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单向板肋梁楼盖例题.ppt

    • 资源ID:6380297       资源大小:1.14M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单向板肋梁楼盖例题.ppt

    1 梁板结构,1.1 概 述1.2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1.4 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1.5 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1.6 装配式混凝土楼盖 1.7 无梁楼盖 1.8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1.9 楼梯和雨蓬,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某多层厂房的楼盖平面如图1-31 所示,楼面做法如图1-32,楼盖采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试设计之。,设计要求:1.板、次梁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2.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3.绘出结构平面布置图,板、次梁和主梁的模板及配筋图。,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1)计算简图;(2)内力分析;(3)截面配筋计算;(4)构造要求;(5)施工图绘制。,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楼盖平面图1-31,图 1-31 楼盖平面图,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楼盖做法详图 1-32,图 1-32 楼盖做法详图,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步骤:,1.设计资料(1)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10kN/m2。(2)楼面做法: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g=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g=17kN/m3)。(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或HRB335,吊筋采用HRB335,其余均采用HPB235。,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图 1-33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对工业建筑的楼板,(1)板(B1B6)厚h,(2)次梁L2截面尺寸bh,次梁截面高度,截面宽度,(3)主梁L1截面尺寸bh,主梁截面高度,截面宽度,(4)柱的截面尺寸 bh=400400 mm2,P30,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3.板(B1B6)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小计,永久荷载标准值:,(1)荷载计算,活荷载标准值:,P24表注解;P29板钢筋的截断,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3.板(B1B6)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2)计算简图,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实际结构如图1-34(a)所示,板的计算跨度为:,图1-34(a)板的实际结构图,图1-34(b)板的计算简图,P14,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3.板(B1B6)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3)弯矩设计值计算,因边跨与中跨的计算跨度相差,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由表查出板的弯矩系数aM,板的弯矩设计值见表1-8,表 1-8 板的弯矩设计值的计算,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3.板(B1B6)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4)配筋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对轴线间的板带,考虑起拱作用,其跨内2截面和支座C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折减20%,为了方便,近似对钢筋面积折减20%。板配筋计算过程见表1-9,板如果要求满足0.1规定,将导致用钢量比按弹性方法计算的还多,这显然不够合理。因此,板中不考虑0.1规定,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3.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4)配筋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表1-9 板的配筋计算,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3.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5)板的配筋图绘制,板中除配置计算钢筋外,还应配置构造钢筋如分布钢筋和嵌入墙内的板的附加钢筋。板的配筋图如图1-34(c)所示。,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3.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5)板的配筋图绘制,板中除配置计算钢筋外,还应配置构造钢筋如分布钢筋和嵌入墙内的板的附加钢筋。板的配筋图如图1-34(c)所示。,分布钢筋面积As2,选用6220,As2=129mm2,或选用6200,As2=141mm2,选用8250,As2=201mm2,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3.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5)板的配筋图绘制,板中除配置计算钢筋外,还应配置构造钢筋如分布钢筋和嵌入墙内的板的附加钢筋。板的配筋图如图1-34(c)所示。,垂直于主梁的板面构造钢筋As3,选用8200,As3=251mm2,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3.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5)板的配筋图绘制,板中除配置计算钢筋外,还应配置构造钢筋如分布钢筋和嵌入墙内的板的附加钢筋。板的配筋图如图1-34(c)所示。,嵌入承重墙内的板面构造钢筋As4,选用8200,As4=251mm2,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3.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5)板的配筋图绘制,板中除配置计算钢筋外,还应配置构造钢筋如分布钢筋和嵌入墙内的板的附加钢筋。板的配筋图如图1-34(c)所示。,P30图板构造钢筋,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4.次梁L2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1)荷载设计值,永久荷载设计值:,小计,P24表注解;P31次梁钢筋的弯起和截断,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4.次梁L2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2)计算简图,由次梁实际结构图1-35(a)可知,次梁在墙上的支承长度a=240mm,次梁的计算跨度为:,图1-35(a)次梁的实际结构图,图1-35(b)次梁的计算简图,P14,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4.次梁L2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3)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因边跨和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由表,可分别查得弯矩系数aM和剪力系数aV,次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见表1-10和表1-11。,表 1-10 次梁弯矩设计值的计算,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4.次梁L2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3)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因边跨和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由表,可分别查得弯矩系数aM和剪力系数aV,次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见表1-10和表1-11。,表 1-11 次梁剪力设计值的计算,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4.次梁L2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4)配筋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次梁跨中正弯矩按T形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4.次梁L2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4)配筋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判别跨中截面属于哪一类T形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列于表1-12。,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4.次梁L2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4)配筋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表1-12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验算配筋率,rmin=0.45 ft/fy=0.451.43/300=0.21%0.2%,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表1-12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验算配筋率,rmin=0.45 ft/fy=0.451.43/300=0.21%0.2%,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4.