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高鸿业版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与分析.ppt
2023/10/26,1,第十五 宏观经济政策 实践与分析,2023/10/26,2,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经济持续稳定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2023/10/26,3,1、失业的类型,一、充分就业,自愿失业:不愿就业者非自愿失业:愿意就业而找不到工作者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失业与空位并存;周期性失业:经济波动引起的失业。,2023/10/26,4,2、充分就业的含义,广义:各种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资源充分利用)狭义:凯恩斯:仅存在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货币主义: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其他经济学家:空缺职位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注:充分就业并不是100%的劳动力全部就业,2023/10/26,5,二、价格稳定。并不是价格水平的固定不变指价格水平的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三、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并不是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越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四、国际收支平衡。并不是顺差越大越好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2023/10/26,6,2008年10月20日发布:中国前三个季度宏观经济数据,GDP:前三季度同比增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第三季度为9%;CPI:前三季度为CPI涨幅为7%,比上年同期上涨2.9,但比上半年下降0.9%,9月CPI涨幅为4.6%;PPI:9月增长9.1%前三季度8.3%;投资:前三季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27%;消费: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0%;外贸:前9月进出口总值近2万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1810亿美元,同比减少47亿美元,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8.9。,2023/10/26,7,2023/10/26,8,2008第三季度美国部分宏观经济数据:,就业:9月非农就业人口减少159000人,失业率为6.1%,为5年来最高。工业:包括工厂、矿业和公共事业在内的美国工业生产月份下降了,是年月以来的最大降幅。美国工业设备总开工率月份为,低于前一个月的和去年同期的,年至年的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消费:8月零售销售下降0.3,7月下降0.5,实际个人消费支出在7月下降0.3,8月无明显变化。,2023/10/26,9,美国前总统布什:美国经济长期内必将恢复繁荣。2008诺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我们到死也看不到美国经济复苏,长期是一种误导。,2023/10/26,10,2010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2023/10/26,11,一季度CPI涨2.2%PPI上涨5.2%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额6178.5亿美元,同比增长44.1%。,2023/10/26,12,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影响,2023/10/26,13,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在IS-LM模型中,一国实际的均衡产出是由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决定的,但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使一国实际均衡的产出量不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产量,而通过改变G、T及M来改变IS或LM的位置可改变均衡的产出量。,Y,r,IS0,LM0,Y0,r0,LM1,IS1,E0,E1,E2,Y1,Y2,2023/10/26,14,二、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8)。如上图,在LM曲线不变下,政府通过增加G或减T使IS曲线右移,均衡产出增加,r上升;反之,减G或增T则使IS左移,均衡产出减少,r下降。,2023/10/26,15,三、货币政策,-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从而影响产出或物价的政策(P518)。如上图,在IS曲线不变下,央行通过增加货币供应使LM曲线右移,均衡产出增加,r下降;反之,减M则使LM左移,均衡产出减少,r上升。,2023/10/26,16,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2023/10/26,17,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1)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变动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从而影响AD,最终影响均衡国民产出水平,以保持国民经济稳定的措施。1、政府的收入来源(P543),政府税收,公债收入,2023/10/26,18,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2),2、政府的支出体系(P544)政府购买支出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例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办公用品以及支付政府雇员报酬等项费用。政府购买是以取得商品和劳务作为报偿的支出,是实质性的支出,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政府转移支出指政府不以取得劳务和商品作为报偿的支付,包括社会福利和保险、失业补助和救济金及农业补贴金等。政府在发生转移支付支出时并无相应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易发生,未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因此,转移支付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的一部分。