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跨国公司与FDI-06章.ppt

    • 资源ID:6348141       资源大小:277.50KB        全文页数:12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跨国公司与FDI-06章.ppt

    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第六章 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主要内容,第一节 发达国家FDI情况第二节 美国第三节 欧盟第四节 日本,1 发达国家FDI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范围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开始复苏,并成为当今发达国家海外投资的主要和必要途径。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发达国家因为其经济、技术优势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了以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进入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时期。,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本的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把知识和创新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知识经济以知识的生产得到保护,人力资本高度积累,国民素质普遍提高,技术创新成为国家、企业、产业国际竞争的核心。与经济形态变迁相对应的国际经济联系进入了产业结构全球范围转移和调整阶段,企业价值和产业链在全球内布局和重组。,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传统的产业投资以不能保证跨国公司取得领先地位,必须调整自己的战略,建立国际性的生产网络体系。,投资方式开始以国内产业结构转变导向型和资源开导向型投资为主要技术创新导向型投资和产业国际型投资转变,表现为研究开发和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迅速增加。,从国别来看,美国、欧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额达百亿美元,每年的增幅也很大,且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额大于流入额,他们三家的相互投资和内部投资占发达国家总资本输出90%和资本输入的93%。,美国,美国一直都是国际上最大的FDI接受国之一,也是全球对外投资的主角之一,美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70%,大多集中在制造业、金融、保险、石油等领域。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主要侧重拉美。,然而,美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新经济的破灭,经济增长减速并放慢,对外直接投资也减少。在2000年,美国的FDI流入为2810亿美元,流出为1393亿美元,较之1999有所下降,分别下降4.7%和2.3%。,2001年后,由于新经济泡沫在美国的破灭,美国经济出现持续的衰退,并影响到西欧和日本,尤其是在“911”事件后,美国经济不仅复兴无望,反而雪上加霜股市下跌、失业上升、需求下降、投资不足等等。,全球性经济衰退也进一步加剧,外国直接投资也由此出现了大幅下降的局面。这时美国政府也实施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美联储也多次降息也没能阻止经济下滑,2001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出现了八年以来的经济首次负增长。,欧盟,2000年欧盟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强劲,对外贸易出现增长加快的势头,而且,欧洲各国普遍采取“走向新经济”的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这些因素提高了该地区对国际投资的吸引力。,欧盟2002年对外直接投资为1400亿欧元,其中2003年比2002年减少了48%;而欧盟吸收的外来直接投资则为760亿欧元,比上一年减少了35%。由此,欧盟去年的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640亿欧元,仍保持了资本净输出地的地位。,美国仍是欧盟最主要的投资伙伴。美国吸引了欧盟33%的对外直接投资,同时又提供了对欧盟直接投资的42%。不过,美国在欧盟直接投资活动中所占的份额比上一年大为减少。,同时,区域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也起到了带动作用。其结果是创记录的FDI进入6170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27%。相比之下,2000年欧盟的FDI流出增长则没有这么快,为7%,达到8203亿美元。,日本,自1992年经济衰退以来,日本的对外投资就大幅减少,1999年,由于日本政府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景气初见成效,使投资流入日本的趋势有所增强,达到127亿美元。然而,好景不长尽管日本奉行欢迎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但因为成本太高、规章制度繁杂等因素阻止投资流入。,FDI流入是由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增长速度长年累月的走低,形成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引诱泛力。日本的FDI流出则呈现反弹趋势,不断创出历史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日本对北美和欧洲国家的投资大幅度增加。,长期以来,由于日本在引入外资方面持谨慎态度、国内规制特别是在非制造业领域的准入规制过多、行政手续繁琐、投资成本较高等原因,导致外国对日直接投资较少,日本内外投资不平衡。