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技术教学与训练理论.ppt
短跑技术教学与训练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一、短跑技术原理的认识与分歧二、短跑技术中人体肌肉工作特点分析三、现代短跑技术理论分析与讨论四、短跑技术教学与训练方法、手段,跑步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一是健身,二是竞技。不论哪种方式,都需要探讨:跑的技术动作是否合理有效?怎样才能跑得更快?人们都在思考这些问题。因为,几乎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都离不开跑。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分析跑步的技术动作呢?多年来,人们对短跑技术的研究和讨论就是想要揭示跑步技术动作的实质,并回答这些问题,以此来指导跑步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一、短跑技术原理的认识与分歧,20世纪50 70年年代,人们对短跑技术的认识是:“力量是基础”,“腿部力量越大,后蹬的力量越大,向前的推动力越大,人就跑的越快。”短跑的训练安排基本以突出力量训练为主,各种练习都是围绕着提高运动员的腿部力量为主要目的。这个阶段人们的认识几乎可以达到“力量训练决定了速度的一切”这种地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田径队的力量训练与举重运动员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被人们称为“第二举重队”。为什么会这样做?当时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举重运动员的弹跳力和起跑后前30米的速度甚至比短跑运动员还快,就是因为他们的腿部力量最大。因此,想要提高速度,就必须突出力量训练。只有通过模仿和照搬举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力量素质,为短跑打好基础。,从20世纪50年代起,田径运动的教科书中关于跑的技术原理一直是这样解释的:跑步时能够推动人体向前的力来自于“支撑反作用力”,并且以一个标准的短跑技术动作的力的作用示意图来表示腿的后蹬力的方向及作用。因此,多年来这个技术原理所阐述的理论观点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短跑技术原理中的核心内容,几乎没有人提出对“作用力与支撑反作用力”这一跑步技术原理的质疑。,这样的理论向我们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呢?告诉我们,“力”是产生人体向前运动的主要因素,支撑反作用力来源于人体腿部肌肉的蹬伸力量,这个力量越大,产生人体向前的力量越大,人体移动的速度越快。有了这个理论的支持,有了举重运动员30米跑得快的实际例子,人们还有什么可以值得怀疑的东西呢?因此,短跑技术教学和训练多年来也是以这样一个理论思想为指导,以这种力量训练为主要手段的训练方法为模式,几乎维持了半个世纪,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训练。,20世纪70年代前后出现了塑胶跑道,跑道的变化会带来什么样的技术变化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80年代前后,人们开始利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和解析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虽然在这之前也有影片的拍摄,一般是用2436格/秒的速度拍摄,解析不够精确;也有煤渣跑道短跑技术因素的影响。目前基本用100格/秒的速度拍摄。),发现运动员在高速奔跑中后腿并没有完全蹬直,根据这点,人们开始提出“如果后腿没有蹬直,支撑反作用力的作用力线应该如何表示呢?力的作用怎么通过人体重心呢?”。这些疑问引起对“支撑反作用力是唯一推动人体前进的力”的讨论。,世界冠军贝利途中跑技术解析图,经过研究和讨论,人们认为“推动人体前进的动力不是只有支撑反作用力”,应该还有其它的力在起作用。,前翻力矩和倒钟摆运动偏心推力和永动力摆动力平动力输出功率(其它内力、外力、支撑反作用力、摩擦力、阻力、助力、向心力等已经在本科短跑技术原理中阐述过,这里不作分析),在高速奔跑中脚落地的支点在人体重心前,必然产生一定的制动,过去的教科书和短跑技术理论分析中称之为“前制动”、“前蹬”,速度在这一点时下降。为了减少前制动的阻力,传统的技术理论要求脚着地后立即屈膝积极缓冲 迅速过渡到蹬伸阶段。同时要求脚的落地点应尽量靠近身体重心的投影点,以减少制动。研究提出,高速奔跑时的制动产生前翻力矩,也会产生使人体前移的力。更有人研究,优秀的短跑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的区别就在于脚的落地点离身体投影点远,而不是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用传统的短跑技术原理已经无法解释。