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流力学及其在油气工程中的应用.ppt
渗流力学及其在油气工程中的应用,刘曰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渗流力学及其在油气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渗流力学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 石油天然气工程中的应用第三部分 总结与体会,第一部分 渗流力学基本理论,一、渗流力学的基本概念二、渗流力学的研究内容三、研究方法和手段四、研究成果的表现方式,1、渗流力学的基本概念,1、渗流力学与流体力学2、多孔介质及其分类3、多孔介质的特征描述4、流动模式及其特征,1-1、渗流力学与流体力学,1、渗流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2、渗流力学又是一个交叉学科3、渗流力学的分类4、如何将流体力学应用于渗流力学,1-1、渗流力学与流体力学,1、渗流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1)基本理论(2)研究方法2、渗流力学又是一个交叉学科(1)岩石力学、土力学、水力学(2)多孔介质理论、表面物理(3)热力学(4)物理化学,1-1、渗流力学与流体力学,3、渗流力学的分类(1)地下渗流力学(2)工程渗流力学(3)生物渗流力学,1-1、渗流力学与流体力学,4、如何将流体力学应用于渗流力学(1)连续介质假设(2)基本规律应用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1-2、渗流力学的研究内容,渗流力学是研究流体在连通多孔介质中流动的科学。其研究核心要素有三个方面:多孔介质、流体和流体的流动方式。1、多孔介质特征对流动的影响2、流体性质对流动的影响3、流动方式对流动的影响,1-2-1、多孔介质特征对流动的影响,1、多孔介质,1-2-1、多孔介质特征对流动的影响,2、多孔介质的特征:(1)微观特征:孔喉大小、迂曲度、孔隙分布、比表面、润湿性(2)唯象属性特征:孔隙度、渗透率(绝对渗透率、相对渗透率、相渗透率)(3)空间特征:厚度、边界形状、边界性质,1-2-1、多孔介质特征对流动的影响,3、多孔介质特征描述(唯象),1-2-1、多孔介质特征对流动的影响,4、不同多孔介质的渗流控制方程,1、单一介质地层渗流控制方程:,2、双重介质地层渗流控制方程:,3、三重介质地层渗流控制方程:,1-2-1、多孔介质特征对流动的影响,1、多孔介质的特征:(1)微观特征:孔喉大小、迂曲度、孔隙分布、比表面(2)唯象属性特征:孔隙度、渗透率(绝对渗透率、相对渗透率、相渗透率)(3)空间特征:厚度、边界形状、边界性质,1-2-2、流体性质对流动的影响,1、流体分类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单相流体多相流体渗流通常的流体:油、气、水、注入剂,1-2-2、流体性质对流动的影响,2、流体方程牛顿流体Darcy公式:流动控制方程:非牛顿流体Blake-Gozeny公式:流动控制方程:,1-2-3、流动方式对流动的影响,1、流动方式,(1)线性流方式,(2)双线性流方式,(3)径向流方式,(4)球形流方式,1-2-3、流动方式对流动的影响,2、不同流动方式的渗流方程,1、线性流方式,2、径向流方式,3、球形流方式,1-3、研究方法和手段,1、微观渗流力学的研究方法2、实验渗流力学的研究方法3、渗流力学的理论分析方法4、渗流力学的数值计算方法,1-3-1、微观渗流力学的研究方法,1、微观渗流实验,1-3-1、微观渗流力学的研究方法,2、微观渗流计算(网络模型、LB模型),(1)真实岩心磨片,(2)数值化岩心,(3)低渗启动压力,(4)气体滑脱效应模拟,1-3-2、实验渗流力学的研究方法,1、小直径岩样驱替实验2、宏观全岩心驱替实验3、核磁共振渗流实验4、现场原位实验,1-3-3、渗流力学的理论分析方法,主要方法:1、分离变量法2、富氏变换方法3、拉氏变换方法4、梅林变换方法5、汉克尔变换方法6、格林函数法等等,一、通过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二、对简单规则模型利用数理方程方法进行分析计算,1-3-4、渗流力学的数值计算方法,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1、差分方法2、有限元方法3、边界元方法4、流线法5、无网格方法等,数值方法的必要性:(1)渗流方程的复杂性(2)实际问题边界条件的复杂性,1-4、研究成果的表现方式,1、简单曲线表示方法2、渗流场的描述方法,1-4-1、简单曲线表示方法,对于参数敏感性分析、简单变量对应关系一般采用简单曲线进行描述,1-4-2、渗流场的描述方法,1-4-3、渗流力学可视化结果,第二部分 