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听力检查讲义修改.ppt
常用听力学专科检查,重医附一院耳鼻喉科雷艳,纯 音 测 听,纯音测听,纯音:指频率成分单一的声音。听阈:在规定的条件下,在测试中对多次给予的声信号,察觉次数在一半以上的最小声音。纯音听阈测试是一种标准化的、用来了解受试者听觉敏度的主观行为反应测听,反映受试者在安静环境下所能听到的各个频率纯音的最小声音的能力。,纯音测试的结果可以告诉我们:,1.从各个频率的纯音气 导听阈可以判断听力正 常与否。2.若气导听阈不正常,可以根据气导听阈值进 行听力损失程度的 分度。3.根据气导和骨导的关 系分析听力损失的类型。,给声的方式有包耳式耳机、压耳式耳机、插入式耳机(气导)、骨振器(或称骨导耳机)、扬声器(或称声场测听)。声信号通过外耳道、中耳传至内耳的为气导(air conduction,AC),通过振动颅骨传至内耳的为骨导(bone conduction,BC)。,不同耳机类型,耳机是一种换能器,换能器是一种把电能转化为声能的电声换能器件。主要有三种耳机:1.耳罩式耳机 2.包耳式耳机 3.插入式耳机,耳罩式耳机/压耳式耳机,耳罩式耳机由头绷、耳罩、耳机膜片等组成。有许多的相关的标准,均对耳罩式耳机每个部件结构有明确和严格的要求。耳罩式耳机的头绷对耳朵施加的压力约在 4-5N 之间。目前使用的主要型号为TDH39、TDH49.,耳罩式耳机的缺点,耳罩式耳机的频响范围较狭窄,仅适用于 125Hz-8000Hz 的范围,且不平展。配带不好容易漏声。头绷和耳罩的压力易使耳道下陷,在儿童以及老年人容易出现,会使言语频率听阈差1520dB。耳间衰减范围狭窄容易引起交叉听力。,包耳式耳机/围耳式耳机,其基本结构与耳罩式耳机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耳罩式耳机使用的是压在外耳上的耳罩,而包耳式耳机则用类似碗状的耳盖,将耳朵完全包住。主要的目的是在测试时,进一步降低环境噪音,并使受试者带上舒适。,包耳式耳机的缺点,但是,由于包耳式耳机特殊的外形,不能使用标准的耦合器进行校准。因此目前国内、国际的听力计校准标准暂时还没有将它纳入其中。,插入式耳机,是近年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传声器。其最大的特点是考虑到声学和人体仿生学等,将压在耳朵上的耳机简化成插入式的装置,已被国际标准确认。目前使用最多有两种:美国 Etymotic Research 公司生产的 ER-3A 和美国 Aearo 公司生产的 EARtone-3A 插入式耳机。,通常由四部分组成:肩挂式换能器、声管、乳突状接头和海绵耳塞插头。声管长度约 240mm,直径约 1.37mm。乳突状接头的长度为 11mm,标准内径约 1.37mm。海绵状耳塞插头为一次性使用,声管标准长度为 23mm,内径约 1.93mm。,插入式耳机的优点,不需要沉重的头绷,使用舒适,尤其适宜于儿童。其频响范围与 TDH39 系列耳机一致。由于插入到耳道内,大大提高了耳间衰减,减少了掩蔽的可能性。对耳道无压力,避免耳道下陷。减少环境噪音对测试的影响。,插入式耳机的局限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闭锁及畸形,纯音测试的声音信号,纯音啭音脉冲声,测试前步骤,熟悉并检查仪器询问病史耳廓以及耳镜的检查讲解测试要求受试者的位置耳机的放置,气导听阈测试,测试步骤,先测试健耳或相对听力较好耳。1000 Hz 2000,4000,8000,500 and 250 Hz 1000 Hz。如果相邻的两个倍频程听阈相差20dB,应加测半倍频程。,骨导听阈测试,骨导机制,压缩式骨导学说/振动骨导机制移动式骨导/惯性骨导机制骨鼓膜机制,测试步骤与方法,与气导纯音听阈测试方法一致;测试频率为500Hz4000Hz;最大输出较低;在未掩蔽的状况下,所得的听阈为双 耳中骨导较好耳的听阈。,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外在因素:测试环境 测试仪器 检测者技能、方法和步骤,内在因素 受试者的智力、注意力、年龄 测试的动机 对测听步骤的配合程度 耳鸣对测试的影响 个体的血管、消化、呼吸等生理活动产生的内源性噪声,振触觉,WHO(1980)障碍、残疾和残废的国际分类 听力障碍分级法,WHO推荐新的分度方法,根据0.5,1k,2k,4kHz平均听阈进行分度,气导测试VS骨导测试,气导测试了整个听觉系统(包括从外耳一直到高级中枢)。骨导测试未经过外耳及中耳这两部分传声器官,故只测试了内耳到高级中枢部分。