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之美学的“觉醒”.ppt
“魏晋风度”,“美学”的觉醒与“个性”的解放,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New Content design,10 years experience,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现象,称为“魏晋风度”。,社会现象(魏晋风度产生的前提),喜欢读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人,对这一历史时期的人物与故事不会感到陌生,自司马家族篡夺曹魏政权后,世风日下,为官当权者沉迷于酒色,过着极度奢华糜烂的生活,人性冷漠残暴,奢华糜烂的程度,令人发指。,废儒教而任自然,弃孔子而尚老庄,正是因为当时社会刚安定不久,朝廷与官场腐败,贵族之间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一批名士对仕途为官产生了排斥,在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理念:即摒弃儒家名教礼发,疏淡俗规节操与功业,崇尚个体人性真情与自然的回归,其中以“竹林七贤”为魏晋风度主要代表人群。,到底何为魏晋风度呢?,魏晋风度是当时对人物之美的一种崭新的诠释与追求,它属于审美文化的一部分。,具体总结为:“任性荒诞”,“率性而为”,“洒脱飘逸”,“崇尚自然”“不拘礼节”五个方面。,“任性荒诞”表现在:,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房子,屋室为裤子。诸君为何非要跑进我裤中?”,人物介绍:刘伶,字伯伦,好饮酒,属于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率性而为”表现在:,王徽之(王羲之之子)住在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然想起了戴安道,那时戴安道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坐了一整夜船方至,到了戴安道家门并未进去就返回了。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世人皆叹王子猷乃真性情也!,晋文王(司马昭)德高望重,他出席宴会时,人们都严肃恭敬,就像在帝王面前一样。只有阮籍箕踞而坐,纵酒放歌,泰然自若。,阮籍的嫂子有一次回娘家,阮籍和她告别。有人以此嘲笑阮籍,阮籍说:礼教难道是为我们这些人设的吗?,“不拘礼节”表现在:,人物介绍:阮籍,字嗣宗,魏晋时期诗人,“竹林七贤”之一,与嵇康齐名。,崇尚自然表现在:,嵇康回归自然,超然物外得自在,不为世俗所拘,而又重情谊。承道家虚静淡泊的美学思想,以超脱的襟怀,深邃的哲思,在自然山水中观照自己的理想人格,赋予自然丰富的主观情感,开创了山水审美寄情、畅神的艺术心灵境界。,魏晋风度对后世美学的影响:,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是魏晋士人追求现实人生和生命超脱的方式,是人的觉醒时代的伟大产物。魏晋风度是在一种放达的处世方式中升华而来的哲学式的精神气质和艺术化的文化内涵,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来反对当时黑暗压抑的社会制度,反抗束缚本性的礼教与压迫,并进一步发掘和释放人生真正的意义和真正的道德,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魏晋审美(对比),“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魏晋审美(解析),刘伶形陋而风神放达,他虽矮小,貌甚丑,乱头粗服,不加修饰,但他那如土木一般自然放达的气韵,是形陋无法掩盖的风神。他的这种“悠悠忽忽”“兀然而醉”的神韵,是与他高深的玄学造诣分不开的,故而能达到超然物外、外物不萦于心的境界。,嵇康身材高大,风度姿度秀美出众,而他的气质则更引人人胜,见到他的人都赞叹说:“他举止潇洒安详,气质豪爽清逸。”有人说:“他像松树间沙沙作响的风声,高远而舒缓悠长。”山涛评论他说:“嵇叔夜的为人,像挺拔的孤松傲然独立;他的醉态,像高大的玉山快要倾倒。”孤松的傲然独立,玉山的俊秀挺拔,都让人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和神韵。,魏晋审美(我之见解),魏晋时期的审美是多元的,具有相当大的包容性。一个人即使容貌丑陋,但是如果他的精神气韵清爽明朗,那在魏晋风度的审美观念里,依然是美的。他们除对外貌形态欣赏外,也注重人物内在的精神气度之美。形神兼备向来是中国艺术追求的理想境界。至魏晋时期,玄学形而上的思辨,更进一步发展了形神思想,故品评人物时,特别讲究对神气、风韵的欣赏。,嵇康得罪权贵被判处死刑,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赦免嵇康,这些要求并没有被同意。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他顾看了日影,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妻子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昔日我不舍将广陵散传于袁孝尼,而今广陵散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地就戮,时年三十九。,古今绝响之嵇康之死,嵇康得罪权贵被判处死刑,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赦免嵇康,这些要求并没有被同意。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他顾看了日影,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妻子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昔日我不舍将广陵散传于袁孝尼,而今广陵散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地就戮,时年三十九。,后记,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记载的竹,拥有雅洁不染的气质,特别是逸竹横空一撇的情态,总教人浮想联翩,但倘要表达,又堕入一种“见意已忘言”的快意之中。而在东晋时期的某一僻静之地,“嵇康,阮籍,山涛,刘伶,阮咸(阮籍的侄子),向秀,王戎”七人,聚到茂林修竹之下,“肆意酣畅”,谱写出一曲曲千古绝响的篇章,然而他们的悲剧结局无不令世人惋惜,惆怅悲凉。,曲终人散化为虚,广陵散绝还青玉,记“竹林七贤”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