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话务统计含义.ppt
基本信令流程和话务统计含义,无线院:金江新2006年5月,手机在RACH信道上发送“Channel Request”消息请求接入,BTS把该消息发送给BSC,如果BSC能够准确的解码上行的“Channel Request”消息,且小区有空闲SDCCH信道,则准备在AGCH信道(接入允许信道)上发送“Immediate Assign Command”消息为手机分配信令信道。如果手机能够成功占上SDCCH信道,则发送SABM(设置异步平衡模式)消息,通知小区成功占上信令信道。同时小区把建链指示消息(含建链原因CM Service Request)发送给BSC。在SDCCH信令信道上,需要手机和交换之间交互鉴权加密等安全信息,一旦MSC证实该次呼叫合法,则BSC请求交换发送“Connect Request”(CR)以建立电路连接,如果在A接口有空闲的电路时隙,则回复BSC“Connect Confirmed”消息,通知BSC在A接口上已经为该次呼叫分配了电路了。同时MSC给手机发送“CM Service Accepted”。手机收到交换的“CM Accepted”消息以后,开始把被叫的呼叫信息发给MSC以建立和被叫用户的连接。MSC收到该消息以后给手机回复一个“Call Proceeding”消息,告诉手机正在建立和被叫用户的连接。同时通知BSC发送“Assignment Request”消息以准备TCH信道。如果BSC有空闲的TCH信道,则把“Assignment Command”消息发送给手机,以建立TCH信道的连接。如果MSC已经发送“Assignment_Req”但BSC没有发送“Assignment CMD”而是发送“Assignment_Fail”消息,则可能是(BSC没有有效的空闲TCH信道/被MSC分配的CIC电路在BSC侧没有空闲/传输或者干扰导致消息无法正确解码)。手机在正确解码指派命令消息以后,占上TCH信道同时发送SABM给小区,说明已经成功占上TCH信道。小区则把该消息包含在TCH信道建链指示消息里上报给BSC,BSC则把该消息上报给MSC表明手机已经占上TCH信道了。如果BSC已经发送“Assignment CMD”,但手机发送“Assignment Fail”.消息,可能下行无法过高导致手机无法正确解码信息。MSC一旦收到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都已经占上话音信道,则发送“Alerting”消息,主叫听到“嘟嘟”的振铃声,被叫听到“铃铃”的被叫铃声,建立主叫和被叫手机之间的连接。被叫听到铃声摘机,发送“Connect”消息回主叫手机,会话过程建立。会话过程结束以后,任何一方挂机,都将给对方手机发送“Disconnect”消息,以表明会话结束。系统将指示手机释放信道以回收信道资源。手机在释放无线信道资源以后,发送“Release Complete”消息通知手机已经释放无线信道资源。最后交换回收A接口的电路资源。,主叫信令流程,被叫手机的呼叫流程和主叫手机类似,以下几点和主叫流程有区别:手机在空闲信道不断侦听系统在下行PCH(寻呼信道)上下发的寻呼消息。被叫手机一旦解码有寻呼自己的信息,则在RACH信道上发送“Channel Request”消息,以请求接入。在手机占上SDCCH信道以后发送的建链指示里的原因为“Paging Response”。在收到系统下发的”Setup”起呼消息以后,回复系统“Call Confirmed”消息,以证实该次被叫。上下行的交互信息和主叫手机的呼叫流程正好相反。,被叫信令流程,源小区向目标小区发送内部切换”Intercell Handover Reques”t请求。在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前,手机根据测量报告和切换判决确定什么时候切换,哪种类型的切换。目标小区如果有空闲信道,则通过目标小区所在的基站来激活给该次切换的TCH信道,同时发送“Intercell Handover Response”,通知目标小区已经为该次切换准备好。源小区收到该信息以后,发送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手机在收到切换命令以后,给目标小区发送“Handover Access”消息,通知切换开始。如果成功的占上目标小区的信道以后,手机在目标小区上给系统发送“Handover Complete”消息通知切换已经成功。