时、材料、机械台班消耗,完成产品数量及各种影响因素,并对记录进行整理,科学地分析各因素对消耗量的影响,从而获得编制定额的技术资料和基础数据。,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劳动定额的编制方法,根据施工过程的特点以及测定的任务、对象、方法的不同,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测时法用测时法研究施工过程某些重复的循环工作的工时消耗,不研究工人休息、准备与结束及其他非循环的工作时间,主要适用于施工机械,可为制定劳动定额提供单位产品所必需的基本工作时间的技术数据。根据记录时间及使用秒表的不同,又可分为选择法测时和连续法测时。,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选择法测时是从被观测对象某一循环工作组成部分开始,即开动秒表,当该组成部分终止时,立即停表,然后记录延续时间,并将秒表归零,再记录下一个组成部分,如此依次记录延续时间。选择法测时记录见表2。接续法测时是在工作进行中和非循环组成部分出现之前,一直不停止秒表。观测者根据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时点,在秒针走动过程中记录它的终止时间。记录表中每一组成部分的计时资料分为两行,第一行记录组成部分的终止时间,第二行计算出该组成部分的延续时间(见表3)。,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在选择法测时和接续法测时中,对观测过程中因受偶然因素影响而产生的误差,应进行分析,对实测数据中明显存在问题的数据应予以剔除,然后对测时数据进行修正,计算出平均修正值。计算公式为:,(2)写实记录法写实记录法是一种观测和研究施工过程中各种性质的工作所用时间的一种方法。其观测对象可以是一个工人或班组,因其精确度较高,且可以获得分析时间消耗的全部资料,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采用。写实记录法按其记录时间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数示法、图示法和混合法三种。,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数示法:是三种方法中精确度较高的一种,但其登记手续较麻烦。其特点是用数字表示时间,只限于对两名或两名以下的工人进行观测。适用于组成部分较少而且比较稳定的施工过程,记录时间的精确度为510s。数示法写实记录见表4。图示法:是用线表示施工过程各组成部分的工时消耗。它可以在同一时间对三个及三个以下的工人进行观测记录。此法精确度较数示法低,为0.51min,但登记、整理较简便,因此应用范围广。图示法写实记录见表5。,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混合法:是用数字和线段分别表示施工过程各组成部分的工人人数和工时消耗。此法可同时对三个以上的工人进行观测。记录方法是用图示法记录各组成部分的延续时间。用数示法记录各组成部分的人数。混合法采用的记录表格与图示法相同(见表6)(见P37)。三种写实记录法比较见表7(见P38)。,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3)工作日写实法工作日写实法是研究整个工作日内各类工时消耗的方法,是按照时间消耗的顺序进行实地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研究的一种测定方法。根据工作日写实的记录资料,可以分析哪些工时消耗是合理的、哪些工时消耗是无效的,并找出工时损耗的原因,拟定措施,消除引起工时损失的因素,从而进一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4)简易测定法是将前述三种观测对象的组成部分,按简化表格记录内容进行简化,同时仍保持现场实地记录的基本原则。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测得基本工作时间后,利用公式可计算定额时间,即:,【例1】设测定一砖厚的基础墙,现场测得每立方米砌体的基本工作时间为140工分,试求其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解】查定额工时消耗规范得知:准备与结束时间占工作班时间的5.45%;休息时间占工作班时间的5.84%;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占工作班时间的2.49%,则时间定额=140/1-(5.45%+5.84%+2.49%)=140/0.8622=162.4(工分)折合成工日,则时间定额为:162.4/(608)=0.34(工日)每工产量=1/0.34=2.94(m3),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统计分析法此法是根据已完工的同类工程或工序的实际耗用工时、材料和机械台班的统计资料,通过整理、分析,并结合技术组织条件确定定额的方法。该法简单,工作量小,但容易受过去统计资料准确程度的影响。它适用于施工(生产)条件正常,产品稳定,批量大,统计工作制度健全的施工(生产)过程。,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3)比较类推法此法是以同类型的工程或工序的定额作依据,通过对比、分析,推算出另一工程或工序的定额。这种方法工作量小,编制速度快,适用于工程种类多、变化大的情况。但应注意用来对比的两工程必须是同类型的,具有可比性,否则定额不准确。,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4)经验估计法此法是由定额编制人员、技术人员、生产工人相结合,总结以往施工中的生产、管理经验,参照图纸、规范等资料进行讨论、研究、计算来制订定额。此法简单、快速、易于掌握、工作量小,但技术根据不足,有主观性、偶然性因素,准确、可靠性较差,一般用于一次性定额的制订。,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合理使用和节约材料的条件下,生产质量合格的单位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材料、半成品、构件、配件、燃料等的数量标准。根据材料使用的次数不同,可分为非周转性材料和周转性材料两类。