,9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政府开始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推进放松规制等改革,改善国内投资环境,使外国对日直接投资大幅增长。但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日本所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仍处于较低水平。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环境和就业生活环境、简化行政手续、健全信息体系等将是日本今后的课题。,2 美国,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当前美国对外投资正处于第四个阶段。美国FDI具备以下特点:成为直接投资净输出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高于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速度,净对外直接投资为正值且不断扩大。,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一)美国自南北战争结束后进入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资本输出迅速增加。1897 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为6 亿美元,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已达26.32 亿美元。这个时期,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处于起步阶段,选择就近投资,并且基本上投向经济落后地区。同时,直到大战前夕,美国对外投资还不及外国在美国投资的一半,美国当时还是一个净债务国。,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二)一战期间,美国从战前的净债务国一跃而成为战后的净债权国,并掌握了世界黄金储备的40%(近45 亿美元)。一战结束后,美国空前地扩大了对外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从1919 年的39 亿美元增至1929 年的75 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三)受20 世纪30 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从1929 年的75 亿美元降至1940 年的70 亿美元。这个时期,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从以亚非拉落后国家为主逐步转向亚非拉与加拿大、欧洲国家并重的格局,制造业投资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已接近30%。,(四)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由1940 年的70亿美元增至1945 年的84 亿美元,美国成为第一大资本输出国。战后50 多年来,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了持续的发展,并呈现出与战前不同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持续扩大,累计余额1949 年突破100 亿美元,1973 年高达1073 亿美元,1998 年突破10000 亿美元,2002 年高达15209.65 亿美元。,投资的地区重点转向以发达国家为主;部门结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股权参与方式日益多样化,合资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20 世纪70 年代中期以来,资金来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资金来源从汇款投资为主转向以子公司的利润再投资为主。,当前美国对外FDI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美国经济长周期的影响,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在速度和规模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扩张态势。1989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额约为2076.0亿美元,流入额为2319.8亿美元,2002年则分别增至6189.2亿美元和8576.4亿美元,是1989年的4.14倍和3.69倍。美国长达10余年的持续经济增长和低失业率状态下的低通货膨胀现象,客观上成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扩张的根本基础。,(一)FDI速度和规模不断加大,美国经济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速发展,平均年递增约15%。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明显增大,速度明显加快。2000年以来美国国际直接投资势头减弱,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维持在10%左右,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一)FDI速度和规模不断加大,以美国商业周刊根据股票市值所列的1999年全球1000家公司来看,美国有494家上榜,比1990年增加了165家,其总市值为112730.83亿美元,占全球1000家大公司总市值196993.34亿美元的57.22%。,(二)FDI区位选择相对变化,从战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统计数据来看,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直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约占其FDI总额的50%以上,而加拿大由于与美国在地理空间上的邻近,也占有美国FDI的不小份额,约为12%。