目标小区向源小区发送“Handover Success”通知源小区释放原有信道。,内部小区切换流程,外部小区切换和内部小区切换的主要区别在于需要MSC和各自所属的BSC的参与。源小区所在的BSC向MSC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ired”消息,MSC收到该消息以后,向目标小区所在的BSC请求切换“Handover Request”。目标BSC如果有空闲的信道,则回复MSC切换确认“Handover Request ACK”消息。MSC收到目标BSC发回的切换确认消息以后,发送“Handover Command”消息命令源BSC和源小区切换。手机在尝试占上目标小区的信道时,向MSC发送“Handover Detect”消息通知切换开始。在手机成功占上目标小区的信道时,向目标MSC发送切换完成消息。MSC收到切换完成的信息以后,通知源BSC回收信道资源。,外部小区切换流程,发生小区内切换的主要原因是源信道不能提供足够好的服务质量,在满足小区内切换的触发条件下,通过变更同小区的不同信道,为手机用户提供更好的完构哦服务质量。在满足小区内切换的条件下,BSC给使用源信道的手机发送“Assignment Command”消息命令小区内切换。如果手机能够及时占上目标信道,则在目标信道上给BSC发送“Assignment Complete”消息,通知已经完成小区内切换。BSC收到小区内切换完成消息以后,向交换发送“Handover Performed”通知MSC完成了一次小区内切换。,小区内切换流程,Bsc level taskBSC measurement performanceCell level taskCell measurement performance(the most important,cell)Drop(in common used,cell)SDCCH(cell)TCH(cell)Handover(cell)TRX level taskPath balanced(PB)(TRX)Received Level(TRX)Received Quality(TRX)Channel allocation(TRX)Other taskA-interface performanceMTP statisticsGPRS/EGPRS resourceFrequency scanOutgoing inter-cell handover TA/RQIEspecial abnormal cell task(according users need),话统任务,Immediate assignment requests Successful immediate assignments Attempted SDCCH seizures(all)Successful SDCCH seizures(all)SDCCH call drop Attempted SDCCH seizures meeting SDCCH overflow SDCCH traffic volume(excluding very early assignment)(ERL)Attempted TCH seizures(all)Successful TCH seizures(all)TCH call drop Attempted TCH seizures meeting TCH overflow TCH traffic volume(excluding very early assignment)(ERL)Attempted inter cell handovers Successful inter cell handovers Available TCHs TCH congestion rate(excluding handover)(%)TCH congestion rate(including handover)(%)Some results can calculate from these original statistics items.,小区级常用话务统计,常用话统公式1,Unsuccess HO times=Attempted inter cell handovers-Successful inter cell handovers Unsuccess TCH times=Attempted TCH seizures(all)-Successful TCH seizures(all)TCH traffic volume(exclud ing very early assignment)(ERL)Traffic