,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非周转性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次性消耗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砖、瓦、砂、石、钢材、水泥等。这类材料的消耗量由两部分组成,即材料消耗净用量和损耗量。材料消耗净用量,是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数量。材料损耗量,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废料和操作损耗量。,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1 非周转性材料,非周转性材料的消耗定额由材料净消耗定额和损耗定额两部分构成。即:材料的总消耗量等于材料的净用量与材料的损耗量之和。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式中的损耗率可参考表8(见P39)。非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编制的基本方法有如下几种:(1)观测法是在合理与节约使用材料的条件下,对施工过程实际完成产品的数量与所消耗的各种材料数量,进行现场观察、测定,再分析整理和计算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通常在制定材料的损耗定额时采用此法。,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试验法是通过专门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在实验室进行观察和测定工作,再整理计算出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此方法一般可确定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用量等。(3)统计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分部分项工程拨付材料数量,竣工后的材料剩余数量和完成产品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4)理论计算法是指根据施工图纸和其他技术资料,用理论公式计算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制定块状、板状、卷状等材料的消耗量。,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标准砖砌体中,标准砖、砂浆用量计算公式如下:公式中墙厚的砖数是指用标准砖的长度来标明墙厚。例如:1/2砖墙指120厚墙、3/4砖墙指180厚墙、1砖墙指240厚墙等等。建立标准砖净用量计算公式的思路如下:将式(1)变为下式:,分子1表示1m3砌体,1/0.00378=264.55(块)便是每m3砌体的标准砖数量。已知240厚墙每个标准块的数量为2块(标准块中砖的数量=墙厚的砖数2),故砌1m3240厚标准砖墙的用砖量为:1/0.24(0.24+0.01)(0.053+0.01)12=1/0.003782=529.1(块)按照上述思路,还可以推导出每m3块体墙的砌块净用量。每m3块体墙砌块净用量(块)=标准块中的砌块数量/标准块(含灰缝)的体积,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标准块的含义很重要。该公式具有通用性。每m3标准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m3砌体-1m3砌体中标准砖的净体积=1-0.240.1150.053标准砖数量=1-0.0014628标准砖数量 标准砖(砂浆)总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周转性材料是指在施工中能多次使用、反复周转的工具性材料、配件和用具等。下面以木模板为例,介绍周转性材料摊销量的计算。(1)现浇混凝土结构木模板摊销量的计算 一次使用量:是指为完成定额计量单位产品的生产,在不重复使用的条件下一次性使用量,可依施工图纸算出。,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2 周转性材料,一次使用量=按图纸计算完成定额计量单位的混凝土构件与模板的接触面积每平方米接触面积的模板用量(1+制作、安装损耗率)损耗量: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损耗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1)损耗率/周转次数损耗率=平均每次损耗量/一次使用量,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周转次数是指周转材料在补损的条件下可以重复使用的次数。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损耗量=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1)损耗率/周转次数=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损耗率/周转次数=一次使用量K1 式中K1是周转使用系数。K1=1+(周转次数-1)损耗率/周转次数,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周转次数 摊销量:是指为完成单位产品,一次所需要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一次使用量K1-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周转次数=一次使用量(K1-1-损耗率/周转次数)=一次使用量K2,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式中K2是指摊销量系数。