,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美国在对欧洲地区的投资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迅速扩展对其他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19942000年,对亚太地区的投资额占美国FDI总额的20%以上,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中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区、韩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三)投资方式的变化,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以利润再投资为主,多样性投资方式并存的格局。如表所示,美国2002年新资本对外投资为181.03亿美元,较上年下降64.1%,而利润再投资为760.57亿美元,则较上年增长36.2%。,(四)FDI的产业选择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基本上从制造业和传统行业逐步转向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传统上美国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首要目标是利用对外经济援助为国内企业的海外投资争取种种便利条件,从而获得对外投资的自由和安全;其次是通过双边乃至多边贸易谈判达到对外投资和利益的最大化的目的(如避免双重征税等);第三是国内企业为规避“反托拉斯法”而在海外进行购并和投资。,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国际收支逆差加剧,美国政府一度限制资本的外流:1963年征收利息平衡税,1965年对资本外流采取自动限制办法,1972年提出1972年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法等。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美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仍然日趋自由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也日益重视中小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上的作用。如为了改善国际收支,美国政府开始鼓励中小制造商和服务商对外直接投资以进入海外市场,措施有:建立小企业发展中心,对高科技小企业提供资金援助及实行小企业技术转让计划等。,近来年,美国政府对“反托拉斯法”实施重心有所转变,从单纯关注兼并规模的大小转变为兼顾集中对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影响。在不威胁市场竞争的前提下,政府并不反对通过兼并等方式来加强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鼓励本国企业向全世界投资,政府常常与外国政府磋商谈判,签订双边或多边投资协定来为对外直接投资开路。1992年以前,美国只与11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协议,而1993年至1997年的4年中就与19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协议,同时还正与10个国家进行协议谈判。目前,与美国政府签订双边投资协议的国家共有38个,从而为美国企业投资海外市场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保障。,以非洲为例,美国对非洲的投资和贸易无论从质还是从量来看都居美国对外经济的末位,但政府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增长与机会法提案却仍得到了众议院的批准,该法案要求本国进出口银行应增加对非洲的融资,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应更多地担保美国企业对该地区的投资等。,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和新经济的兴起,如何保持和占领国际市场乃至对外投资市场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克林顿在1999年总统经济报告中又提出:“创新对美国经济的长期业绩十分重要,任何干扰创新的政府政策,无论其多么合理,也要付出代价。”,所以,政府在竞争政策、环境管理和电力改造等领域要保证不仅不干扰创新,而且做到培育有益的技术变革,并使自己与该变革相适应,促使美国政府对本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在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平台上更加迅猛发展。,1999年11月14日美国政府实行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后,短时间内就使美国跨国银行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兼并、对外直接投资等手段成为世界排名前列的公司。这一方面使美国跨国公司的筹资成本降低,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在金融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的成本降低,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另外,美国政府通过的新电信法等行业法规,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为例,虽然1997年对西南贝尔公司的合并被美国司法部否决,但其对外直接投资的活动却十分迅猛。该公司在已对美洲的加拿大、墨西哥、委内瑞拉,欧洲的英国、荷兰、瑞典、西班牙、乌克兰,亚洲的印度、台湾、日本等国或地区通过直接投资设立合资企业外,其与英国电信公司(BT)的合资企业又将进入韩国市场,同时还与BT及日本电信公司进行资本合作,对海外市场直接投资生产。,2002年美国国会恢复了中断达8年之久的总统贸易授权,这表明了美国加强国内市场保护和积极拓展国外市场的决心。,FDI对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1)对投资区位的影响。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攀升,对传统分工的国际市场有相当程度的冲击。