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安全心理学案列培训.ppt

    • 资源ID:6385773       资源大小:3.33MB        全文页数:10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全心理学案列培训.ppt

    安 全 心 理 学,主要内容1、个性心理特征对劳动安全的影响2、个性倾向性对劳动安全的影响3、群体(集团)动力对劳动安全的影响4、安全态度与安全5、事故心理与安全6、安全策略,某电业局在线路检修作业中使用氖光验电器检验线路是否有电这种验电器是靠验电头接近高压线时指示灯亮否,来断定线路是否有电。一次,操作工在白天使用它,因指示灯的波长与日光波长很接近,与天空背景不能形成明显的反差,而误把亮着的指示灯看成没有亮,做出了线路无电的错误判断,导致了一起触电伤亡事故。,案例分析,原因分析:这就是因为客观事物(指示灯)的刺激方式和强度不适合环境条件(白天),以及人的心理活动(视觉、思维)有误所致。结论:要想防止事故,就必须很好地研究作业人员的安全心理和行为的关系,把安全需要和安全目标纳入SOR循环,支配作业人员的行为,才能真正把安全工作做好。,一、感觉知觉对劳动安全的影响,1、感觉,什么是感觉?感觉是怎么产生的?,感觉不是万能的。人的感觉能力受着分析器功能的限制,只能对一定限度内的刺激产生感觉。此外,由于各人的分析器功能不尽相同,各人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也不相同。,1客观性(直观性)2主观片面性 3适应性 4对比性 5互相作用性,感觉的基本特性,2、知觉,1什么是知觉?2知觉的特性 完整性 理解性 恒常性 选择性,3、错觉,冯特错觉:下图的两条直线平行吗?,1事物本身的显现条件方面 2环境方面 3生理方面 4心理方面,错觉产生的原因,案例 某矿有位46岁的老放矿工,一天,得知妻子生了个男孩,中年得子,分外高兴,上班前就请好了假.准备下班后立即赶回家去抱儿子。可是不巧,就在快下车的时候,遇到一块火石塞住了溜斗,想急忙装上炸药准备炸碎那块大石。点火之后“很久”(心理上的时间错觉)未听见炮响,误以为是瞎炮,迫不及待地跑去看间火,结果炮响人亡。,4、注意,什么是注意注意的产生机制,注意的品质特性,注意的选择性(指向性)注意的集中性 注意的广度(范围)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感知对劳动安全的影响,客观条件 显现方式,信息强度,环境陪衬或干扰状况,对象物与非对象物的对比度或反差度等等。主观条件 感知具有直观性,片面性、完整性、恒常性等特性,有些特性在某种条件下,会促使劳动者产生错觉,导致不安全行为。,注意对劳动安全的影响,注意品质不良的劳动者,常常表现出对眼前的事物或工作思想不集中,心不在焉,粗心大意,顾此失彼,有意无意地违犯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2001年6月23日早8时,某矿采煤队长 在井口安排 李认绩、金绪健等六名同志到413下山东三、东四顺槽掘进,并交待了先支护好后再工作。9时10分左右工作面开始打眼放炮,开绞车,1 5时左右,职工陈吉华、王功菊、李咸斌、李认绩四人坐在413下山东四顺槽三岔门口休息时,突然发生冒顶,造成四人死亡。,结论: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差,空顶作业,不按规定对巷道进行支护,在大面积空顶处休息时,突然冒顶,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二、情感情绪对劳动安全的影响,1、什么是情感情绪?2、情感情绪的特性3、情感情绪的控制,1、什么是情感情绪?,三种主要的社会性情感,劳动者的道德感 劳动者的理智感 美 感,三种主要的情绪状态,心 境 激 情 应 激,2、情感情绪的特性,1两极性比如:喜与悲、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欢与忧 2感染性看到旁人笑得很开心,自己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笑 3迁移性 情感情绪的聚积,能够从这件事转移到那件事 4可控性或可导性 情感情绪是可以加以控制或被诱导的,3、情感情绪的控制,自控就是靠个人自身的意志努力来实现疏导与控制。基本途径是: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高尚的情操,丰富生活情趣,节制不切实际的需要与欲望;养成良好的个性习惯;掌握好自身的生物节律。,案例:某矿一位巷道维修工,家在农村,因超生受到降级处分,闷闷不乐。一次,有位算命先生说他今年有大灾,更使他情绪不安,精神恍惚,结果在一次更换巷道支柱作业时,因注意力涣散,不慎被支柱压断了双脚。,结论:血的教训告诉人们,要防止事故做到安全生产,切切不可忽视劳动者的情绪状态,不良的情绪确实是事故的最佳催化剂。,他控就是靠外界的力量(组织领导、亲人、朋友 的教育、引导、规劝、感染及环境影响等)进行疏导和控制。基本途径是:努力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创造舒适宜人,符合安全作业要求的自然环境;努力改善管理工作,创造宽松和谐,重视安全的社会环境;及时了解劳动者的情绪状态和情绪诱因,“对症下药”及时疏导和转化消极情绪。,他控方面,一、个性心理特征对劳动安全的影响,个性,是指个体在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是由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两部分构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最具表征意义的是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1、能力,能力,心理学上把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称为能力,通常也指从事某种活动的本领。它是直接影响活动顺利进行和完成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能力可以通过培训而提高。