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社会和谐.ppt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一、我国农村诸多社会经济 问题的根本原因小农民与大市场的矛盾,我国的农民,是世界上规模最小的小农。每户农民家庭的经营规模,只有美国每户农民家庭经营规模的1400。一家一户的小农,在大市场的环境中,经济上,买难卖难,技术推广难,农产品加工难;生活上,邻里纠纷不断,宗族矛盾根深蒂固;社会上,道路、供水供电、粮库、冷库等公共利用设施难以协调。问题的本质、矛盾的总根源,就是小农民与大市场的矛盾。经济发达国家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广泛建立农民的合作组织。,二、国外农业合作组织发展概况与合作社的基本原则,1.国外农业合作组织发展概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的纺织厂主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在他所管理的纺织厂内进行改良的基础上,提倡“合作社区”运动,因此他被称为“合作之父”。法国的傅利叶(Charles Fourier,17721837)也提出了与欧文大致相同的主张。英国的医生威廉金(Willian King,17861865)认为合作是穷人自救的惟一良方。他竭力推动合作运动,并在18281830年间发行名为“合作者”的杂志,大力宣传合作的利益。1827年他创办了白里登合作社一个合作商店。,1827年,在英国的曼彻斯特以北一个叫做罗齐戴尔的小市镇,28名纺织工人由于贫穷而合议自救的办法,决定合资组织一个合作商店,以求得货真价实的生活必需品。该合作商店称为罗齐戴尔公平先锋社。当时订立的经营原则,就是著名的“罗齐戴尔原则”。到1944午该社成立100周年时,社员已多达3.2万多人。自此之后,合作社运动迅速向欧美各先进国家扩展,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形成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合作社运动。,德国法官舒尔茨(Hermen Schlze,18081883)于1850年联合许多小手工业者创立了第一个合作银行,成为都市型合作银行的创始人。德国的雷发逊(Friedrich Wilhelm Raiffeisen,18181888)是德国第一个农业合作社的领导者,领导农民从事信用合作,现在各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几乎都是以他所创办的合作社为范本。,1895年“国际合作联盟”(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lliance 简称ICA)在英国伦敦正式宣告成立,该组织以“向全世界宣扬合作原则及方法,促进各国及国际各种合作组织间的友谊及经济关系”为宗旨。它的成立促进了各国合作社运动的进一步发展。1913年,已有30个国家的70多个合作社组织参加了国际合作联盟,下属合作社社员2000万人。1927年,参加国际合作联盟的国家增加到35个,合作社组织增加到109个,下属合作社达20.86万个,社员1亿人。1985年,参加该联盟的有72个国家的164个合作社组织,另外还有8个国际性组织,社员人数已经近5亿人。1992年,参加国际合作联盟的国家增加到82个,合作社组织194个,国际性组织9个,下属社员达6.6亿人。国际合作联盟代表着全世界90以上的社员。在全世界合作社的发展中,农业合作社一直是合作社运动的主要领域。在所有的部门中,农业领域的合作化程度是最高的。不少发达国家的农民几乎全部加入了各种合作社。,农业合作组织的广泛建立和发展,为农民提供各种农用生产资料购买、农副产品销售、农业技术推广、信贷、保险甚至医疗卫生等等多种多样的服务。到20世纪80年代,西欧、北欧的许多国家中,农业合作社所销售的农副产品占全部农副产品销售额的50以上,日本占到2/3以上,美国占到1/3左右。这种广泛的农业合作组织,架起了农民通向市场的桥梁和纽带,较好地解决了“小农民”与“大市场”的矛盾,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2.合作社的基本原则,典型意义上合作社的原则,最早是在1844年由英国的罗齐戴尔为罗齐戴尔公平先锋社(Rochdale Society of Equitable Pioneers)(一个消费合作社)提出的业务经营的公约,这就是著名的“罗齐戴尔原则”。,“国际合作联盟”在l996年大会认可了六项合作社原则。1995年国际合作联盟在英国曼彻斯特召开的第31届大会,庆祝该联盟成立100周年时,在会上讨论通过了关于合作社本质的声明,其内容包括三大部分;1合作社的定义:合作社乃是社员共同所有及民主管理的企业体,也是社员为满足共同的经济、社会、文化之需求与愿望,而自愿结合的自治团体。