per channel=Available TCHs,常用话统公式2,Drop task itemsAverage uplink level at SDCCH call drop Average downlink level at SDCCH call drop Average uplink quality at SDCCH call drop Average downlink quality at SDCCH call drop Average timing advance at SDCCH call drop Average uplink level at Full Rate TCH call drop Average downlink level at Full Rate TCH call drop Average uplink quality at Full Rate TCH call drop Average downlink quality at Full Rate TCH call drop Average timing advance at Full Rate TCH call drop,Path balance itemsRank 1(downlink level-uplink level-6db 15db),常用统计项1,BER itemsquality 0=bit error rate 0.00-0.20%(average 0.14%)quality 1=bit error rate 0.20-0.40%(average 0.28%)quality 2=bit error rate 0.40-0.80%(average 0.57%)quality 3=bit error rate 0.80-1.60%(average 1.13%)quality 4=bit error rate 1.60-3.20%(average 2.26%)quality 5=bit error rate 3.20-6.40%(average 4.53%)quality 6=bit error rate 6.40-12.80%(average 9.05%)quality 7=bit error rate 12.80%(average 18.10%),Channel allocation itemAverage num.of idle SDCCH s in Interf.band 15Average num.of idle TCHs in Interf.band 15Other statistics item(SDCCH,TCH,HO,RF lossof each TRX),常用统计项2,典型经验值和话统考核举例,在放号以后2天内,运营商接到全网范围内大量的用户投诉反应手机很难接入。现场网优人员通过基于呼叫流程跟踪分析的话务统计方法,做了以下步骤的工作,迅速定位到EDGE的RSSI(无线信号强度指示)版本问题上,及时采取规避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用户投诉。立即检查了全网的所有小区参数,检查以后所有的参数都符合H公司的网规开网推荐参数,同时频率规划也满足绝大部分区域的C/I,C/A保护门限,因此排除了在网络数据配置和频率规划上的问题。由于全网性的投诉,排除了基站硬件故障引起的接入困难。对于典型投诉小区进行的Trace跟踪功能,发现大部分的手机测量报告消息的上行电平解码都是在0(对应110dBm以下)左右。通过基于信令流程的话务统计结果来进一步明确,通过分析多个时段的热点问题小区的Immediate Assignment成功率,上下行接收电平统计,上下行链路平衡统计结果以后,发现大部分投诉小区的Immediate Assignment成功率正常,而上行接收电平测量值普遍分布在05(对应110105dBm),下行分布基本正常。而上下行链路平衡统计大部分都集中在1级(对应上行衰耗比下行衰耗大15db以上)。从这两个异常现象分析,接入困难案例发生时由于上行链路衰耗过大,系统根本没有收到或者无法正确解码手机上报的“Immediate Request(Channel Request)”消息,导致直接把该消息丢弃。因此可以基本确定和上行接收电平过小有关。由于在投诉的热点区域的基站大约120个左右的900基站,80个左右的1800基站,可以确定该问题没有频段的分布。为验证上行接入电平衰耗过大引起的接入困难问题,在热点投诉区域同时进行了适量的CQT测试,发现测试手机在下行85dBm以下的弱覆盖区域的未接通次数明显比85dBm以上正常覆盖区域要多的多。