,2023/10/26,19,二、财政调节自动稳定与酌情使用,财政调节经济的方式分自动调节与主动调节。1、自动稳定器(P546)(1)含义: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2)特点:当国民收入下降时,它会自动地引起政府支出的增加和税收的减少,从而阻止国民收入的进一步下降;当国民收入增加时,它会自动地引起政府支出的减少和税收的增加,从而避免经济的过度膨胀。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没有采取行动,全凭财政体系本身的调节。,2023/10/26,20,(3)机制,政府税收:个人与公司所得税萧条个人与公司收入下降符合纳税标准的主体自动减少、税率自动下降政府税收自动下降消费、投资AD政府转移支付:萧条失业人数符合领取救济标准的人数TRDPICAD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萧条,农产品价格政府收购农场主收入C、I繁荣,农产品价格政府抛售农产品价格避免经济过热,2023/10/26,21,(4)注意,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内在稳定器是政府稳定经济的第一道防线,它在轻微的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中起良好的稳定作用。但是,当经济发生严重的萧条和通货膨胀时,它不但不能使经济回复到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而且还会起阻碍作用。例如当经济陷入严重萧条时,政府采取措施促使经济回升。但当国民收入增加的时候,税收和储蓄趋于增加,福利支出减少了。漏出和注入的变化都与政府的需要背道而驰。因此,要消除通货紧缩缺口和通货膨胀缺口,主要靠政府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2023/10/26,22,2、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含义:指政府根据经济形势,主动采取增减支出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P547)。通常在经济衰退时,AD非常低,政府主动增加支出或减税(称之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通货膨胀时,AD非常高,政府主动减少支出或增税(称之为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以下分析的均为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2023/10/26,23,三、财政政策的效果,(一)含义:指一定的财政扩张(或收缩)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的大小。如果Y增加或减少的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大,反之就小。,2023/10/26,24,(二)挤出效应(P523)1、定义: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2023/10/26,25,2、图示,IS1,IS0,y0,0,r1,r,r0,y1,E0,E2,E1,y,LM0,y2,若r不变,收入应当增加IS移动的水平距离Y0Y2,均衡收入的实际变化:Y0Y1.,Y(Y0Y2)r IY(Y1Y2),G,Y(Y0Y1),2023/10/26,26,3、机制:,L1L2r I,G Y,GPM/P r I,1)低于充分就业(闲置资源),2)充分就业(资源充分利用),注:充分就业条件下,短期内由于货币幻觉的存在,就业和产量增加,长期内则具有完全的挤出效应。,货币幻觉:货币幻觉即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2023/10/26,27,4、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KG 挤出第二,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k 挤出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h 挤出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d 挤出,2023/10/26,28,二、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P519),IS1,IS0,IS2,y0,0,r1,r,r0,y1,y3,E0,E2,E3,E1,y,1、LM不变,IS曲线斜率不同:,LM0,IS3,y2,IS1移动的水平距离为多啊少?,r3,结论:IS平坦,效果小(Y0Y1);IS陡峭,效果大(Y0Y3)。,2023/10/26,29,机制:,G IS右移rIS陡峭I对r不敏感,I较少挤出效应较小效果大,G IS右移rIS平坦I对r敏感,I较多挤出效应较大效果小,2023/10/26,30,IS1,y1,0,r,y2,y3,y,IS2,IS3,IS4,y4,LM,结论:1)在凯恩斯区域,没有挤出效应;(原因:L2),2、IS 不变,LM曲线斜率不同,IS5,IS6,y5,2)在中间区域,有部分挤出效应;,3)在古典区域,有完全的挤出效应。(原因:L2=0),总结:LM平坦,效果大;LM陡峭,效果小。,2023/10/26,31,机制:,G IS右移LM陡峭L2对r不敏感,r较大 I较大挤出效应较大政策效果小,G IS右移LM平坦L2对r敏感,r较少 I较少挤出效应较小政策效果大,2023/10/26,32,3、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的效果,(1)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在LM的凯恩斯区域(LM呈水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为无穷大),一定的财政扩张使IS右移,导致Y增加且Y增加的量等于IS右移的量,财政政策完全有效;(2)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在LM的古典区域(LM垂直,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为0),一定的财政扩张后,并不会导致Y增加而只会使利率上升(挤出效应达100%),财政政策完全无效。,2023/10/26,33,图示:,Y,r,IS0,IS0,IS1,IS1,Y0,Y1,Y0,LM,2023/10/26,34,请你回答:,假如政府支出增加。这种支出对总需求的影响是中央银行不采取行动时大,还是中央银行承诺保持固定利率时大?为什么?,2023/10/26,35,运用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局限性1、挤出效应2、财政政策时滞:决策过程复杂,2023/10/26,36,委员会,众议院议长收到提案,小组委员会,听证委员会审定,规则委员会,众议院讨论,众议院修订参议院提案,众议院讨论,众议院批准参议院修正案,否决,参众两院讨论,驳回否决,参议院议长收到提案,委员会,小组委员会,听证委员会审定,多数党领袖,参议院讨论,参议院修订众议院提案,参议院讨论,参议院批准众议院修正案,批准通过,协商委员会,协商委员会报告,两院批准,白宫,法律,2023/10/26,37,案例透视,财政政策的局限: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 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表现不好。19501990年,日本实际GDP以平均6.9的速度增长。