K2=K1-1-损耗率/周转次数 如摊销量计算式用于编制预算(消耗)定额中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其回收部分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同时,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修补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一般采用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的做法,即在摊销公式中回收量部分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以折减回收量,增加摊销量,即:,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一次使用量K1-(1-损耗率)/周转次数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一次使用量K2 式中K2是指摊销量系数。K2=K1-(1-损耗率)/周转次数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对所有的周转性材料,可根据不同的施工部位、周转次数、损耗率、回收折价率及施工管理费率,计算出相应的K1、K2,制成表格(表9),供计算时查用。,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2)预制混凝土构件木模板摊销量的计算 预制混凝土构件所用模板也是周转性材料。摊销量的计算方法不同于现浇构件,它是按照多次使用、平均摊销的方法,根据一次使用量和周转次数进行计算的,即:摊销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机械时间定额是指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及正常使用机械的条件下,某种施工机械完成单位质量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计量单位以完成单位产品所需台班数或工日数来表示,如台班(或工日)/m3(或m2、m、t)。计算式为:机械时间定额=1/每工产量或 机械时间定额=小组成员工日数总和/台班产量,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机械时间定额,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是指某种机械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正常施工条件下,由熟练工人或班组操纵机械,单位时间内完成质量合格产品的数量。计量单位为m3(或m2、m、t)台班(或工日)。计算式为:机械台班/产量定额=1/时间定额或 机械台班产量定额=小组成员工日数总和/时间定额 机械台班时间定额与台班产量定额互为倒数,以小组工日表示的机械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的乘积在数值上等于小组人数。,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机械台班产量定额,在1985年全国建筑安装统一劳动定额中,机械台班定额采用复式表示形式,如:时间定额/产量定额 或 时间定额/产量定额|台班车次 例如,液压反铲挖土机,斗容量为0.75m3,挖掘深度为5m以内,三类土,每100m3需用的机械定额查定额(表10)得:0.493/4.06,即:时间定额为0.493台班(100m3);产量定额为4.06(100m3)台班;小组人数为0.4934.06=2人。,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1)确定正常的工作地点 指对机械、材料和构件放置位置、工人操作条件,做出科学合理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安排,使之有利于机械运转和工人操作,有利于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充分利用工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的效能。,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机械台班产量定额的编制方法,(2)拟定正常的工人编制 根据施工机械性能和设计能力、工人的专业分工和劳动工效、合理确定操作机械的工人(如司机、维修工)和直接参加机械化施工过程的工人(如混凝土搅拌机装料、卸料工人)的配备,确定正常的编制人数。,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3)确定机械纯工作1h的正常生产率 机械纯工作时间,指机械必需消耗的净工作时间,包括正常负荷下、有根据地降低负荷下,不可避免的无负荷时间和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机械纯工作1h的正常生产率,就是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由具备一定机械操作知识和技能的工人操作施工机械净工作1h的劳动生产率。确定机械纯工作1h的正常生产率的步骤如下:计算机械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它等于这次循环中各组成部分延续时间之和。,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例2】某轮胎式起重机吊装大型屋面板,每次吊装一块,经过计时观察,测得循环一次的各组成部分的平均延续时间如下:挂钩时的停车 32.1s 将屋面板吊至12m高处 87s 将屋面板下落就位 55.8s 解钩时的停车 40.8s 回转悬臂、放下吊绳空回至构件堆放处 49.2s【解】机械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32.1+87+55.8+40.8+49.2=261.6(s),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计算施工机械纯工作1h的循环次数。计算公式为:机械纯工作1h循环次数=6060(s)/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 上例中的261.6s代入公式,求机械纯工作1h的循环次数:6060/216.6=176(次)求机械纯工作1h的正常生产率。