落地点远,在快速奔跑中,有阻力也有动力,如何合理地利用这个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有些研究者把这种现象称为“倒钟摆”运动,以脚与地面的支点为钟摆的轴支点,人体为摆垂,在支点上形成人体向前的摆动。这和翻转的力矩意思相近。(所以我们暂且把这种力称之为前翻力矩和倒钟摆运动),研究发现,人体的下肢以髋关节为轴,又进行着另一种类似钟摆的运动,这种钟摆的运动虽然不能直接影响人体前进,但是,当钟摆落在地上时,我们即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大的车轮,以车轮转动的偏心推力使车轮向前移动,其中就有重心偏离引起的永动力,如诸葛亮制作的“木马泥牛”运粮草,无人推动自行前进一样。人体能否也可以合理地利用重力的不断变化产生前移的力呢?值得研究。在则,人们认为,在跑步中,四肢不停地进行着摆动,这种摆动的惯量很大,也影响着人体的前移。跑步中,人体摆动部分的手臂、腿、髋的重量接近于人体重量的三分之一,每一次摆动都会影响人体的速度变化。人体的髋本身有一定的宽度,左、右髋的转动也会使人体在水平方向移动。人们把四肢摆动和髋关节的转动带来人体的向前移动称为“平动”。这种平动力也应该算作一种影响人体前移的力。,有的人研究认为:人体肌肉以自身体内的能量物质为燃料,产生收缩,拉动骨杠杆做功。起跑阶段时,人体的做功形式以力的体现使身体移动,当途中跑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速度时,力的作用减小,而输出功率作用加大,人体“机械效能”的转速加快,产生更高的速度,应该看作是“输出功率”提高在起作用。因此,从优秀运动员技术外表看,他们跑得越来越轻松自然,越轻快;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蹬地力量的大小,靠力量的增加推动人体前进。人体从摆脱静止状态时每秒35米的速度,到最高每秒12.5米的速度,难道力学原理都是一样的吗?值得分析和讨论。,在前支撑时人体向前的动量是否必然减少?减了多少?国外专家研究,这个问题还取决于运动员脚作用于地面的水平力的大小。脚着地的瞬间,脚的弹性好,踝关节缓冲能力强,作用于地面的水平力小,制动就小;踝关节力量小,脚的弹性差,作用于地面的水平力大,制动就大。同时,着地瞬间脚的向后扒地的速度与人体向前的相对速度也决定着制动力的大小,相对速度差值小,制动就小,差值大,制动就大。,当然,以上我们所讨论的这些所有的力都必须通过对地面的支撑作用才能最后实现,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人体都必须找到一个与地面的支点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这个支点还必须是一个较为牢固的支点,否则,各种影响人体的力就很难在此形成推动人体前进的合力。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人体跑步时脚的支点是一个没有摩擦力,且又十分平滑的地面,那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人体还能够向前跑动吗?也是基于这点,一部分专家、学者仍然坚持支撑反作用力是唯一推动人体前进的力,认为这才符合物理学牛顿的三大定律之一:支撑与支撑反作用力定律。,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目前对跑步技术生物力学原理的争论并没有达成共识。一些力学问题又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弄清楚,一些力学专家也不能就此定论。这也说明人体科学是最复杂、最难以弄清楚的科学,一些问题还有待于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才能找到最终的答案。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够确定统一的答案,但是对短跑技术原理认真的讨论使人们对跑的技术原理分析的越来越透彻,大家已经认识到,影响跑步前进的力是一个多种力同时作用并相互影响的合力,目前还很难严格地划分出在这些力中哪一种力的作用最大?各自的贡献率各是多少?但是,通过讨论,人们的思路开阔了,认识丰富了,由此提出了“屈蹬跑”、“摆动送髋跑”、“后扒伸展跑”等技术理论观点,训练的手段也因此有了一定的变化。人们根据对短跑技术原理的新认识来创造和改进训练思路和训练方法,也因此使短跑技术动作在不断改进,世界纪录在不断提高,至今达到了9秒58,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二、短跑技术中人体肌肉工作特点分析,1、肌肉主动收缩用力工作特点认识“短跑中人体的肌肉究竟是如何工作的?”这个问题是各类研究短跑技术的专家、学者都关注的问题。起初,人们认为力量素质是各项身体素质的基础,只有提高力量素质才能为其他身体素质打好基础。同时,人们认为肌肉工作用力的形式主要是以主动收缩为主,因此,在练习中,大量地采用了肌肉主动收缩的练习手段。如:负重杠铃深蹲、半蹲、蛙跳、立定跳远、杠铃推举、挺举等练习。