,2合作社的价值观:合作社是以自助、自我负责、平等、公正、团结的价值观为基础,社员承袭创立者的传统,秉持公正、公开、社员责任及关怀他人的伦理价值为信念。3合作社的原则:(1)自愿与公开的社员制(voluntary and open membership)。合作社是自愿的组织,凡能利用合作社的服务并愿承担社员责任的均可入社,不受性别、人种、政治以及宗教的歧视。(2)社员的民主管理(democratic member control)。合作社是由积极参与政策和决策的社员,自行管理的民主组织,由选任干部,对其社员负责。单位合作社社员,有一人一票平等决策权。,(3)社员的经济参与(member economic parti cipation)。社员公正地贡献合作社资本,并予以民主管理,合作社资本至少有一部分是合作社的共同财产,社员为入社所出资金,即使有所补偿,也都有限制。社员分配剩余金的方式,可就所设定的目的,择定实施;同时为发展合作社尽可能拨列一部分不得分配的准备金。其余结余则按社员与合作社交易额的比例,分配给社员。(4)自治与自立(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合作社是由社员管理与自助的组织。即使与政府机关及其他组织有所协定,或从外部引进资本,合作社仍应采取保证社员的民主管理及维持合作社的自治性格。,(5)教育、训练与宣传(education training and information)。为有效促进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对其社员、选任人员、经营者及职工,提供教育与训练,对般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及意见领袖,宣导合作社的特征与优点。(6)社间合作(cooperation among co-operatives)。借由地方性、全国性、地域性及国际性的合作社间的合作,使合作社对其社员提供最佳服务,并强化合作社运动。(7)关怀社区(concern for community)。合作社经由社员的决议,为社区的持续发展而努力,并举办有益社区的各种活动。,合作组织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自愿参加;二是民主管理。不论是哪种合作社,基本上都不损害参加者独立经营者的地位。消费合作社,并不取消或替代消费者家庭作为独立的消费单位的地位和权利。农业合作社,也都不取消或替代农民家庭作为农业生产的独立经营者的地位和权利。在建立了消费合作社的环境中,消费者家庭作为消费的基本单位依然存在。消费合作社只是为消费者家庭的消费更好地服务,而不是取而代之。在建立了农业合作社的地方,农民家庭作为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基本单位同样依然存在,农业合作社同样只是为农民家庭的生产和经营更好地服务,而不是取而代之。所以,从本质来说,消费合作社也好,农业合作社也好,都只是种中介组织,是为消费者和农民服务的,而不是取代家庭消费或农民的家庭经营的。,一提起建立农业合作组织,就以为又是要搞50年代的“合作化”,是由于那段独特的历史所造成的一种后遗症,是种历史的误会。因此,在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要建立和发展农业合作组织的时候,首先必须要充分地说明,现在我们所说的这种合作组织与50年代的“合作化”的不同,要交代清楚我们所提倡的新型合作组织的真正含义。这个问题尤其要向农业合作组织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广大的农民讲清楚。,当今世界上的农民合作组织,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加中介服务组织;二是以日本为典型的综合性农协。,三、日本基层农协的组织,日本农协,一般来说分为全国性农协、都道府县农协和基层农协三大层次。每一级农协组织都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各级农协形成了一个全国统一的农协组织系统。所谓基层农协,是指都道府县以下的市町村的农协。农协的全称是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1基层农协组织的成员,加入农协的成员成为“组合员”或“合作社社员”。组合员有两种:一种是正式组合员,只有农民才能成为正式组合员;另一种是非正式组合员或准组合员,这在原则上是农协所属地区的居民,并愿意利用农协的事业者。在工业相对薄弱或比较偏僻的农业区,正式组合员多于非正式组合员。在一般地区,正式组合员与非正式组合员大体持平。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非正式组合员的数量高于正式组合员的数量。