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理解常见实词.ppt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之(一),偏义复词和通假字,衡东五中 赵伟民,知识点说明,一、偏义复词1、偏义复词的特点:由两个反义或同义的语素组成的合成词,其中一个语素在意义上只起陪衬作用,一般不译,可“视若无睹”。2、偏义复词的范例和积累例题:试找出下列句中的偏义复词,并指出其偏指义,更多资源,1、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2、则山下皆石罅,不知其深浅。3、去来江口守空船。4、便可白公姥。,出入:偏指出门。,深浅:偏指深。,去来:偏指去。,公姥:偏指姥。,5、缘溪行,忘路之远近。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7、亦明死生之大,匹夫有重于社稷也。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远近:偏指远。,国家:偏指国。,死生:偏指死。,出入:偏指入。,9、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10、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11、一时多少豪杰。12、成败之机,在于今日。,父兄:偏指兄。,父母:偏指母;弟兄:偏指兄。,多少:偏指多。,成败:偏指成。,二、通假字 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通假字包括三类: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通假字和本字本来没有意义上的必然联系,但在阅读时遇到该字解释不通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可能是通假字。1、通假字,指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如“反”通“返”,“知”通“智”。,2、假借字,指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可以借代。假借中,“本无其字”的假借比较固定,不难掌握。“本有其字”的假借,是古人写作时放着现存的本字不用,而写一个同音字或别字来代替,写的人多了,别字和本字就通用了。如“蚤”通“早”,“惠”通“慧”。3、古今字,上古时代汉字数量比后代少,一个字往往要兼任几个义项。到后来又造了新字,原字的意义就有所改变。这样,我们把较早出现的字叫做“古字”,把较后出现的字叫做“今字”。如“莫”“暮”,“益”“溢”。,小结:通假字基本上是同音字代替,或完全相同,或声母相同,韵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历史音变,有的通假字与本字已不同音。如“弟子趣之”的“趣”通“促”。三、综合训练把下面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选自唐摭言卷五,四、布置作业1、熟读学海导航相关专题(四)“中学教材常见的偏义复词”2、熟记中学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之(二),古今异义,知识点说明,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预备练习一: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颜色不少变。3、秋天漠漠向天黑。4、上初即位,富于春秋。,行李: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颜色: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秋天: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春秋: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小结1:词义转移。,词义转移之情形分述,拓展训练1试析下列划线的词的古今义A、涕泗滂沱。(诗经陈风泽陂)B、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王褒潼约)C、(李广)暂腾而上胡儿马。,答案:A、眼泪。B、鼻涕。,答案:古义:突然。今义:暂时。,说明1:词义范围转移。,拓展训练2:试析下列划线词的古今义。A、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宰予)与何诛?B、害民者诛。(晃错贤良文学对策)C、嫂蛇行匍伏,四拜而谢。)。(战国策秦策)D、吴王谢而告状。(韩非子内储说)E、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谢邪?(汉书张安世传),A、责备、谴责。B、杀戮。,C、认罪D、道歉。E、感谢。,说明2:词义轻重转移。,说明3:单音向双音转移(例略)预备练习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古今义和用法1、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2、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国: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阿姨:古义:一说母亲,一说母亲的姐妹。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亲戚: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小结2:词义扩大。,词义扩大之情形分述,拓展训练1:试析下列划线词的古今义A、曹操自江陵顺江而下。B、燕襄王以河为境。C、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D、褰裳涉溱。E、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A、专指长江。B、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说明1:词的概念由特指到泛指。,C、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今义: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作修饰限制。,D、徒步涉水。E、泛指各种方式的渡水。,说明2:词的概念由部分到整体。,拓展训练2:试析下列划线词的古今义。A、九族既睦,平章百姓。B、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C、踵秦而置材官于郡国。(汉书弄法志),析:A、百官。在战国以前是对贵族的总称,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到了战国后才泛指平民。B、指脚后跟。C、继承,说明3:词的概念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预备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古今义和用法。1、沛公居山东时。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因为长句,歌以赠之。4、古之学者必有师。,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与丈夫相对。,因为: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小结3:词义缩小。,词义缩小之情形分述,拓展训练1:试析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义A、父母妻子,皆同其宫。B、二川溶溶,流入宫墙。C、卫人嫁其子而教曰:“私积聚。”D、从至雍槿阳宫,扶辇下除。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析:A、指一般房屋。在古代平凡人住的地方都可以叫做“宫”,没有贵贱尊卑之分。B、专指帝王房屋、宫殿。说明1:词的概念由泛指到特指。,析:C、古代指男孩和女孩,句中义指女孩。现指男孩。D、古代指宫殿的台阶或授予官职,现指“去掉。”,说明2:词的概念由整体到部分。拓展训练2:试析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义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芙蕖)有五谷之实而不其名。,析:A、上古泛指金属,现代专指黄金。B、古指谷类的总称,现在北方的谷专指小米,南方的谷指则指稻谷。,说明3:词的概念由一般到个别,由泛指到具体。,预备练习四:试析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义,并说明其变化特征。1、然谋臣与爪牙之二士。不可不养也(勾践灭吴)2、内外乖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徵),爪牙:古义:武士。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古褒今贬。,乖:古义:违背、不协调。今义:伶俐。古贬今褒。,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卑鄙:地位低下,见识浅陋。今义:品质恶劣。古呈中性的谦词,今是贬义词。,小结4:词义的色彩发生变化。,巩固练习,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义和用法1、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2、牺牲玉帛,弗敢专也。3、天下云集响应。,可怜:古指可爱,今指令人怜悯,多含贬义。,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今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响应:古指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今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预备练习五,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义和用法1、未尝有坚明约束者。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3、兔走触株,折颈而死。4、吾羞,不忍为之下。,约束:古义:盟约。今义:限制。,举:古义:攻克。今义:抬起。,走:古义:跑。今义:行走。,羞:古义:羞愧。今义:害羞,不好意思。,小结5:词义弱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又如“怨”:,古义表“仇恨”,今义指埋怨、责备。,预备练习六,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义和用法1、先帝不以臣卑鄙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4、璧有瑕,请指示王。,卑鄙:古指地位低下,见识短浅。今指品德低下。,烈士:古指刚直人侠义之人。今指为正义牺牲的人。,宣言:古指扬言,今指宣告、声明。,指示:古指指给人看。今指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更多资源,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古指与外界隔绝之地。今指走投无路。,小结6:词义强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表示的语义较强。如“恨”,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今天表示“仇恨”“怀恨”。再如“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预备练习七,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义和用法1、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2、愿为市鞍马3、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股:古代指大腿,现在不用,指臀部、屁股。,市:古指买,现在已不用,指城镇、集市。,谢:古义指告戒、告诉,今已不用,用于感谢。,小结7:名称说法的演变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已不再该词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