,案例:2000年7月,某矿工人朱广河开始检修煤机下滚筒,工人刁光才在煤机附近维修架子,本班工人房兰春、丁行岭在煤机附近安装移溜器。朱广河本人不是司机没有操作证,检修滚筒时启动煤机,滚筒升起将架子刮倒,悬移支架倒了8架,长度9.0米,宽度4.1米,造成了冒顶事故。这次倒架冒顶将在现场工作的朱广河、房兰春、刁光才、丁行岭压在下面。,分析:煤机司机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取得合格证方可操作,无证不得操作,而朱广河本人不是司机没有操作证,检修滚筒时启动煤机,滚筒升起将架子刮倒,造成倒架冒顶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2、气质,气质,俗称脾气、性情,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心理活动的动力体系。它表现在人的情感情绪和行为发生的强度、速度、灵活性、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说气质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不易改变的特点。,气质分类法,3、性格,性格是人对现实事物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贯穿于一个人的全部活动中,是构成个性的核心。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人的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4、个性心理特征对劳动安全的影响,能力对劳动安全的影响:劳动者的能力强,对作业对象和作业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就能及时发现和排除。,气质对劳动安全也有影响。如胆汁质型气质,可使劳动者对安全工作积极负责,说干就干,也可使劳动者急躁蛮干,逞能冒险。,性格对劳动安全的影响更显著。良好的性格可使劳动者对安全生产态度积极,行为理智,情绪饱满,意志坚毅,性格不好的劳动者对安全生产常抱消极态度,甚至持抵抗态度,违章操作。,湖南岳阳办案警车与火车相撞两人死亡,二、个性倾向性对劳动安全的影响,个性倾向性是个体对待事物的态度、行为进行选择的诱因体系,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方面的心理现象,都属个性倾向性范畴。,1、需 要,需要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大脑中的主观反映。需要是人在受到内外事物刺激作用时所产生的欲望。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2、动 机,动机是引起和维持行为并将行为导向需要目标的一种意图。动机是行为的直接驱动力。动机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外在条件即客观事物的刺激或诱惑;二是内在条件即主观需要或欲望。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动机对行为的作用,(1)始发(启动)作用 驱动行为的产生.(2)选择作用 对需要的对象产生明确的倾向性,促使行动顺着需要的对象进行下去.(3)强化作用 动机会因为行为的结果而得到强化.,案例:,2000年12月,某矿已被下达了停产整改指令,责令该矿在-106西巷冒顶处用水泥、木垛打上了密闭,严禁人员进入。但该矿承包者置禁令于不顾,指令工人偷采偷挖,2001年l月 在夜班班前会上,该矿负责安全生产的副矿长贺敬厚,安排当班工人到-106西巷原冒顶处放炮采煤,发生了冒顶透水事故,导致4人被堵死亡。,分析:负责安全生产的副矿长贺敬厚安全意识淡薄,追求金钱的不良动机,使其个性倾向发生了扭曲,置工人的安全于不顾,造成了事故的发生。,3、行 为,行为是个体发生的外在动作,它起源于人脑机能,受意识所控制,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可分为有意识行为和无意识行为。通常所说的行为,都指有意识行为,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大多属于有意识行为。,安全行为是指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所进行的,旨在保护自身与生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的行动。反之,有碍于自身和生产系统安全的行为则是不安全行为。,4、意 志,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标,控制动机与行为,克服困难去实现目标的心理现象。意志的品质特征:自觉性、果断性、坚毅性、自制性.,5、世界观、信念、理想,世界观就是一个人对世界的总的看法。信念是一个人坚信某种认识的正确性。理想是一个人对未来的向往.这些都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是个性倾向性的集中表现。,6、个性倾向性对劳动安全的影响,由于个性倾向性包含了需要、动机、意志,世界观、信念、理想等许多重要的心理现象,构成了整个心理活动的动力体系,对人的一切行为都有支配、驱动与调控作用,故与许多事故都有着显著的因果关系。,劳动者的行为动机对劳动安全的影响。劳动者的行为方式对劳动安全的影响。劳动者的意识对劳动安全的影响。,应用行为规律,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应用安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做好安全心理宣传教育工作;做好危险性预测预报工作;健全安全行为规范,正确运用安全策略。,作业题:,一、填空1、个性心理特征最具表征意义的是人的能力、()和性格。2、()是人对现实事物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3、需要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在大脑中的主观反映。