,听力损失的类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传导性听力损失。混合性听力损失。,-10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dB Hearing Threshold Level,125 250 500,1000 2000 4000 8000,R Air,L Air,x,O,听力图(正常听力),O,O,O,O,O,O,R Bone,L Bone,正常听力(NORMAL HEARING)气导正常骨导正常,-10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dB Hearing Threshold Level,125 250 500 1500 3000 6000,1000 2000 4000 8000,R Unmasked,L Unmasked,x,O,听力图(传导性听力损失),O,O,O,O,O,O,Air Bone Gap,R Bone,L Bone,传导性聋(CONDUTION HEARING LOSS)气导异常骨导正常气骨导间距大于等于10dBHL(ABG10dBHL)见于外耳及中耳疾患,-10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dB Hearing Threshold Level,125 250 500 1500 3000 6000,1000 2000 4000 8000,R Air,L Air,x,O,听力图(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O,O,O,O,O,O,O,R Bone,L Bone,感音神经性聋(SENSORY NEURAL HEARING LOSS SNHL)气导异常骨导异常气骨导间距小于等于5dBHL(ABG5dBHL)见于内耳及听中枢疾患,-10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dB Hearing Threshold Level,125 250 500 1500 3000 6000,1000 2000 4000 8000,R Unmasked,L Unmasked,x,O,听力图(混合性听力损失),O,O,O,O,O,O,L Bone,R Bone,混合聋(MIXED HEARING LOSS)气导异常骨导异常气骨导间距大于等于10dBHL(ABG10dBHL)见于外和/或中、内耳共存疾患,骨导听阈还要受到耳蜗以外功能的影响,堵耳效应:外耳道堵塞后,会使低频区(1KHz)的骨导阈值降低,骨导传导的骨鼓膜机制解释。Cahrart切迹:耳硬化患者骨导2kHz处的切迹,由于镫骨底板固定导致。,听力曲线分类:,平坦型:每倍频程平均差别=5dB渐降型:每倍频程下降610dB下降型:每倍频程下降1115dB陡降型:每倍频程下降=16dB上升型:高频听力较佳槽型或碟型:中间频率与250和8000Hz的阈值之差=20dB切迹型:某一频率突然下降,相邻频率呈恢复趋势,老年聋,典型双耳渐降型听力曲线,左耳噪声性聋,注意4000Hz附近出现的特征性切迹,左耳分泌性中耳炎,常见平坦型听力曲线,重要特征为气骨导差,2KHz有卡哈切迹(耳硬化症),纯音测听优点:,测试结果准确可靠、误差小,重复性好。测试频率范围广,频率特异性好,其他测试无法取代这个优点。反映从外耳到听觉中枢整个听觉传导通路的情况。,纯音测听缺点,需要受试者对测试作出配合。结果会受到受试者反应动机和反应能力等非听性因素的影响。纯音听阈测试不能评估言语交流能力。单独靠纯音测听不能对感音性或神经性听力损失进行定位诊断。,注意:,耳间衰减掩蔽困难中枢掩蔽气导耳间衰减(插入式耳机和压耳式耳机不同)骨导耳间衰减,声 导 抗,声导抗基本概念,声导抗:是将一定强度的探测音引入密闭 的外耳道中,通过调节外耳道的压 力大小,记录鼓膜反射回外耳道的 声能大小,可客观反映鼓膜和听骨 链对声能传导的顺应性,从而了解 中耳传音功能的改变。,声导抗(acoustic immitance)是声导纳(acoustic admittance)和声阻抗(acoustic impedance)的合称声导纳和声阻抗互为倒数,声导纳:声波经外耳道、鼓膜及中耳传音 系统到达内耳时,部分声能被鼓 膜等传音机构吸收和传导,称为 声导纳。即被介质收纳传递的声 能。,声阻抗:部分声能被消耗和反射,称为声 阻抗。即声波克服介质分子位移 所遇到的阻力。,中耳的声导抗受3种因素影响:质量(惯性)劲度(弹性)摩擦力,中耳传音系统的质量(鼓膜和听骨的质量)和摩擦力较恒定,对声导抗的影响较小。,劲度取决于鼓膜、听骨链、中耳肌肉、韧带、蜗窗膜及鼓室空气的劲度。