但是,19922004年,速度只有1.4。即使在日本央行将利率降到0,投资支出仍然没有增加到使日本经济恢复到潜在GDP的水平。日本政府也使用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政府支出从1991年GDP的30增加到2001年的40。税收收入从GDP的34下降到大约31。然而财政政策并没有将经济拉到潜在GDP的水平。,2023/10/26,38,对90年代日本财政政策的评价:经济学家各执一词,财政政策部分有效:如果没有财政政策,日本经济可能会陷入更大的衰退,而不仅仅是低速增长。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很多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和股票价格达到一个不可持续的水平。而资产价格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崩溃导致了消费和投资的减少,而这些又因为财政政策得到缓解,从这个意义上说,财政政策至少是部分有效的。财政政策没有和银行系统的改革联合起来,基本上是无效的,并且政府支出有很多浪费现象。,2023/10/26,39,三、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P548),1、预算:国家计划的支出和收入。预算平衡:收入=支出预算盈余:收入支出预算赤字:收入支出,2023/10/26,40,2、关于财政的观点,凯恩斯之前:平衡预算年度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凯恩斯:功能财政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2023/10/26,41,财政政策在大萧条时是失效的吗,现代宏观经济学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标志。经济学家从凯恩斯的书中得到的一个结论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于美国走出大萧条来说是必要的。当罗斯福在1933年成为美国总统的时候,联邦政府增加了支出,并且在20世纪30年代里除了1937年,政府预算都处于赤字状态。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然而并没有达到潜在GDP的水平。当时的一些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认为,因为经济在政府支出增长的情况下仍然增长很慢,所以财政政策是失效的。另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实事上美国的财政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并不是扩张性的。统计表明,19331936年,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88下降到0.56。经济学家加里布朗认为,三十年代的财政看起来不成功,并不是因为它没有效果,而是因为它根本没有被使用。,2023/10/26,42,第三节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货币政策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从而影响产出或物价的政策。一、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量:指一个经济社会中货币的总存量。一般按流动性的强弱分为几个层次:M1=通货+活期存款=Cu+D(最狭义的Ms定义)M2=M1+金融机构的小面额定期存款M3=M2+金融机构的大面额定期存款(最广义的Ms定义),2023/10/26,43,二、西方的银行体系(P553),1、公众:指所有的消费者和除商业银行外的厂商。公众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公众的支付习惯(现金支付还是支票支付)决定的通货存款比例 Cu/D=c对货币供给有很大影响。2、商业银行:是银行体系的基本单位,以追求利润为目地的金融企业。其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并提供活期存款的支票业务)和发放贷款。3、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货币的发行者和货币政策的执行者。,2023/10/26,44,三、商业银行和存款货币的创造(P554557),1、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2、银行接受存款以后,不可能把存款全部都贷出去,而必须保留一部分现金储备,这部分现金叫做准备金。银行的准备金与存款的比例叫准备金率。由中央银行规定的比例叫做法定准备金率。当银行保留的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时,超出的部分叫做超额准备金。3、商业银行体系能够创造存款货币,把贷款(或存款)扩大为它吸收的原始存款的若干倍。,2023/10/26,45,4、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过程假定:(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2)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3)没有现金从银行体系中流失出去。假如某居民甲把100万美元存入某一家银行(第一级银行),这家银行留下20%的准备金后,把其余80万美元贷出去给居民乙,乙将之存入银行,取得这80 万美元的银行(第二级银行)留下20%的准备金后,将其余的64万美元贷出去最后,整个银行系统创造的存款货币为:,2023/10/26,46,商业银行体系创造的存款货币D总额:,由上式,商业银行创造的活期存款(D表示)同这笔原始存款(R表示)及法定准备率之间的关系为:,如果原始存款来自中央银行增加的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基础货币),则央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使活期存款总和将扩大为新增原始货币供给的1/rd倍。,(如果银行保留超额准备金,或有现金从从银行体系里流出去,都将减低存款货币增加的倍数。),2023/10/26,47,5、复杂货币乘数,)存在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e超额准备金率:re=Re/D 注:市场利率re再贴现率re,2023/10/26,48,超额准备金率:re=10%,2023/10/26,49,2)存在现金漏出,非银行持有现金公众:现金存款比率:rc=/D注:仅把活期存款当作货币供给,2023/10/26,50,指基础货币所能带来的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6、完整货币乘数,高能货币()e货币供给(),完整货币乘数,2023/10/26,51,货币供给乘数,存款扩张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准备金Rd和超额准备金Re)和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Cu。这些都是由央行控制发行的基础货币。基础货币(H=Cu+Rd+Re)与它创造的货币供应(Ms=Cu+D)之间的关系如下:,2023/10/26,52,四、货币政策及其工具(P558562),从货币供给乘数看出,中央银行若想改变货币供应量,有两个方法:一是增减基础货币H的量(不一定通过印发钞票,可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或调整贴现率吸引商业银行来贴现即可实现)。