人们认为短跑前进的动力主要是以后蹬的支撑反作用力是主要因素,因此对能够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的肌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多种实验研究的结果认为膝关节在130135度时,要尽快伸直膝关节,主要是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作用,因此各种练习手段也是围绕着提高这些肌群的力量为主。目前的研究认为,在短跑起跑阶段肌肉主动收缩用力的练习手段仍然是十分有效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影响短跑速度的因素不仅仅是肌肉主动收缩带来的支撑反作用力,还应该有其它力学条件起作用。研究认为:短跑技术在途中跑中肌肉的工作状态是腿部肌肉先退让,被动拉长后再收缩。短跑的练习应该按照这样的肌肉工作原理去设计,因此就出现了跳深、向下跳台阶、高重心支撑跑、直腿摆动扒地跑等练习手段。当人们通过对途中跑的技术分析,认识到膝关节在140150度要快速伸直时,主要是股后群肌肉的力量起作用,练习就开始围绕大腿后群肌肉力量的增长设计练习方法和手段,如俯卧收小腿、俯卧跪起、拉橡皮筋向后摆腿、后退跑等练习。,当人们的研究认为在高速奔跑中,脚的扒地力量和高支撑最重要,决定踝关节力量的那些肌肉群就成为练习的主要对象,如采用负重提踵、直膝跳、负重屈伸脚踝、沙滩跳等练习。目前,各种对短跑肌肉力量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上述肌群做肌电分析、肌力测试等等,给我们提供了分析运动员技术状态的资料。(在田径运动高级教程跑的技术原理部分对跑步技术动作的各个时期肌肉工作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图示表达,可以通过阅读,认真学习去理解,提高这个方面的认识。),三、现代短跑技术理论分析与讨论1、步频与步长的讨论,多年来,研究跑步技术的人们一直把步频和步长看作是评价一个运动员技术好坏的尺子,对运动员的跑步技术给予指导。许多短跑技术理论的书中都对影响短跑速度的因素构成明确表示为:速度=步长步频但是,近几年来,有一些学者和研究生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决定速度的因素不是步长和步频,而是髋关节运动的状态。他们认为:“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能力和放松能力是影响短跑专项速度的主要因素”,“步长和步频只是反映运动员跑动中下肢运动的时空结构的运动参数和外在表现形式”。这一观点想要为我们提供什么信息呢?大家都可以参与讨论。,通常情况下,我们对步长和步频的计算一般是用100米短跑的成绩和步数来计算的。比如,100米全程跑了50步,用了10秒的时间,那么就可以计算出,这个运动员的平均步长是2米/步,平均步频是5步/秒,速度就是10米/秒。实际情况中,由于有起跑因素的影响,运动员的:速度达到 10米/秒时,100米可以达到11秒,速度达到 10.5米/秒时,100米可以达到10.7秒,速度达到 11米/秒时,100米可以达到10.3秒,速度达到 11.6米/秒时,100米可以跑到10秒,速度达到 12米/秒时,100米就可以达到9.9秒。这就形成了一个短跑运动员速度成绩模式,也可以叫做速度成绩参照体系。,如途中跑的步长和步频以3080米段落的状态为分析基础,这50米的距离中,运动员跑了20步,用了4.5秒时间,那么平均步长就是2.5米/步,平均步频就是4.44步/秒,速度是11.1米/秒,这个运动员可能达到的成绩就是10.210.3秒。如果我们把100米分为起跑段落、途中跑段落、冲刺跑段落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进行研究分析,就可以得到3个部分不同的步长和步频数据,我们的研究可以以此数据对三个部分进行单独分析,也可以就它们之间进行相互比较分析。许多专家和研究生的研究课题也是以这些数据指标对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技术进行拍摄研究分析的。,在研究中,我们还经常使用步长和步频指数来表示一个人的步频和步长是否合适。它排除了运动员的身高所带来的不合理因素,对研究分析运动员实际状况下的技术有重要的意义。步频指数=步频X身高,步长指数=步长/身高。波兰的短跑专家研究认为,优秀运动员合理的步频、步长指数应该至少达到:步频指数:男子8,女子7.5。步长指数:男子1.2,女子1.15。,在运动员选材中有一项指标,称为“脚踏频率”。这是对青少年进行每秒脚踏频率的测定,是一种人体重心没有移动,原地静止状态下单纯步频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快速节奏感的反映,可以反映出神经指挥肌肉工作的传导速度。还有“原地高抬腿计时”,也是短跑运动员选材的一项指标。这些选材指标对选拔短跑运动员的意义究竟有多少呢?大家可以通过讨论、分析来提高认识。,步频和步长的研究几乎是研究短跑技术永久的话题,研究讨论了许多年,目前仍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一些专家认为步频是天生的,后天的努力和提高是微不足道的;一些专家认为,步频可以通过少儿速度敏感期的训练和其他时期的训练获得。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直接影响到教练员对训练方法的选择。如果认为步频后天难以提高,训练自然会以提高步长为主要目标;如果认为步频可以提高,就会在训练中努力发展步频,重视步频训练。