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儿科护理》教案.docx
课程名称儿科护理授课班级普通大专护理、助产专业授课教师教师职称讲师教学年限11年教学部门临床医学院使用教材儿科护理二O一九年春季学期(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第一章名称(章目):绪论总学时:4一、前提诊断:知识点:1、儿科护理学的范围2、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3、儿科护理的特点和理念4、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技能点:1、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围与特点2、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3、熟悉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态度:良好的学习风气,实事求实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案例、视频二、单元目标:1、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围与特点2、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3、熟悉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顺序课题或主要内容学时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主要资源1第一节儿科护理学的范围和特点1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2第二节儿童年龄分期2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3第三节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1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注:主要由教研组讨论确定,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可以有差异。说明:每一个教学单元需要有此学时安排表授课章节第一章、第一节儿科护理的范围和特点授课学时1教学目标L掌握儿科护理的范围和特点。教学重点儿科护理特点教学难点儿科护理范围教学设计时间分配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小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何时几乎完全消失?教学过程讲授新课1、儿科护理范围(1)概念(2)儿科护理任务2、儿科护理特点(1)儿童机体特点1)解剖特点2)生理特点3)免疫特点4)心理和行为特点(2)儿童患病特点1)病理特点2)疾病特点3)预后特点4)预防特点(3)儿童护理特点课堂小结儿科护理范围>儿科护理特点注:此教案按两节连堂或三节连堂为一次课书写,故“授课学时”应为2学时或3学时。授课章节第一章、第二节儿童年龄分期授课学时2教学目标1.掌握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教学重点儿童年龄分期教学难点儿童各年龄期特点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时间分配复习旧课儿科护理特点导入新课儿童年龄分期讲授新课1、概述(1)概念2、各年龄分期及特点(1)胎儿期(2)新生儿期(3)婴儿期(4)幼儿期(5)学龄前期(6)学龄期(7)青春期课堂小结儿童年龄分期作业布置各年龄期特点注:此教案按两节连堂或三节连堂为一次课书写,故“授课学时”应为2学时或3学时。授课章节第一章、第三节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授课学时1教学目标L了解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2.能对儿童、家庭和社区进行初步的健康指导。教学重点儿科护士角色教学难点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时间分配复习旧课儿童年龄分期特点导入新课儿科护士的角色讲授新课1、儿科护士的角色(1)护理活动的执行者(2)护理计划者(3)健康教育者(4)健康协调者(5)健康咨询者(6)儿童级家庭代言人(7)护理研究者2、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1)高尚的道德品质(2)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能(3)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4)良好的身心素质课堂小结儿科护士的角色作业布置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注:此教案按两节连堂或三节连堂为一次课书写,故“授课学时”应为2学时或3学时。第二章名称(章目):生长发育总学时一、前提诊断:知识点:1、生长发育的规律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3、体格发育4、感觉、运动功能和言语发育技能点:1、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熟悉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2、掌握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常用的指标正常值和计算公式3、熟悉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基本过程及临床评价态度:良好的学习风气,实事求实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窠例、视频二、单元目标:1、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熟悉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2、掌握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常用的指标正常值和计算公式3、熟悉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基本过程及临床评价顺序课题或主要内容学时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主要资源1第一节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2第二节体格生长2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3第三节神经心理发育1.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注:主要由教研组讨论确定,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可以有差异。说明:每一个教学单元需要有此学时安排表授课章节第二章、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0.5教学目标1 .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体格生长;2 .熟悉儿童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发育特点;3 .了解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4 .能为个体、家庭和社区提供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健康评估和保健指导。教学重点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教学难点儿童体格生长教学设计时间分配复习旧课儿科护士的角色要求入课导新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教学过程讲授新课1、生长发育规律(1)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3)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4)生长发育的顺序性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1)遗传因素1)先天因素2)性别因素(2)环境因素1)营养2)疾病3)母亲情况4)家庭和社会因素课堂小结生长发育规律作业布置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注:此教案按两节连堂或三节连堂为一次课书写,故“授课学时”应为2学时或3学时。