二是改变法定准备金比例rd来以改变货币供给乘数。,货币工具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贴现率,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2023/10/26,53,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将导致货币供给减少;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将导致货币供给增加。在经济萧条时,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在经济过热时,央行则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2023/10/26,54,货币政策工具之二调整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贴现率的高低来调节银行的借款数量,从而达到影响货币供给量的目的。例如,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会诱使银行增加借款,这样,他们就能够补充储备增加开宽,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当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时,则对银行的借款产生抑制作用,将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这样,中央银行可根据经济情况变化,在经济萧条时用调低再贴现率的方法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降低利率以促进I和C,最终影响国民收入;而在经济过热时,则调高再贴现率,2023/10/26,55,货币政策工具之三调整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有权在一定范围之内调整法定存款准比金比率,以影响货币的共给量。在经济萧条时,为刺激经济的复苏,中央银行可以降低法定准备金比率。在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的条件下,法定准备金比率的下降给银行带来了多余的准备金,使他们得以增加贷款;这样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将发生一轮一轮的增加,最终导致货币共给量的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降低了利息率,刺激了投资的增加,从而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反之,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可以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方法减少货币供给,以抑制投资的增加,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2023/10/26,56,美联储政策中的利率目标,美联储往往把利率而不是货币供给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联储通过联邦基金利率设定一个目标来运用政策(联邦基金利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设定联邦基金利率目标,比如设定目标为3,即表示美联储要进行必要的公开市场活动,以确保均衡利率等于3。换句话说就是,当美联储设定利率目标后,将通过调整货币供给以便实现目标利率,并不是美联储直接规定商业银行利率。,2023/10/26,57,五、货币政策的效果(P524527),(一)含义:指一定的货币供给扩张或收缩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的大小。,2023/10/26,58,(一)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1、LM斜率不变,IS斜率不同,结论:IS越陡峭,效果越小;IS越平坦,效果越大;,2023/10/26,59,机制:,M LM右移rIS陡峭I对r不敏感,I较少 Y较少,M LM右移rIS平坦I对r敏感,I较多 Y较多,2023/10/26,60,0,r,y2,y3,y,y4,LM1,IS0,IS1,LM0,y1,2、IS 斜率不变,LM斜率不同,结论:LM越陡峭,效果越大;LM越平坦,效果越小;,2023/10/26,61,机制:,MLM右移LM陡峭L2对r不敏感,r较少I较少Y较少,M LM右移LM平坦L2对r敏感,r较多I较多Y较多,2023/10/26,62,3、极端情况下的货币政策效果,在LM的凯恩斯区域(LM水平),一定的货币扩张使LM右移但Y未增加,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在LM的古典区域(LM垂直),一定的货币扩张使LM右移,Y增加,货币政策有效,这时货币政策的效果与IS的斜率有关,IS水平,则货币政策完全有效。,2023/10/26,63,图示,Y,r,IS0,IS0,LM0,Y0,LM1,Y0,IS0,2023/10/26,64,4、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货币政策乘数,在同时考虑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情况下,G不变时,中央银行变动Ms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大小。,IS曲线:,LM曲线:,均衡国民收入:,货币政策乘数:,2023/10/26,65,六、货币政策的局限(P527),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2023/10/26,66,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配合使用(P529),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别有其政策的局限性(财政政策有挤出效应、货币政策有时滞),因此政府在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时要将两种政策配合使用:严重萧条:用松财政和松货币政策不太严重的萧条:用松财政和紧货币政策;严重通胀:用紧财政和紧货币货币政策;不太严重的通胀:用紧财政和松货币政策;,2023/10/26,67,1.两种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初始点E0,收入低,为克服萧条,达充分就业,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右移;,两种办法都可使收入增加。但会使利率大幅度变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r%,y,y0,y2,E1,E0,E2,IS2,IS1,LM1,LM2,r2,r1,r0,y1,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LM右移。,2023/10/26,68,IS和LM移动的幅度相同,产出增加时,利率不变。,2.稳定利率的同时,增加收入,如果既想增加收入,又不使利率变动,可采用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相混合的办法。