我国多年的训练就曾经是以步频训练为主的,表现在30米起跑的速度训练内容安排得较多,尤其是在青少年速度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会造成什么结果?不知道大家仔细地想过没有。(请考虑和讨论),上海体育科研所的研究员冯敦寿是我国著名的短跑研究专家,他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步频几乎不可能提高,或许能够提高,其提高的幅度也是非常小的,大约在23%。德国女子短跑运动员在1977年100米就达到了10.88秒的水平,他们曾经认为这是步频训练的结果。德国著名的女运动员格尔曾经从每秒4.9步提高到每秒5步,已经被世界上称为“步频最快的女运动员”,她的努力使它突破了11秒的大关。德国曾经继续坚持这样的训练,想要继续提高步频,结果用了20年的时间,到1998年才达到10.81秒,仅仅提高了0.07秒。,美国的教练员、运动员始终认为步长是提高短跑速度的关键,她们的训练是以提高步长为主要目标,乔依娜、杰弗斯、琼斯都是以步长为主,她们很快将自己的成绩提高到10.7秒以上,她们的步频都没有达到每秒5步的最高频率,乔伊娜还创造了10.54秒的世界纪录。目前,德国的短跑训练也开始以提高步长的训练为主了。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刘易斯100米的平均步频也只有每秒4.33步,但是他的步长无人能比,最大达到2.76米,这一步长的数字是十分惊人的,目前世界上几乎无人能够达到,他的最好成绩曾经达到9.86秒,用43步半完成。博尔特创造了9秒58的世界纪录,在他跑出9秒72的成绩时,我从电视转播的图象中数他的步数是41步半,当时我预言,如果这样跑下去,在3年左右,世界纪录能够跑进9秒5几。因为他1米97的身高,平均步幅之大,无人能比。新的世界纪录他大概用了40步半(目前没有技术统计的资料,我仅仅凭借电视转播时数出他跑的步数)。,也许有人要提出,既然世界冠军的成功已经决定是步长因素对短跑的速度作用大,那么还有什么讨论的余地吗?其实,在运动实践中,一个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在不同的阶段对步长或步频的要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是在寻求一个“合理的匹配”。同样一名运动员,在达到不同的运动水平时其匹配可能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可能需要适当减小步长以换取更高的频率,来维持最大的速度。有的时候可能是牺牲步频来换取更大的步长。特别是当运动员的成绩出现“高原现象”时,如何变换步频和步长的匹配,打破原有的动力定型就成了训练的关键。,但是,不论怎样变化,从目前的研究看,短跑技术训练总的趋势是强调步长训练为主,在青少年多年的训练中,应该始终把不断提高步长的目标放在训练的首位。对这一点,并不是所有的教练员都清楚,都能够在训练中做到的。尤其习惯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训练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使用了半个世纪,在一时半会儿是不能得到根本改变的。提高认识,改变我们的训练,需要更多的时间。当运动员的每秒速度达到11米,成绩可以达到10.310.4秒时,步频和步长可以有多种组合:步长 步频=速度2.09米 5.25步/秒 11米/秒2.20米 5.00步/秒2.29米 4.80步/秒2.41米 4.55步/秒2.53米 4.35步/秒2.62米 4.20步/秒,步频与步长影响速度的示意图,这个图向我们展示如果步频和步长都达到最大时,速度也最大。步频对速度的贡献可以从它的斜率上看出,它不如步长陡峭,说明步长的贡献率要大于步频。也许有人提出,最大步长和最大步频同时出现是否更好呢?当然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和乐而不为呢?而实际情况是,如果运动员想用最大的步长去跑,必然影响步频,因此,步长和步频的合理的匹配是短跑运动员获得最高速度的关键。在示意图中也就用了一条弧线区域来表示。针对运动员的特点而言,有的需要牺牲步频来换取步长,有的需要牺牲步长来换取步频;而且,在运动员不同的水平时这种变化都是不同的。,步长增大对短跑速度的贡献率要大于步频的贡献率,对这一点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长期的多年短跑训练应该:首先,主要是围绕不断提高步长的训练为主,其次,是不断提高高速奔跑中的放松协调能力,再次,不断地调整和摸索自己最佳的步长与步频的合理匹配,最后,学会在全程跑中体力与速度的合理分配。,从以上的分析和讨论中我们可以知道,步频和步长是反映运动员速度的具体指标,但是,为什么在我们的习惯中却常常会认为“谁的频率快,谁的速度就快”呢?却很少有“谁的步幅大,谁的速度就快“这种概念呢?大家的这种习惯认识来自什么地方呢?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思考。从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可以讨论,步频和步长哪个因素对短跑的速度贡献率更大呢?,通过对步频和步长的研究分析,可以了解一个运动员在高速奔跑中的技术状况,分析清楚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指导运动员通过训练进行改进。