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 劳动生根 开创未来 论文.docx
家校协同劳动生根开创未来摘要:劳动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教育阶段一门必修课程,“双减”政策对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着力培养“有底蕴、有智慧、有担当”的未来公民,真正实现以劳动育人的教育目标。关键词:劳动教育,家校协同,培养,小学生引言:劳动教育是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环节。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让劳动教育“硬”起来。而教师作为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也要积极践行劳动教育思想,在课内外组织实施劳动教育。落实家校协同,让劳动教育深入人心。一、以劳树德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马克思曾对女儿说:“劳动最光荣。”今天,有些孩子出现鄙视劳动的倾向,他们贪图安逸享受,害怕劳动锻炼。我们要努力让孩子认识到,是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价值;让孩子了解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小就具有劳动光荣的意识,并让他们去体会劳动带来的幸福和喜悦。劳动教育的“树德”作用,首先就表现在它具有实现理想的重要作用,使德育有了坚实的根基。把学生塑造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而以劳动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教育则是学生实现个人理想的必修课。劳动教育的“树德”作用,亦表现在它本身就是构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它使德育的内容变得鲜活、生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指导学生从集体、社会的整体需要出发,去看待事物对人的效用关系,从而把人生真正意义看作合法诚实劳动,形成对劳动创造价值的价值评价。劳动教育的“树德”作用,还表现在其他途径都要以劳动或实践锻炼为基础,通过劳动实践可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使德育的途径更具厚度。劳动生活和劳动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把在学校中学到理论知识内化为个体的认知,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谛,而且还可以利用劳动实践中所获得的感性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自身在具体情境中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劳动,学生还可体验生活的甘苦,体会劳动的意义和快乐,能更深刻地发现和感悟关于生命、人生、价值等层面的道理,把思想道德观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以劳增智孩子在劳动中,通过观察客观世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智力和体力同时活动起来,从而促进两者发展。国外一项研究表明,那些童年时劳动得分最高的人,成年后发展的可能性比得分低的人要高出10倍,获得高收入的可能性大4倍,失业的可能性小15倍;童年时很少劳动的人,精神不健全的可能性大10倍,犯罪的可能性也较高。那些代替孩子做一切事情的父母,实际上是害了孩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也指出:“请你记住,劳动不仅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智力发展,是一种思维和语言修养。”这就是说,孩子通过参加劳动使各方面得到锻炼,一方面培养他们劳动的观点、技能和习惯,另一方面促进孩子身体发育、心理健康、智力发展,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勇气。我们不仅要在校培养孩子爱劳动的意识,而且还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尤其是长辈。三、以劳育心小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学会每一种劳动都要要经过一次次地尝试,逐步从失败中走向成功。所以劳动教育是需要教师和家长付出很多的耐心和精力。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在孩子失败时,就不让做了,或者干脆替孩子做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劳动欲望就会萎缩。其实,任何一种好的习惯,都不是在短时间里形成的,而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也是如此。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开始时,孩子可能做得不好,不要紧,只要孩子肯做,多做几次就会成功的。家长适时的鼓励是雪中送炭,会结出累累硕果。一次劳动教育课上,班级中的每一个人都分配到了任务,有的洗碗、有的择菜、有的打扫功能室。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亦是汗流狭背也顾不上擦,只想帮厨师和清洁阿姨干更多的活,多分担一些辛苦,让他们能多休息会儿。虽然此次活动很辛苦,但学生们学会了许多技巧,还明白了阿姨们每日工作的辛苦,让他们学会尊重劳动成果,不乱扔垃圾,不浪费粮食。四、家校协同开创未来要想真正让课标落地,离不开家校协同配合和分工合作。从切入点来看,家长应从生存成长、家庭责任和孝亲关系中予以引导和落实;教师则应从社会责任、发展追求和团队关系中予以指导和帮扶。从内容形式上来看,家长在劳动教育的实施中应多以启蒙、示范、要求模仿和共同参与为主;而学校教师则起到延伸、发展和提升拓宽学生劳动教育水平的作用。家校劳动教育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并且互相促进的。比如在家里学会了炒菜、打扫和缝补,和睦了家庭关系,学生本身得到了价值认可;那么在学校社会生活中,值日、野炊、整理内务就成为家庭劳动教育”展示与测评”的真场所。同时,在学校集体劳动课和外出实践中,和同伴一起制作宫灯、焊锡制作电子产品或者挖红薯、做豆腐等则会增强学生劳动技艺水平,提升对劳动精神、劳动价值更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反哺家庭劳动教育,形成正向循环。家庭劳动中不好做的、不能做的,由学校来实现;学校劳动教育中对个体的直接影响不足的部分,则由家庭来帮补。求同存异,这种“引进来”和“走出去”才能使劳动课程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才能培养出共享劳动之美、劳作之荣的中国少年。我国教育家我想,家庭教育中的劳动教育更应凸显出来,家长们应该给孩子机会来参与家庭事务,让他感觉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增强他的责任感,培养他“以服务于他人为快乐,并以他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也是很必要的。五、小结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在学生综合发展中至关重要,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的健康推荐需要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统筹协调作用,共创家校协同育人格局。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与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教育他们,让学生劳有所为、劳有所获、劳有所乐。参考文献:论劳动教育与时代新人培养J.吴玉剑.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27)五育融合视域下劳动教育体系的建构UL于亚楠,李高建.教育教学论坛.2022(10)“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JL夏明霞,李丹,何雪琦.中国教育学刊.2021(S2)劳动教育,让学生劳有所为、劳有所获、劳有所乐UL张玲玲,贺欢欢,郭树婷,曹舒展.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