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ppt
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劳动、土地和资本等要素的市场均衡以及工资、利息和地租的决定;掌握收入分配不平等及其度量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要素理论的内容及其应用。,第一节 劳动市场及工资率的决定,(一)劳动与闲暇的选择,一、劳动供给曲线,劳动供给是指劳动者所提供的一定劳动(工作)或服务的时间数,它涉及到劳动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在劳动和闲暇两个方面的分配。劳动时间,就是劳动者可以把24小时中的一部分供给给市场(也就是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时间。闲暇时间则是指劳动者把除劳动以外的时间用于睡觉、吃饭、娱乐、休闲等活动的时间。,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一节 劳动市场及工资率的决定,图12.1所示,劳动者有关于收入和闲暇的正常偏好和无差异曲线。在图12.1中,横轴代表闲暇时间,纵轴代表收入,曲线 U 代表一条无差异曲线。我们用H 表示闲暇时间,用 I 表示个人的收入水平,用 W 表示小时工资率,一天24小时,那么预算约束线将符合下面这个表达式:,在图12.2中,U1、U2 和 U3 分别代表劳动者三条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为 AB,劳动者的最优选择出现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的 E 点。在该点上,劳动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一节 劳动市场及工资率的决定,(二)劳动供给曲线,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一节 劳动市场及工资率的决定,劳动的供给曲线与一般的具有正斜率的供给曲线不同,正如图12.4描绘的劳动供给曲线那样,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它具有一段向后弯曲的部分,而这一段曲线的斜率为负值。这说明,当工资较低时,如图12.4中工资低于 W2 时,随着工资的上升,劳动者会被较高的工资水平吸引减少闲暇,从而增加劳动供给量。在这个阶段,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工资上涨对于劳动供给的吸引力是有限的,随着工资的持续提高,劳动供给量的增加越来越慢,当工资上涨到W2 时,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达到最大。此时如果继续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非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随着工资水平的上升而减少。于是劳动供给曲线从W2 点开始向后弯曲。,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工资变动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正是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工资变动的替代效应是指工资变动对于劳动者消费闲暇与收入之间的替代所产生的影响。工资变动的收入效应是指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收入变动对于劳动时间所产生的影响。在工资水平比较低的阶段,工资水平提高产生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工作较少的时间就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此时人们会将更加珍视闲暇,工资水平提高的收入效应强度增加,超过替代效应,从而使劳动供给曲线出现向后弯曲的形状。,(三)工资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与产品的市场供给一样,整个劳动市场的供给也是建立在个人劳动供给基础之上的,因此,通过将所有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横向叠加起来,就可以得到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二、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一节 劳动市场及工资率的决定,三、劳动市场均衡与工资的决定,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一节 劳动市场及工资率的决定,工资作为劳动的价格,是由劳动市场中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的。,(一)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市场均衡与工资的决定,均衡工资的决定因素包括劳动需求的决定因素和劳动供给的决定因素两方面。,产品价格,技术,其他要素情况,劳动需求的决定因素,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一节 劳动市场及工资率的决定,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一节 劳动市场及工资率的决定,非劳动收入或已经积累起来的财富,教育,习俗和法规,劳动供给的决定因素,人们对工作和闲暇的偏好,人口,(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市场均衡与工资的决定 如果劳动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市场有两种类型: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如果劳动市场上只有一个买主,即劳动市场是完全垄断的,则称为独家买方(monopsony)。如果劳动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买主,则称为寡头买方(oligopsony)。,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一节 劳动市场及工资率的决定,当劳动投入的边际要素成本MFC等于劳动的边际收益产量,即MFC MRP时,达到了买方垄断条件下劳动市场的均衡,均衡点为 A,与B点对应的劳动价格W*为均衡的工资水平,与B点对应的劳动数量L*为均衡的劳动供给量。,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一节 劳动市场及工资率的决定,三 工会与劳动供给,(一)工会的目标,1工人总收入最大化 2工人的工资水平最大化 3就业人数最大化,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一节 劳动市场及工资率的决定,(二)工会对工资的影响,当工会存在时,实际工资水平取决于工会与厂商双方的力量,即劳资力量的对比,以及其他一些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如经济的繁荣与萧条,政府的管制等)。实际工资水平主要是劳资双方集体协商的结果。