次梁L2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4)配筋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复核截面尺寸:,所以B和C支座均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A支座只需要按构造配置箍筋,验算是否需要计算配置箍筋:,因为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4.次梁L2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4)配筋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计算所需箍筋:,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梁局部范围将计算的箍筋面积增加 20%,现调整箍筋间距,s=0.8281=224.8mm smax=250mm,取s=200mm。,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4.次梁L2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4)配筋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配箍筋率验算:,弯矩调幅时,实际配箍率,因各支座处的剪力相差不大,为方便施工,取双肢 6100的箍筋,沿梁通长布置。,次梁配筋图如1-35(c)图所示,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4.次梁L2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5)施工图的绘制,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4.次梁L2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5)施工图的绘制,次梁纵筋锚固长度确定,伸入墙支座时,梁顶面纵筋的锚固长度:,伸入墙支座时,梁底面纵筋的锚固长度:,梁底面纵筋伸入中间支座的锚固长度:,纵筋的截断点距支座的距离:,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5.主梁L1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1)荷载设计值,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5.主梁L1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2)计算简图,2300,2300,2300,2300,2300,6580,6500,400,6900,6900,120,250,80,650,图1-36(a)主梁的实际结构图,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5.主梁L1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2)计算简图,由主梁实际结构图1-36(a)可知,主梁在墙上的支承长度a=370mm,中间支承在400400混凝土柱上,主梁的计算跨度为:,计算简图如图1-36(b)所示。,P13,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5.主梁L1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3)内力设计值计算及包络图绘制,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弯矩设计值不同截面的弯矩值经过计算如表1-13所示,剪力设计值不同截面的剪力值经过计算如表1-14所示,弯矩、剪力包络图绘制,1 梁板结构,表 1-13 主梁弯矩设计值的计算(kN.m),1 梁板结构,表 1-14 主梁剪力设计值的计算(kN),1 梁板结构,表 1-14 主梁剪力设计值的计算(kN),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3)内力设计值计算及包络图绘制 弯矩、剪力包络图绘制,图138 主梁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5.主梁L1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4)配筋计算,纵筋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主梁跨中正弯矩按T形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5.主梁L1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4)配筋计算,纵筋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支座处的弯矩设计值:,判别跨中截面属于哪一类T形截面,1 梁板结构,5.主梁L1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4)配筋计算,纵筋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表1-15 主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590=650-60580=650-70615=650-35,验算配筋率rmin=0.45 ft/fy=0.451.43/360=0.18%0.2%,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5.主梁L1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4)配筋计算,箍筋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复核截面尺寸:,验算是否需要计算配置箍筋:,故需按计算配置箍筋。,计算所需箍筋:,因为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5.主梁L1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4)配筋计算,箍筋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计算所需箍筋:,采用 8100 双肢箍。,因此应在B支座截面左边按计算配置弯起钢筋,主梁剪力图呈矩形,在B截面左边的2.3m范围内需布置3排弯起钢筋才能覆盖此最大剪力区段,现先后弯起第一跨跨中的2 25和支座处的一根1 25鸭筋:,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5.主梁L1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4)配筋计算,箍筋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因此应在B支座截面左边按计算配置弯起钢筋,主梁剪力图呈矩形,在B截面左边的2.3m范围内需布置3排弯起钢筋才能覆盖此最大剪力区段,现先后弯起第一跨跨中的2 25和支座处的一根1 25鸭筋:,次梁两侧附加横向钢筋计算,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5.主梁L1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4)配筋计算,箍筋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次梁两侧附加横向钢筋计算,1 18,取附加箍筋8双肢箍,另加吊筋,则长度S内布置附加箍筋的排数m:,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5.主梁L1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4)配筋计算,次梁两侧附加横向钢筋计算,(5)主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图(材料图)纵筋的弯起和截断,按比列绘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按同样比列绘出主梁的抗弯承载力图(材料图),并满足以下构造要求:,检查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图是否包住弯矩包络图和是否满足构造要求。主梁的材料图和实际配筋图如图1-39所示,则长度S内布置附加箍筋的排数m:,m=7.7,取m=8,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5)主梁L1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图(材料图)纵筋的弯起和截断,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 梁板结构,(5)主梁L1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图(材料图)纵筋的弯起和截断,主梁侧的纵向构造钢筋:,每侧选用212,As=226mm2,钢筋弯起的斜长c=740?,1.钢筋弯起的垂直长度a=650-40(梁顶部)-(253+12.5)=522.5 523mm,2.钢筋弯起的垂直长度a=650-(25+12.5)(梁顶部)-(253+12.5)=525mm,两种算法,1.2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1 梁板结构,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表1 柱网尺寸表,1.2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1 梁板结构,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资料,某多层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其中三层平面如图1-97所示,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k=5kN/m2(qk=6kN/m2、qk=7kN/m2);,(2)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g=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g=17kN/m3);,(3)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 C25或C30,钢筋采用HPB235、HRB335或HRB400;,(4)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bh=350 mm350mm(或 400 mm400 mm或自定)。,1.2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1 梁板结构,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资料,图 1-97楼盖平面图,1.2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1 梁板结构,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2.设计内容和要求,(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并绘出弯矩包络图。(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 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 板模板图及配筋平面图 次梁模板及配筋图 梁材料图、模板图及配筋图 在图中标明有关设计说明(3)计算书:要求计算准确,步骤完整,内容清晰。,

    注意事项

    本文(单向板肋梁楼盖例题.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