商品和资金的流向相对传统投资市场发生相应的改变,从对欧洲等传统市场的投资转而重视对亚太市场的投资,并致力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平台,以抢占更多的世界市场份额。这使得全球对外投资的地理位置也同向变化,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全球性。,(2)对投资方式及产业结构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幅度超过了20世纪80年代,保持在两位数的发展水平,投资净流入更是逐年增加。而且,相关数据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90%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以兼并方式进行的,1998年美国跨国兼并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占到外国对美直接投资的90%以上,高于1993-1997年间82%-87%的历史水平,兼并已取代“绿地投资”成为美国跨国投资的最主要方式。,同时,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方式,主要以利润再投资为主,其次是股权资本投资,最后是公司间借贷。这充分反映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良好状态,同时也说明美国企业包括外国分支机构的母公司盈利的良好状况。,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从整体上来说,对世界经济的良性发展、对经济的全球化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则主要集中于新经济的方面。,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是美国新经济的象征和主要增长点。这一时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通信技术所构成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组织中组织结构方面的变化,跨国公司在投资方式和产业结构上的变化通过经济全球化的传导机制而具有了世界经济的特征和影响。由此产生的新的管理手段、生产经营手段和商业战略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企业的传统认识。,(3)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从宏观上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从整体上增强了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并加剧了国际竞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已为美国塑造了一大批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从而大大加强了美国的国际竞争力。,Intel一家占到全球电脑芯片市场的85%,惠普和太阳两家拿下世界计算机工作站市场的55%以上,网景和微软占互联网浏览器软件市场的96%对外直接投资在提高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美国企业对外的扩张已使欧洲意识到美国在抢占国际市场的主导权,为此,一场波及发达国家间的对外投资大战已经拉开序幕。如果说1999年是美国的兼并年,那么1999年它已迅速传递到欧洲,1999年头四个月欧盟的兼并已达4340亿美元,比1998年同期增长77。,虽然欧元的启动和欧盟内部一体化不失为兼并的一个动力,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应对美国的挑战。同时,欧盟在政策上开始效法美国,也采取了解除电力、能源、电信、金融等领域限制的措施。所以,可以预言,一旦欧洲各国行动起来,美国将面临更大的兼并挑战,企业的国际直接投资竞争将更为激烈。,例如,1998年BP兼并Amoco、Exxon兼并 Mobil之后,法国的Total Fina提出兼并Elf Aquitaine,从而使石油业三分天下,并扭转了倾向于美国的天平。1999年4月,英国零售商Kingfisher宣布与Asda(英国第三大零售商)兼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美国的Walmart的冲击,而在欧洲创立“第二家Walmart”与之竞争。,对外直接投资也改变着行业竞争格局,大规模兼并后,公司更趋向于大型化和国际化,并且竞争更加激烈,例如,目前美国有大约1万家银行,据估计,五年后可能只剩 20005000家。目前,全美最大的八家银行银行拥有全国银行35%的总资产,未来五年将扩大到85%。,此外,在新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直接投资将使目前美国4500余家网上服务公司中的90%以上终将在竞争和企业兼并中消失。“竞争的基础已转变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竞争”。可见,企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4)对商品和贸易结构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最终将影响生产资源的流动和配置,从而对一国商品生产和国际贸易结构产生影响。,一般而言,由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使得跨国公司将其产业价值链分布于全球市场的不同地区,不仅将企业内的基本生产过程而且也可将同一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生产环节转移到不同地区。不同地区的不同生产成本必然影响企业的生产结构,从而影响国际间的商品结构和贸易结构。所以,从相关数据来看,对外直接投资对商品和贸易结构的影响较为明显。,3 欧盟,纵观历史,早在1830年,第一家面向全球经营的经营机构是英国的一家银行,这是因为贸易结算上的需要,使得银行必须紧跟着进入当时世界上第一强国大英帝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领地。所以可以说欧洲是跨国公司诞生的摇篮。,随着100多年过去,欧洲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资源开发型、产业结构转换型以及市场导向型等发展阶段,且二战以前的直接投资进入国家都限于欧洲列强所属的各殖民地国家。