如神奈川县伊势原市农协的伊势原支所,非正式组合员是正式组合员的3倍多。1975年,全日本农协中,准组合员占组合员总数的25,这个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40。这表明,日本农协的组织与作用并不只限于农民,而且在农民以外、农业以外的广阔天地也发挥着广泛的作用。,2基层农协组织的规模,根据法律规定,农民是否加入农协,完全自由,尊重农民自己的意愿。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加入农协。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日本1000多万农业人口,都组织在3236个基层农协当中。农家每户有一名代表作为正式组合员加入农协,基层农协的平均规模,1975年为1100户(正式组合员数),1995年达到1500户以上。不足500户的小规模农协占到1/4强,5000户以上的大规模的农协只占4。,3基层农协组织的组织原则,农业协同组合法规定了农协的组织原则,农协实行民主管理,领导机构由民主选举产生。基层农协每年召开一次以上的农协总会或总代会。正式组合员500人以下的召开农协总会,500人以上的方可设立总代会,每5位正式组合员可产生一名代表与会。农协的事业计划、财务结算、领导人任免、章程修改等重大事项,均由总会或总代会讨论通过。,4基层农协组织的领导机构,农协实行董事执行制度和监事监督制度。每一农协理事会,由5人以上组成,理事会成员原则规定起码3/4以上由正式组合员产生。理事组合长和专务理事,作为专职干部,专门从事农协的领导工作。这些人都是具备一定学历、具有较高素质的。理事执行农协的业务,监事负责监督检查理事的业务执行情况以及农协的经营状况。理事和监事任期均为三年。,四、日本基层综合农协的作用,日本的农协,分为综合农协与专门农协两种。综合农协是由全体农民参加的、以本地区内的全体农民为经营工作开展对象,围绕组合员的农业经营、生活、技术指导、销售、购买、信用、保险以及其他事业,开展综合性的经营活动。一般农协,均指综合农协。基层综合农协在农村、农民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以下十个方面的作用:,1统一组织农民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购买。这是日本农协的一个经常性的主要作用。1992年,每个农协平均有专门从事购买事业的职员31.3人,全国农协总计有10万多人。这是日本农协职员中最庞大的队伍。农协及时地掌握组合员对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状况,通过集中、大量、有计划地购买,来达到这样几个目的:谋求控制价格,防止农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滥涨价;保质、保量、及时地供应农民生产和生活;实现流通合理化,减少流通费用;提高组合员农业经营和生活的计划性。农民几乎全部生产资料和一部分生活资料,都由农协通过预约订购的方式供应,以提高送货合理化;减少库存量,并以短期结算的方式,节省资金,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基层农协的购买总量,1975年为30330亿日元;1992年发展到53600亿日元。平均每个农协的购买总额为16.73亿日元。,在农协购买的总额中,农业生产资料占到60,各种消费品占40。在农民的购买总量中,通过农协购买数额所占的比重分别为:肥料91.3;农药70;农用塑料薄膜65.9;农用机械53.1;燃料油57;混合配合饲料37.8;汽车27.5;家用消费品15.7。其具体运作过程是;农协从县经济连、工业企业或批发中心购进产品,再供应给农协组合员,农协视不同产品收取不同比例的手续费,如饲料4.7;肥料11.8;农药10;农业机械10.3;燃料油18.7;汽车5.7;大米12.1;液化气41.5;耐用物品11.8;平均的手续费率为13.5。农协通过有组织的购买,较好地解决了农民“买难”的问题,提高了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有效地防止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的混乱现象,实现了这市场供给和价格的稳定。农协是组合员农业生产资料的主要供给者和组合员生活资料的重要供给者。,2统组织农副产品的销售。这是农协的又一经常性业务。1992年日本农协中专门从事销售事业的职员,平均每个农协有6人,全国农协总计有2万人。农协通过对组合员生产的稻米、蔬菜、水果、肉类、鸡蛋等农副产品的有组织、大批量、有计划的销售,来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农协实行销售价格、销售对象全部委托的方式来销售农副产品。