授课章节第二聿、第二节体格生长2教学目标1 .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体格生长;2 .熟悉儿童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发育特点;3 .了解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4 .能为个体、家庭和社区提供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健康评估和保健指导。教学重点体格生长常用指标教学难点体格生长的评价教学设计时间分配复习旧课提问回答入课导新通过提问导出体格生长概念教学过程讲授新课1、体格生长常用指标(1)体重(2)身高(长)(3)坐高(4)头围(5)胸围(6)腹围(7)上臂围(8)皮下脂肪2、骨骼和牙齿的发育(1)头颅骨(2)牙齿(3)脊柱(4)长骨3、体格生长的评价(1)常用方法(2)内容课堂小结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作业布置体格生长评价注:此教案按两节连堂或三节连堂为一次课书写,故“授课学时”应为2学时或3学时。授课章节第二章、第三节神经心理发育1.5教学目标1 .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体格生长;2 .熟悉儿童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发育特点;3 .了解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4 .能为个体、家庭和社区提供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健康评估和保健指导。教学重点神经系统发育教学难点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的发育教学设计时间分配复习旧课提问回答入课导新通过提问导出神经系统发育教学过程讲授新课1、神经系统的发育2、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的发育(1)感知的发育1)视感知发育2)听感知发育3)嗅觉和味觉发育4)皮肤感觉发育5)知觉发育(2)运动的发育1)大运动与平衡2)细动作(3)语言的发育(4)心理活动的发育(5)社会行为的发展3、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课堂小结神经系统的发育作业布置神经系统发育的评价注:此教案按两节连堂或三节连堂为一次课书写,故“授课学时”应为2学时或3学时。第三章名称三L童营养与喂养总学时:工一、前提诊断:知识点:1、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2、婴儿喂养。技能点:1、能熟悉小儿能量及各营养素的需要。2、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护理,辅食添加的顺序和种类。3、具备将来进一步学习和接受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并使之成为实际工作服务的能力。态度:良好的学习风气,实事求实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案例。二、单元目标:1、熟悉小儿能量及各营养素的需要。2、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护理。3、掌握牛乳的特点、改造奶及需乳量、奶粉的配置比例。4、熟悉人工喂养的护理,了解部分母乳喂养方法。5、掌握辅食的添加原则,熟悉辅食添加的顺序和种类。顺序课题或主要内容学时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主要资源1第一节营养基础2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2第二节婴儿喂养1.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3第三节1岁后小儿的膳食特点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注:主要由教研组讨论确定,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可以有差异。说明:每一个教学单元需要有此学时安排表授课章节第三章第一节营养基础授课学时2教学目标熟悉小儿各营养素需要教学重点小儿能量的5个消耗路径,三大产能物质的产能比、来源及作用教学难点小儿能量的5个消耗路径,各营养素的来源、作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时间分配复习旧课提问回答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出小儿营养及喂养的重要性,营养基础讲授新课1、概念2、能量消耗的5个路径(1)基础代谢(2)生长发育(3)食物的热力作用(4)活动所需(5)排泄损失能量的来源一一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糖类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其它膳食成分:水、膳食纤维3、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病例课堂小结能量的来源及消耗路径作业布置能量的来源及消耗路径授课章节第三章第二、三节婴儿喂养、1岁后小儿膳食特点授课学时2教学目标1、掌握母乳喂养,熟悉人工喂养、混合喂养;2、掌握辅助食品的添加;3、熟悉1岁后小儿的膳食特点。教学重点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护理,牛乳的特点、改造奶的需乳量,奶粉配置比,人工喂养的护理教学难点牛乳的特点、改造奶的需乳量,奶粉配置比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时间分配复习旧课提问回答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出婴儿应怎样正确喂养讲授新课1、母乳喂养(1)母乳成分(2)母乳喂养的优点(3)母乳喂养护理2、人工喂养(1)常用乳品及代乳品(2)人工喂养的护理3、混合喂养4、辅食添加(1)辅食添加原则(2)辅食添加顺序5、1岁后小儿的膳食特点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病例堂结课母乳喂养的优点、辅食添加的原则业置作布课后作业第四章名称:儿童保健总学时:B一、前提诊断:知识点:1、儿童保健与护理2、婴儿湿疹3、小儿计划免疫技能点:1、掌握婴儿湿疹的护理措施2、掌握卫生部要求的我国1岁以内小儿必须完成的基础免疫种类3、掌握计划免疫的程序、接种后异常反应及处理措施态度:良好的学习风气,实事求实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案例。四、单元目标:1、熟悉小儿各年龄期,特别是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的保健要点2、掌握卫生部规定我国1岁以内小儿必须完成的基础免疫种类3、掌握计划免疫的程序、接种后异常反应及处理措施顺序课题或主要内容学时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主要资源1第一节不同年龄儿童的保健特点I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2第二节儿童体格锻炼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3第三节儿童心理卫生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4第四节婴儿湿疹I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5第五节计划免疫1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注:主要由教研组讨论确定,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可以有差异。说明:每一个教学单元需要有此学时安排表授课章节第四章儿童保健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授课学时2教学目标1、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小儿保健要点;2、掌握儿童体格锻炼;3、熟悉儿童心理卫生。教学重点不同年龄阶段小儿保健要点教学难点儿童心理卫生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时间分配复习旧课提问回答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出不同年龄阶段小儿保健讲授新课1、概述2、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要点(1)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2)新生儿期保健(3)婴儿期保健(4)幼儿期保健(5)学龄前期保健(6)学龄期保健(7)青春期保健3、小儿体格锻炼4、儿童心理卫生5、健康检查6、意外事故防范课堂小结不同年龄阶段小儿保健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授课章节第四章儿童保健第四节婴儿湿疹授课学时1教学目标掌握婴儿湿疹的护理措施。