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权益会计.ppt
第6章 人力资源权益会计,人力资源权益,是指企业的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源的所有者而享有相应的权益。它包括两部分: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权益的增值。人力资本,代表劳动力的所有权投入企业后形成企业的一种资金来源,性质上近似于实收资本。这种观点是相对于人力资产的概念提出来的,已建立人力资源权益即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本”的出资者应与物力资本的出资者一样参与企业剩余利润的分配。,一、有关人力资源权益的理论观点,(一)现代契约理论和解决代理问题论(二)人力资本理论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三)“二元经济学”理论和“分享经济”理论以上理论似乎说明了人力资本权益产生的原因,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二、人力资源权益的确立意义,使传统的会计平衡等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物力资产+人力资产=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它揭示了企业的所有财富,包括物力资产和人力资产,由债权人、劳动者和所有者三方共同占有,反映了企业对债权人、劳动者和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改变后的会计平衡等式,有利于企业的资产、费用、收益的合理计量,从而有利于债权人、投资者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做出更准确的决策,更好满足人们对会计信息资料的需要。,第二节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方式,一、员工股为增加组织凝聚力和竞争力,吸引员工关注组织的长期持续发展,激励人才、稳定人才,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使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效益相结合,真正实现组织与员工双赢,企业可安排员工持有公司股票。员工股的发行对象为原则上包括除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等高层管理人员以外的所有正式录用人员。,员工股采用级别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自由认购,规定每个员工每次认股股数及认股比例。有权认购员工股的人员可自由选择是否认购或多认购,但多认购的股份必须是同一薪资级别的其他人员放弃认购的股份,不得跨越薪资级别进行认购。公司员工股只限于在公司内部有认购权的员工之间进行转让。持有员工股的人员离开公司,由公司接受其交还的股份,交还股份的每股价值以公司最近一期财务报告所反映的每股净资产核定。持有员工股的人员有权参与公司的利润分配。,二、效益工资效益工资是一种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上下浮动的工资制度。效益工资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基本工资和效益工资相结合,另一种是全额浮动工资。效益工资较好地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但从本质上不能作为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方式。,三、劳力股劳力股是根据劳动者投入到企业的劳动力折合而成的股本。实行劳力股,劳动者不需要出资,只要将劳动力投入企业,就可以成为企业的股东并按其投入的劳动力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我国实施劳力股的典型企业是山西大同秦嘉山村的秦嘉实业集团股份公司。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对此评价为:“”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劳力股的实施对象仅限于煤矿生产岗位,每年出勤300天以上折1股,每年出勤200-300天折半股,连续折到10股不再增加。工人中途退出公司或调离矿工岗位,股份自行取消。,四、人力资本权益股,五、股票期权制度,第三节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核算,一、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账户设置在人力资源权益会计中,应该在保持传统会计帐户不变的前提下增设以下帐户。(一)“人力资产”账户本账户是资产类帐户,核算企业通过与人力资源产权主体的产权交易而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人力资源后形成的资产的增加、减少及其余额。本帐户借方登记因人力资源进入企业或人力资源增值而引起的人力资产的增加数;贷方登记人力资源退出企业、支付人力资源的补偿价值和其他原因所产生的人力资产的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为期末企业人力资产的数额。