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变化较大,是决定中耳导抗的主要部分。在以低频探测音时,正常中耳的传音系统为劲度所控制,质量和摩擦力对声能传递所起的作用可忽略不计,此时的声导纳值相当于声顺。,低频单成分鼓室声导抗测试,临床指标(探测音226Hz,85dB SPL),需要了解:,1 振幅(声顺值,0.5mmho1.5mmho)2 峰压点(鼓室压,-150dapa+150dapa)3 外耳道容积(0.5ml.0ml)4 坡度,静态鼓室图分型,根据Jerger提出的分型:A型:正常的钟形 As型:低矮型 Ad型:高尖型B型:平坦型C型:鼓室压为负压D型:多峰型Jerger分型为定性分析,常见鼓室图类型,A型:钟型;有明显的峰,峰值出现在0dapa(正常范围:150dapa+150dapa);峰值的幅度0.31.6ml。如图:,在A型鼓室声导抗图中,又根据峰值的大小将A型分为Ad和As两个亚型。,As型:鼓室压接近0dapa 幅值降低小于0.3ml 可见于分泌性中耳炎、耳硬化症、听骨链固定 诊断意义不强,Ad型:峰压出现正常范围;峰值的幅度大于1.6ml。多见于听骨链中断、鼓膜变薄、鼓膜松弛。诊断意义不强如下图:,B型:鼓室声导抗平缓,无峰,幅度小于 0.3ml,见于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耵聍栓塞、机器故障。如图:,C型:明显的鼓室负压 负压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机械的稳定性、测试技巧。C型鼓室图并不一定提示中耳功能异常,除非很严重的负压(-400-500dapa),除了以上外,在我们临床实际工作中常常发现一些鼓室图,形状各异,而且难以用上述分型来归纳,我们暂时称之为异型,表示中耳功能异常。临床上多见于慢性中耳炎和有中耳复合异常的患者,如鼓室负压和鼓室积液同时存在,鼓膜穿孔等。,异型鼓室图,外耳道容积:测试探头与鼓膜之间的空气体积为外耳道容积。正常值在0.52.0ml。,鼓膜穿孔时,因外耳道与鼓室及乳突成为一个整体,所以外耳道体积明显增大,可为正常值的34倍。外耳道耵聍栓塞或探头抵外耳道壁时,容积减小。可以帮助判断有无鼓膜穿孔。,镫骨肌声反射:一定强度(通常为阈上6080dB)的声刺激可引起双侧镫骨肌同时反射性收缩,增加听骨链的鼓膜劲度而出现声顺变化。这一客观指标可用来鉴别该反射通路上的各种病变。,声反射弧,面神经,刺激声,声反射的临床指导意义:1.判断中耳功能是否异常的客观指标:如外耳、中耳鼓室病变引起的轻度传音障碍即可使声反射消失,借以鉴别传导性聋和感音神经性聋。2重振现象的客观测试:正常人纯音听阈与声反射阈之间的差距约为60dB以上。如纯音听阈与声反射阈之差小于60dB,就要考虑为重振阳性,表示病变在耳蜗。3.交叉和非交叉声反射对脑干病变的定位:镫骨肌反射弧在脑干中联系,对侧声反射弧跨越中线,同侧的不经过中线,测定对侧及同侧声反射,可用于听神经瘤和脑干病变的定位诊断。,4精神性耳聋及伪聋的鉴别:精神性聋及伪聋者如能引出声反射,即表示有一定程度的听力,如声反射阈优于“听阈”,更说明有精神性聋或伪聋的成分,但应注意与重振现象的鉴别。5面神经瘫痪的定位:根据镫骨肌反射的有无,可判断面瘫病损在面神经镫骨肌支平面的远端或近端,并可提供面瘫早期恢复的信息。6以声反射阈客观估计听阈:可以大概估计受检测者的听阈。,声反射阈值,变异度很大正常声反射有30dBHL的变化90正常人声反射在75110(115)dBHL声反射阈值的临床意义不大有或无声反射最重要,耳 声 发 射,耳声发射,定义: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OAE)是耳蜗感音细胞对于声刺激反应所产生的能量,经过卵圆窗推动听骨链引起鼓膜振动,并被外耳道微型麦克风所记录到的一种声音能量。,OAE是OHC的能动活动产生的,其存在提供了耳蜗主动参与声信号处理过程的证据。产生机制:耳蜗主动反馈机制 基底膜行波的双向性,来源于耳蜗的证据 耳蜗在受到损伤后,耳声发射减弱或消失 使用耳毒性药物后,某些个体的耳声发射可受到 影响 机体或耳蜗缺氧时,耳声发射明显下降 对掩蔽声及听力损失敏感 外毛细胞缺失或排列紊乱时,耳声发射缺如或幅 值下降,不支持来源于其他部位的证据 耳声发射在神经活动出现之前,与突触传递无关 并非来自中耳的证据:反应频率范围不同,中耳肌肉收缩频率很难达到 很少受全麻影响 使用肌松剂时耳声发射无改变,OAE的分类 自发性耳声发射 SOAE,诱发性耳声发射EOAE,瞬态声诱发性耳声发射 TEOAE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 刺激频率耳声发射 SFOAE 电刺激诱发耳声发射 EEOAE,TEOAE和DPOAE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两 种耳声发射的检测方法。