计算公式为: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机械纯工作1h正常循环次数一次循环生产的产品数量 上例机械纯工作1h的正常生产率为:176(次)1(块/次)=176(块),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4)确定施工机械正常利用系数 是指机械在工作班内工作时间的利用率。即:机械正常利用系数=工作班内机械纯工作时间/机械工作班延续时间,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5)计算机械台班定额 施工机械台班定额=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工作班延续时间机械正常利用系数 如上例中,若机械工作班8h内机械实际工作时间是7.2h,机械台班产量定额和时间定额为:(1)机械正常利用系数=7.2/8=0.9(2)机械台班产量定额=17680.9=99(块/台班)(3)机械时间定额=1/99=0.01(台班/块),2 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的确定,3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将工程预算定额中的消耗量指标和相应的单价分离是现行趋势。具体做法是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以及社会平均水平确定定额的人工、材料、机械等消耗量指标,即消耗量定额,政府对工程造价进行宏观调控。消耗量定额是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出台后的必然产物,其作用如下:(1)消耗量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2)消耗量定额是社会平均消耗量,是编制标底的依据。(3)消耗量定额可以为施工企业投标报价提供依据。(4)消耗量定额是拨付工程价款和进行工程竣工结算的依据。(5)消耗量定额是施工企业进行经济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的依据。,3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1)消耗量定额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统一规则、参照消耗、放开价格、合同定价,具体来说就是:实现量价的完全分离,把政府发布的量价合一的预算定额制度,改为由政府发布工程消耗量定额,单价随行就市。将政府规定费用标准的各种取费值,改为政府制订费用计算规则,由市场确定取费值。,3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1 消耗定额编制原则,定额明确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是共同遵守的规则。而定额消耗量标准逐步向参照性的控制标准过渡,从而引导建设市场参与各方以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参照消耗定额,并参照市场信息价及市场取费标准,以自主定价、公开竞争、合同定价的模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2)定额水平按社会必要劳动消耗确定 国家主管部门编制的消耗量定额是按正常施工条件、多数建筑企业的装备水平、施工工艺、劳动组织及工期条件下的社会平均消耗量水平编制的,即定额水平应从当前的技术、施工和管理实际出发考虑,并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3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3)定额内容形式应简明适用 消耗量定额的内容要符合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定额既要简明,又要适用,有利于管理层管理和使用者方便使用。为此在编制定额时应做到项目齐全,粗细适当,步距合理,文字说明简明扼要、通俗易懂。,3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1)人工消耗量指标的组成 消耗量定额中的人工消耗量指标,包括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所必需的各种用工量,可分为基本工和其他工。基本工用工量,参照现行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劳动定额计算,缺项部分参照地区现行定额及实际调查资料计算。,3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2 人工消耗量指标的确定,基本工消耗量=(综合取定的工程量时间定额)其他工包括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和人工幅度差。其他工消耗量指劳动定额内没有包括而在预算定额内又必须考虑的工时消耗。辅助用工是指施工现场发生的加工材料所用工时,如砌筑中的筛砂、淋灰膏等的用工。辅助用工消耗量=(材料加工数量时间定额)超运距用工是指材料、半成品等运输距离超过劳动定额规定运距时,应增加的工日数。超运距用工消耗量=(超运距材料数量时间定额),3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人工幅度差是指劳动定额中没有包括而在消耗量定额中又必须考虑的工时消耗。具体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各种零星工序的工时消耗量,如各种工种搭接、交叉作业时不可避免的停歇工时消耗,施工机械转移以及水电线路移动造成间歇工时消耗,质量检查影响操作消耗的工时等。其计算采用乘系数的方法。人工幅度差系数一般为10%30%。人工幅度差消耗量=(基本工消耗量+辅助工消耗量+超运距用工消耗量)人工幅度差系数,3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人工消耗指标的计算 人工消耗指标应以劳动消耗为基础,将劳动定额或施工定额综合扩大而成。计算某分项工程的定额消耗量指标,应先确定该分项工程包含的工程内容,并测算各工程内容的工程量所占比例,再根据劳动定额或其他基础资料进行计算。例如,砖基础消耗量,定额中按基础墙厚综合确定。经测算各种墙厚的工程量比例为:一砖厚50%;一砖半厚30%;二砖厚20%。