,(三)“人力资本”账户 本帐户是权益类帐户。核算人力资源所有者在向企业让渡人力资源使用权后因继续拥有人力资源所有权而产生的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分享剩余索取权权益的增加、减少及其余额。账户的贷方登记剩余索取权权益的增加数,借方登记剩余索取权权益的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期末时企业的人力资源所有者拥有的剩余索取权的权益数。(四)“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帐户 用来反映应付但未付的补偿性人力资本权益。,(五)“公益金”帐户该帐户用来反映为了保障人力资本承载者利益而依法从企业利润中取得的份额。在会计处理上,可将现行会计制度下“盈余公积”的明细科目“公益金”上升为一级科目,明细科目“一般盈余公积”作为股东对企业投资的法定累积;“公益金”科目作为人力资本承载者对企业投资的法定累积。“公益金”和“盈余公积”一样,可用于增加资本或弥补亏损。,(六)“劳动者基金”帐户 设置“劳动者基金帐户”,并设置明细科目“职工教育基金”、“劳动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明细科目“职工教育基金”用于核算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基金费用,借方登记支付数,贷方登记预提的教育准备金;明细科目“劳动保险基金”用于核算企业发生的劳动保险基金费用,借方登记支付数,贷方登记预提的劳动保险准备金;明细科目“失业保险基金”用来反映企业发生的失业保险基金,借方登记支付数,贷方登记预提的失业保险准备金。需要注意的是,在现行会计制度下,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失业保险费是列支于企业管理费中的。而在人力资源会计中,应把这三项经费作为准备金,定期计提,以体现人力资本权益的确立。,(七)“劳动者收益”/“应付红利”帐户设置“劳动者收益”帐户,用来核算企业税后利润中应分配给劳动者的份额。其贷方登记企业宣布的应分配给劳动者的企业利润;借方登记劳动者红利的实际支付额。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向劳动者支付的红利。,(八)“劳动者公积”帐户该帐户反映企业资产评估升值时,接受捐赠等时劳动者应分得的部分。,二、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账务处理(一)当员工进入企业时,根据确认的人力资本,编制会计分录:借:人力资产 贷:人力资本,(二)向企业员工支付工资报酬时,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成本、费用科目 贷:应付工资,(三)当员工离开企业时,按该员工的有关明细帐户余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人力资本贷:人力资产,(四)计提职工教育基金、劳动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借:人力资源费用 贷:劳动者基金支付时,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劳动者基金贷:银行存款、现金,(五)人力资本收益分配的核算:提取公益金借:利润分配提取公益金贷:公益金(六)劳动者权益分红的核算在现行会计制度中,企业在提取盈余公积和公益金后,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由于人力资源权益归劳动者所有,因此,在企业分配利润时,人力资本拥有者同样应取得自己的一份,劳动者权益分红核算的是人力资源权益分得的社会平均收益额。,宣布分红:借:利润分配权益分红 贷:劳动者收益劳动者权益分红支付分红:借:劳动者收益劳动者权益分红 贷:银行存款、现金,(七)根据劳动者权益进行分成的核算 以留存的人力资源权益以及当期积极劳动的贡献对超额利润的进行分配:借:利润分配超额利润分配 贷:劳动者收益劳动者权益分成少付的工资转化为劳动者权益挂账:借:应付工资贷:劳动者收益劳动者权益分成劳动者从企业提取劳动者权益分成收益:借:劳动者收益劳动者权益分成 贷:银行存款、现金,(八)劳动者权益公积的核算企业资产评估增值:借:资产类帐户 贷:劳动者公积资产评估增值 资本公积企业接受捐赠:借:资产类帐户 贷:劳动者公积 资本公积,(九)经营亏损的处理权责对等,确认了劳动者的收益分配权,也就确定了劳动者的经营责任。当企业出现亏损时,按照利润与风险共担的原则,同样应追究劳动者(经营者)的经济责任。首先用留存公益金弥补亏损,若弥补后仍有不足,则应冲减人力资本的价值。当企业再度出现赢利时,恢复人力资本的价值,做增加人力资本的人力资产的分录。,例如:某企业某年亏损35万元,人力资本以外的留存的人力资本权益额为60万元,则以其中的35万元弥补亏损,会计分录为:借:公益金 350000 贷:利润分配公益公积补亏350000期末结转:借:利润分配公益公积补亏35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50000,如果亏损额为98万元,则借:公益金 600000 贷:利润分配公益公积补亏600000无法弥补的部分,冲减人力资本:借:人力资本380000 贷:人力资产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