,瞬态耳声发射(TEOAE)定义:瞬态声(短声或短纯音)刺激耳蜗后,在外耳道记录到的声反应现象。它体现了耳蜗主动机制的非线性特性。,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正常人阳性率100,60岁以上出现率下降。听力损失3040dB时,引出可能性很小。易受环境噪声影响 受中耳及咽鼓管情况影响,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定义:当耳蜗受到一个以上频率的声音刺激时,由于其主动机制的非线性活动特点,使刺激信号发生畸变,导致新的频率成分出现。在其释放返回到外耳道的耳声发射中就有刺激声频率以外的其他畸变频率,称为畸变产物。目前DPOAE主要使用具有一定频比关系的两个连续纯音对耳蜗进行刺激,所产生的为调制畸变产物,其频率与原始刺激声有固定关系,如2f1-f2 和f2-f1等。,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35-45 dBHL以上 蜗性听力损失及20dB以上气骨导差者难以检出 受环境噪声影响 受中耳情况影响,OAE未引出(及反应幅度减低)的情况分析:1.传导性听力损失30 dBHL及以上 2.蜗性听力损失(TEOAE:30 dBHL以上;DPOAE:45 dBHL以上),部分蜗后损失 3.混合性听力损失 4.临床表现不明显的外毛细胞损伤 5.设备故障 6.探头耳塞未放置好 7.耵聍等堵塞探头 8.刺激声强度过低 9.环境噪声过大(如超过 55 dBA)10.受试者的状态,临床应用:A、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植入是代替耳蜗的功能,如果耳声发射检查正常,则要排除耳蜗病变,考虑听神经或中枢病变,要慎重考虑手术。B、新生儿听力筛选:具有快速、无创、灵敏、客观等优点,所以OAE一经发现,即被推荐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听力筛选。C、听神经病鉴别:如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耳声发射能引出,而又排除中枢性占位病变,则可能为听神经病变。,D、听力损失和定位诊断:耳声发射未引出要考虑耳蜗病变,听力损失大于30到40分贝,但是要结合外耳和中耳情况来推断。E、伪聋鉴别:如能引出耳声发射,证明耳蜗及蜗前无损害,如果声反射也正常则听力基本正常。F、中枢性病变:正常情况下,耳声发射有掩蔽的特性,如果双侧均能引出耳声发射,在对侧给予掩蔽声刺激后耳声发射阈值会减弱,如无减弱要考虑中枢可能有病变。,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诱发电位:当有外界刺激存在时,如给予听觉或者视觉等感觉性的刺激时,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以产生与外界刺激相关的生物电变化,这种电活动可以从脑电背景活动中提取并记录出来,称为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由听觉系统的刺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电反应称为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AEP).诱发电位通过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处理获得的感觉神经通路与刺激相关(时间锁相性)的电反应。,听觉诱发电位的分类,听觉诱发电位的分类:按潜伏期分类、记录电极的位置分类、其他分类。按潜伏期分类(最常见)按潜伏期分类是指根据听觉诱发电位的不同成分在给声刺激后出现的时间长短进行分类,分为短/早、中、长/晚潜伏期反应。,短/早潜伏期反应(SLR)在给声后12ms内出现的听觉诱发电位。SLR包括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耳蜗电图(ECochG),以及其他(慢负10电位和频率跟随反应)。中潜伏期反应(MLR)在给声后的1275ms内出现的听觉诱发电位。MLR包括40Hz稳态电位、听觉稳态诱发电位(ASSR)等。,长/晚潜伏期反应(LLR)在给声后的75ms以后出现的听觉诱发电位。包括N1-P1复合波、P300(或P3)等。