教学重点婴儿湿疹的护理教学难点晏儿湿疹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时间分配复习旧课提问回答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出不同年龄阶段小儿保健讲授新课1、概述2、病因3、临床表现(1)主要表现(2)临床分型4、护理措施(1)一般生活护理(2)饮食护理(3)药物护理课堂小结不同年龄阶段小儿保健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授课章节第四章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第五节小儿计划免疫授课学时2教学目标1、掌握卫生部要求的我国1岁以内小儿必须完成的基础免疫种类2、掌握计划免疫的程序、接种后异常反应及处理措施教学重点小儿计划免疫程序及注意事项教学难点小儿计划免疫程序及注意事项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时间分配复习旧课提问回答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出计划免疫概念讲授新课1、概念2、计划免疫程序3、预防接种注意事项(1)接种前准备工作(2)接种时注意事项4、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处理(1)一般反应(2)异常反应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病例课堂小结计划免疫业置作布计划免疫第五章名称:住院患儿的护理总学时:工一、前提诊断:知识点:1、儿科医疗机构的组织特点2、住院护理常规3、住院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护理4、小儿用药护理5、小儿液体疗法技能点:1、掌握患儿的住院护理常规2、掌握不同年龄段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及处理3、掌握小儿液体疗法4、熟悉小儿用药特点,能正确计算药物剂量态度:良好的学习风气,实事求实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案例。二、单元目标:1、掌握患儿的住院护理常规2、掌握不同年龄段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及处理3、掌握小儿液体疗法4、熟悉小儿用药特点,能正确计算药物剂量5、了解医疗机构组织特点顺序课题或主要内容学时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主要资源1第一节儿科医疗机构组织特点0.5门学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2第二节儿童住院护理常规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3第三节与儿童的沟通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4第四节住院患儿及家庭的心理护理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5第五节小儿用药护理2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注:主要由教研组讨论确定,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可以有差异。说明:每一个教学单元需要有此学时安排表授课章节第五章住院患儿的护理第一、二、三、四节授课学时2教学目标1、掌握患儿的住院护理常规2、掌握不同年龄段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及处理3、了解医疗机构组织特点教学重点不同年龄段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及处理教学难点不同年龄段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及处理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时间分配复习旧课提问回答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出住院护理常规讲授新课1、入院护理2、住院护理(1)基础护理(2)饮食护理(3)休息和睡眠(4)清洁卫生(5)给药护理(6)病室消毒(7)预防意外事故(8)特殊护理3、出院护理常规4、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及护理5、住院患儿家庭的心理反应及护理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病例课堂小结不同年龄段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及处理作业布置课后提问授课章节第五章住院患儿的护理第五节儿童用药护理授课学时2教学目标1、掌握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临床常用液体2、熟悉小儿用药特点,能正确计算药物剂量教学重点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临床常用液体及药物剂量的计算教学难点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临床常用液体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时间分配复习旧课提问回答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出小儿用药及补液的要点讲授新课1、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2、药物的选择(1)抗生素(2)退热药(3)镇静止惊药(4)止咳平喘药(5)泻药和止泻药(6)肾上腺皮质激素3、药物剂量计算4、给药方法5、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6、临床常用溶液7、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病例课堂小结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临床常用液体作业布置课后提问第六章名称: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总学时:/一、前提诊断:知识点:1、一般护理法2、协助检查诊断的操作3、协助治疗的操作技能点:1、掌握体重、身长(高)测量、换尿布、约束法、臀红及洗浴等基本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2、掌握颈外静脉穿刺术、股静脉穿刺术和头皮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3、熟悉光照疗法和暖箱使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态度:良好的学习风气,实事求实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案例、视频。二、单元目标:1、掌握体重、身长(高)测量、换尿布、约束法、臀红及洗浴等基本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2、掌握颈外静脉穿刺术、股静脉穿刺术和头皮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3、熟悉光照疗法和暖箱使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顺序课题或主要内容学时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主要资源1第一节儿科一般护理技术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2第二节协助检查诊断的操作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3第三节协助治疗的操作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4操作视频0.5教学视频注:主要由教研组讨论确定,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可以有差异。