分项工程定额单位取10m3,则综合取定的各种工程量为:一砖厚5m3,一砖半厚3m3,二砖厚2m3。,3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根据以上综合取定的各种工程量和现行劳动定额及其相关资料,可计算出砖基础分项工程各种用工工日数,从而求出人工消耗量指标。本例中人工幅度差系数取10%。基本工 砌一砖基础:1050%0.890=4.45工日411(一)砌一砖半基础:1030%0.860=2.58工日412(二)砌二砖基础:1020%0.833=1.67工日413(一)经测算工程量,基槽深度超过1.5m占15%,由41附注加工表规定增加工日。加工工日1015%0.04=0.06工日 小计4.45+2.58+1.67+0.06=8.76工日,3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其他用工量 辅助用工:筛砂:2.580.196=0.51工日1483 淋灰膏:0.40.5=0.20工日1495 小计:0.51+0.20=0.71工日 超运距为:砂:80-50=30m石灰膏:150-100=50m 砖:170-50=120m砂浆:180-50=130m 超运距用工量:砂:2.580.08=0.21工日4220(九),3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石灰膏:0.400.204=0.08工日4221(八)砖:100.139=1.39工日4178(一)砂浆:100.0598=0.60工日4178(二)小计:0.21+0.08+1.39+0.60=2.28工日 人工幅度差用工:(8.76+0.71+2.28)10%=1.18工日 其他用工量计:0.71+2.28+1.18=4.17工日 合计用工量:8.76+4.17=12.93工日 即砖基础分项定额计算的人工消耗指标为12.93工日。,3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1)确定材料消耗指标的基本方法 材料消耗指标的确定方法有理论计算法、经验统计法、图纸计算法和技术测定法等四种。理论计算法是根据建筑构造、材料规格、施工规范等,用理论公式计算材料的消耗量。经验统计法是根据现场测定和实验室试验确定材料消耗量。图纸计算法是根据图纸算出各种材料的长度、面积、体积和折算质量等,用来表示材料的消耗量。技术测定法是根据现场测定和实验室试验资料确定材料消耗量。,3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3 材料消耗量指标的确定,确定消耗量定额的材料消耗指标,应根据各分项工程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综合计算。一个分项工程的主要材料消耗指标通常用几种方法同时进行计算。下面以理论计算法为例,介绍材料消耗指标的确定方法。在前面章节中我们已经学习过理论计算法确定材料净用量,材料的实际净用量还应按消耗量定额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在测算时扣除垫块、板头及0.025m3以内的过梁所占体积等,并增加各种凸出腰线的体积,即,3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材料实际/净 用 量=理论计算材料净用量根据测算工程量应增加或扣除的材料用量 材料消耗指标=材料实际净用量+材料损耗量,3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主要材料消耗指标计算举例:计算10m3一砖内墙的砖及砂浆消耗指标。准备资料:如依据工程量计算规则及相应的测算资料查得应扣除的工程量百分比为0.52%。砖及砂浆的损耗率均为1%。计算:砖的净用量=127K10=5292块(注:K=墙厚砖数/墙厚)砖的实际净用量=5292(1-0.52%)=5264块 砖的消耗指标=5264(1+1%)=5317块,3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砂浆的净用量=(1-0.186K)10=2.249m3 砂浆的实际净用量=2.249(1-0.52%)=2.237m3 砂浆的消耗指标=2.237(1+1%)=2.26m3 则10m3一砖内墙砖及砂浆的消耗量指标为5317块和2.26m3。(3)周转性材料消耗指标的确定 周转性材料的消耗指标在前面章节中已详述,可参见相关内容。,3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4)次要材料消耗指标的确定 对于用量小、价值不大的次要材料,可通过测算其用量,合并为“其他材料费”,以“元”为单位列入定额项目中。,3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消耗量定额中施工机械台班消耗指标以台班为单位表示,每一个台班为8h。(1)编制依据 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的确定,应考虑企业采用的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水平,依据现行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劳动定额中的台班产量定额计算。(2)机械幅度差 编制消耗量定额时,除按照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劳动定额计算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外,还要考虑机械的合理停歇因素,另外增加一定的机械幅度差。,3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4 机械台班消耗指标的确定,机械幅度差是指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劳动定额中没有包括而实际又必须增加的机械台班数量。机械幅度差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机械转移及配套机械相互影响损失的时间。机械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不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定额原理与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