其具体运作过程是:农民无条件地把农副产品分类包装,委托农协销售。农协对农民送交的稻米请政府派遣的检查官检查,确定等级,分类加工,存入农协的仓库。对农民送交的蔬菜、水果等,在农协的分类中心由技术人员进行登记分类,数字输入计算机,产品贮入冷库。然后农协根据市场需求,把农副产品再委托给经济连,或直接送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委托给市场批发公司。批发公司以竞价成交的方式,通过竞争报价来确定价格,把农副产品批发出去(政府米则是按政策定价批发)。批发公司把农副产品的销售款扣除7的手续费,支付给农协,农协再根据各农户送交的农副产品的等级、数量,扣除一定的手续费,把销售款分别划入各农户的账户。,农协销售的农副产品总额,1975年为45170亿日元;1992年达到62120亿日元。平均每个农协的销售额,1992年为19.39亿日元。在每个农协的销售总额中,大米占32.4;蔬菜占20.4;水果占12.5;畜产品占21.1。在农民的农副产品销售总额中,通过农协销售的比重分别为:大米95;蔬菜53.1;水果52.4;肉用牛47.6;鲜牛奶60.7;猪30。农协替农民销售农副产品,向农民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农协这一层次的手续费率为:大米2.9;麦类2.3;蔬菜2.2;水果2.4;牛奶及奶制品1.2。农协通过农副产品的有组织的销售,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卖难”的问题,有效地防止了对农副产品收购中的压级压价、打“白条”等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同时,通过计划生产、计划上市,避免了农副产品集中上市所造成的价格的较大波动,以及淡季无货,旺季积压的现象,稳定了农副产品的销售,稳定了市场,又通过大批量销售,实现了农副产品流通的合理化,节约了流通费用。解决了农民、特别是中老年农民无力销售的困难,极大地方便了农民。,3统一组织组合员的信用(金融)事业。日本的每个农协都有信用部,专门负责接受组合员的存款,并向组合员提供农业经营以及生活所需要的资金,开展信贷事业。每个农协中专门从事信用事业的职员,多达24人(1992年),全国农协总计达7.67万人,是农协中专门从事销售事业职员人数的4倍。由此可见信用事业在农协中的地位。农民用于农业的投资、信贷资金全部由农协的信用组织提供。农协信用组织也向其他行业贷款,但对于投入农业的贷款采取低利率政策。而对用于非农业的贷款,则与其他银行的利率相同。1992年,日本每个农协平均吸收存款197.35亿日元,信用事业资产达到213.25亿日元。农协信用组织,是农业投入的主要支持机构。,4统一组织组合员的保险事业。日本农民都加入农协,也都参加农协的保险事业。1992年,日本每个农协中专门从事保险事业的职员为7.6人,全国农协总计2.43万人,比专门从事销售的职员还多出5000人。农协的保险有长期保险和短期保险两大类。长期保险有人寿保险、建筑保险等。人寿保险一般20年签一次保险合同,一年交费。短期保险有火灾保险、伤害保险、机动车人身保险和机动车车辆保险。短期保险一般每年签订一次保险合同,交一次保险费。1992年,每个农协平均保险事业资产为3900万日元。农协的保险机构,基本不盈利。主要是为防备万一发生的对组合员人身、财产的灾害。保险金除用于灾害的补偿外,还抽出一部分资金,为组合员检查身体。农协保险事业的开展,为一家一户的小农抵御天灾人祸,提供了有力的社会保障。,5统一组织对组合员的生产、生活的指导。农协作为农民的组织,它的一个突出的作用,是对其成员在农业经营、生产技术、生活等方面提供多方位的指导。1992年,日本农协中专门从事指导事业的职员达2.13万人,平均每个农协有6.6个人,比专门从事销售事业的职员人数还多。农协中这些从事指导事业的职员,分为农业指导员和生活指导员两种。农业指导员全国农协有1.83万人,平均每个农协5.7人。生活指导员全国农协有3068人,平均每个农协1人。农业指导员,对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农作物栽培、农药使用、耕作技术、化肥使用等,给予多方面的技术上的指导。生活指导员则主要是对组合员的家庭生活,如烹饪、营养、剪裁、美容、茶道、花道等各个方面,给以指导,以提高组合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日本农协指导事业的范围之广,作用之大,超出人们的想象。对在广大农民中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改进农副产品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日本农协用于指导事业的经费是十分可观的。如尹势原市农协,1994年指导事业的经费总支出,高达10.27亿日元。,6统一组织组合员的厚生(卫生保健)事业。