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现实的信息经济学.ppt
第一章 走入现实的信息经济学,当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威廉维克里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后,国内外学术界和新闻界开始对信息经济学产生兴趣,称之为“走入现实生活的信息经济学”,说两位获奖者“把对人的刺激因素引入经济学方程式”。的确,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作为微观经济学分支之一的信息经济学,不仅其分析环境和结论更加逼近现实生活的本来景象,而且作为一种主流经济学知识影响到人们对经济学科学性和实践性的进一步探索。,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有两条主线,一是以弗里兹马克卢普和马克尤里波拉特为创始人的宏观信息经济学。二是以斯蒂格勒和阿罗为最早研究者的西方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第一节不确定性与经济学,电视连续剧“我的理想是.”在经济学中,个人命运这类现象常以一个学术性词汇来概括,即不确定性。1921年,弗兰克奈特对不确定性做了开拓性研究。不确定性概念及其分析方式导致了经济学知识,乃至经济学分支体系的增加。不确定性对经济学知识与分支体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家成果,主要是在确定环境假设下以一般均衡分析为核心而展开。不确定性概念导致本世纪经济学四个主要流派或知识的诞生,它们分别是不确定性经济学,合理预期学派,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传统经济学的假设及其局限性二基本假设:完全竞争,完美信息局限性:交易主体的数量其实很有限;信息是不对称的一般均衡理论是整个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和道义基础,市场机制是完美的,帕累托最优成立,平等与效率可以兼顾。然而在以下情况不成立:非完全竞争:垄断越来越普遍外部性:市场不可能把所有的成本收益都计算在内公共产品:市场无非解决“搭便车”问题逆向选择问题:柠檬市场道德风险问题:为什么市场的交易费用比较高?,1944年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创立的预期效用理论,1959年杰拉德德布鲁提出的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理论,构成信息经济学,特别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理论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分析基础。没有对这两个基础的认识,难以透彻了解微观信息经济学的观念,而没有微观信息经济学基础的宏观信息经济学分析,其结果或者缺乏分析的现实性和理论性,或者缺乏深入和系统而易于浮于表面就事论事。可以说,不确定性、风险和信息,构成信息经济学三个最基本的概念。,1.不确定性与企业家利润,杰克赫什雷弗(1973)认为,信息经济学是经济不确定性理论自然发展的结果。在他看来,经济不确定性意味着在既定环境状态下个人的主观概率分布处于离散状态,而信息是由趋向于改变这些概率分布的事件组成。人们普遍习惯于用“环境状态”来描述决定经济决策可能结果的控制因素。例如,购买彩票中彩是一种环境状态,而不中彩又是一种环境状态。,不确定性经济学将环境状态划分为已知和可能两种环境状态。已知环境状态 确定性 自然 环境状态 外生不确定性 政策不确定性 可能环境状态 市场不确定性 内生不确定性,约瑟夫A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认为企业家从事“创新”活动是具有风险的,而利润是企业家“创新”活动过程中承担风险的报酬。在现实生产过程中,摆在企业家面前的是大量的不可保风险或不确定性,企业家的真正职责就是承担这类不可保风险或不确定性带来的任何经济后果。可以认为,真正的企业家就是那些能够追求无限的冒险精神和利润目标,同时能够承受一切可能失败的人们。,某年1月,西安个体服装商刘某从当地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获悉,2月初有强大的冷空气袭击西安地区,气温将大幅度下降。精明的刘某认为这条消息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当即携款20多万元南下,购回大量防寒服装待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货物抵达后,西安气温不仅没有下降,而且回升到零度以上,整日阳光普照,最高气温达八九度,致使大批防寒服装滞销。刘某经咨询后,气呼呼地打热线电话向西安经济广播电台投诉,并着手聘请律师状告气象台。公众对此看法不一,部分公众认为,气象台有责任报准气象变化情况,但没有义务承担连带责任;另一部分人认为,气象部门属于事业性服务业,有责任通过科学手段提高预报的准确性,以免气象误报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摘自华东信息日报,2.