当然在改进中会考虑是哪些能力影响了运动员的步频或是步长?是腿部力量差,还是髋关节的灵活性不够?是扒地的技术不合理还是膝关节缓冲角度太大?根据这些具体问题,教练员可以选择相应的训练手段让运动员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改进和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因此,从训练的角度看问题,一名教师或者教练员发现具体问题的能力和判断存在问题的能力是教师或者教练员水平的关键。这需要教师或者教练员在理论上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正确的技术,正确技术的构成因素有哪些?不同运动员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区别对待?等等。,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说,讨论运动能力和讨论步频、步长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问题,不应该混为一谈。跑的能力、“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能力和放松能力”有什么具体指标进行判断分析吗?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吗?有符合逻辑的数据支持吗?目前,显然没有。目前我们能够获得的最有效的资料就是短跑运动员步频和步长的数据,所以我们当然有理由对步频和步长数据的研究格外重视。目前为止,有关短跑技术、速度的研究也因此而大部分都集中在对步频和步长这些个方面的讨论了。,如果我们从另一个层面讨论,决定步长和步频的因素是什么呢?当然是运动员高速奔跑的能力,与髋关节的运动状态有着紧密的联系,涉及的因素很多。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目前已经在逐步展开。但是,这并等于步频和步长与跑的运动能力是矛盾的,并不等于能够用一种观点去否认另一种观点,因此,认为“步频和步长的研究不能反映短跑技术,而只有髋关节的运动状态才是研究短跑技术的关键”,这样的提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正确的认识应该是:步频和步长是影响人体位移速度的两个重要因素,而人体的运动能力又影响着一个人跑步的步频和步长。这并不是矛盾的,而是分不同的层次去分析问题。只有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才不会轻易地去否定前人研究的结果。(这一点,在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中非常重要。),2、优秀运动员短跑速度曲线的分析目前,大多数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在100米全程跑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收集这一方面的研究资料,是我们了解和分析优秀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状态的主要材料。全程跑速度曲线的分析中一般分为三条曲线:步长曲线、步频曲线、速度曲线(如图所示)。,通过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在100米全程跑的运动中,运动员的步长、步频、速度曲线在起跑开始时是同步增长,步频增幅的速度大于步长增幅的速度。在途中跑最高速度状态时,三条曲线基本重合,在最后段落的冲刺跑中,速度和步频有所下降,步长却在增大。步长在全程跑中呈现出逐渐增大的现象,在途中跑最高速度出现时达到最大或次最大,直至最后冲刺阶段。步频在起跑段落即可达到较高的步频,然后随速度的增加,在途中跑最高速度出现时达到最高或次最高,到了冲刺阶段开始下降。(注意这里我们用了最大和次最大的文字表示,为什么?大家可以认真讨论和分析)速度从起跑开始后逐渐与步长的增加而同步增加,途中跑达到最大,冲刺跑阶段有所下降。,100米短跑步频步长曲线示意图,从起跑枪响一开始,运动员为了迅速摆脱身体的静止状态,必须身体前倾,加快频率地用腿连续蹬地,以推动人体迅速前移。这时步长小、每秒的步频快,从静止到高频率的出现提升的较快。在途中跑最高速度出现时,频率理应达到最高。但是,目前有关研究的理论认为人的神经能量消耗快,维持时间短,最高速度出现后,最高频率难以继续维持,就开始逐渐下降。此时保持最高速度依赖于步长的增加。而步长的特点是运动员在起跑阶段由于身体前倾,限制了抬腿和送髋,步长较短,随身体的抬起和正直,髋关节的打开和摆动前送,步长增大,在最高速度出现时达到次最大。在冲刺阶段,为了弥补步频下降给速度带来的损失,步长继续加大,直至终点。,这样的全程短跑技术的采用是符合运动生理学和短跑技术生物力学理论的。因此,短跑速度表现出来的三条曲线在同步上升之后,能够维持一段时间,来保持最高速度。在冲刺跑阶段呈现出喇叭口状,速度曲线和步频曲线同步下降,步长曲线仍然在上升。这三条曲线是我们认识100米全程速度状态的基本知识,我们可以以此来确定全程跑的某个阶段的技术。