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模纹织物分析.ppt
第二章 配色模纹织物分析,实训目的和要求 实训仪器、工具及材料实训内容实训操作步骤和方法实训报告,实训目的和要求 1.掌握配色模纹织物组织的分析方法 2.对配色模纹织物加深理解 3.对配色模纹织物加深理解并为后续的仿样 试织做好准备 实训仪器、工具及材料 织物密度分析镜、分析针、剪刀、镊子、黑绒板、白衬纸、意匠纸、颜色笔、布样。,实训内容,1.取样2.确定织物的正反面3.确定织物的经、纬向4.确定织物的经、纬向密度5.鉴定织物的经、纬纱原料6.概算织物重量7.确定织物组织8.测定色经排列顺序、色纬排列顺序、色经循环、色纬循环和配色模纹循环9.绘配色模纹图10.绘上机图,实训操作步骤和方法,(一)取样1.取样位置 试样离边侧不小于5厘米。2.取样大小 一般织物取1515厘米,组织循环 较大的织物取2020厘米或更大。注意:一定要取到一个色经、色纬循环。,(二)确定织物的正反面 织物的正反面一般是根据其外观效应加以判断。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判断方法。1.一般织物的正面的花纹、色泽均比反面清晰美观。2.具有条格外观的织物和配色模纹织物,其正面花纹必然是清晰悦目的。3.凸条及凹凸织物,正面紧密而细腻,具有条状或图案凸纹,而反面较粗糙,有较长的浮长线。4.观察织物的布边,如布边光洁、整齐的一面为织物正面。,(三)确定织物的经、纬向 确定织物正反面后,需要判别出织物中经纱和纬纱方向,这是分析织物密度,经纬纱线密度和织物组织等项目的先决条件。区别织物经纬向主要依据如下(同白织物分析):1.如被分析织物的样品是有布边的,则与布边平行的纱线便是经纱,与布边垂直的则是纬纱。2.含有浆的是经纱,不含浆的是纬纱。3.一般织物密度大的一方为经纱,密度小的一方为纬纱。,4.筘痕明显的织物,则筘痕方向为织物的经向。5.织物中若纱线的一组是股线,而另一组是单纱时,则通常股线为经纱,单纱为纬纱。6.若单纱织物的成纱捻向不同时,则Z捻纱为经向,而S捻纱为纬向。7.若织物成纱的捻度不同时,则捻度大的多数为经向,捻度小的为纬向。8.如织物的经纬纱线密度、捻向、捻度都差异不大,则纱线的条干均匀,光泽较好的为经纱。,(四)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 织物单位长度中排列的经、纬纱根数称为织物的经、纬纱密度。测定方法有以下两种:1.直接测数法 它凭借照布镜或织物密度分析镜来完成。2.间接测定法 它适用于密度大、纱线密度小的规则组织织物。首先经过分析织物组织及其组织循环经纱数,然后乘以10cm中组织循环个数,所得乘积即为织物的经(纬)纱的密度。,(五)鉴定织物的经、纬纱原料 分析布样的经纬纱原料时,主要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1.织物经纬纱原料的定性分析 常用鉴别方法有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法和化学溶解法等。2、混纺织物成分的定量分析 一般采用溶解法,选用适当的溶剂,使混纺织物中的一种纤维溶解,称取留下的纤维质量,从而也知道溶解纤维的质量,然后计算混合百分率。,(六)概算织物重量 根据织物样品的大小及具体情况,可分为两种试验方法:1.称重法 式中:G样品每平方米无浆干重(克/平方米)样品的无浆干重(克)L样品长度(厘米)b样品宽度(厘米),2.计算法 用称重法不够准确时,可根据前面分析所得的经、纬纱的线密度,经、纬密度,经、纬纱缩率进行计算。其计算式如下:样品每平方米无浆干燥质量,g/m 样品的经、纬纱密度,根/10cm 样品的经、纬纱缩率 样品的经、纬纱公定回潮率 样品的经、纬纱线密度,(七)确定织物组织 在对织物组织进行分析的工作中,常用的工具是照布镜、分析针、剪刀及颜色纸等。用颜色纸的目的是为了在分析织物时有适当的背景衬托,少费眼力。在分析深色织物时,可用白色纸做衬托,而在分析浅色织物时,可用黑色纸做衬托。常用的织物组织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1.拆纱分析法 用在普通单层织物、起绒织物、毛巾织物、纱罗织物、多层织物等。这种方法又有分组拆纱法和不分组拆纱法两种。,(1)分组拆纱法 对于复杂组织或色纱循环大的组织,用分组拆纱法是精确可靠的,现将此法介绍如下。确定拆纱的系统 确定织物的分析表面 纱缨的分组(2)不分组拆纱法 首先选择好分析面,拆纱方向与分组拆纱相同,在意匠纸上把经纱与纬纱交织的规律记下即可。,2.局部分析法 有的织物表面局部有花纹,地布的组织很简单,此时只需要分别对花纹和地布的局部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花纹的经纬纱根数和地布的组织循环数,就可求出一个花纹循环的经纬纱数。3.直接观察法 依靠目力或利用照布镜,对织物进行直接的观察,将观察的经纬纱交织规律,逐次填入意匠纸的方格中。分析时,可多填写几根经纬纱的交织状况,以便正确地找出织物的完全组织。,色经排列顺序重复一次所需的经纱数称色经循环;色纬排列顺序重复一次所需的纬纱数称色纬循环,配色模纹的大小应等于色纱循环和组织循环的最小公倍数。分析与填写色纱排列顺序时,任一色别均可作为起点,直至模纹色别到循环为止。,(八)测定色经排列顺序、色纬排列顺序、色经循环、色纬循环和配色模纹循环,(九)绘配色模纹图和上机图 意匠纸分成四个区,如下图区绘组织图;区绘色纬排列顺序;区绘色经排列顺序;区绘配色模纹图。,(1)根据测定的组织图、色经循环、色纬循环,求出配色模纹循环。(2)在相应的位置绘出组织图和色纱循环,(为了便于看出色纱效应,酌情将经纬向多画几个循环)。(3)根据色经、色纬排列顺序,在相应色经、色纬行内的经、纬组织点处,涂绘色经、色纬的颜色,其颜色点构成的配色模纹图仅显示颜色的效应,并非经、纬纱交织情况。,(十)上机图的绘作 根据织物组织、经密、纱线号数、原料等特点,确定穿筘图、穿综图,绘出纹板图。根据织物中色纬排列情况,确定在何种类型多梭箱织机上织造,换句话说,采用的色纬循环必须考虑织机多梭箱机构中梭箱的数目、型号等设备情况。,实训报告1.原始记录(1)配色模纹色经循环(2)配色模纹色纬循环2.采用分析小样的织物组织及色纱类别,另外设计一个配色模纹,试绘出配色模纹图及织物上机图。3.设计色织物色纬的颜色种类和排列顺序时应考虑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