风险与风险转移,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可以用某种具体的概率值来表示,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风险;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不能够(至少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以某种实际的概率值来表述出可能产生的结果,这种随机状态则称为不确定性。,可以应用统计方法计算并预测其发生概率的风险,称为可保风险。不能用统计方法或其他方法计算并预测其发生概率的风险,称为不可保风险。按照弗兰克奈特的说法,可保风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不可保风险则相当于前文所言的不确定性。,经济学将市场参加者的风险偏好分为三类风险厌恶(risk-averter)风险爱好(risk-lover)风险中性(risk-neutral)一般认为,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首先向人们提供了有关分配过程中个人偏好的基本表达形式。图给出了风险厌恶、风险爱好和风险中性三类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的特征。,由于信息经济学理论隐含着这样的假定:多数市场参加者愿意或喜好风险转移,至少他们不会反对风险转移,所以,在信息经济学中,如果没有得到特别地说明,市场参加者一般都被假定为风险厌恶者,或至少是风险中性者。例如,在保险市场上,投保人一般都是风险厌恶者,而保险公司则一般都是风险中性者。在市场操作过程中,风险厌恶者一般通过风险转移方式来减少风险或避免风险,其中,资产多样化与风险组合,保险、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是主要经营手段。资产多样化是市场参加者减少风险的一种常用方法。英国的一句谚语是“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保险市场不可能承担企业全部的可保风险基于以下三方面的限制。首先,可保风险的范围随保险公司经营能力的大小而有所不同,这样就产生了对可保风险的专业和种类上的限制;其次,可保风险的数量也是有限制的,保险公司常常对保险责任的总数加以限制,最为明显的事例是私人医疗保险;最后,保险公司对投保企业或投保人施加直接的控制,例如,企业为火灾投保时必须接受保险公司的检查,并愿意采取某些防火措施。一般股票市场不可能承担企业的全部不可保风险主要由于两方面原因:第一,股票发行数量和流通领域的限制使一般股票市场承担企业风险的水平是有限的;第二,在企业所承担的全部不可保风险中,只有部分的不可保风险可以通过一般股票市场转移到社会股民的责任中,企业经营中出现的许多不可保风险仍然难以,甚至不可能通过一般股票市场加以任何形式的转移。,3.信息,在中国文化中,信息一词通常用于指代消息或音讯。唐代诗人李白碧云集暮春怀故人诗写道:“梦断美人寻信息,日穿长路倚楼台”。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写道:“奴才们只在外朝房伺候着,里头的信息一概不知”。就信息的具体形式而言,消息、情报、指令、密码、符号、信号、声音、图形等,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存在与表现形式。,在信息经济学中,信息的概念不仅包含有数据、文献资料等狭义的信息意义,而且包含有广义的信息涵义,即只要是事件或事物,都包含有信息经济学所理解的信息内涵。任何事件本身都包含或传递信息。阿罗(1977)认为,所谓“信息”,就是根据条件概率原则有效地改变概率的任何观察结果。具体地说,先验概率决定了所有的事件。信息的理论定义可近似地表述为: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它是减少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东西。,该定义至少可以从五个方面得到阐释:,1 定义反映了信息发生的基础与过程。或者说,信息就是先验概率与后验概率之差。在山海关的孟姜女庙前的一副对联。上联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下联是: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2 定义揭示了信息价值的基础所在。信息之所以存在价值,关键在于存在知识差,后者能够使经济代理人改善决策环境而获得预期收益。对市场信息的把握,3 定义揭示了信息与经济知识增长之间的关系,知识差正是这种关系的中介桥梁。同时,知识差概念也显示了经济信息收集与处理活动的意义所在。指南针与地毯 4 定义表明,信息具有层次性、不可分性和共享性,这是知识差的层次性,不可分性和共享性决定的。对一部红楼梦,有人从爱情文学角度评论,有人从中研究习俗,有人则从中观察历史,而有人则从中看出阶级斗争。5 定义说明了噪音、信息失真或误差的根本所在,是知识差在传递过程中必然存在绝对的损失。令人感兴趣的小道消息,经过多轮传递,消息由“芝麻变西瓜”的道理就在这里。