日本农协不仅在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而且在组合员的卫生保健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是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包括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疫苗的注射、卫生条件的改善等;二是健康教育活动,如开展各种健康教育讲座(老龄者健康护理讲座、妇女健康讲座等),不同年龄段的健康管理活动,如老年健康管理、壮年健康管理等;三是健身活动的开展,农协定期召开组合员参加的运动会和各种体育比赛活动,组织采购健身运动器材,普及健身操、书法、气功等活动;四是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农协对组合员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力求对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农协卫生保健事业的开展,彻底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使农民的卫生保健问题得到了全面、系统的解决。,7统一组织农副产品的加工事业。农协在对农副产品的销售过程中,还广泛地开展了对农副产品的加工事业,生产果汁、罐头、灌肠、奶制品等。1992年,日本有449个农协有蔬菜、水果加工设施,有49个农协开展肉类加工,29个农协有奶制品厂。农协对农副产品加工的统一组织,方便了农民,节约了投资,避免了重复建设,增加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农民的收入。8统一组织组合员共同利用设施的建设与经营活动。有许多生产、生活的必备设施是一家一户的农家力所不能及的。农协在这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1992年,日本全国有2602个农协建设了米麦用仓库,1103个农协有碾米麦设施,1399个农协设立了水稻育苗设施,2077个农协有蔬菜水果拣选设施,1917个农协有农业机械检修车间,2275个农协有加油站,124个农协有液化气填装设施,2332个农协办有零售商店这些共同利用设施的建设和经营,极大地方便了组合员的生产和生活。,9开展有关的教育宣传活动。日本农协都设立教育基金,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对组合员的、农协干部的教育活动。如尹势原市农协1994年的教育经费支出为537.76万日元。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儿童、学徒的教育,如帮助学校建农园,组织学生参加农业劳动等;生活文化教育,各农协都设有青年部、妇女部,围绕青年、妇女的特点开展生产技术、家庭生活等各种教育活动;组合员教育,如开设各种教育讲座,如妇女生活讲座、特别讲座等,举行演讲会;国内外交流教育,如国内国际农业的研修、交流等。基层农协的宣传,主要是为了让地区居民理解农协,加强与社会的沟通。10开展农政工作。所谓农政工作,是把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到有利于提高组合员的农业经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开展的各项工作。在基层农协,农政工作主要是耕地保护、环境保护、与农业有关的税收制度与政策调整、区域性农业政策等。,五、日本县级农协的组织与作用,(一)县级农协的组织 日本农协的基层组织,在其县的范围内,组成县级农协。县级农协根据业务分工组成:县经济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简称县经济连);县信用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简称县信用连);县共济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简称县共济连);县厚生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简称县厚生连)。各专门农协组成各种县专门连。这些农协组织,共同组成县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简称县中央会)。县级农协,处在基层农协和全国性农协的中间层次,在农协大系统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同时,县级农协又有自己独立的业务活动范围和业务经营范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日本全国,有47个县中央会。