,临床最常用的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ABR产生于听神经和脑干,潜伏期在10ms之内,对于耳科、听力及神经科均正常的成年人,ABR可见5-7个峰。分别以-进行命名。其中主要成分为-波,而以、波最可靠。,起源:,为了避免强大的脑电波和其他生物电干扰,测试在睡眠或麻醉状态下进行。测试房间要适当的进行电屏蔽和声屏蔽。,临床运用,阈值测试:应用指征:1.无法用主观听力测试(如纯音听力测试)获得可靠听力水平的:儿童听力评估、伪聋和功能性聋听力鉴定 2.新生儿听力筛查(35 dB nHL click)刺激声:短声(click,2-4 kHz)短纯音(tone burst,500 Hz、1 kHz),如何判断阈值:随着刺激声减弱,各波出现率也逐渐减低,V波出现率最高,而且V波振幅最大,在阈强度仍可显示,因此以刚能分辨V波为阈反应判断标准。V波的辨别:一般依靠潜伏期和某一波的前面或后面有几个波来辨认波形,V波随后往往是一个大的“切迹”。ABR的阈值不等于主观听阈水平。,左耳(兰线)随着给声刺激的逐渐减小,波幅度逐渐减小到消失从而判断听力为25dBnHL。右侧100 dBnHL声刺激没有引出波,故推测听力损失程度大于100 dBnHL。,神经诊断:由于ABR主要反应的是听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的诱发电位活动,凡是引起听觉传导通路神经纤维变形、压迫的因素都会使冲动传导速度受到阻滞,可表现为ABR各波潜伏期的变化。,怀疑有听神经和脑干病变者,如有无法解释的双耳非对称性听力损失(双侧0.5k、1.0k、2.0k、4.0k平均听阈差大于20dB)、单侧耳听力损失、单侧耳鸣、眩晕、单侧面部麻木、声反射衰减阳性、言语分辨率差或言语测试结果与纯音测试结果不符和其他怀疑有蜗后病变的结果等。,ABR神经诊断分析:(1)波的振幅是否存在或者消失。(2)各波的潜伏期。(3)峰间潜伏期,特别是波、波、波。(4)两耳峰间潜伏期及两耳波潜伏期差 的对比。(5)波形的可重复性。,一般来讲,正常青年人的、与 峰间潜伏期分别为2ms、2ms、4ms左右,通常认为 峰间潜伏期大于4.5ms,两耳间波的峰潜伏期差大于0.4ms,即为蜗后病变的阳性体征。,ABR对听神经瘤或者其他桥小脑角肿物检出的阳性率高。ABR表现为:波 峰间潜伏期延长,大于4.5ms,最明显者可达56ms,主要是间期延长。或者只有波出现,其他各波消失。,ABR阈值测定和ABR神经诊断两种测试方法在选择参数、频率和分析结果上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要明确检查的目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什么是听力筛查?为什么要听力筛查?为什么要普遍新生儿听力筛查?为什么要在新生儿期就进行筛查?筛查的方法及模式?,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运用快速、简便的测试方法或手段,对大群体的新生儿人群进行检测、根据设定的筛选标准,将接受测试的新生儿中患有听力损失可能性较大的人群分出来。,新生儿听力筛查,什么是听力筛查?为什么要听力筛查?为什么要普遍新生儿听力筛查?为什么要在新生儿期就进行筛查?筛查的方法及模式?,1.发病率高:听力损失是最常见的先天性新生儿疾病:-普通新生儿病房:0.1%0.3%-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0.2%0.4%-极重度听力损失占所有听力损失的1020%以我国每年2000万新生儿计算,有听力损失的儿童大约每年增加2000060000名。,国际教科文组织要求对超过2 比例的新生儿先天疾病必须进行筛查!,听力损失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已经开展广泛筛查的先天性新生儿疾病:-苯丙酮尿症(PKU)(20-40倍)-先天性甲低(CH)(10倍),2.不易发现:婴儿出生后,多数的畸形经过医生的常规检查都能发现,而听力则很难通过一般的常规检查发现 北京同仁医院的研究发现,不通过听力筛查,听力损失的患儿的平均发现年龄为23.21 10.02月,3.