,第二节博弈论(对策论)与信息,博弈论(game theory)是由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Von.Neumann)和经济学家摩根斯坦(Morgenstern)于1944年创立的带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它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人工智能、生物学、火箭工程技术、军事及政治科学等。1994年,三位博弈论专家即数学家纳什(Nash,他的故事被好莱坞拍成电影美丽心灵,该影片获得了2002年奥斯卡金像奖的四项大奖)、经济学家海萨尼(Harsanyi)和泽尔滕(Selten)因在博弈论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研究上所作出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经济行为中,行为主体(厂商或个人)行动之间常常发生相互影响,而这种影响可以通过对策论的形式加以分析同样地,信息对经济决策影响也可以借助对策论形式来分析。是否进入市场,是否采取制裁或报复行为,是否购买某种股票或抛售股票,以及各种纸牌游戏等,都属于典型的对策范畴。一般地,对策行为与局中人(对策操作者)拥有的信息结构以及选择的行动结构密切相关。博弈可以分为合作博弈Binding agreement团体理性非合作博弈信息经济学研究范畴个人理性,一、信息结构与行动结构“要是我早知道就好了”,其潜台词是:如果这样,我就可以做出更好的决策或收益更高这句习惯用语较好地揭示出信息结构与人类行为的关系。在信息经济学中,信息结构与行动结构有很密切的关系。,信息结构与行动结构框架图 静态结构 动态结构(战略对策)(扩展对策)完全信息结构 石头/剪刀/布 桥牌、象棋 不完全信息结构 赌 博 政策与对策,二、纳什均衡与囚犯难题,纳什均衡是一种“僵局”:给定别人不动的情况下,没有人有兴趣动。给定别人遵守协议的情况下,没有人有积极性偏离协议规定的自己行为规则。它说的是这样的一种策略组合:一旦处于这样的组合,双方都不想单独改变策略,因为单独改变没有好处。经典例证-“囚犯难题”(囚犯的困境):在非合作条件下双方寻求自身利益的结果使得二者境况均变得更糟的一种情况。,D.Luce和H.Raiffa(1957)给出著名的 囚犯难题。假设张三和李四两人准备偷窃做案做案前两人发誓:如果不幸被警察抓到后,决不坦白交代。结果,两人在作案过程中被警察抓获,但是警察没有当场缴获偷窃证据而无法起诉。在警察局里,警察将张三和李四分别关押,并告诉张三说:如果你们俩人都不坦白交代的话,只能因小罪(如非法携带枪支罪)得到很轻的惩罚,分别关押 1 年;如果你们俩人都坦白交代的话,那么,你们将被同时起诉,但因认罪态度较好而不被判最重刑,分别被关押 3 年;如果你们俩人中有一个坦白交代,而另外一人不坦白交代和话,警察只好对不交代的做出关押 6 年的最重处罚,而对于交代的则给予释放。然后,警察也对李四这么说。那么,张三和李四会如何选择他们的策略呢?我们将张三和李四面临的对策环境表述为图的对策矩阵形式。,张三 坦 白 不坦白 坦白-3,-3 0,-6 李四 不坦白-6,0-1,-1,剔除劣战略法/划线法,收益矩阵,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分析,张三和李四不能获得最优效用(帕累托效率,Pareto 效率)的原因主要在于俩人不能在关押期间相互协调行动,即使能够协调行动,也会由于这种设计框架存在诱使张三或李四在最后时刻改变合作战略的因素而出现不合作的战略行动。囚犯难题是分析局中人在对策中选择“合作”或“背叛”战略的一种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分析模型。,在这种框架的对策中,局中人对自身策略选择的关心程度要高于对另外一个局中人选择何种战略的关心程度更通俗地说,在囚犯难题中,每个局中人都是在“自己说真话,让他人说假话”这种境况中处于最优地位。囚犯难题从本质上揭示了个人的理智与集体的理智之间的矛盾。囚犯难题可以说明许多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为什么政府要负责修建公共设施?设想有两户相居为邻的农家,十分需要有一条好路。从居住地通往公路修一条路的成本为 4,每个农家从修好的好路上获得的好处为 3。如果两户居民共同出资联合修路,并平均分摊修路成本,则每户居民获得净的好处(支付)为 3-4/2=1;当只有一户人家单独出资修路时,修路的居民获得的支付为 3-4=-1(亏损),“搭便车”不出资但仍然可以使用修好的路另一户人家获得支付 3-0=3。,三、生活中的纳什均衡与经典例证,修路博弈 乙 修 不修 修 甲 不修,我们看到,对甲和乙两家居民来说,“修路”都是劣战略,因而他们都不会出资修路。这里,为了解决这条新路的建设问题,需要政府强制性地分别向每家征税 2 单位,然后投入 4 单位资金修好这条对大家都有好处的路,并使两家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改善。,“搭便车”假设:学生A和 B 各有财产 600 元;对电视的福利评价分别为 200 元,电视价格为 300 元;合伙买电视的收益为 200-150=50 元。我们看到,对A和 B 来说,“买”都是劣战略,因而他们都不会出资买电视。