县中央会对下指导各农协的活动,对县经济连、信用连、共济连、厚生连及各专门连统筹协调,使全县农协更有效地开展活动。,(二)县经济连的作用,县经济连,是县级农协的主要组织,在信用、保险以外所有经济领域展开业务。其综合的组织领导作用是:对县内农协各项事业进行计划指导,为基层农协提供信息;推进测定农协的购入计划、收购上市计划;组织农协职员的教育研修;建设、经营农协需要的设施;掌握县内农协事业状况并解决有关问题。这些作用是由县经济连的情报局、事业开发室、事业整备对策室、计划管理部等机构实现的。具体说,县经济连的作用是:,1统一组织基层农协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购买。在基层农协为农民所购买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直接从厂家或其他渠道购得,绝大部分要由县经济连提供。在基层农协购买的生产资料当中,由县经济连提供的占到了77.7。其中,饲料81.0,肥料88,农药74.4%;保温器材59.2,包装运输器材75.8,农业机械75.7%,燃料油90.3,汽车70.7,建筑材料65.1,家畜73.6,其他生产资料51.8。县经济连采购这些生产资料提供给基层农协,也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但由于是大宗进出,手续费率比基层农协低得多:饲料只收2.9,肥料2.5,农药3.7,保温包装运输器材3.0,农业机械4.1,燃料油2.6,汽车1.8,建筑材料2.3,家畜1.2,其他生产资料3.2。生产资料总的收费率为2.8。,在生活资料的购买方面,基层农协购货总额中由县经济连提供的比例达到74.9,其中大米94.7,鲜食品66.4,普通食品65.8,服装75.8,耐用物品70.8,日用保健杂品63.2,液化气85.4。县经济连对生活资料的手续费率略低于生产资料,最高的液化气7.6,最低的为上述以外的消费品1.7,所有生活资料平均3.8。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合计,在农协进货总额中,县经济连提供的占到74.9,平均的手续费率为3.2。县经济连提供的农用生产资料的72和生活资料的50(以上为1992年数字),由全国农协提供。在这当中(整个农协系统的购买事业),县经济连在全国农协与基层农协之间发挥着“二传手”的作用。同时,县经济连还要自己采购近30的生产资料和50的生活资料,来供应基层农协,又是整个农协采购事业中货源的重要组织者。,2统一销售基层农协提供的农副产品。基层农协在收购了农民的农副产品之后,自身只能销售掉其中的6.8,另外的奶93.2要委托给县经济连来销售。在农副产品中,要委托县经济连销售的比率,最高的是大米,高达997,蔬菜、水果也分别达到94.2和94.9,最低的是谷物杂粮和豆类:为79.7。在畜产品中,要委托县经济连销售的比率,最高的是牛奶及奶制品,达97.0,生猪达93.8,最低的是肉用鸡,也达到62.7。县经济连销售农副产品的手续费率是非常低的,平均只有1.0,大米只有0.6,麦类只有0.5。县经济连集中起来的农副产品,60以上再委托全国农协销售,近40自己销售。其中,杂谷豆类的81、桑蚕的77、蔬菜的41、水果的50、牛奶及奶制品的70、鸡蛋的82,是由县经济连销向市场的。所以,县经济连既是农协系统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中基层农协与全国农协之间的中间环节,又是农副产品市场的重要供应者。,3组织县内农业技术指导事业。在农业技术指导上,县经济连发挥着比基层农协更大的作用。不少县经济连内,都设有粮食部、农产部、畜产部,这些机构中,都集中着不少农业技术人员,有的还设有土壤诊断机构、品种、园艺、农机的研究、推广机构,为农民提供多方面的农业技术上的指导和服务。4组织县内农副产品加工事业。在基层农协组织产品加工的基础上,县经济连开展各基层农协难以开展的较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事业,如较大的碾米厂、罐头厂、肉类加工厂、乳制品厂等等。5组织县内农协共同利用设施的建设与经营活动。县经济连一般设有设施部,设施部下设有综合课、开发课、设施业务课、设施一课、设施二课、住宅营缮课等等,来专门从事经挤连所属设施的建设与经营。县经济连上述作用的发挥,是由其专门的经营机构和大批专职人员实现的。如神奈川县经济连的专门职员,1993年为659人。,(三)县信用连的作用,县信用连,是在一个县的范围内由农协经营的地方性农业专门金融机构,是农协系统中县一级专门的金融组织。县信用连的作用是:1广泛吸收组合员的储蓄存款。开展面对组合员的各种储蓄业务。包括吸收农协的经营单位、相关单位的存款等。这由县信用连的业务部负责。如神奈川县信用连1993年的资金额达到21368亿日元。