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ppt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2.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3.奴隶的悲惨生活,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夏、商、西周时,青铜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青铜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虽已进入铁器时代,但青铜制造业仍很发达。,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科目一考试 2016年科目一模拟考试题,科目二考试 2016年科目二考试技巧、考试内容、考试视频,青铜制造业开始于:,青铜制造业鼎盛于:,青铜制造中的精品:,青铜制造业的特点:,原始社会末期,商朝时期,司母戊方鼎四羊方尊,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分布地区广泛,青铜业发展,司母戊鼎(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1.33米,1.1米,重832.84千克,每个熔化罐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该鼎需要70多个熔化罐。这说明了什么?,特点一:规模大,酒器,盛水器,乐器,铜镜,鼓,编钟,爵,尊,杯,食器,兵器,农具,钺yu,戈,鼎,豆,鬲l,特点二:品种多,蕉叶形纹理清晰,四只大卷角羊,羊的前腿,四羊方尊,特点三:工艺精美,青铜人头像,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三星堆”文化与商周同期的成都平原,特点四:分布地区广泛,金童鸡,利簋gu(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出土),西周武王时,为盛食器或礼器。簋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45公斤。簋内有铭文4行32字,记述了周王伐商的事迹。现藏陕西省临潼县博物馆。,天亡簋(陕西岐q山出土),西周武王时,为盛食器或礼器。簋高24.2厘米,口径21厘米。簋内铭文8行78字,记述周武王灭商后举行大典,祭告文王,并代替殷王祭祀上帝的事迹。,根据课文的内容,回答这一时期除了青铜器制造业外,还有其他的手工业吗?说明了什么?,陶瓷业、玉器业,说明当时手工业全面发展,2.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农业:,“五谷”已经齐备(品种),已掌握选种、施肥和治虫害(技术),已使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工具),畜牧业:,已有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品种),建有牲畜圈栏(方式),商业:都城繁荣,交通发达,沿途设有旅舍,思考:既然在夏商西周时期的手工业、农业和畜牧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文明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以生产工具的发展来解释:,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3.奴隶的悲惨生活,根据下列资料,说说奴隶们的处境?,图片资料1:,说明奴隶地位低下,可以随意买卖或转让。,图片资料2:,根据下列资料,说说奴隶们的处境。,说明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图片资料3:,刖(yu)人守囿(yu)铜挽车,说明奴隶受到残酷的刑罚,商王大墓中,有四百多具奴隶和车马、狗同葬作为殉葬品被活埋。,说明:奴隶作为奴隶主的殉葬品可以被任意地杀死或活埋。奴隶的地位和猪狗一样。,图片资料4:,殷墟的一座大型祭祀坑,有三百多具作为祭品被杀的奴隶骨骸。,殷王墓(想象图),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剩余产品,使另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综上所述,商代的文明较全面地体现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步,因此可称得上是“灿烂的文明”,当然这又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上的“文明”。,我们应认识到:,1.青铜的概念2.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时代3.司母戊大方鼎4.青铜器的主要种类5.青铜器的优秀出土代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奴隶制的发展2.奴隶的悲惨命运,奴隶的悲惨生活,1.农业的发展2.畜牧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2.(潍坊学业考试)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B,3.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图一:司母戊鼎 图二:甲骨文 图三:殷墟宫殿复原图 A图一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 B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图三表明安阳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 D上述三幅图支持了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的观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