学生A 买 不买 买 650,650 500,800 学生 B 不买 800,500 600,600,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为什么大多数路、桥等公共设施都是由政府出资修建的原因。同样的道理,国防、教育、社会保障,环境卫生等都由政府承担资金投入,私人一般没有积极性承担这方面服务的积极性和能力。,苏格兰的草地为什么消失了?在 18 世纪以前,英国苏格兰地区有大量的草地,其产权没有界定,属公共资源,大家都可以自由地在那里放牧草地属于“可再生资源”,如果限制放牧的数量,没有被牛羊吃掉的剩余草皮还会重新长出大面积草场,但如果不限制放牧规模,过多的牛羊将草吃得一光二净,则今后不会再有新草生长出来,草场就会消失。,由于草地的产权没有界定,政府也没有对放牧作出规模限制,每家牧民都会如此盘算:如果其他牧民不约束自己的放牧规模,让自己的牛羊过多地到草地上吃草,那么,我自己一家约束自己的放牧规模规模对保护草场的贡献是微乎其微的,不会使草场免于破坏;相反,我也加入过度放牧的行列,至少在草场消失之前还会获得一部分短期的收益。因此,任何一位牧民的结论都会是:无论其他牧民是否过度放牧,我选择“约束自己的放牧规模”都是劣战略,从而被剔除大家最终都会选择过度放牧,结果导致草地消失,生态破坏。,类似的例子还有:渤海中的鱼愈来愈少了,工业化中的大气及河流污染,森林植被的破坏等。解决公共资源过度利用的出路是政府制订相应的规制政策加强管理。如我国政府规定海洋捕鱼中,每年有一段时间的“休渔期”,此时禁止捕鱼,让小鱼苗安安静静地生长,大鱼好好地产卵,并对鱼网的网眼大小作出规定,禁用过小网眼的捕网打鱼,保护幼鱼的生存又如在三峡库区,为了保护库区水体环境,关闭了前些年泛滥成灾的许多小造纸厂等。,为什么在城市中心道路上禁止汽车鸣喇叭?禁鸣喇叭一方面是为了控制城市噪声污染,另一方面是基于以下的博弈论原因。当汽车司机可以鸣喇叭时,可能为汽车超速抢行提供条件。但当大家都抢行时,城市交通拥挤加重,反而都难以顺利通行,获得低支付(2,2)。但当对方缓行时,自己抢行会占便宜,获得支付 9。,交通博弈 司机 2 缓行 抢行 缓行 司机 1 抢行,这个博弈中,“缓行”是劣战略,剔除后得到“剔除劣战略后的占优战略均衡”(抢行,抢行),这不是一个好的均衡。当禁止鸣喇叭时,司机为了避免造成交通事故,只得缓行,从而得到好的结果(缓行,缓行)。,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自愿性申请加入的自由贸易联盟,即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间实现低关税或零关税的相互间自由贸易。为什么需要一个组织来协调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呢?这是因为,如果没有一个协调组织,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就不会呈现低关税或零关税的自由贸易局面,因为这时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是一个 囚徒困境。给定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货物实行低关税,另一个国家反过来对这个国家的货物实行高关税是占优于实行低关税的战略。,彩电厂家“价格自律联盟”为什么失败?2000 年我国几家生产彩电的大厂商合谋将彩电价格维持高位,他们搞了一个“彩电厂家价格自律联盟”,并在深圳举行了由多家彩电厂商首脑参加的“彩电厂商自律联盟高峰会议”。在高峰会议之后不到二周,国内彩电价格不是上涨而是一路下跌这是因为厂商们都有这样一种心态:无论其他厂商是否降价,我自己降价是有利于自己的市场份额扩大的。实际上,寡头厂商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价格合谋,并且还通过媒体大肆炒作,这在发达国家是不可思议的。,情侣博弈 丈夫 足 球 芭 蕾 足 球 2,3 1,1 妻子 芭 蕾 1,1 3,2,斗鸡博弈,智猪对策 假设按一下按钮支付 2 个单位成本,有 10 个单位猪食进入猪槽。假设(1)大猪和小猪同时赶到,大猪吃 7 个单位,小猪吃 3 个单位。(2)大猪和小猪同时按按钮又同时赶到猪槽,扣除 2 个单位 成本后,大猪支付水平为 7-2=5,小猪支付水平为 3-2=1。(3)大猪按按钮,小猪等待,小猪先赶到,小猪吃 4 个单位,大猪吃 6 个单位大猪支付水平为 6-2=4,小猪支付水平为 4-0=4。(4)小猪按按钮,大猪等待,大猪先赶到,大猪吃 9 个单位,小猪吃 1 个单位大猪支付水平为 9-0=9,小猪为 1-2=-1。,这个博弈没有“剔除劣战略均衡”,因为大猪没有劣战略。但是,小猪有一个劣战略“按”,因为无论大猪作何选择,小猪选择“等待”是比选择“按”更好一些的战略。所以,小猪会剔除“按”,而选择“等待”;大猪知道小猪会选择“等待”,从而自己选择“按”,所以,可以预料博弈的结果是(按,等待)这称为“重复剔除劣战略的占优战略均衡”,其中小猪的战略“等待”占优于战略“按”,而给定小猪剔除了劣战略“按”后,大猪的战略“按”又占优于战略“等待”。,股市博弈在股票市场上,大户是大猪,他们要进行技术分析,收集信息、预测股价走势,但大量散户就是小猪他们不会花成本去进行技术分析,而是跟着大户的投资战略进行股票买卖,即所谓“散户跟大户”的现象。为何股份公司中的大股东才有投票权?在股份公司中,大股东是大猪,他们要收集信息监督经理,因而拥有决定经理任免的投票权,小股东是小猪,不会直接花精力去监督经理,因而没有投票权。