4、()是引起和维持行为并将行为导向需要目标的一种意图。,二、选择题1、_是行为的直接驱动力.A、需要 B、动机 C、行为 D、意志2、下列不是意志品质特性的是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坚毅性 D 社会性3、充沛,直率,热情,易怒,急躁,易冲动,反应快属于气质类型A、胆汁质型 B、多血质型 C、粘液质型 D、抑郁型4、孤僻.行动迟缓不强烈,胆小,忸怩属于气质类型A、胆汁质型 B、多血质型 C、粘液质型 D、抑郁型,三、判断题 1、人的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2、人的能力通过培训也不可能得到提高.()3、行为是个体发生的外在动作,起源于人脑机能,受意识所控制。()4、个性倾向性对人的一切行为都有支配、驱动与调控作用。(),三、群体动力对劳动安全的影响,研究群体动力对劳动者的安全心理和安全行为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1、什么是群体?,群体是指2人以上,具有共同目标,保持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群集合体,情感上具有集体意识和归属感,如家庭、学校、企业、单位等。群体按其构成原则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群体,另一类是非正式群体。,2、群体的功能,正式群体的基本功能(1)把个体的力量汇聚成群体合力,去完成共同的目标;(2)创造条件,去满足个体的各种需要。,非正式群体的功能,非正式群体的功能:(1)积极的正向作用;(2)消极的负向作用。,群体动力是指由群体的形成而产生的、支配和影响群体活动的各种作用力的总和。构成群体动力的因子很多,其中主要有群体压力、凝聚力、感染力、竞赛力与冲突力。,3、群 体 动 力,群体动力的影响因素,群体目标的正确性与一致性 群体规范的科学性与权威性 群体的精神风貌和士气 成员的思想素质与个性修养 领导者的思想素质与领导行为 外部环境,4、群体动力对劳动安全的影响,一个劳动群体的安全效能是由群体所有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决定的。反过来,群体中每个劳动者的安全行为也受到群体安全效能的影响。有些事故看起来虽是出自个别人的不安全行为,实际上事故的根源在于群体的安全效能太低。,5、提高群体安全效能的对策,选拔和培养群体的领导者;搞好群体安全目标设计;制订、贯彻群体安全行为规范;做好群体成员心理测评;做好集体主义和劳动安全的宣传教育.,四、安 全 态 度,安全态度是指劳动者对安全生产所持的稳定的概括的反应倾向,是劳动者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知,对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的情感及对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倾向的综合反应。,1、安全态度的基本特性,社会性指向性稳定性价值性驱动性显露性与内隐性等,2、安全态度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安全态度影响劳动者的安全心理取向。由于态度具有稳定性,能使人对某些事物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或态度定格,使人习惯于依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去对待新的事物或新的情况。,4.28特大交通事故,北京时间4月28日凌晨4点41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列车运行到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之间时脱线,与上行的烟台至徐州5034次列车相撞。事故造成72人死亡,400余人受伤,事故原因系人为责任事故,济南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被免职审查。,案例:2003年7月,江西省某煤矿早班工人发现工作面顶板有危险,立即停止作业要求下班。但跟班区长不同意,工人还是仍然下班出井。接着上中班的跟班支部书记仍对此不以为然,没有采取架棚措施,只拿一根长28米、直径不到10厘米的圆木立在浮矸上,顶着上部3米多高处一块重500多斤的大石头。不久石头就掉下来,将年仅25岁的工人张某砸倒,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分析:煤矿领导安全态度不端正,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造成了此次事故的发生。,3、安全态度的形成与转变,影响安全态度形成与转变的因素:主观方面,主要是知识、经验与个性。客观方面,主要是作业环境条件及安全管理状况。,转变安全态度的基本方法,加强安全心理和安全知识教育;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氛围;建立和健全安全行为规范及其实施、监察体系;改善安全激励机制;开展安全行为竞赛等等。,作业题:一、填空5、()是个体发生的外在动作,它起源于人脑机能,受意识所控制,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6、()是自觉地确定目标,控制动机与行为,克服困难去实现目标的心理现象。7、群体按其构成原则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非正式群体.,二、选择题5、“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指气质具有较大的,而不易改变的特点。A、灵活性 B、稳定性 C、指向性 D、快速性 6、人的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上.