二战以后,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急剧增长,并出现了兼并收购等新的投资方式,纵向和横向投资均大幅增长,并出现了产业的转向,制造业和第三产业金融保险等直接投资大大超过了第一产业。,90年代以来,随着欧盟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强劲;而且,欧洲各国采取的“走向新经济”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力度;同时,区域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也起到了带动作用。这些刺激作用使得2000年西欧出现了创纪录的FDI流入6170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了27%。相比,2000年西欧的FDI净流出增长则没有这么快,为8203亿美元,仅增长7%。,二战后出现的美国、欧盟、日本所构成的三角形投资关系,随着日本的经济衰退和国内金融部门结构性问题没有改变,日本的投资下降,这种三角关系有所改变。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欧盟对美国的投资增长迅速。按绝对量来说,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其对外直接投资水平明显高于美国和日本。,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加入欧元区的英国一直在欧洲占据着金融中心的重要地位,它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约占全球的10%,欧盟的1/4。其中原因在于英国在R&D、电讯、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人才等方面均领先于欧洲各国,而且政府对经济干预较少,使得英国一直成为世界主要资本输出国进入欧洲的首选地。同时,英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在欧盟各国中一马当先,90年代以来,英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增长了6倍。,对美国和欧盟内部的直接投资资本流动,是欧盟最主要的对外投资活动,美国也是欧盟最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伙伴。从时间跨度上来说,欧盟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一直在增加,但其速度明显要慢于欧盟内部国家之间的直接投资增长速度。原因在于欧盟一体化的推动,尤其是单一市场计划的实施增进了跨国界的生产重组,也鼓励了直接投资活动。2002年1月欧元的启动,带来了统一的货币单位,欧盟成员之间的相互直接投资仍将会有增加趋势。,欧盟FDI行业分布特点,(1)传统产业地位依旧突出,制造业依旧是西欧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产业。(2)服务业也成为新的热点,其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了传统的服务输出。1996年,欧盟的服务部门对外直接投资占GDP比重不到0.5%,而到1999年,这一比重上升到2%。到1998年末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又占欧盟整个服务部门FDI的80%左右,包括电信产业、金融部门等都出现了增长。,(3)并购(M&As)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方式,英国沃达丰收购德国曼内斯曼的上千亿美元(迄今为止最大的并购合同),日本的NTT DoCoMo与法国的Usinor of France的联结,还有较早前的英国石油和美国石油(540亿美元),戴姆勒-奔驰和克莱斯勒(405亿美元)等,包括近期的巴克莱银行收购荷兰银行(910亿美元)。,原因: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吸引力和世界市场的一体化所带来的竞争加剧;此外统一的欧元货币联盟的建立使欧盟公司更容易筹款。因而在全世界的国际间企业并购额中,欧盟所占的比重由1995年的43.5%提高到1998年的54.0%,1999年1-9月又提高到65.7%。综上所述,欧盟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选择上,朝着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发展。在不忽视传统产业的同时,注重对第三产业特别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进入新世纪,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让世界陷入了经济衰退的泥潭。进入2001年,FDI流入规模比2000年大幅度减少,使10年来逐年增长的情况第一次出现了逆转。流向发达国家的FDI显著下降,2000年欧盟是吸引最多的地区,达到6170亿美元,而2001年,流向发达国家的FDI大约为5100亿美元左右,比2000年下降49%。,目前,美国新经济热潮的降温和全球经济不稳定因素的增加,都使FDI的投资规模有所减少。而各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对外直接投资也大幅减少,由于近年来企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战略发生明显的积极变化,以及并购浪潮使企业规模扩大,欧盟企业的总体竞争实力虽然仍逊于美国,但已明显强于日本。,在2000年“全球500强”中,欧盟的154家上榜企业在建材、化工、工程与建筑施工、食品等领域,比美日跨国公司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尽管法、德、英三国在“全球500强”中各有30多家企业上榜,构成欧盟大型跨国公司群体的核心力量,但如荷兰、芬兰、瑞士这样的欧盟小国,它们的跨国公司往往以高度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战略,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欧盟小国的上榜企业平均营业收益率高达8%以上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欧盟对外直接投资新特点,(1)欧盟对区域外的投资往来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欧盟最大的投资来源国是美国、日本,加拿大,主要投资去向国也是这几个国家。