为什么中小企业不会花钱去开发新产品?大企业是大猪,中小企业是小猪大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为产品打广告,中小企业等大企业的广告为产品打开销路形成市场后才生产类似产品进行销售。,不存在纳什均衡,不存在纳什均衡,一个班里有两位男同学A和 C,两位女同学 B 和 D 一爱上 B,但 B 爱上 C,而 C 惟独爱 D,然而,D 却爱上A。同样没有纳什均衡结果。,A,C,D,B,古诺模型(Cournot 模型)古诺在 1883 年就建立了寡头企业的产量决策模型对该模型的博弈研究已经构成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基础。两个企业和;策略为产量:q1 和 q2;利润额为:1 和 2;价格为:每个企业收益为:产量组合(q1*,q2*)为纳什均衡就意味着:,三、纳什均衡的数学表达,由此得到两个企业利润最大化产量:我们称之为最优反应函数。,q2,q1,(q1*,q2*),纳什均衡点,我们可以得到纳什均衡产量:每个企业的纳什均衡利润为:企业的垄断产量为:/2企业的垄断利润为:2/4是一个典型的“纳什均衡”:2/3/2 2 2/9 2/4,伯川德模型(Bertrand模型)伯川德在 1883 年提出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寡头企业竞争模型。与古诺模型不同的是,该模型中寡头企业选择的不是产量,而是价格。两个企业和;策略为价格:p1 和 p2;利润额为:1 和 2;假定两个企业的需求函数分别是:其中 0 b 2 表示两个企业产品具有一定替代性的替代系数每个企业具有相同的不变单位成本,并且两个企业同时进行价格决策,价格组合(p1*,p2*)为纳什均衡就意味着:两个企业的最优反映函数为:均衡价格为:,p1*,p2*,p1,p2,每个企业的纳什均衡利润为:同古诺模型中的产量决策一样,伯川德模型的价格决策的纳什均衡也不如两个企业联合起来得到的最佳结果,两个企业同样处于“囚徒困境”。,公共地的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公共地的悲剧是制度经济学的一个例子(Hardin,1968)。考虑一个有n个农民的村庄共同拥有一片草地,每个农民都有在草地上放牧的自己。我们用gi0,)代表第i个农民养羊的数量,i=1,2,n;代表n个农民养羊的总数量;v代表每个羊的平均价值。一个重要的假设是v 是G的函数,v=v(G)。因为每只羊至少要一定数量的草才不至于饿死,有一个最大可存活的数量Gmax:当G Gmax时,v(G)0;当G Gmax,v(G)=0。当草地上的羊很少时,增加一只也许不会对其他羊的价值有太大的不利影响,但随着滋养量的不断增加,每只羊的价值会急剧下降,因此,我们假定:,假定一只羊羔的价格为c,那么,利润函数为:利润最大化函数:最优化的一阶条件是:n个反应函数为:,因为:所以,它说明,第i个农民的最优滋养量随着其他农民的滋养量的增加而递减。在Nath均衡点上,有,将n个一阶条件相加,我们得到:社会最优的目标是最大化社会总剩余价值:最优化的一阶条件为:这里,是社会最优滋养量。显然,我们有 公共草地被过度使用了。这就是公共地的悲剧!,第三节 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笼统地说,信息经济学就是研究经济行为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本节主要对以下问题做出回答:第一,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是什么;第二,信息经济学的经济哲学基础是什么;第三,信息经济学现有成果如何体现信息经济学基本内容;第四,一般均衡理论是否依然成为信息经济学理论基础;第五,信息经济学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透视方法?第六,信息经济学前沿领域与未来发展。,1.基本框架,按照赫什雷弗和赖利(1979)的调查,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的决策,公共信息与市场均衡,研究与发明经济学,信息优势与信息的市场显示,合理预期与信息效率等五个部分。赫什雷弗和赖利按照市场不确定性和技术不确定性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分支体系。目前,对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与理论体系存在着两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观点按照信息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或按照信息产品生产、分配、流通与消费的框架建构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第二种观点是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框架,从市场不确定性或技术不确定性角度建立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我们并不希望比较这两种做法孰优孰劣,而是考虑到国外信息经济学的丰富成果能够给我们的研究提供大量的研究素材和方法论基础,我们更愿意按照不确定分析框架建立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2.