手机在85dBm以下的弱覆盖基本上处于无法正常接通状态,现象就是在接通失败以后,手机屏幕上显示“Error Connection”信息,没有进入TCH分配阶段。而考虑到上下行的路径衰耗的差值主要在于手机和基站天线增益,以及灵敏度的区别,因此在下行85dBm以下的电平时,上行接收电平应该在97dBm左右。,用流程和话统确定版本缺陷案例,对比同一区域两个运营商CTBC和TELEMIG网络的所有无线开网参数都相同,只有载频类型不同。TELEMIG网络全部载频都是EDGE载频,而CTBC网络的载频是大部分的普通载频(BCCH载频配置普通载频),小部分的EDGE载频(配置PDCH信道),因此在接入过程中只有普通载频和EDGE载频的区别。问题可能和载频类型有关。决定在第二天选择4个基站(2个900基站,2个1800基站)部分小区的BCCH载频替换成普通载频,其余小区替换CDU来做现场对比,其他参数都不变。对比替换以后发现:BCCH载频由EDGE载频替换成普通载频以后,在上行的电平统计值比替换前提升大约8db左右14,在现场测试中,这部分小区的覆盖区域在手机接收电平85dBm以下时的未接通次数比替换前明显减少。可见载频类型的替换是有效果的。而CDU替换的小区无论在上行电平,上下行链路平衡统计上,还是拨打测试效果上,都无明显的变化。于是定位基本上是EDGE载频的问题了。当天把这个对比测试结果信息反馈回H公司国际技术支持中心后定位EDGE载频的软件版本在计算RSSI无线信号强度指示的时候,人为的增加13dBm的衰耗造成上行接入困难,需要通过打软件补丁和升级版本才能解决。于是现场将上行最小接入参数RACH Min.Access Level由默认的5(105dBm)调整到0(=-110dBm)的手段来临时规避,当天进行大量的拨测,基本消除上行接入困难的问题,但同时由于上行接入电平门限的减少,使得大量上行电平恶劣条件下的用户的接入请求,同时引起SDCCH和TCH掉话率的上升。05年9月,针对EDGE网络的上行RSSI版本补丁推出,在TELEMIG网络上升级以后,即使在100dBm左右的苛刻下行接收电平的情况下,接通率基本上保持在95以上,上行接入问题彻底消除。通过对比上行接收电平和上下行链路平衡统计,发现版本补丁升级以后,上行电平的统计值提升了大约812dB左右。问题处理总结:基于呼叫流程的话务统计分析方法,根据话务流程的Random Access接入成功率,同时结合Trace Call的上行测量报告,很容易确定由于上行接入电平原因导致的接入困难,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决定性的判断。大大减轻传统分析方法中对硬件排障(在这个案例中根本无法确定硬件故障),路测等方面工作的依赖程度。,Telemig网络开网以后,定位了上行RSSI问题,以及临时通过参数规避了大部分的接入困难问题。在用户的投诉单汇总中,还是发现有部分区域的上行接入困难,这次的接入困难集中在900M基站覆盖区域。结合上行RSSI接入问题的处理经验,很快就定位到900M小区的塔放上。由于TELEMIG网络做覆盖规划时作为广覆盖网络来规划上行衰耗的,因此每个900基站上都配置了塔放,而现网中的所有塔放没有统一的网管,无法确定塔放是否正常工作。在RSSI接入问题没有完全处理好以前,局方用户对于所有的塔放能够正常的工作持有怀疑态度。塔放问题应该是RSSI接入问题带来的附加问题。塔放正常工作需要三个条件同时满足,如果两个开关没有同时打开,则塔放馈电旁路,不能正常工作。而如果衰减因子设置过大,则容易认为的抬高底噪,容易引入干扰带。而如果衰减因子设置过小,则起不到上行放大的作用。TowerTop Amplifierflag需要打开(塔放开关,软开关)CDU背部的塔放供电开关需要拨到100mA位置。(塔放开关,硬开关)Power Attenuation Factor的值需要设置(TTA增益馈线损耗4db)在检查数据库设置时,发现很多的TTA软开关没有打开,功率衰减因子的值基本上都是0,因此在硬件上配置TTA的CDU数据上统一配置了TTA flagON,功率衰减因子8。CDU背部的馈电开关打开还是未打开的问题上,根据硬件安装和软调的合作方工程师介绍已经全部打开,后本地工程师随机抽检10个900M基站,发现都没有打开馈电开关。后安排本地工程师对每一个900M基站CDU背部的TTA馈电开关逐个检查,发现有100来个900M基站的TTA馈电开关没有打开。,用话统确定TTA配置和开关问题,在CTBC的日常话务统计过程中发现几个小区的部分载频的TCH分配失败率比较高,通过观察多个时段的TCH信道分配话统任务,发现个别载频的一旦分配上TCH就失败,分配多少次就失败多少次。