危害大:有听力问题的小儿如未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早期正确的干预,后果严重:-影响个人身心健康 言语语言障碍,认知、心理情感发育不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学习困难,社会交往能力差-影响家庭和睦-累及社会发展,1987年残疾排位:听力言语残疾 1770万 智力残疾 1017万 肢体残疾 755万 视力残疾 755万 精神残疾 194万 多重残疾 673万,2006年残疾排位:肢体残疾 2412万 听力残疾 2004万 多重残疾 1325万 视力残疾 1233万 精神残疾 614万 智力残疾 554万 言语残疾 127万,如果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在各种残疾中听力残疾的预后最好的。,4.预后最佳:,新生儿听力筛查,什么是听力筛查?为什么要听力筛查?为什么要普遍新生儿听力筛查?为什么要在新生儿期就进行筛查?筛查的方法及模式?,美国婴儿听力联合委员会(JCIH)提出的听 力损伤10大高危因素有具有遗传性儿童期感音神经性听损伤的家族史;母亲围产期子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风疹、梅毒、疱疹和毒浆体原虫病;头颈颌面畸形,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形态异常;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美国婴儿听力联合委员会(JCIH)提出的听力损伤10大高危因素:,高胆红素血症,血清水平达到要换血的指标孕期耳毒性药物的应用细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Apgar评分,1 min:0-4;5 min:0-6机械性给氧持续5天以上有并发听损伤的综合症,听力损伤10大高危因素,家族史孕期:生产史:发育史:综合症,感染,耳毒性药物,低体重头颈颌面畸形缺氧:Apgar,机械通气,脑膜炎黄疸,传统的依靠高危因素登记管理办法仅能发现约50%的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美国国家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于1993年发表婴幼儿和小儿听力减退的早期确认声明,提倡用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UNHS)取代高危因素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什么是听力筛查?为什么要听力筛查?为什么要普遍新生儿听力筛查?为什么要在新生儿期就进行筛查?筛查的方法及模式?,大量研究表明:02岁以内是言语-语言发育的最佳期!出生6个月之内对有听力问题的小儿进行干预(助听器及康复训练),其效果明显优于6个月后的干预,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听力损失的负面影响!,1994年,美国婴儿听力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ttee of Infant hearing)发表声明:1.听力筛查要面向所有新生儿。2.所有具有听力损失的新生儿要在三个月前确诊。3.对于确诊有听力损失的新生儿要在六个月前给予干预措施。,新生儿听力筛查,什么是听力筛查?为什么要听力筛查?为什么要普遍新生儿听力筛查?为什么要在新生儿期就进行筛查?筛查方法及模式?,常用的测试方法:OAE:TEOAE 或DPOAE AABR:将刺激短声设置在3040dBnHL,仅通过测定一个声强的脑电波来判断听力的大致情况。,“Pass”&“Refer”对某一特定的筛查方法而言,存在通过与未通过筛查两种可能 不能认为通过筛查者其中就一定没有听力损失者 也不能认为未通过筛查者就一定都有听力损失,筛查结果的影响,假阳性:不安、焦虑、溺爱 花费真阳性:诊断、干预、康复假阴性:听力损害被忽视,延误干预康复的时机真阴性:消除疑虑 小心迟发性听力损失,听力筛查技术的比较,听力筛查技术的比较,不同的组合:OAE+OAE OAE+AABR AABR+AABR”AABR+OAE”+”AABR+OAE”目前的研究尚没有发现各种筛查方法的组合之间的明显差异,“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注意!,听力筛查并非一种确诊手段,未通过的儿童需要进行诊断性检测,不一定就患有听力损伤。由于听力筛查方法假阴性的存在,以及迟发性/进行性听力损失的可能,通过听力筛查的小儿仍存在发生听力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听力筛查不能替代以后的小儿听功能监测。,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