比如,在最后的冲刺跑中是加快步频呢?还是应该加大步长呢?显然是后者。,3、短跑技术的全程节奏短跑技术动作的节奏,是指运动员对动作时间、空间控制所引起的跑速变化。一般常用跑步的腾空与支撑时间比、缓冲与蹬伸时间比、加速与制动时间比、全程速度的合理分配比等指标来反映。我们把技术动作节奏看作是运动员为了取得好成绩而采取的一种有所控制的技术形式,也是一种能力。,对于腾空与支撑时间比,可以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相对于一定的速度,腾空时间长,步长相对大,支撑时间短,速度快。但是,如果,腾空的方向不是向前,而是向上,那么,步长就不可能大,速度也就不可能快。如果支撑时间太短,不能够形成肌肉用力的良好条件,也不可能产生更大的速度。根据短跑技术解析的数据表明,合理的支撑时间为0.08秒左右,或小于这个数字。如果支撑时间超过0.10秒,那就是跳。跳远起跳的理想支撑时间为0.100.12秒,背越式跳高起跳支撑时间是0.160.18秒。,根据有关材料统计,世界各国男子优秀短跑运动员腾空与支撑时间比如下:前苏联运动员是1:1.26;美国运动员1:1.2;中国运动员1:1.45。单步支撑时间,美国0.95,中国0.88;腾空时间 美国0.113,中国0.128美国运动员腿蹬离地面时膝关节的角度约在151度左右,我国运动员这个角度达到160度以上,说明我国运动员大腿蹬得相对直,离地角度大,有向上跳的现象,因此腾空时间长。,缓冲与蹬伸时间比、加速与制动时间比也是用来分析短跑技术是否合理的几个因素。缓冲的时间长,说明腿部力量小,落地支撑技术不合理。制动时间长,说明脚落地时阻力大,相对速度慢,踝关节和脚掌的缓冲技术和能力差。,除了对单步和复步支撑与腾空节奏的分析外,根据前面速度的三条曲线知识我们常常把优秀短跑运动员短跑全程的技术节奏作为重点来分析。因为,在这个方面有一些争议和分歧。为了便于分析,一般把100米全程分为:1、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阶段2、途中跑的最快速度阶段3、终点冲刺跑的减速阶段也有人把第一个阶段加速阶段分为“急速加速段”和“慢速加速段”;有人把减速阶段称作“速度保持阶段”,也有人在途中跑最快速度阶段提出一个“最大速度点”,等等。这些提法都是为了便于研究和分析,没有本质的差别。,世界优秀的短跑运动员在全程跑中是怎样合理地分配体力,发挥出最佳的速度能力呢?我们可以从他们100米的分段成绩变化中看到他们的节奏变化。目前,在大型的国际田径比赛中国际田联的生物力学研究对100米按照每10米的速度变化进行研究。通过这种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运动员在全程跑中速度变化和各阶段所占的比例。(见速度分段比较表),陈文忠、贝利100米跑分段的有关参数对比,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陈文忠 1.86 2.92 3.88 4.80 5.70 6.62 7.55 8.48 9.41 10.38米/秒 5.38 9.43 10.42 10.87 11.11 10.87 10.75 10.75 10.75 10.31速度%48.42 84.87 93.78 97.84 100 97.84 96.76 96.76 96.76 96.28贝 利 1.87 2.96 3.89 4.78 5.62 6.45 7.28 8.12 8.98 9.84米/秒 5.35 9.17 10.75 11.24 11.90 12.05 12.05 11.90 11.63 11.63速度%44.40 76.09 89.21 93.28 98.76 100 100 98.76 96.51 96.51 陈文忠数据摘自1994年广岛亚运会;贝利数据摘自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从比较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信息呢?世界男子优秀短跑运动员一般在4050米处达到自己的最大速度,然后尽量保持,在8090米处开始出现速度下降,直至终点。他们一般在30米处只达到自己最大速度的9092%。有一些运动员在60米处才达到自己的最大速度,以此速度保持到90100米。这就是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技术节奏。中国的男子短跑运动员一般在30米处达到自己的最大速度,维持到60米处就开始下降,减速阶段距离较长,因此成绩较差。在30米处时一般都达到了自己最大速度的95%以上,甚至有人达到99%、100%。近些年来,在这方面虽有所改进,但受传统短跑技术训练思想的影响,整体训练变化不大。女子运动员的情况也基本相同,只是速度的大小有所区别,这里的分析告诉我们,世界最优秀的运动员在起跑的加速阶段最开始,并没有用全力去跑,而是留有一定的余地。为什么,枪响后运动员不用全力去跑呢?开始,我国的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都不理解。他们认为,100米枪声一响,必须全力冲出去,一冲到底,哪里还有什么时间去考虑其它因素。因此,多年来,我国运动员显示出的技术特点就是起跑反应快,起动频率快,最高速度出现的快,只是维持最高速度的能力差。一些教练员和研究人员曾经认为,这正表明了我国运动员的速度好,速度耐力差,只要通过不断提高运动员速度耐力的训练,我们就会迎头赶上。