,2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广泛融资。县信用连为农协组合员的农业生产、农协资产管理事业、农业关联产业、地方公共团体、事业法人等所需资金广泛融资,建立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住宅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等,县信用连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但有政府的存款(与其他金融机构同样计息),并代管政府对农业的贷款。这由县信用连的融资部负责。3开展农协经营单位的转账结算业务。农协系统的经营单位,都在县信用连开设账户,由县信用连(包括农林中央金库)进行转账结算,以方便农协系统购买、销售等各项事业的开展。,4开展资金证券业务。县级及其以下农协系统的信用资金,全部集中到县信用连,由县信用连负责短期资金运用、现金出纳、整理、搬送、保管、外币兑换等。用于贷款以后的资金,一部分上缴农林中央金库。缴多少没有比例上的规定。中央金库支付利息,但利率不高。再剩余的资金,由县信用连进行金融投资,购买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外国债券等,以实现资本增值。这由县信用连的资金证券部负责。5对农协提供信息和政策指导。县信用连发挥金融组织信息广泛敏捷的特点和优势,负责对各农协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和政策给予指导。上述作用的发挥,需要相当数量的专门职员,如神奈川县信用连,1993年的专门职员有226名。,(四)县共济连的作用,县共济连是在个县范围内由农协经营的专门保险机构,是农协系统中县一级的专门保险组织。一个县农协系统的保险事业,由县共济连统起来。保险费统一运筹,天灾人祸等事故的发生由县共济连判断,保险金的赔偿由县共济连确定支付。县共济连是整个农协系统保险事业的基本运作单位,在农协保险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五)县厚生连的作用,县厚生连是在一个县的范周内专门开展卫生保健事业的组织,为组合员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县厚生连一般都有自己的医院。如神奈川县厚生连,有相模原协同病院、伊势原协同病院两个有相当规模的医院,有医师179人,护士651人,医疗技术员251人,其他有关职员221人,各有十几个诊疗科,400500张病床,装备有先进的诊断治疗设备。县厚生连还装备有多辆检诊车,巡回为农民检查诊断。县厚生连还负责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六、日本全国性农协的组织和作用,日本全国性农协组织,有相互关联的6个机构,分别执行不同的职能,发挥不同的作用。,(一)全国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全国中央会),这是各县中央会的联合体,负责整个日本农协系统全部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统一领导、组织农协系统的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同时负责农协系统的农政工作,包括与国会有关议员的沟通、联系、说服工作,使国会有关农副产品的关税保护、农副产品的流通、粮食支持、农业投入等所有涉农的法律、议案等,尽可能有利于日本农民。随时和日本政府的有关机构如农林水产省保持联系,使政府的涉农政策、粮食价格等,尽可能有利于农民。全国中央会,是日本全体农民在日本政治经济生活中统一的代言人和利益的维护者。,(二)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连合会(全农),1对全国性农协经济事业提出计划,进行指导,向各县经济连提供国内外各方面的信息。2测定经济连报上来的农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购入计划,根据这一计划进行采购,提供给各级农协。“全农”的购买额1975年为18440亿日元,1992年达到28670亿日元。在各县经济连的购买总额中,从“全农”的进货额分别占到:饲料88.2,肥料77.0,农药89.6,保温、包装、运输器材58.9,农业机械65.0,燃料油84.0,汽车62.7,建筑材料61.5,家畜49.6,全部生产资料为72.2。生活资料方面:大米636,食品7,服装62.8,耐用物品51.1,日用保健杂品60.0%,液化气64.7,生活资料平均为50.1。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合计数为63.6。也就是说,县经济连的购买总额中,2/3来自“全农”。