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租理论及应用第一节地租概论.ppt
第四章 地租理论及应用,第一节地租概论,第二节资本主义地租分析,第三节 地租理论在中国,一、地租的概念及分类 马克思:地租是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揭示了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及其地租的本质。资产阶级经济学:“土地在生产利用中自然产生的或应该产生的经济报酬”,“地租是一种经济剩余,即总产值或总收益减去总要素成本或总成本之后余下的那一部分”。,第一节 地租概论,“各类土地上的地租额取决于产品价格水平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即总产值或总收益减去总要素成本或总成本之后余下的那一部分,第一节 地租概论,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将地租按其形成条件和原因的不同分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第二节 资本主义地租分析,一、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一)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的产生原因 1.概念: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因为这种地租与土地等级相关,故称为级差地租。,为了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必须以劣等地条件决定的个别生产价格作为社会生产价格。,经营优、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就能获得一定的超额利润。,土地的社会平均价格比个别价格,低,等于,高于,第二节 资本主义地租分析,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自然力,种有限的优越自然条件被部分经营者垄断,因而能获得持久而稳定的超额利润。,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对超额利润的创造 没有任何关系,第二节 资本主义地租分析,(二)级差地租 I 1.土地肥力的差异是形成级差地租 I 的条件之一(见表),第二节 资本主义地租分析,当投资水平相同(均为 100 元),但由于肥沃程度不同,其产量分别为 200 公斤、250公斤和 300 公斤。按 20%的平均利润率计算,其单位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分别为 0.4 元、0.48 元和 0.6 元。在市场上如果以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0.6 元)为社会生产价格,那么全部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就分别为 180 元、150 元和 120 元。由此,优、中等地就可以获得 60 元和 30 元 的超额利润。,第二节 资本主义地租分析,2.土地位置(距市场远近)差异也是形成级差地租I的条件之一(见表)。,第二节 资本主义地租分析,甲乙丙三块土地,面积和肥沃程度相同,由于距市场远近不同,其运输费用分别为5元、7.5 元、10元。按20%平均利润率计算,个别生产价格分别为126元、129元、132元。在市场上按社会生产价格(距市场最远地块丙的个别生产价格)132元出售,则甲、乙两块土地分别获级差地租6元和3元。,第二节 资本主义地租分析,(三)级差地租 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实行集约化经营,由于各个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即为级差地租,第二节资本主义地租分析,在优等地上追加投资 100 元,由于新投资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每公斤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降为 0.34 元。如产品仍按社会生产价格(即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每公斤0.6元出售,全部产品可得210元,其中比劣等地全部产品价格120元多出的90元就是优等地追加投资所得超额利润,它将转化为级差地租。,级差地租 I 的产生先于级差地租,第二节资本主义地租分析,马克思认为:凡是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的部门,相同的投资可以雇佣较多的工人,在剥削率相等时,将会比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榨取较多的剩余价值,因而其产品价值就高于生产价格。这个来源于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就是绝对地租。,二、资本主义绝对地租,第二节资本主义地租分析,三、资本主义垄断地租,由于土地所有者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地所有权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超额地租。某些土地具有特殊的自然条件,能够生产某些特别名贵又非常稀缺的产品。,一、社会主义级差地租(一)社会主义级差地租存在的条件和原因 首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形成级差地租的客观物质条件仍然存在。如土地位置优劣,距离城市中心远近、交通方便程度,物质条件。其次,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形成级差地租的社会经济条件。在土地所有权存在的条件下,当这种经营垄断与土地的差异结合在一起时,级差土地收入就必然转化为级差地租。,第三节 地租理论在中国,(二)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主义级差地租所反映的经济关系,已不再是土地所有者、产业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对抗关系,而是反映在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条件下,国家、企业和个人对超额利润的分配关系,它表现为地区间和单位间经济收益的某些差别。,第三节 地租理论在中国,(三)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的分配 原则上讲,社会主义级差地租主要应归土地所有者所有,但由于级差地租的形成,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在对这部分价值进行分配时,要统筹兼顾,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二、中国现阶段绝对地租(一)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1.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和来源分析 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大大低于工业。在农业资金有机构成大大低于工业的条件下,农产品价值必然大于其社会生产价格,其差额就是构成绝对地租实体的那部分超额利润。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偏大,农业生产经营者不但得不到超额利润,有时甚至连平均利润也得不到,而是转移到工业部门,并主要归国家所有了。2.中国仍然存在着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这是绝对地租形成的前提。,第三节 地租理论在中国,(二)社会主义绝对地租的具体形式 1.有土地出让(或出租)给国营企事业单位或非国营单位、企业或个人使用,采取土地出让金(或租金)的形式,向国家交纳地租(包括 绝对地租)。所反映的是国有企业单位与非国有企业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土地关系。2.集体所有土地出租给国营企事业单位使用,由国营企事业单位向集体支付租金(包括绝对地租)。反映的是集体土地所有者与国营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土地关系。,第三节 地租理论在中国,3.国营企事业单位之间相互转让土地使用权,以土地转让费(包括地租和土地技资利息)形式支付地租。反映的是在国有土地上,国有单位之间相互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一种土地关系。4.集体单位之间相互转让土地使用权,以租金的形式支付地租。反映的是在集体所有土地上各集体单位间相互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一种土地关系。5.集体土地承包(或租赁)给农户经营使用,集体以 提留、土地承包费、土地租赁费等形式收取地租(包括绝对地租)。反映的是在集体土地上集体与农户之间的土地关系。,第三节 地租理论在中国,6.集体土地承包(或租赁)给农户经营使用,集体以 提留、土地承包费、土地租赁费等形式收取地租(包括绝对地租)。反映的是在集体土地上集体与农户之间的土地关系。7.在经济特区或开放城市,中外合作、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使用中国国家土地,以土地使用费或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形式支付地租(包括绝对地租)。反映的是国有土地上,国家与外商之间的土地租赁关系。,第三节 地租理论在中国,三、社会主义制度下地租范畴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地租范畴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其次,地租是加强土地管理的重要经济杠杆。第三,地租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最后,地租也是制定土地价格的基础。,第三节 地租理论在中国,A.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条件下,级差地租I主要应归土地使用者一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级差地租,是由于实行集约经营、追加工资而形成的,因此,主要应由土地经营者所得。B.因土地归国家所有,所以应把级差地租I和的全部归国家。,判断,1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说明理由:,2 在现代城市地租中更加A.减弱了 B.变化较小 C.强化了 D.没变化。,第四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