说明:每一个教学单元需要有此学时安排表授课章节第六章儿科常用护理技术第一、二、三节儿科一般护理技术、协助检察诊断的操作、协助治疗的操作授课学时2教学目标1、掌握体重、身长(高)测量、换尿布、约束法、臀红及洗浴等基本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2、掌握颈外睁脉穿刺术、股铮脉穿刺术和头皮薛脉输液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3、熟悉光照疗法和暖箱使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重点小儿一般测量法、臀红护理法、约束法、颈外静脉穿刺术、股静脉穿剌术及光照疗法、暖箱使用等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难点臀红护理、颈外1脉穿剌术、股静脉穿刺术及光照疗法、暖箱使用等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时间分配复习旧课提问回答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出一般护理技术讲授新课1、一般测量法2、儿童床使用法3、臀红护理法4、约束法5、更换尿布法6、婴儿盆浴法7、颈外静脉穿刺术8、股静脉穿刺术9、头皮静脉输液10、蓝光箱的使用11、暖箱的使用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病例堂结课4小儿一般测量法、臀红护理法、约束法颈外静脉穿刺术、股静脉穿刺术及光照疗法、暖箱使用等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作业布置课后提问第七章名称: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总学时:一、前提诊断:知识点:1、概述2、正常新生儿及早产儿的特点3、患病新生儿的护理技能点:1、掌握正常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2、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3、熟悉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治疗要点、护理问题态度:良好的学习风气,实事求实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案例。第二节单元目标:1、掌握正常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2、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3、熟悉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4、熟悉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治疗要点、护理问题5、了解新生儿常见疾病发病机制、辅助检查单元课时分配顺序课题或主要内容学时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主要资源1第一节概述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2第二节正常新生儿及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1.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3第三节患病新生儿的护理6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注:主要由教研组讨论确定,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可以有差异。说明:每一个教学单元需要有此学时安排表授课章节第七章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第一、二节概述、正常足月儿及早产儿的护理授课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正常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2、熟悉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教学重点正常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教学难点正常新生儿及早产儿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时间分配复习旧课提问回答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出新生儿护理问题讲授新课1 .概念2 .新生儿分类3 .足月儿及早产儿的外观特点4 .足月儿及早产儿的生理特点5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6 .正常新生儿及早产儿的护理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病例课堂小结正常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业置作布正常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足月儿与早产儿生理特点对比足月儿早产儿呼吸系统第三节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节律不规则,呼吸较浅、频率较快,40次/分左右,吃奶、哭的时候加快,6070次/分,考虑呼吸急促;第四节呼吸运动主要靠横膈肌升降,以腹式呼吸为主;第五节呼吸道狭窄,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易引起气道阻塞、感染、呼吸困难三、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呼吸浅快、不规律,甚至有呼吸暂停(呼吸停止时间20秒,伴心率V100次/分及发绢),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症(肺透明膜病);五、咳嗽反射弱,气管及支气管内黏液不易咳出,易引起呼吸道梗阻,产生肺炎、肺不张循环系统1、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发生了巨大变化,胎盘-脐血终止,卵圆孔、动脉导管关闭;2、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平均120140次/分;3、血压平均70/5OmmHg;4、新生儿期血流多分布于躯干和内脏,四肢少,故四肢易出现冷凉及发组心率较足月儿快,血压较足月儿低,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较高消化系统第二节新生儿胃呈水平位,贲门松弛,幽门相对较紧张,易发生溢乳;第三节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管壁薄,通透性高,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但感染时也使有害物质吸收入血增多,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第四节消化前缺乏且活性差,消化能力较弱;第五节生后10-12小时开始排出胎粪,呈墨绿色糊状,粘稠,无臭味,是由胎儿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消化液、羊水组成,23天可排净,超过24小时仍无胎粪排出应检查是否有消化道畸形,如肛门闭锁;第六节肝内肝酶活力不足,是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三、吸吮及吞咽能力差,容易呛乳而引起乳汁吸入性肺炎;四、胆酸分泌少,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较差;五、胎粪形成较少及肠蠕动弱,胎粪排出常延迟;六、肝功能不成熟,生理性黄疸程度重,持续时间长,易引起胆红素脑病;七、肝糖原储存少,且肝合成蛋白质功能差,易发生低血糖和低蛋白血症:八、缺氧、喂养不当等不利因素易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血液系统1、出生时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较高,以后逐渐下降;2、白细胞总数较高,出生后第3天开始下降,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46天后与淋巴细胞接近,此后以淋巴细胞为主,46岁时两者接近,此后又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第二节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先天性铁储存少,易发生贫血;第三节肝内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少,易发