经济哲学基础,弗兰克奈特1921年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 奈特认为,不可保风险或不确定性是企业家利润的源泉,那么,如何处理生产经营中的各种不确定性,也就成为奈特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兰伯顿认为,奈特的思想在信息经济学领域没有象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论那样引人注目,大概是由于他没有象后者那样旗帜鲜明地对信息经济的作用加以特别的研究。奈特无疑是最早的信息经济学启蒙思想家之一,他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为后来的经济学家在信息商品、信息产业及信息价值理论等信息经济学思想领域点燃了第一只明烛。弗里德曼在讨论价格的作用时,将传递信息看成是价格在组织经济活动方面的第一种作用,其重要性超过价格在组织经济活动方面的第二作用(提供刺激)和第三作用(决定收入的分配)。,到目前为止的信息经济学,特别是微观信息经济学,都是建立在以市场或价值理论为核心的经济自由主义哲学基础上的经济学,即使就包括宏观信息经济学在内的整个信息经济学范畴分析,这个结论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适用的。但自70年代末以来的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使得信息经济学的这个思想传统发生了某些变化,特别是通过对市场过程中的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研究,即使是坚信经济自由主义的学者也不得不承认市场经济中存在不能用市场机制解决的经济问题,需要依靠非市场机制给予适当干预。这就是说,以经济自由主义为哲学基础的信息经济学,其某些重要研究成果却得出需要政府对自由市场进行干预的结论,这充分体现了信息经济学的矛盾性和现实性。,3.现有成果如何体现基本内容,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八大核心理论领域按其形成先后(非严格地)排序分别是:逆向选择理论(“柠檬”理论、不利选择)搜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系统选择理论信息市场理论团队理论信号理论格罗斯曼施蒂格利兹悖论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以个体厂商信息行为的外部化或产业化为分析对象,大体由信息经济理论与测度,信息产业与宏观信息市场政策,国际信息贸易和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领域的内容构成。,198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奖公报中,施蒂格勒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和管制经济学的创始人,以及法律经济学的先驱之一。这说明国际学术界承认施蒂格勒创立的搜寻理论属于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1972 阿罗信息经济学中所编选的文章,深刻地反映微观信息经济学主流问题发展变化的演进过程。有关这一点,阿罗本人也在该书中文版前言中有所提示。从阿罗选编的其研究文献来看,信息经济学绝非是委托代理理论或激励机制理论能够完全概括或包含的理论领域。199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威廉维克里和詹姆斯莫里斯。瑞典诺贝尔经济学奖新闻公报认为,他们在4060年代取得的主要成就是“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对激励机制的经济理论做出了奠基性贡献”。2001 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主要贡献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4.一般均衡理论与信息经济学基础,建立在最优化和(瓦尔拉斯)均衡理论(瓦尔拉斯均衡是指市场价格机制调节下完善的市场所达到的均衡)假设基础上的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信息结构是完全信息假设。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完全市场与纯粹竞争构成完全竞争。