,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同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利率保持原有水平,投资不被挤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r%,y,y0,y2,E1,E0,E2,IS2,IS1,LM1,LM2,r2,r1,r0,y1,2023/10/26,69,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2023/10/26,70,4.IS、LM斜率对政策的影响,LM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LM斜率越大,财政越不明显。IS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不明显;IS斜率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IS、LM斜率对财政政策的影响,IS、LM斜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IS斜率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IS斜率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LM斜率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LM斜率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2023/10/26,71,71,2023/10/26,72,小结:一个效应,两项政策,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右移,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右移;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使IS左移,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左移。,2023/10/26,73,2、财政政策,1)扩张性财政政策存在挤出效应,挤出效应越大,效果越小。2)挤出效应的发生机制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进而引起私人投资下降。3)极端凯恩斯主义认为IS是垂直的,LM是水平的。4)极端凯恩斯主义认为财政政策是完全有效的,货币政策完全无效。5)IS越陡峭,财政政策越有效,LM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有效。,2023/10/26,74,3、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的发生机制是: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引起利率的变化,进而引起投资的变化,最终影响国民收入。2)极端古典主义认为IS是水平的,LM是垂直的。3)极端古典主义认为货币政策是完全有效的,财政政策完全无效。4)IS越平坦,货币政策越有效;LM越陡峭,货币政策越有效。,2023/10/26,75,4、两项政策的搭配,1、现代国家大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有四种类型。,2023/10/26,76,1998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变化与调控,一、1998-2001 1、增长率,年为,年为,年为,年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已连续四年平稳地运行于 的区间。这四年的平均增长率为。对比年代以来的情况看,中国经济增长在年达到的高峰后,从 年,连续七年处于平缓的下滑之中。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开始扭转了下滑趋势,略呈回升。如果仅就年这四 年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已逐渐止滑趋稳,平稳在的位势上。,2023/10/26,77,2、物价走势:,物价总水平处于较低位,轻度通货紧缩。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年仅略有上升,为;而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略有下降,为。对比世纪年代以来 的情况看,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达到高峰,为。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物价总水平不断下降。从年开始,出现了轻度的通货紧 缩。到年,无论从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情况看,或从月度居民消费价格的数据看,经济处于轻度通货紧缩状态。,2023/10/26,78,3、宏观调控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年,中央政府累计发行特别建设国债超过亿元人民币。年,国家财 政债务收入达亿元人民币,占的比重为。中央财政赤字(不含债务收支)占的比重,年为,年为(国际上通常的警戒线为)。在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同时,为了防御金融风险,中国政府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流通中现钞)的增长率,狭义货币(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的增长率,均下降。广义货币(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 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的增长率,在年一直处于以下。,2023/10/26,79,二、2002-2005年的宏观经济与调控1、GDP:宏观经济进入了周期运行的上升轨道和新一轮高速增长时期。GDP增长率2002为9.1%,2003为10.%,2004为10.1%,2005为10.2%。2、CPI:2002:99.2 2003:101.2 2004:103.9 2005:101.8 3、宏观政策:双稳健,2023/10/26,80,2005-2007年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1、2006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速度不断升高。一季度GDP和工业增加值增长10.4%和12.5%,全社会投资 增长24%,二季度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速度在第一季度已经很高的水平上进一步升高。全年11.6%;2007年11.4%。经济过热出现。,2023/10/26,81,2、CPI,2023/10/26,82,宏观调控:2007年起,开始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但是到了2008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政策开始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