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需要7、在生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也是最难控制和最薄弱的环节。A、人 B、机器 C、环境 D、管理8、是在人的素质的基础上产生,而不是天生就有的。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意志,三、判断题,5、安全态度不会影响劳动者的安全心理取向。()6、群体动力是指由群体的形成而产生的、支配和影响群体活动的各种作用力的总和。()7、群体中每个劳动者的安全行为不受群体安全效能的影响。(),五、事故心理,事故心理是与事故有关的种种心理状态的统称。数据资料,70%左右的工伤事故都与人的事故心理有关,所以研究事故心理的种类、形成原因及其矫正方法,对预防事故、搞好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事故前心理,错觉心理取巧心理侥幸心理麻痹心理逞能心理,无知心理逆反心理屈从心理从众心理疲劳心理,事故案例,某矿信把工在没检查矿车连接装置的情况下,给铰车房发了松车信号,同时打开阻车装置通知渠顶车,当喷浆机越过变坡点后,后边的三个矿车随同喷浆机飞速下滑,造成跑车事故。工人这时才知道第四、第五两辆矿车之间没有挂链环。,分析:信把工责任心不强,思想麻痹,没挂最后一个链环,也没检查连接装置就盲目放车,以致造成前面一部喷浆机和三个矿车的跑车事故。思考一下:“苍蝇专盯有缝的蛋,事故专找大意的人”说的是事故心理的哪种心理?,事故案例,2002年4月,某公司正在 一居民楼拆除作业。下午5时,承包人在通知民工收工后,便与安全员等人离开了现场。工人看时间还早,于是继续作业。此时 剩下的二、三层未按规程从上往下拆,整个楼体中间被掏空,。8名工人准备用钢丝将楼的北墙拉倒。4人都没戴安全帽。下午6时20分,北面山墙“轰”的一声向南倒塌,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的重大伤亡事故。,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违章作业造成的,不戴安全帽,不按规程施工,也存在侥幸心理,以致造成了重大伤亡事故。,2、事故后心理,紧张心理忘我心理悔恨心理文饰心理回避心理迷信心理,3、领导者的事故心理,家长心理 文饰心理 虚荣心理,4、事故心理的预防与消除,基本原则是:治本为主,标本兼治。治本:从消除事故心理的起因着眼,从实行全方位安全管理着手,努力促使全体职工提高安全意识,加深安全情感,端正安全态度,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心理素质,改善群体安全氛围。,治标:就是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在上岗前和作业过程中,随时向劳动者发出安全忠告和指令,抑制事故心理的发展,防止其转化为不安全行为。,5、事故心理的矫治,有的人事故心理比较严重,非一般消除措施所能消除时,可采用一些特殊的心理疗法来进行矫治。对患有严重事故心理的人,适当调换工种或岗位,让其在新的安全氛围较强的环境中接受感化。,六、安全策略,安全策略是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而拟定的安全工作计策。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策略是否正确,而策略的正确与否,又决定于它是否切合客观实际。,1、组织策略,组织策略就是企业劳动组织工作计策。它包含组织系统(公司、厂、矿、车间、班组)的结构设计、成员组合、领导人选用、人岗匹配等内容。,2、激励策略,激励是指用人为的刺激去鼓励人的行为动机,促使成员积极地去实施组织目标。(1)物质激励(2)精神激励,3、环境策略,人类生活在大自然界及社会中,总是不断地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人的心理在交流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人的行为又在影响着环境。,4、时间策略,(1)事故与时间的关系 一天之中,事故多发时间一般是凌晨3时和下午3时左右。一周之中,事故多发时间一般是周一和周四。一月之中,事故多发时间一般是月初和月末。一年之中,事故多发时间一般是夏季、年底和节假日时期。,(2)事故与生物节律的关系,生物节律又称生物钟现象,它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一切生物体内的自然规律。它反映着生物为适应昼夜、季节的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的规律,因而也称为生物节律。一些学者认为,每个人从他出生那天起,直到生命终止,都存在着周期分别为23天,28天,33天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变化规律。,作业题:一、填空8、()是与事故有关的种种心理状态的统称。9、事故心理的预防与消除的基本原则是:().10、()是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而拟定的安全工作计策。,二、选择题,9、企业用以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积极性的基本激励原则是。A、物质激励 B、精神激励 C、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 D、成就激励10、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明知不对,自己偏要照着做.属于事故心理的。A、从众心理 B、疲劳心理 C、取巧心理 D、无知心理11、“苍蝇专盯有缝的蛋,事故专找大意的人”说的是事故心理的。A、取巧心理 B、侥幸心理 C、麻痹心理 D、逞能心理,三、判断题 8、改善安全激励机制是转变安全态度的基本方法 之一。()9、对患有严重事故心理的人,可以适当调换工种或岗位。()10、一年之中,事故多发时间一般是春秋季节和节假日时期。(),祝你平安!,谢谢大家!,

    注意事项

    本文(安全心理学案列培训.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