生出血症泌尿系统1、生后24小时内排尿,若生后超过48小时仍无尿,需寻找原因,排除先天畸形;2、肾功能差,易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素乱4、肾浓缩功能更差,易出现低钠血症;5、肾小管排酸能力差,普通牛乳喂养时可因酪蛋白量高,引起晚期代谢性酸中毒,故早产儿应采用人乳或早产儿配方乳喂养神经系统1、大脑皮质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2、脊髓相对较长,其末端约在3、4腰椎水平,故腰穿进针在第4、5腰椎间隙为宜;3、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生后数月这些反射自然消失,如反射消失、生后数月仍存在,提示有神经系统疾病,新生儿巴氏征、克氏征均呈弱阳性神经系统成熟度与胎龄关系密切,胎龄越小各种反射越差免疫系统1、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差,如皮肤、黏膜薄嫩屏障能力差,胃酸少,杀菌能力弱,脐部易感染甚至导致引起全身败血症;2、特异性免疫能力不足,从母体获得IgG,对麻疹、白喉等传染病有免疫力,母乳中有SIgA,使母乳喂养的孩子对呼吸道、消化道有抵抗力IgG和补体水平较足月儿低,免疫功能较足月儿差,极易发生各种感染体温调节1、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血管丰富,皮下脂肪薄,易散热,寒冷时因寒战反射未建立,主要依靠棕色脂肪氧化产热,产热量相对不足,易出现体温下降,发生低体温或寒冷损伤综合症;2、水分不足、室温过高时无法通过皮肤出汗蒸发完成散热,称“脱水热”体温调节能力更差,棕色脂肪少,产热量更低,寒冷时更易发生低体温而致寒冷损伤综合症授课章节第七章新生儿与患病新生儿的护理第三节患病新生儿的护理(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塞息)授课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窒息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与合作的健康教育2、熟悉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窒息的治疗要点、病因3、了解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篁息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5可题、护理措施、教学重点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窒息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教学难点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病机制、护理措施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时间分配复习旧课提问回答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出新生儿黄疸讲授新课1.新生儿黄疸2.新生儿窒息(1)概念(1)概念(2)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2)病因(3)新生儿黄疸分类(3)护理评估(4)护理评估(4)常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5)常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5)护理措施(6)护理措施(6)健康指导(7)健康指导(7)新生儿窒息抢救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病例堂结课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窒息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业置作布课后习题授课章节第七章新生儿与患病新生儿的护理第三节患病新生儿的护理(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授课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甘作性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教育2、熟悉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事3、了解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书F估、护理诊断与合1点、病因1.制、辅助检查教学重点新生儿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及新生儿呼吸疗迫综合征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教学难点新生儿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护理措施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时间分配复习旧课提问回答导入新课通过看提问导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讲授新课一、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概念1、概念2、病因2、病因3、护理评估3、护理评估4、常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4、常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5、护理措施5、护理措施6、健康指导6、健康指导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病例堂结课新生儿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作业布置课后习题授课章节第七章新生儿与患病新生儿的护理第三节患病新生儿的护理(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败血症)授课学时2教学目标1、掌握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教育2、熟悉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要点、病因3、了解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教学重点新生儿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教学难点新生儿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机制、护理措施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复习旧课提问回答导入新课通过看提问导出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败血症讲授新课二、新生儿颅内出血二、新生儿窒息1、概念1、概念2、病因2、病因3、护理评估3、护理评估4、常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4、常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5、护理措施5、护理措施6、健康指导6、健康指导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病例课堂小结新生儿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作业布置课后习题第八章名称:营养紊乱患儿的护理总学时:B一、前提诊断:知识点:1、营养不良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3、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技能点:1、掌握营养不良患儿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2、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3、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4、熟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我I额胜诉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治疗原则态度:良好的学习风气,实事求实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