从当前西方国家的情况来看,工会在工资的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工会的目的在于提高工资水平,其主要方法包括:,1增加对劳动的需求,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一节 劳动市场及工资率的决定,2减少劳动供给在劳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工会通过减少劳动供给同样也可以达到提高工资水平的目的,但这种方法会使就业量减少。,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一节 劳动市场及工资率的决定,3集体谈判在许多情况下,工会可以采用集体谈判的方式作为提高资格水平的主要手段。所谓集体谈判是指工会作为其全体会员的代表与雇主进行工资谈判。显然,工人如果分别与雇主单独进行谈判,必将处于不利地位,但如果工人组织起来,以同一个声音说话,其谈判力量就会大大增强。在集体谈判中,工会常常以罢工对雇主实施威胁。,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一节 劳动市场及工资率的决定,4最低工资法工会迫使政府通过立法规定最低工资,这样,在劳动的供给大于需求时也可以使工资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一、土地的供给曲线,经济学上的土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泛指一切自然资源。土地不仅指地面,还包括地下、空中、水中的一切自然资源。这种生产要素是自然赋予的,并非人为作用的结果。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讲,土地存量基本上是固定的,它既不能被生产出来,也不能被毁灭,其数量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也就是说,土地的供给数量不会因人们的任何决策而改变。这意味着每一片特定的土地供给都是完全无弹性的,土地的供给量不会由于租金的大小而改变,所以,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二节 土地市场及地租的决定,二、土地的供求与地租的决定,(一)土地的供求与地租的决定 地租是使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报酬,是土地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因为,土地可以泛指生产中使用的一切自然资源,所以,地租也可以理解为使用这些自然资源的租金。地租是由土地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所以,土地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但土地的供给是固定不变的,土地的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二节 土地市场及地租的决定,(二)地租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城市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增大,土地价格(即地租)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二节 土地市场及地租的决定,(三)级差地租,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程度以及气候条件的不同,土地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土地的使用者使用土地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即地租不同,就形成了级差地租。所以,级差地租就是不同土地或同一土地上由于土地肥力、相对位置或开发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差别地租。具体来说,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有三种情况:(1)不同地块肥沃程度的差别;(2)不同地块的地理位置即距离市场远近的差别;(3)同一地块的追加投资的生产率的差别。由前两个条件形成的地租,叫做级差地租第一形态或级差地租;由第三个条件形成的地租,叫做级差地租第二形态或级差地租。,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二节 土地市场及地租的决定,三、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一)租金,在很多情况下,不仅土地可以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有许多其它资源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看成是固定不变的,例如某些人的天赋才能,如体育明星,就很类似于土地,其供给数量也是固定不变的,不受价格涨落的影响。这些固定不变的资源也有相应的价格,这种价格显然与土地的地租非常相似。为与特殊的地租相区别,可以把这种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价格叫做“租金”。换句话说,地租是当所考虑的资源为土地时的租金,所以地租只是租金的一个特例,是租金的一种,而租金则是一般化的地租。,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二节 土地市场及地租的决定,(二)准租金,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生产要素尽管在长期中可变,但在短期中却是固定的。这些要素的价格在某种程度上也类似于租金,通常被称为“准租金”。所谓准租金就是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二节 土地市场及地租的决定,(三)经济租金,经济租金就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要素收入与其提供要素所要求的最低收入之间的差额,即要素的实际收入超过其机会成本的余额。,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二节 土地市场及地租的决定,一、资本与利息,(一)资本 资本是人们生产出来并且被用作投入的生产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商品和劳务。资本作为与劳动和土地并列的一种生产要素,具有以下特点:1.资本的数量是可以改变的,即它可以通过人们的经济活动生产出来。2.资本被生产出来的目的是为了以此获得更多的商品和劳务。3.资本是作为投入要素,即通过用于生产过程来得到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三节 资本市场及利息率的决定,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资本也同样具有市场价格。例如,一台机器设备,在市场上可以按照一定价格出售,也可以在市场上被租赁,使用资本的价格,通常被称为利息。利息与工资的计算方式不同,它不是用货币的绝对量来表示,而是用利率来表示,利率是利息在每一单位时间内(例如一年内)在货币资本中所占的比率。,(二)利息和利率,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三节 资本市场及利息率的决定,式中,Z为资本的年收入,P为资本的价值。,(一)消费和储蓄 与劳动和土地的供给不同,资本的供给较为间接,它是由家庭的储蓄决定的。厂商所能得到并使用的资本总量取决于家庭能够提供的资本数量,而家庭能够提供的资本数量又取决于家庭的储蓄决策。