欧盟有接近一半的投资都流向了美国,接受的区域外投资1/3来自美国,资本的净流出的70%左右发生在与美国之间。,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地位有所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欧共体内部其他成员国,它们越来越成为欧共体直接投资流入的主要来源,即在投资区位选择上,欧共体成员国更多地将直接投资投向区域内其他成员国。同时由于内部统一大市场的建立极大地降低了服务业的投资壁垒,因此,这一时期欧共体服务业接受的直接投资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增长速度上都大大超过了制造业部门直接投资的流入。,(2)欧盟区城内投资的比重高。在欧盟区域内直接投资基本上是发生在欧盟巧国之间。2003年,欧盟区域内投资为192亿欧元,其中7亿欧元是15国对10个新成员国的投资,占欧盟区域内25国投资的4%,2002年也几乎是相同的比例。2003年,欧盟15国向区域外的投资占欧盟对外总投资的99%,接受的区域外资金流人占97%,而10个新成员国的比例非常小(欧盟东扩2004年5月完成)。,在投资的区位选择上,欧共体内部市场对成员国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强。在内部制约商品、劳务、资本、人员自由流动的各种非关税壁垒消除的条件下,各成员国更乐于到区域内区位优势强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原因主要在于内部化的动机和投资限制的减少。,(3)跨国并购增长迅速。越来越多的欧洲跨国公司以兼并和收购作为自己的核心经营战略,在国外建立起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加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例如2005年法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160亿美元,居全球第一。而其间法国的企业跨国并购增加是法国对外投资大增的主要原因,其中著名的案例有佩尔诺里卡尔公司以178亿美元并购英国联合道麦克公司而成为全球第二大酒业集团,以及苏伊士公司以139亿美元价格并购比利时电力公司等。全球经济增长加速、企业利润增加以及各国利率普遍偏低被认为是西欧对外投资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欧盟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然而目前世界经济的增长缓慢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在前几年的国际直接投资高潮中,来自欧盟的企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时过境迁,近年来经济改革的迟缓,使欧盟各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陷于日益艰难的经济困境和外资流入大幅减少的同时,欧盟对外投资能力也大打折扣。,此外,跨国公司总体盈利状况也制约了欧盟对外投资能力。由于2002年欧元对美元升值达26%,这大大影响了欧元区企业的产品出口,降低了企业盈利水平。如德国大众和法国的一些大公司就曾抱怨欧元升值导致了企业的利润下降。只有类似德国电信这样的在美国有大量经营业务的企业,其所受的汇率风险则相对要小。,同时,由于受制于稳定与增长公约对政府财政赤字不得超过3%的规定,欧盟各国政府缺乏有效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刺激本国经济,从而使许多欧洲企业面临比较艰难的市场环境。目前,欧元区国家的企业研发费用占GDP比重与OECD国家平均值大致相当,而其风险资本支出仅仅相当于OECD国家平均值的1/3水平。这一点,从一侧面也反映了许多欧洲企业的经营困境。,4 日本,二战后日本长期坚持固定的汇率政策,实施积极灵活的产业政策,实现了经济长期持续的高速增长,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日本经济保持了10的增长速度。经过近2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到1968年时,日本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之后,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质量迅速提升。,20世纪80年代,日本微电子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并迅速应用到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钟表、汽车、机床等产品的生产上,使这些产品出现了全自动化、小型化、轻型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产品成本也随之大幅度下降,对美国同类产品的竞争力迅速提高,对美出口急剧增加。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达到鼎盛时期,通过过去高速增长所积聚的庞大生产力和资本,为日本的大规模海外投资打下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每年只有几十亿美元,从1986年开始每年对外直接投资都以数百亿美元计,1986年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为223亿美元,几乎是上一年的2倍,1987年为333亿美元,1988年为470亿美元,1989年高达675亿美元,19891991年连续3年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日本经济的萧条,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了收缩调整阶段。日本在国际投资中的地位连续下降,跌落至第4-5位。在1999年按国外资产排名的世界头25家最大的跨国公司中(只包括非金融跨国公司),美国有6家,欧盟有13家,日本3家。,新世纪以来,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在上世纪90年代前期衰退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的衰退。与此同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对象、内容、目的和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只在最近两年才有所回升,其特点发生了显著变化。