“全农”是农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主要采购、供应者。“全农”购买生产资料所收取的手续费率很低,只有1,购买生活资料的手续费率只有1.2。二者平均为1(1992年数字)。,3测定经济连上报的农副产品的上市计划,并以它为基础加以调整、销售。“全农”的销售总额,1975年为30160亿日元,1992年为39640亿日元。在各县经济连农副产品的销售总额中,有61.4要委托给“全农”销售,其各种农副产品的具体比例分别是:大米97.4,麦类55.2,杂谷豆类19.1,加工用薯类78.9,桑蚕茧23.25,蔬菜59.3,水果59.0,牛奶及奶制品30.5,鸡蛋55.5,肉用鸡68.9%,奶牛13.3,肉用牛44.4,猪27.5,种畜、子畜33.7。“全农”销售全部农副产品的手续费率只有0.6,最高的是鸡蛋,也不过1.8。“全农”是农副产品的主要销售者。4组织开展经济连、农协职员的教育,统一编写教材,培训师资,进行广播电视讲座等。5经营设置必要的设施,如为保证农协成员的燃料油、液化气供应,“全农”在日本建立了十多个石油基地,甚至直接从国外进口石油。为保证饲料供应,“全农”在世界各地设立了数十个办事处,组织饲料进口、加工。6设立专门机构,对所有经营的商品进行调查、研究、开发。7掌握全国性经济事业状况并解决有关问题。,(三)农林中央金库(农林中金),这是各县信用连的联合体,是农协全国性金融组织,负责统一调度全国农协的资金,领导农协的金融业务,为农协系统购销事业提供资金支持和转账结算业务,为农协系统其他各项事业提供资金保证。,(四)全国共济农业协同组合连合会(全共连),这是由各县共济连组成的联合体,是全国性农协的保险互助组织。它负责全国农协保险事业的发展、规划、日常运作的组织、领导。,(五)全国厚生农业协同组合连合会(全厚连),它是各县厚生连组成的联合体,是全国农协的卫生保健专门组织。其作用是负责全国农协系统的卫生、保健、医疗事业,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六)全国新闻情报农业协同组合连合会(新闻连),这是日本农协系统中唯一没有下属分支连合会的全国性农协组织。它的职能是负责农协系统的新闻、宣传、情报工作。目的是让社会、让大众了解日本农协,随时反映农民的呼声与要求,广泛搜集有关信息、情报,(七)日本农协的启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日本农协绝不是一个业余的松散的一般的群众团体,它有严密统一的组织,把分散的农民全部组织到个统一的组织当中,它有着实实在在的经济功能,组成了全国统一的农副产品销售网络和渠道,全国统一的农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采购供应网络和渠道,把分散的小农组织起来,直接和国内、国外大市场相联系,很好地解决了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实现了农副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流通的稳定、有序,有效地防止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它还有着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在金融、保险、卫生、保健、农业技术推广等诸多方面,发挥了把农民“组织起来”的巨大作用;,它还是政府与农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把政府的粮食种植计划和农业政策顺利地落实到一家户的农民身上,并能随时反映农民的要求和呼声,使分散的农民以一个声音说话,成为农业和农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由此形成了一种经常性的起作用的保护农业、发展农业的社会机制和农民利益的维护机制,不致发生有了粮食就忘了农业,粮食缺了才想起农业的事情。也从根本上杜绝了农村乱摊派、乱罚款、随意加重农民负担、干群关系紧张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的产生;它把农民组织起来,让农民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使农民之间在生产、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在农协内部得到协商、解决,实现了农村社会生活的高度组织化、规范化,农村的公益事业得到很好发展,文明程度提高,治安状况良好。日本农民都感到,农协是自己的家,一切难题都能靠农协得到解决。日本农民说,如果没有农协,我们真不知道那会是什么样子。,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