用这种思路指导训练,几十年过去了,收效甚微。上面我们分析陈文忠的技术节奏,这已经是我国开始认识到全程节奏有问题之后,已经在技术节奏有所改进后的反映,在这以前的运动员起跑的速度在这一阶段比现在还要快。对这些速度状态数据的分析我们把它称作为“运动学的分析”。,其实,细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果最快的频率出现的起跑段落,这时的步长在全程中最小,不可能产生最大的速度。要想达到最大,就必须使步频更快。这样势必消耗神经能量较大,后程维持速度的能力必然下降。频率快,动作就不容易舒展,放松程度就会受到影响。尤其在起跑加速阶段。如果放松能力受到影响,又会影响途中跑步长的发挥,从而影响整体速度的提高和保持。因此,在100米的全程跑中,对跑的技术节奏提出合理的要求,对获得和维持最大速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优秀短跑运动员都在寻找一条既能够达到节省体力,合理运用体内能量(ATP、CP 68秒),又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最佳技术方式。当然,这里所说的起跑加速段并不是不用力起跑,而是强调一个放松跑的形式,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加大步长,降低高步频的过早出现,以避免技术动作紧张。,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训练理念。我国5070年代就一直以力量训练为主导思想,突出起跑段落的快频率加速技术,从选材到育才,都是这个思想。所取得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呢?有调查表明,在七十年代初期,我国参加1973年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和1975年全运会少年组比赛的短跑运动员共有男女运动员297名,都是各省、市选拔出来的优秀少年短跑运动员,大约在1517岁,这批运动员应该通过68年的训练后,理应成为我国一批优秀的短跑运动员。但是这么庞大的一批优秀少年短跑运动员,过了68年后,到1979年第四届全会时,只剩下3个人(2女、1男)。这与当时以大力量的训练、突出起跑前段快频率全力跑的训练主导思想,最后导致运动员技术紧张,途中跑技术不能达到要求,成绩无法继续提高,而被淘汰有很大关系。,这一阶段我国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的代表人物袁国强、郑晨等人100米的成绩一直在10.4秒左右徘徊,他们的步频已经达到世界男子运动员最高步频,都超过每秒4.8步以上,但是成绩并不理想。80年代后期,由于和国外交往逐渐增多,接受了一些新的训练思想,开始注重了步长的训练,在短短的十多年后,我国男子100米的成绩就突破了10秒2,达到10秒17。这与接受新的训练理念,提高对短跑技术运动原理的认识有一定关系。但是,这种全程速度节奏理论并不是被所有的教练员们都认识到,有些人仍然按照传统的理论去训练,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这样。他们仍然会向学生传授“枪一响,一口气冲到底”的传统短跑技术训练理念。,此外,我们将途中跑中国和美国优秀短跑运动员的一些数据进行对比:美国 中国蹬地结束瞬间膝关节角度 151.5度 161 度蹬地结束离地至开始前摆时间 0.025 秒 0.031秒前摆时大小腿折叠角度 29.8度 33.5度摆动腿前摆平均角速度 9.3弧度秒 8.5弧度秒快着地瞬间脚向前的水平速度 1.15米/秒 1.35米/秒小腿着地时的角速度 3.8弧度秒 1.7弧度秒支撑与腾空时间比 1:2 1:1.4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中国运动员在腿的放松折叠技术、离地前摆、摆动腿的摆动速度、着地的向后回摆速度以及蹬离地面时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都是需要教练员和运动员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必须在训练中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再经过反复的训练,并给予技术细节上的足够的重视,才能在技术上有所提高。,有专家研究认为,在100米跑中,反应速度只占23%,加速能力和途中跑的最大速度占86.6%,速度耐力只占10.4%。最大速度值越大,用这种速度通过的距离越长,成绩越好。目前,我国部分优秀短跑运动员在最大速度方面已经达到世界级的水平,男子达到11.4米/秒以上,女子达到10.64米/秒。但是在保持这样的速度,尽可能地通过较长的距离方面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有着较大的差距,差距可以达到20米左右。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全程节奏的训练要求应该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4、短跑技术各种角度的分析在运动员跑的过程中,身体的各个环节和部分会形成多种角度,对跑的技术各种角度的分析,也是研究短跑技术的重要部分。