,二、资本的供给,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三节 资本市场及利息率的决定,由于消费是当前消费,而储蓄是未来消费,因此消费者的储蓄决策实际上是一个跨期选择问题。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不同的消费者对待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的偏好是不同的。消费者对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的不同态度决定了消费者的储蓄决策。所以,每个消费者都努力在现期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保持一种合适的平衡。,(二)跨期选择模型,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三节 资本市场及利息率的决定,三、资本市场的均衡,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三节 资本市场及利息率的决定,资本市场上可贷资本的供给来源于家庭的储蓄,一般来说,利率越高,个人储蓄的意愿就越强,资本市场上的供给量也就越多。资本市场上可贷资本的需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厂商和家庭。可贷资本的大部分需求主要来自于厂商,厂商对资本的需求主要用于投资。家庭也会对可贷资本产生一定的需求。,某种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其市场供求曲线的交点决定。而要素的需求曲线的基础是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的价格。如果我们分别以劳动和资本为例,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以表示为:PMPL W PMPK r,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四节 欧拉定理,假设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生产函数为:Q Q(L,K)如果假设该生产函数符合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就有:f(L,K)f(L,K)如果令,则有然后分别对劳动对和资本求偏导:,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四节 欧拉定理,一、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它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来的。洛伦兹首先将一国总人口按照由低到高排队,然后从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开始考察他们的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最后,将这样得到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所以,洛伦兹曲线是由累计的一定人口数占总人口中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中的百分比状况来表示。,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五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横轴OP 表示人口累计百分比,纵轴OI 表示收入或财产的累计百分比,ODY 为相应的洛伦兹曲线。其中,对角线OY 称为绝对平等线,由横轴和纵轴组成的折线OPY 称为绝对不平等线。实际的收入分配曲线,即洛伦兹曲线,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即位于OPY 三点构成的三角形区域中。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表示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就越严重;反之,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就越接近于平均。,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五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根据洛伦兹曲线可以计算出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称为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如果用表示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平等线OY之间的面积,用表示洛伦兹曲线与绝对不平等线 OPY 之间的面积,用表示基尼系数,那么,计算基尼系数的公式为:(0 G 1)当=0 时,基尼系数也等于零,这时收入(或财产)分配绝对平等。当=0 时,基尼系数等于1,这时收入(或财产)分配绝对不平等。实际的基尼系数总是大于0而小于1。基尼系数越小,收入(或财产)分配越平等;基尼系数越大,收入(或财产)分配越不平等。,二、基尼系数,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第五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1)劳动市场的均衡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劳动供给则取决于劳动者在工作与闲暇之间选择。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市场的均衡以及工资水平的决定并不一样,其中,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工会对工资的影响较大。(2)土地市场的均衡与地租的决定与土地这种生产要素的性质有关。土地的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所以地租全部表现为经济租金。经济租金是一种要素的实际收入超过其机会成本的余额。(3)资本市场的均衡也取决于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从需求方面来看,资本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厂商的投资决策,而利率水平的高低又决定着厂商的投资规模。从供给方面来看,资本的供给取决于个人的储蓄决策。消费者的跨期选择决定了利率与储蓄的关系,一般来讲,利率上升会导致储蓄增加,并进而引起资本供给的增加。,本章小结,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为什么劳动供给曲线会出现向里弯曲的情况?简述工会对均衡工资的影响。土地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垂直的?什么是地租、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5.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有什么不同?,复习思考题,第十二章 要素市场的供给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