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专题.ppt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专题一 教育目标分类,09级教育技术研究生 陆灵明,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概况),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什么是教育目标?,教育目标: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教育目的是对教育结果的陈述。(加涅: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不同的学习科目有相同的学习结果;相同的学习科目有不同的学习结果。(加涅)教学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在教学设计中目标的选择与教学策略或方法,评估密切相关。教学目标的表述ABCD表示法,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分类学研究相关情况,分类学之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生物学分类:门纲目科属种为什么分类:教育目标的复杂性。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領域开篇,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布卢姆和他的目标分类研究概况,1956年,1998年,1986年(来华),2001年(安德森),我国对于目标分类的研究,目标教学新课程“三维目标”相关著作,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1956),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基本前提假设:掌握简单的类别是掌握复杂类别的基础,认知目标的实现有很强的累积性和序列性。,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1956),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评价,综合,分析,运用,领会,Evaluation,Synthesis,Analysis,Application,Comprehension,知识,Knowledge,简单,复杂,表述:动词名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1956),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为什么修订?1、教育改革。2、近50年学习理论和教学研究。3、原有分类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变化,尤其是人才培养的要求。,安德森修订教育目标分类(2001),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认知过程维度,知识维度,具体,抽象,低,高,安德森修订教育目标分类(2001),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变化:1、一维变成二维。知识维(11种)认知过程维(19种)与增添新的知识类别(元认知)2、对认适过程做出多项改进(强调理解和创造),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知识维度的主要亚类,应用举例1.音乐符号。2.媒体种类;事件、地点、人物、日期、信息源。,事实,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知识维度的主要亚类,应用举例1.地质时期2.勾股定理3.进化论,概念,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知识维度的主要亚类,具体故事中的“情节”与情节这个词有什么不同?,思考:,分类和类别知识,原理、概括性知识,理论、模式结构,内在过程与关系,整合,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知识维度的主要亚类,应用举例1.水彩画绘画技能2.访谈技巧3.何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准则,程序,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知识维度的主要亚类,要点:,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什么”类知识;程序性知识:“如何”类知识;,过程结果,2+3=?,5,算法性知识,事实性知识,技能与算法技巧与方法,结构基本规定结果是开放的,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知识维度的主要亚类,应用举例1.获得某一课结构概述2.教师测验的类型3.自已的长处、短处、知识水平,元认知,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知识维度的主要亚类,元认知举例:复诵、组织、精细加工;建立目标、核对答案、重读文本;问题解决办法:倒退法、爬山法;不同的认知任务采取不同的认知方式;什么时候运用这些策略;动机、情感、兴趣、价值观与完成任务的关系。,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认知过程维度的主要亚类,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认知过程维度的主要亚类,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目标,手段,理解:,记忆回忆,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理解,从口头、书面和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建构意义,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理解:,记忆,创造评价分析运用理解,保持,迁移,有意义学习,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扩展:理解维度之探讨何晔、盛群力,01分类,UbD分类,盛群力,说明比较推断总结分类举例解释,自知移情洞察应用释义解释,洞察自省灵活应用领会意义,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在给定的情景中执行或使用程序,应用,认知过程维度的主要亚类,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认知过程维度的主要亚类,理解:,1、应用与程序性知识密切相关。2、“执行”与“实施”的区别:“执行”是面对一个熟悉的任务,“实施”是面对一个不熟悉的任务。,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分析,将材料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确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或总目的之间的关系。,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分析,将材料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确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或总目的之间的关系。,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评价,基于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创造,将要素组成内在一致的整体或功能性整体;将要素重新组织成新的模型或体系。,分类学的应用,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认知过程维度,知识维度,教育目标学生将会应用“节约重复使用循环使用”的方法保护自然资源。,分类学的应用,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认知过程维度,知识维度,教育目标学生将会依据一组原理对广告进行评价,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新分类的特点,1、更加合理地表述教学的结果。2、强调认知过程的理解与创造。(扩充“理解”、增加“创造”)3、各类之间层级性允许交叉重叠。,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几个问题的思考,1、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如何运用教学目标2、对三维目标的理解3、创新(创造)能力的思考3、再次探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Thank You!,教学设计基础理论研究(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