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逻辑教学课件 数字电路.ppt
第六章 数字系统,6.1 数字系统的基本概念,1.数字系统,定义:具有存储、传输、处理信息能力的逻辑系统集合。由“数据通路+控制逻辑”构成,其工作具有周期性。,2)数字系统的基本构成,由五大部件组成。,输入设备,控制器,输出设备,CPU,存储器,运算器,逻辑系统,五大部件通过总线和接口连接。,数字系统,控制部件,执行部件,算术逻辑单元 ALU,寄存器,存储器,运算器,累加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数据通路结构,1)运算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算术、逻辑、传输)。全部操作都是由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来指挥的。,2.基本子系统,运算,暂存操作数和运算结果。,存放算术逻辑单元在工作中产生的状态信息。,暂存操作数或数据地址。减少访问内存,提高速度。,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Arithmetical Logic Unit),2)控制器,数字系统与逻辑功能部件的区别:有无控制器。,发出控制命令,指挥、控制各部件协调工作的中心部件。,实现方法:全硬件控制器、微程序控制器。,6.2 数据通路,由控制器完成在各寄存器之间建立数据通路。,数据通路:数据信号、控制信号。,在各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路,称为数据通路。,由总线连接的运算单元(组合电路)和存储单元构成。,用来分时地发送与接收各部件信息的公共传送线路。特点:多源、分时,1.总线,总线的逻辑结构,选择器方式:,三态门方式:,2.数据通路实例,寄存器控制信号:接受方:打入脉冲;发送方:三态门。,从寄存器到寄存器的操作,RA RB RB,RDB,RC,双总线通路,RDB,RC,单总线通路,从寄存器到存储器的操作,RB RAM,RDB,RAM,RAM,从存储器到寄存器的操作,RAM RB,6.3 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一.设计步骤,自顶向下方法(from top to down):,步骤:,1.划分子系统、模块,数据处理器、控制器;,基本方法:是将规模较大的系统从逻辑上划分为控制电路受控电路。,2.数据通路(不唯一),4.设计控制器 硬布线控制器、微程序控制器。,5.设计数据处理器,ASM图(Arithmetic State Machine Flowchart);MDS图(Mnemonic Documented State)。,3.用数学语言(工具),描述控制器的控制过程,特点:描述控制器的控制状态及其转换关系;可精确地表示状态转换的时间关系。,ASM图:用状态框、判断框、条件输出框和文字来描述数字系统控制器,在不同时间内完成的操作。,二.算法状态机,1.ASM 流程图,框内:控制命令,1)状态框,代表系统一个状态的矩形框。,在规定数量脉冲作用下实现状态转换。,LDA,2)条件判断框,对控制器输入信号的判断。,框内:检测条件,在给定的状态下,判断条件满足时才发生的输出。,入口:判断框的输出出口:指向状态框,3)条件输出框,框内:控制命令,和状态框相连的判断框、条件输出框都属于该状态框,它们的操作是在同一状态周期下完成的。,A状态周期,状态周期:每一个状态所经历的时间。,状态单元,2.MDS图和ASM图的转换:,1,1,例:将四位二进制数X,Y分别存入寄存器A和B中,然后比较两数大小,使大数存入寄存器A,设计控制器的ASM图。,逻辑划分,控制器、执行部件(寄存器、比较器):,2个四位寄存器:A(X),B(Y);四位比较器:C1(AB);一个控制器。,数据通路,逻辑流程图:系统的工作过程,S0:打入命令 LB(脉冲),X B;S1:打入命令 LA(脉冲),(B)(A);S2:打入命令 LB(脉冲),Y B;S3:比较命令 CAP(电位),(A)(B)比较器输出1;,控制器的ASM图,6.4 小型控制器的设计,由硬件实现控制器:,计数器型:,MUX型:,定序型(一对一):,状态寄存器少,译码电路相同(较复杂),状态寄存器多,译码电路简单,小型控制器,无需化简,1.计数型控制器,适应于状态数较多,N 个触发器可构成 2n 个控制状态。设计方法同时序电路。,1)给ASM图的状态框编码:2)由ASM 图得控制信号表达式(译码):3)控制器的状态转移表:4)触发器驱动方程:5)电路实现:,1)给ASM图的状态框编码(Q2Q1):,2)由ASM 图得控制信号表达式:,3)控制器的状态转移表:,0 0 1 0 X 0 0 1 1 X,0 0 1 0 X 0 0 1 1 X 1 0 0 0 1 1 0 0,0 0 1 0 X 0 0 1 1 X 1 0 0 0 1 1 0 0 0 1 0 0,4)触发器驱动方程:,控制命令译码器,状态寄存器,次态输入逻辑,一拍完成,5)电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