从起跑开始,到途中跑、冲刺跑,人体的躯干、四肢参与运动的各个环节会形成各种角度:,上体前倾角(上体与地的水平面角度,上体与垂直中线的仰、倾角度)两腿的蹬地角(起跑时蹬地角,途中跑离地时的蹬地角)两臂摆动的角(肘屈角、肩臂角)髋关节角(活动幅度角、伸展幅度角)膝关节角(支撑时角度、缓冲角度、蹬伸时角度)踝关节角(跖屈角,足与地面的角)大小腿折叠角(离地后折叠角,垂直面折叠角、前摆动折叠角)大腿摆动角(与水平面的角度)两大腿间夹角(各种状态时两大腿间的夹角)脚落地支撑角,这些角度在跑的全过程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就是依据这些变化的大量数据来分析运动员跑步的技术,这对我们正确认识短跑技术的合理性有很大帮助。对这些角度的分析,是短跑技术生物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包含在其“动力学方面的分析”之中。,此外,从“运动学方面的分析”,有关研究对髋关节、膝关节在短跑不同阶段运动幅度、速度的状态进行比较:髋 膝1011步 运动幅度 52.33度 18.83度 运动角速度 691.67弧度秒 285.8弧度秒50米 运动幅度 64.1度 17.50度 运动角速度 1063.3弧度秒 422.5弧度秒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关节在不同的段落里的运动状态是有一定变化的,在途中跑段落中,髋关节的运动角速度明显加大,幅度变化大。,因此,短跑技术生物力学分析一般可以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包括各种角度和力值;从“运动学”角度分析,包括运动幅度、角速度、速度等。在分析中,我们需要经常考虑的问题是:影响这些变化的肌肉群和条件是哪些?怎样才能形成最有利的条件呢?必须通过认真的分析和讨论,才能提高我们对短跑技术的认识。(作业:1、任意选择短跑技术动作某个环节三个角度,画出图示,分析形成的各角度对短跑技术有何意义?),途中跑技术人体各种角度示意图,5、传统短跑技术现代短跑技术的主要区别目前,许多研究短跑的文章都会提到“现代短跑技术”,对技术做了各种强调:现代短跑技术是“屈蹬式跑”的技术,后腿可以不蹬直;把髋、膝、踝关节充分蹬直是过时的技术等。但是,他们都忽视了一个问题,现代短跑技术需要不需要起跑呢?起跑后的加速跑也不蹬直的话,那么,如何迅速使人体摆脱静止状态呢?因此,这里我们把现代短跑技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提出要求。,途中跑技术区别现代短跑技术与传统短跑技术主要的区别在于对途中跑的技术要求不同。传统的短跑技术主要强调的是“腿的后蹬力量”,因此,要求后腿充分蹬直,支撑反作用力要尽量作用在身体的重心上。上体正直或微前倾,大腿高抬,下压落地有力,后摆动作幅度大。脚前摆落地后积极缓冲,以减小前支撑时的制动。强调膝关节在缓冲最大幅度时的膝缓冲角度应达到130135度,以便发挥腿部伸膝的最大力量。(其实,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人体骨盆结构的问题,使人的腿不可能蹬得十分直;蹬得太直反而会使重心后移。),现代短跑技术在途中跑的技术要求上基本放弃“腿的后蹬充分”技术观点,认为跑步主要是“以髋为轴的运动”,强调上体保持正直或微向后仰,送髋抬腿,膝部前顶,大腿由前向后鞭打扒地,髋向后伸展,膝关节、踝关节要高支撑,膝关节支撑缓冲角度变化小,应控制在140150度左右(这里有争议,研究的数据有一些不够准确,我们只能凭借理论分析来认定)。臂的摆动向前摆动快,后摆幅度略小,尽量形成高速奔跑中借速度用力的技术特点,并提出“高位发力”的技术理念,尽量做到“借力发力”;不强调力量的大小,而是强调“输出功率”的大小。,现代技术强调摆动部分的技术“以髋带腿”的摆动,蹬地腿离地后摆动要快,要加速,大小腿的折叠要紧,以缩短摆动的半径,加快摆动的速度。(这里也有一定的选材因素,大腿短小腿长的运动员先天就具备此时用力的最佳条件)此外,现代短跑技术对前支撑的距离与传统技术要求不同,脚的落地相对较远,有利于腿做出向后扒地伸展的动作。这需要较强的踝关节力量和灵活性。(传统技术要求脚的落地点应该靠近人体重心的投影点,有利于减小前支撑的阻力,有利于重心前移迅速过渡到蹬伸阶段。缩短前蹬距离,增加后蹬距离一直是短跑技术提高步幅的要求。现在的提法也有所变化。),现代短跑技术强调最高步频和最大步长尽量出现在途中跑段落中,并以获得最大的速度和最大速度保持较长的距离为目标。头和躯干的要求:正直、平视,颈部放松,面带微笑。任何仰头和低头都会影响躯干动作的正确性。,起跑技术区别:传统的短跑起跑技术要求起动后,身体前倾,加快摆动,步频迅速加快,最高步频出现较早,尽量在较短的距离和时间内达到最高的速度。现代短跑起跑技术要求起动后,用力后蹬,身体前倾,大幅度摆臂,用尽量加大步长的跑法推迟和减缓最高步频的过早出现,最高速度的出现有意识向后延长,以获取能量供应和放松技术的合理结合。,冲刺跑技术区别:传统短跑技术冲刺跑阶段上体前倾,加快摆臂,提高步频,在终点线前上体猛烈向前倾压,做出撞线动作冲过终点。现代短跑技术在冲刺阶段上体保持正直,或微向后仰,送髋抬腿,加大摆动幅度,加大步长,尽量用途中跑的合理技术跑过终点。在到达终点1米左右时上体猛烈向前倾压,做出撞线动作。关于上述区别,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