,从70年代以来,世界FDI的地理格局日趋“三极化”,即无论其流出和流入都主要在美、欧、日三者之间进行,毫无疑问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并不是主要的流出者,而且流入额在世界上也只占1/4左右。,所谓“三极”既是FDI的主要供应者,也是主要的吸收者,按照2000年的统计,“三极”合计流出额占世界的82%,流入额占世界的71。但在近几年的并购浪潮中,“三极”却变成了两极,日本退居无足轻重的地位。,日本FDI衰退的主要原因,(1)日本经济仍然步履艰难。上世纪90年代,因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后遗症的影响,日本经济长期停滞,失去了宝贵的10年,由80年代前世界经济的优等生沦落为了世界经济的劣等生。进入新世纪后,在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日本经济2001年前后又陷入新的危机。从2002年后期开始,特别是2003年中国经济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后,在美国经济好转和“中国特需”的拉动下,日本经济才好容易摆脱长期停滞的局面。,尽管日本经济现已开始摆脱长期停滞的局面,但景气复苏无论在经济中心城市和边远落后地区之间,还是在大中小企业之间,都有很大的差距,边远落后地区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并没有景气繁荣的感觉,国民实际收入和个人消费依然是下降和徘徊不前的状态。更为重要的是,最令人惶惶不安的失业问题也依然形势严峻。这样,在日本经济步履艰难的情况下,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空心化”担忧就一直挥之不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2)日本经济向信息化转移迟缓。面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日本经济结构调整和衰退产业向海外转移虽说是必然的趋势,但与美欧各国相比,日本经济向信息化转移迟缓,经济结构调整和衰退产业向海外转移的进程并不顺利。,日本第二产业的比重高、下降迟缓,表明日本仍陶醉于传统工业特别是重化学工业发展的骄人成绩,死死抱住拿手的汽车工业、电气机器工业等优势产业的坛坛罐罐不放。这不仅影响了日本经济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转移,也直接影响了其衰退产业向海外转移的进程。,2001 年,世界电信巨头Vodafone 成功收购日本 J-phone,成为第一个进入日本市场的国外电信企业,并大力推行其手机3G 网络,大大加快3G 网络进入日本市场。但进入日本市场后,由于日本固有的社会文化和政府政策,最终导致Vodafone 在2006 年3 月完全退出日本市场。,(3)国际贸易摩擦和日元升值的压力有所缓和。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一是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二是日元大幅度升值。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贸易摩擦和日元升值压力都有所缓和。从国际贸易摩擦方面看,日本国际收支虽然仍呈黑字不均衡状态,但贸易黑字的规模特别是对美贸易黑字的规模已趋于减少。,在日本贸易黑字减少的同时,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发生的以日美、日欧间空前激化的“汽车大战”、“半导体大战”为象征的贸易摩擦虽然继续存在,但在日本已在美国和西欧扩大汽车当地生产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美欧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化迅速发展而日本又相对落后的情况下,由于汽车摩擦、半导体摩擦的重要性有所下降,日美、日欧间的贸易摩擦就没有进一步激化。,从日元汇率的变化方面看,与80年代后期日元大幅度升值、90年代中期升到历史最高值相比,现在日元汇率属于升值后的定局或稳定状态。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和日元升值的压力缓和,日本出口2002年以后就出现了持续增加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产业国际转移的紧迫感就不像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期那样强烈了。,(4)全球国际直接投资连年大幅度减少的影响。2000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3681亿美元,对内直接投资总额为14692亿美元。然而,以美国IT泡沫崩溃为契机,在新世纪初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下,全球国际直接投资自2001年大幅度滑坡以来,已连续4年处于衰退之中。,2004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虽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回升乏力。而且,在美国经济很难再次出现上世纪90年代那样持续繁荣、欧盟和日本经济也难有多大起色的情况下,全球国际直接投资今后几年内也不会有太大的回升。这样,日本企业在国际化、全球化方面所面临的国际竞争有所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紧迫感就不像以往那样强烈了。,(5)美国和欧盟经济减速的影响。2000年美国因IT泡沫崩溃陷入经济危机,欧盟和日本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出现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2002年后美国经济虽然开始复苏,但却难以出现上世纪90年代那种持续繁荣的强劲的发展势头,欧盟经济的发展也放慢了速度。以此为背景,世界各国对美国和西欧的投资以及美国和欧盟的相互投资就迅速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对美国和欧盟的投资也迅速减少了。鉴于美国和欧盟多年来一直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所以对美国和欧盟的投资迅速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日本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1)以美国和亚洲为战略目标。