石油天然气工程中的应用,一、确定油田边界二、确定地层性质及能量变化三、确定油田开发工作制度四、确定油气田的合理开发方式,2-1、确定油气藏边界及储量,1、单一边界距离及性质的判断2、单井控制范围及控制储量计算3、夹角边界距离及性质判定4、多线性组合边界形状及边界性质判断,2-1-1、单一边界距离及性质的判断,(胜利油田实例),2-1-2、单井控制范围及控制储量计算,1、油藏无限/有限的概念 无限是相对的 有限是绝对的2、容积法计算储量的思想 在一定的空间内,在压力和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流体所占的体积是恒定的。孔隙度是可以测量的。地层的边界或探测范围是确定的。,(新疆油田实例,碳酸盐岩地层),2-1-3、夹角边界距离及性质判定,(华北油田实例),1、夹角边界油藏的形成2、夹角边界的特征曲线,2-1-4、多线性组合边界形状及边界性质,1、多条边界成因2、一般划分的限制3、混合性质边界的曲线特征,2-2、确定地层性质及能量变化,1、确定地层的渗透率2、确定地层压力变化3、确定油田开发过程中地层性质的变化4、确定酸化压裂措施对地层性质的改造 程度,2-2-1、确定地层的渗透率,实验渗透率、测井渗透率、动态渗透率相渗透率、绝对渗透率、相对渗透率,2-2-2、确定地层压力变化,原始地层压力、平均地层压力,2-2-3、确定开发过程中地层性质的变化,1、确定地层的渗透率的变化2、确定地层孔隙度的变化3、确定开发过程中高渗条带的形成,2-2-4、确定措施对地层性质的影响,1、酸化措施的影响2、压裂对地层性质的影响,2-3、确定油田开发工作制度,1、凝析气藏开发压力2、底水油藏生产压差,2-3-1、凝析气藏开发压力,1、凝析气藏开发的主要问题凝析油的产生,1、地层温度、压力2、生产井的井底温度、井底压力3、凝析气的组分4、凝析气的相图5、凝析气藏的开发历程,2-3-1、凝析气藏开发压力,2、判断凝析气藏中凝析油的产生的方法,2-3-2、底水油藏生产压差,1、底水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3-2、底水油藏生产压差,2、底水油藏开发时水锥的控制问题研究,2-4、确定油气田的合理开发方式,1、凝析气藏的注气开发2、三次采油的聚合物开采3、底水油藏的梯级筛管水平井开发4、含水气井生产压差确定,2-4-1、凝析气藏的注气开发,1、凝析气藏开发存在的问题2、解决方法:注气开发3、判断:有无凝析油产生,2-4-2、三次采油的聚合物开采,三次采油的聚合物开采的优势?,注入井、生产井存在差别,2-4-3、底水油藏的梯级筛管水平井开发,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存在的问题,2-4-3、底水油藏的梯级筛管水平井开发,1、梯级筛管的基本思想,2-4-3、底水油藏的梯级筛管水平井开发,2、梯级筛管水平井的流动计算,2-4-3、底水油藏的梯级筛管水平井开发,3、梯级筛管水平井的实际应用效果,2-4-4、含水气井生产压差确定,1、凝析气藏的注气开发2、三次采油的聚合物开采3、底水油藏的梯级筛管水平井开发4、含水气井生产压差确定,第三部分 总结与体会,一、渗流力学发展趋势二、油气工程发展需求三、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1、渗流力学发展趋势,1、微观渗流理论的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尤其生物、微机械、物理化学渗流等2、非线性渗流理论的发展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的:介质:低渗透介质、变形介质、非均匀介质等流体:多相流体、多组分流体、非牛顿流体、流体相变等流动方式:水平井、分支井、压裂水平井等3、热流耦合渗流理论 4、流固耦合渗流理论5、传质与渗流耦合深层冶金矿物开采、核污染、土壤盐渍等,3-2、油气工程发展需求,1、复杂油气藏开发特低渗透、超低渗透地层,凝析气藏,底水油藏,压敏地层煤层气藏,孔缝洞类碳酸盐岩地层等2、复杂井深结构水平井、定向井、丛式井、分支井等3、先进的三次采油技术聚合物驱、复合驱、蒸气驱、微生物驱等4、合理优化开采油气藏低成本高时效开发油气田各项渗流关键技术,3-3、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掌握渗流力学基本理论2、了解油气田开发的地质特征和开发技术3、将实际工程问题合理的抽象概化,并建立理论模型4、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检验渗流理论的正确性,并在工程应用中进一步深化研究。,谢谢光临!欢迎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