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物理必修1课件:第6章第2节.ppt
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目标导航1.体验探究a与F、m关系实验的过程和方法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重点)3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相关问题(难点),一、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加速度a与质量m及合外力F都有关,要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必须运用_.2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_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_与_的关系,如果a与F成正比,则aF图象是一条过_,控制变量法,不同的,加速度,力,原点的直线,不同质量,加速度,加速度,质量,原点的直线,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_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_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_方向相同2数学表达式:F_.3单位:_(1)规定: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_加速度的力规定为1 N,即1 N_(2)符号:_.,合外力,质量,合外力,ma,牛顿,1m/s2,1kgm/s2,N,三、力学单位制1物理公式在确定了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_关系为此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_,利用物理公式由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做_2国际单位制由_和_组成,单位,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基本单位,导出单位,3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想一想2力的单位“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基本单位吗?提示:不是“牛顿”是导出单位,1实验目的(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2实验原理采用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学中,当出现一个物理量的变化与多个因素的变化有关时,我们总是设法控制某些因素不变,只研究其中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这是物理实验中经常采取的一种方法,叫做_,控制变量法,3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重物、细绳、低压交流电源、两根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钩码4实验步骤(1)用天平分别测出小车和重物的质量M和M,把数值记录下来(2)按图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重物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板,反复移动薄木板的位置,直至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时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与小车所受的重力在斜面方向上的分力平衡,(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重物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取下纸带,在打点纸带上标上纸带号码(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重物的重量:m,m,再重复步骤(4)m,m,m,的数值都要记录在纸带上(或表格内).,(6)在每条纸带上都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按“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的方法算出每条纸带的加速度a.(7)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力,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画出相应的点若这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便证明了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8)保持重物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依次加砝码(也需做好记录)重复上述步骤(4)和步骤(6)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小车及砝码总质量的倒数,在坐标平面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相应的点如果这些点是在同一条直线上,就证明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6注意事项(1)不必重复平衡摩擦力,即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重物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和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要远大于重物的总质量这样,重物的总重力才可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3)每次实验时,小车应尽量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释放,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的加速度a和F的关系数据记录如表一,测得的加速度a和1/m的关系数据记录如表二表一表二,【审题指导】此题属于信息题,解题时注意两点:(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建立坐标系描点,把各点连线得出图象;(2)从图象上即可分析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答案】(1)见精讲精析(2)加速度与力成正比关系,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关系(3)m0.50 kg,F4.0 N,变式训练1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解析:(1)因为要探索“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所以应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答案:(1)小车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外力(2)见解析,学案导引1合外力与加速度有怎样的关系?2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都产生加速度吗?当其中一个力变化时,其余力产生的加速度变化吗?3Fma中各物理量必须对应同一物体吗?,1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指明了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决定因素,对牛顿第二定律,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刻理解.,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问题有两类: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2)解题的一般思路是从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的两端入手,分析物体的受力,将力合成或分解;分析物体的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写出加速度的表达式;然后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联立方程求解求解过程要注意力和加速度的矢量性,所以在列方程前一般要选取正方向或建立坐标系(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为:确定研究对象(在有多个物体存在的复杂问题中,确定研究对象尤其显得重要),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图选定正方向或建立直角坐标系,通常选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或将加速度的方向作为某一坐标轴的正方向,这样与正方向相同的力(或速度)取正值;与正方向相反的力(或速度)取负值求合力(用作图法、计算法或正交分解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把已知量统一单位(都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后代入方程求解必要时进行检验或讨论,质量为m的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倾角为的斜面向上滑动,斜面静止不动且足够长,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如图所示(1)求木块向上滑动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若此木块滑到最大高度后,能沿斜面下滑,求下滑时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精讲精析】(1)以木块为研究对象,因木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故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建立坐标系时,以加速度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木块上滑时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根据题意,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将各力沿斜面和垂直斜面方向正交分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fma,Nmgcos0,又fN,联立解得ag(sincos),方向沿斜面向下(2)木块沿斜面下滑时,木块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题意知,木块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fma,Nmgcos0又fN,联立解得ag(sincos),方向沿斜面向下【答案】(1)g(sincos),方向沿斜面向下(2)g(sincos),方向沿斜面向下,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C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D斜面对球的弹力不仅有,而且是一个定值,解析:选D.若小球不受竖直挡板的弹力或不受斜面的弹力,则小球所受合力不可能水平向右,所以A、B选项错;小球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受重力、竖直挡板的弹力和斜面的弹力作用,三个力的合力等于ma,所以C选项错;因为合力水平向右,故竖直方向的合力为零,设斜面倾角为,斜面对小球的弹力为N,则有Ncosmg,所以斜面对球的弹力是一个定值,D选项正确,学案导引1在物理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所选取的单位是任意的吗?2选取统一的单位制后,在计算过程中各物理量是否还写出其单位?,1基本单位基本单位是指根据物理量运算中的需要而选定的少数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在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时间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2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如速度的单位“m/s”、加速度的单位“m/s2”、力的单位“N”等,3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的单位系统叫单位制.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定了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4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特别提醒:比较某个物理量不同值的大小时,必须先把它们的单位统一到同一单位制中,再根据数值来比较,【答案】B,变式训练,瞬时加速度的计算经典案例(8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A、B两球用轻弹簧连接,A球用细线悬挂起来,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将悬挂A球的细线剪断,此时A和B的瞬时加速度各是多少?,【思路分析】解答本题的基本思路为:(1)分析悬挂A球的细线剪断前A球和B球的受力情况;(2)分析剪断细线瞬间有哪些力发生了变化;(3)分析剪断细线后A球和B球的受力情况;(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解题样板】由于轻弹簧两端连着小球,小球若要发生一段位移,需要一定时间,故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与剪断前相同(2分)先分析细线未剪断前A球和B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A球受重力mAg、弹簧的弹力F1及细线的拉力F2作用;B球受重力mBg、弹簧的弹力F1作用,且F1F1mBg.(2分),【误区警示】求解本题时,要注意细线剪断前后A球和B球受到的力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以及变化的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免受力分析时出现错误,牛顿的求学岁月牛顿19岁时进入剑桥大学,成为三一学院的减费生,靠为学院做杂务的收入支付学费在这里,牛顿开始接触到大量自然科学著作,经常参加学院举办的各类讲座,包括地理、物理、天文和数学牛顿的第一任教授伊萨克巴罗是个博学多才的学者这位学者独具,慧眼,看出了牛顿具有深邃的观察力、敏锐的理解力于是将自己的数学知识,包括计算曲线图形面积的方法,全部传授给牛顿,并把牛顿引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当时,牛顿在数学上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学.他学习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笛卡儿的几何学、沃利斯的无穷算术、巴罗的数学讲义及韦达等许多数学家的著作其中,对牛顿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要数笛卡儿的几何学和沃利斯的无穷算术,它们将牛顿迅速引导到当时数学最前沿解析几何与微积分.1664年,牛顿被选为巴罗的助手第二年,剑桥大学评议会通过了授予牛顿大学学士学位的决定,正当牛顿准备留校继续深造时,严重的鼠疫席卷了英国,剑桥大学因此而关闭,牛顿离校返乡家乡安静的环境使得他的思想展翅飞翔,以整个宇宙作为其藩篱这短暂的时光成为牛顿科学生涯中的黄金岁月,他的三大成就:微积分、万有引力、光学分析的思想就是在这时孕育成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