导致这几个小区的TCH分配失败率,呼叫建立成功率,入切换成功率都比较差。严重情况下,长时间无信道占用,导致Radio Link Alarm告警信息的产生。Radio Link Alarm告警信息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长时间没有信道占用导致的。其告警产生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原因有:处于空旷地段,覆盖区域本来没有什么话务量,导致长时间的信道空闲造成,这种情况一般只要把载频复位重启,或者在该载频信道上多打几个电话就可以消除,不是严重问题。由于载频或硬件故障导致的载频长时间不能正常分配信道,产生无线链路告警。这种情况只能更换载频和故障设备。由于BSS软件版本出现的信道分配进程吊死产生无线链路告警,这种情况通过复位释放吊死的信道分配进程,在短时间内可以消除。但一段时间过后,告警重现。最终的办法只能通过升级版本或者打软件补丁的方式解决。05Q3以前大部分的无线链路告警属于这种情况。干扰导致的手机长时间无法占上载频信道,产生无线链路告警。这种情况,只要消除了干扰即可解决。载频和CDU或SCU(简单合路单元)之间的跳线错误或者跳线问题,产生无线链路告警。这种情况只要正确连接或者更换问题载频的跳线就可以解决。,用话统确定硬件故障1,URJDG3小区的TRX8载频(该小区第1块载频)。基站配置2/2/2,单机柜,TRX8载频对几乎所有的TCH分配全部失败,并且有Radio Link Alarm告警。在基站现场对该小区的两块载频倒换,更换槽位,都不能消除故障和告警。后更换载频,告警消除,信道分配成功性能正常,入切换正常。,用话统确定硬件故障2,NSRDG2小区的TRX12载频(本小区第5载频)。基站配置3/5/3,两个机柜。TRX12载频对几乎所有的TCH分配全部失败,并且有radio link alarm告警。现网数据配置检查,该小区为SCU2CDU的形式组合,4块载频通过SCU简单合路以后,连接到一个CDU的TXDUP端口,以减少一级合路,估计在载频和CDU之间的连线错误导致某一块载频的TCH信道分配成功率为0。后到基站现场检查,发现该小区第5块载频通过TX1端口连接到另外一个CDU,但TXCOM和TXDUP的连线没有连接,导致该这载频直接发射在机房而没有发射到天线,造成这块载频的TCH分配全部失败。问题点如图54中红色方框表示。把该载频的跳线连接到TX-DUP后问题解决。表中显示问题处理前后的TCH信道分配性能对比。,用话统确定硬件故障3,FADIG基站为3/3/3配置的1800M基站,每个小区的射频掉话,切换失败次数比较多,且有轻微干扰。三个小区的第三个载频的上下行链路平衡PB普遍工作在02级。根据话务统计,初步确定为三个天线混乱造成对指标的影响。通过现场连线检查,发现馈线连接交叉,错误的交叉次序如图所示。但小区的数据配置还是按照正常的,03槽位配置第一小区,47槽位配置第二小区,811槽位配置第三小区。这样的话,每个小区的小区信息和方位角相当于全部打乱,邻小区关系,频率规划全部混乱。天线调整以后,按照正常的连接方法,话务统计和PB都正常,用话统确定硬件故障4,PTCSCU1小区,SDCCH和TCH的干扰带都在4级,干扰电平值在6692dbm。在该小区几乎全频段干扰(在此区域多个运营商的900M频点为87124)。这么强的干扰电平使得在该小区几乎没有手机用户可以正常占上。即使占上信道,也由于干扰原因全部掉话。由于此小区正对电视发射塔,并且功率非常大,通过现场扫频仪的干扰源测试,基本上为电视台发射塔的宽带干扰。1周后把该小区替换成1800小区以后干扰消除。PTCIJA1/-3小区。规划时该基站的配置为2/2/2,但是由于在传输方面的限制,局方对于这个基站和同站址的I-136TDMA网络的基站通过DXMM传输时隙分插器共用一套传输,造成本基站传输时隙不够用,而减容为1/1/1,并同时把某一些时隙认为的闭锁(如果不闭锁的话,将造成占用此时隙时没有任何声音,带来用户投诉),造成该基站的所有小区拥塞。而局方不愿意在这个基站增加新的传输。而距离PTCIJA基站比较近的PTCSCR1小区不仅要提供本小区的话务服务,而且同时要分担PTCIJA由于传输时隙减少而人为的减容闭锁时隙以后的话务容量服务。因此在该小区造成非常大的SDCCH和TCH拥塞。而PTCSCU-2的话务容量也已经基本饱和。因此只能通过扩容PTCSCR1小区。,用话统确定干扰,拥塞和优化方案,谢 谢!,无线院:金江新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