日本跨国公司从全球角度出发,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了两大战略目标。一是发达国家,重点是美国。其主要目的是获得技术和市场,减少贸易摩擦。,根据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去年发布的调查报告,对945家日本企业调查结果为79.1的企业表示希望并愿意“强化、扩大”开展海外业务;47的企业表示“强化、扩大规模”。其中投资比率为中国占71.2%,俄罗斯及独联体66.3,中东欧65.9%,其他亚洲、大洋洲61.2,北美54.7。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将成为日本企业未来发展投资的新方向。,目前日本在美国直接投资建厂的数量和规模都已达到相当程度,其中著名的企业有家电业的索尼、松下、三洋等公司,汽车业的丰田、日产本田等公司,钢铁业的日本钢管、川崎制铁等公司。二是发展中国家,重点是亚洲。主要是为了获取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日本在亚洲的投资重点是制造业,日本跨国公司已将大部分普及型、附加价值低的制造业如彩电、空调、汽车音响、轴承等转移到了这一地区。,(2)研究开发国际化。为了在世界各地设立工厂,进行设计与生产,制造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产品”,跨国公司就必须在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方面实现国际化。日本跨国公司近年来纷纷在国外设立研究与开发基地,聘用国外科技人才,与国外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公司合作。如日立、松下、东芝等公司平均每年向美国亚利桑纳等大学提供高达6亿美元的巨额科研经费。东芝公司还与美国IBM等公司合作,开展计算机芯片研究。,(2)经营资源国际化。经营资源一般指特定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经营者及其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技术专利和诀窍、营销方法、融资渠道、商标、信誉、信息网络、管理组织等。经营资源的国际性合理转移,是跨国公司跨国经营成功的重要条件。,日本跨国公司主要是通过教育研修制度(特别是派往日本母公司进行研修的制度)来实现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日本设在欧美的子公司,有70的公司曾派遣经理赴日研修,让当地管理人员亲临日本体验、领悟日本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加强当地管理人员运用日本独特的经营资源的能力。,(4)海外公司当地化。这是通过海外公司对所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贡献,以赢得所在国政府和公众的好感与支持,提高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地位。,当地化战略一般包括销售当地化,即在所在国销售产品;生产当地化,即在生产中提高使用当地原材料、各部件的比重;资本当地化,即在当地筹资,利润投资于当地;管理当地化,即录用当地人担任企业管理工作,进而把他们培养成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研究开发当地化,即在所在国设立研究开发机构,设计当地市场所需的产品。,目前日本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当地化已大大加强了。例如,日产公司设在西班牙的伊比利亚汽车公司,生产、销售和财务等部门的主管人员都是当地职工,该公司在当地采购零部件的比例高达80,日本公司还将自己所拥有的股份主动由90降至67。,(5)设立区域统管公司。随着跨国经营的纵深推进,目前日立、东芝、松下、本田、佳能等著名跨国公司推行了“全球四总社制”的组织体制。即除国内保留总公司外,还在北美、西欧、亚洲建立独资的区域统管公司,下设若干生产、销售、金融子公司,技术开发研究所、零部件采购中心等,以达到弱化事业部职能、强化地区决策、协凋全球行动之目的。,各区域统管公司实行一元化领导和自主经营,统一指挥各区域统管公司的技术开发、采购、生产、销售等;在资金筹措和运用上亦可自主决定;国内总公司与各区域统管公司之间以信息网络相联,以便相互采购产品、零部件和交换技术情报等。日本跨国公司推行“全球四总社制”的实践表明,这种组织体制有利于公司对各区域统管公司在生产经营方面实施战略性指导,实现产销最佳配置,并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对外投资中日本政府的角色,与促进商品输出一样,日本在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时候,也采取了官民合作体制。当然,这种官民合作并不是官民不分。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始终是企业,政府的作用只在于对企业加以积极的支援与大力的保护。,换言之,政府的作用是通过外交活动为企业的对外投资创造更为有利和安全的环境和条件。在促进企业的对外投资方面,日本政府的这种作用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如果把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比成一台戏,那么,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就是一个在前台,一个在幕后。,在企业对外投资方面,日本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它通过缔结政府间“投资保护协定”、“投资自由化协定”等,为企业到他国投资提供安全而有利的条件,从而减少企业的投资风险;其次,同促进商品输出一样,政府系统的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信贷,以支持企业实现走出去的目的;,第三,设立各种半官方的中介机构,为投资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服务,帮助它们解决各种困难。例如贸易振兴机构,就是日本在投资比较多的国家和地区设立的常驻机构。它是经济产业省的外围机

    注意事项

    本文(跨国公司与FDI-06章.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