完全市场(1)完全市场上同质商品的单一价格(均 完全竞争 衡价格)完全支配着市场的全部交易;纯粹竞争(2)厂商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在完全市场中,假设的拍卖人通过“错了再试”的手段,不断修正消费者与厂商的市场关系,最终使市场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完全信息假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为免费财货,为公共品,无成本,有效率;市场价格充分反映信息,显示供求状况的完全信息;消费者和厂商具有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市场拍卖人完全了解市场的供求状况。信息经济学认为,完全信息假设的局限主要表现在:完全竞争将信息看作非经济竞争要素;市场效率:认为竞争均衡能够达到帕累托效率(Paretto Efficiency);供求法则:市场结清(出清)与单一价格(事实上不可能通过纯粹竞争保证市场价格处于均衡位置);单一价格法则:市场同质商品的供求,价格的同质一致性。信息经济学正是在超越这些假设局限基础上发展的结果。,建立在完全信息假设基础上完全市场假设,在技术评价研究中表现为对有关生产函数的假设,即技术不被认为是生产要素之一,只是作为表示生产函数时间移动的参数。如果设厂商产量、资本、劳动力和时间分别用Y、K、L和t表示,并用表示技术进步率,那么,其生产函数为Y KL1-ert 取对数,得:lnY=lnK+(1-)lnL+rt 其中,ert表示技术进步率,即生产函数的时间移动。完全信息经济在生产技术进步方面隐含着这样的看法:每个生产企业的生产函数都是相同的,企业之间并不存在技术差别。在完全信息经济过程中,生产技术就象一般信息那样可以自由地获得而无需为此支付成本费用,并且,任何新技术的发明都是社会的公共财货,社会企业可以无偿地对它进行利用和传播。所以,在一般均衡理论中,企业之间在技术上有可能存在某些细微差别,但在总体发展上没有差别。,5.一门学科,或一种透视法,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一门学科的主要理由是,信息经济学象制度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经济对策论,法律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学那样,属于经济学新兴学科之一,它以研究信息行为、信息行为的外部化和产业化为研究对象,从而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和一定规模的研究范畴,并出现相当稳定的理论观念。因此,信息经济学自然成为经济学体系一员。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现世界银行副行长施蒂格利兹教授曾将信息经济学看成一种新的透视分析法。经济学主要将注意力放在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上,或者说,在经济学家看来,人们头上戴着三顶帽子:它们是产品市场的消费者,劳动市场的劳动者和资本市场的借贷者。我们说,所有消费者、劳动者和借贷者头上还戴着另外一顶帽子,即第四顶帽子,集消费者、劳动者和借贷者于一身的信息人。信息经济学实际上是将注意力放在了隐含于产品、劳动和资本市场内的第四个市场,即信息市场上。它是有关信息市场的经济理论。,6.前沿领域与未来发展,据目前状况的不完全分析,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大致包括:委托-代理合同中的信息控制问题;委托-代理合同中激励机制的具体设计与操作问题;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理论在其他经济学或社会科学(如贸易、金融、财政、投资、决策、管理会计、管理学和社会学等)等领域应用;INTERNET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研究;世界信息经济研究;信息经济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总之,无论信息经济学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都可以认为,信息经济学将向着更加符合人的本性的方向确立研究课题和形成分析方法。,附:申农信息论(如何恰当理解信息经济学的信息概念,它与信息论中的信息概念有何区别?),申农信息论述评信息量与不确定性 获取信息,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确定性,使不确定性变为确定的或较为确定的。因此,不确定性的变化程度也就反映所获取信息的多少;只要能够度量不确定性以及它的变化程度,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也就可以度量了。,设离散信源x,其概率空间为x:x1,x2,xn p1,p2,,pn如果知道事件xi已经发生,则定义该消息中所含的信息量 H(xi)=xi不确定性的变化量=I(xi)=log 1/pi log 1/pi代表两种含义:当事件xi发生之前,表示事件xi发生与否的不确定性;当事件xi发生之后,表示事件xi所含有的信息量。由此,可以说,H(xi)为要消除变化幅度为I(xi)的不确定性,需要获得H(xi)大小的信息量。,平均信息量(信息熵或申农熵)H(xi)=exp(log 1/pi)=pi(log 1/pi)=-pi(log pi)它的测度单位取决于对数的底,如果以2为底,则所得的信息量单位为比特(bit)。,THE END,